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7446117人
號: 97051132
旨: 因被撤銷已核發祭祀公業派下全員證明書事件提起訴願
發文日期: 民國 98 年 05 月 01 日
發文字號: (無)字第 (無)12 號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17、119 條
訴願法 第 79 條
文:  
臺北縣政府訴願決定書                                    案號:97051132  號
    訴願人  林○政
            林○銓
            林○棟
            林○勇
    共同代理人  李○○律師
    原處分機關  臺北縣三重市公所
上列訴願人因被撤銷已核發祭祀公業派下全員證明書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 97 年 8
月 14 日北縣重民字第 0970037839 號函所為之處分,提起訴願一案,本府依法決定
如下:
    主    文
訴願駁回。
    事    實
緣訴外人林○卿於 77 年間向原處分機關申報祭祀公業舍人公登記,並經原處分機關
代為公告後,於 77 年 9  月 16 日核發派下員名冊在案。惟嗣於 97 年 4  月 9 
日經訴外人林○益、林○城持訴願人 4  人等之同意書及印鑑證明向原處分機關申辦
「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員漏列公告,案經原處分機關審認發現訴外人林○卿以偽造
推舉書、同意書、會議紀錄等資料,申請核發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業經
最高法院 82 年台上字第 3253 號刑事判決偽造文書確定,遂依祭祀公業條例第 20 
條規定,以首揭系爭號函撤銷上開已核發之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訴願人
不服上開撤銷處分,經由原處分機關向本府提起訴願,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到府
。茲摘敘訴辯意旨於次:
訴願意旨略謂:
一、林○卿係偽造所謂 77 年 9  月 30 日之推舉同意書及會議紀錄選任其為管理人
    ,經最高法院 82 年台上字第 3253 號刑事判決事實理由欄認定林○卿偽造文書
    之日期為「77  年 9  月 30 日」在案,另主文迄未認定祭祀公業舍人公權利主
    體及派下員資格係偽造,亦未認定申報人林○灶申報時提出之文件為虛偽不實,
    並不影響原處分機關於 77 年 9  月 16 日核發之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員證明,
    原處分機關所謂林○卿偽造文書云云,與 76 年 2  月 21 日林○灶申報時提出
    之文件無關,無祭祀公業條例第 20 條規定之適用,原處分機關不查,逕自撤銷
    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顯然違法。
二、原處分機關於 97 年 5  月 29 日及 97 年 5  月 30 日函請臺北縣政府釋明故
    意不敘明最高法院 82 年臺上字第 3253 號刑事判決認定事實之內容及主文,誤
    導上級機關台北縣政府及內政部於先,嗣於 97 年 8  月日已奉接臺北縣政府北
    府民宗字第 0970580898 號函請內政部釋明之公文,未俟函釋結果,擅自於 97 
    年 8  月 14 日以北縣重民字第 097003893  號函撒銷訴願人派下員資格,故意
    違反上級函令於後,原處分機關所為顯然違背行政程序,不僅侵害訴願人權利,
    且違背法令,其所為行政行為應屬無效。且原處分機關未依內政部 97 年 8  月
    18  日內授中民字第 0970034610 號函釋意旨,釐清祭祀公業舍人公「申報時」
    所附文件,究為 76 年林○灶所提送?抑為林○卿所提送?逕自撤銷祭祀公業舍
    人公派下全員證明,顯然違背行政程序法第 7  條規定之行政行為之比例原則,
    應屬無效。
三、行政機關於審酌是否撤銷授予利益之違法行政處分時,除受益人具有行政程序法
    第 119  條規定:「一、以詐欺、脅迫或賄賂方法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者。
    二、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依該資料或陳述
    而作成行政處分者。三、明知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者。」等信賴不
    值得保護之情形外,依行政法上信賴保護原則,為撤銷之行政機關應顧及該受益
    人之信賴利益,不得隨意撤銷,訴願人基於信賴保護原則於 77 年 9  月 16 日
    合法取得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權已逾 21 年,原處分機關自不得撤銷系爭祭祀公
    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
四、97  年 7  月 1  日實施之祭祀公業條例第 20 條迄未規定溯及既往之效力,原
    處分機關逕自依該條例第 20 條溯及既往撤銷 77 年 9  月 16 日核發之祭祀公
    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顯然違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五、訴願人父親林○灶於 76 年 2  月 21 日向原處分機關申請祭祀公業舍人公登記
    之申請案,迄未經原處分機關駁回,原處分機關第 75320  號函係駁回林○卿 7
    7 年 2  月 1  日之申請案,原處分機關迄未對林○灶或其繼承人即訴願人駁回
    林○灶 76 年 2  月 21 日之申請案,原處分機關不查,逕以駁回林○卿之申請
    案,誤指為訴願人林○灶 76 年 2  月 21 日為申報人之申請案已駁回,至有未
    當。答辯狀所附證 18 號申覆書第 7  項記載:「本案祭祀公業舍人公於民國 7
    6 年 2  月 27 日 76 北縣重民字第 6239 號函,業經鈞所公告徵求異議在案,
    申報人等確於民國 76 年 3  月 13 日至 15 日刊登於青年日報連續三天,至今
    均無人提出異議,為此備具有關證件呈請鈞所查核,賜准核發祭祀公業舍人公派
    下員證明」云云,可見林○卿於 77 年 6  月 10 日申覆書係沿用林聯灶 76 年
    2 月 21 日申報時文件至明,而林聯灶於 76 年 2  月 21 日經派下員推舉為申
    報人,並以訴願書所附證 8  號申報書向原處分機關申請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員
    證明,並向青年日報自 76 年 3  月 13 日至 76 年 3  月 15 日止登報三日公
    告請求異議在案。故本案「申報時:之申報人推舉書應以訴願人父親林○灶 76 
    年 2  月 21 日提出之推舉書為準據。原處分機關就林○灶所提祭祀公業舍人公
    規約之真正不爭執,已經原處分機關於台灣板橋地方法院 76 年訴字第 2349 號
    答辯狀主張:【然被告並未否認原告向被告三重市公所提出之「舍人公地規約書
    」為偽造 】 ,並經板橋地方法院 76 年訴字第 2349 號民事判決書理由欄認定
    在案。足見系爭舍人公規約書為真正,有祭祀公業舍人公規約書,板橋地方法院
    76  年訴字第 2349 號答辯狀及民事判決書各乙份可考。訴願人父親林○灶除提
    出上開經原處分機關不爭執之規約書外,並提出派下員戶籍謄本、系統表、祭祀
    公業舍人公沿革及土地清冊等文件,林○卿於 77 年 6  月 10 日申覆書既沿用
    林○灶於 76 年 2 月 21 日 申報時所提出之文件申請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證明
    ,並主張 76 年 3  月 13 日至 76 年 3  月 15 日止已登報公告徵求異議,故
    本案所謂「申報時」文件應以林○灶於 76 年 2  月 21 日「申報時」所提出之
    文件為準等語。
答辯意旨略謂:
一、系爭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係林○卿申報所核發,其於 77 年 6  月 1
    0 提出申覆書,該申覆書並附上 77 年 6  月 10 之切結書、77  月 2  月 1  
    日偽造之刪除土地同意書、77  年 2  月 1  日偽造之申報推舉書、派下員系統
    表及派下現員名冊。可證核發系爭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係由林○卿持
    偽造之申報推舉書及偽造之刪除土地同意書申辦無誤,亦為最高法院 82 年台上
    字第 3253 號刑事判決理由所敘「於 77 年 2  月 1  日在臺北縣三重市偽造林
    ○政、林○銓、林○棟、林○勇(下稱林○政等四人)具名推舉上訴人為公業申
    報人之推舉書暨同意刪除該公業財產清冊中部分土地之同意書,……持向臺北縣
    三重市公所申請公告,於期滿後無人異議,該所於同年 9  月 16 日核發該公業
    派下證明(77  北縣重民字第 35396-1  號)」、「於 77 年 9  月間,在臺北
    縣三重市偽造林○政等四人於當月 30 日具名推選上訴人為該祭祀公業管理人之
    同意書……,嗣又偽造……召開該公業派下員會議,決議推選林○卿為該公業管
    理人之會議紀錄,……持上開偽造之同意書、會議紀錄‧‧‧變更管理人事項准
    予備查…」及上述四項偽造文件署押沒收在案。故林○卿不僅於本所核發祭祀公
    業舍人公派下員證明書後,持偽造文件申請其為祭祀公業管理人之登記,更於派
    下員證明書核發前,以偽造之申報推舉書及刪除土地同意書,向本所申辦祭祀公
    業舍人公登記;且依內政部 76 年 12 月 22 日發布之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
    2 點規定,「祭祀公業土地之申報,……由派下員過半數推舉派下員一人,加附
    推舉書為之。」所認。訴願人所稱申報人為林聯灶一事,查本所對其申報文件尚
    且質疑其所提之規約書,並函請法務部調查局及刑事警察局予以協助鑑定其真偽
    ,於未俟鑑定真偽之結果回函前,林○灶尚未完成申報程序業已於 77 年 1  月
    28  日亡故,訴願人雖為林○灶之繼承人,惟申報程序尚未完成,本所尚未核發
    派下員證明書前,該祭祀公業自未合法登記,尚無概括承受林○灶派下權義之理
    。嗣後林東卿提出偽造之申報推舉書向本所繼續申報,惟本所已於 77 年 4  月
    25  日以北縣重民字第 75320  號函駁回有案。
二、另依內政部 97 年 7  月 14 日內授中民字第 0970732785 號函說明四提及,依
    祭祀公業條例第 20 條規定:「祭祀公業申報時所檢附之文件,有虛偽不實經法
    院判決確定者,公所應駁回其申報或撤銷已核發之派下全員證明書。」本案經林
    ○益等提出刑事訴訟,經最高法院 82 年台上字第 3253 號判決林○卿偽造文書
    確定,受理機關自得依該條例第 20 條規定本權責予以撤銷已核發之派下全員證
    明書。」,是故,本所既以詳查林○卿持偽造之申報資料,申報祭祀公業舍人公
    ,依內政部上開函示規定,自得儘速予以撤銷已核發之派下全員證明書,以免訴
    願人於本所撤銷函前,逕由全體派下員(訴願人 4  人及林○卿)同意予以處分
    該祭祀公業土地,損及其他人之合法權益。
三、按行政處分之合法要件中之內容要件,倘具有意思欠缺及認定事實錯誤,原則上
    構成撤銷之原因;所謂意思欠缺,係指基於錯誤、受詐欺或脅迫所為意思表示,
    因意思要素有所欠缺,其所作成之行政處分自有瑕疵。所謂認定事實錯誤,係指
    對處分之構成要件事實,判斷結果與真相不符。是故,偽造之行為,即符合受詐
    欺所為意思表示,意思要素有所欠缺;偽造文書經法院判決確定,即符合當初行
    政機關依偽造文件核發派下全員證明書之判斷結果與法院偽造文書確定判決之真
    相不符;另依行政程序法第 117  條前段規定,違法行政處分,原處分機關得依
    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是故,本所作成之處分,當然構成撤銷之原因。
據上論結,訴願人依附偽造行徑之違法登記,扭曲事實,本無適用信賴保護原則之餘
地;蓋自始違法之偽造文書所生之登記,不予撤銷,無由產生合法登記,本所自即日
起予以撤銷,自符比例原則;訴願人所謂法律不得溯及既往,更是立論基礎錯誤,自
無適用之理,據此,願人所提訴願書,顯無理由等語。
    理    由
一、按行政程序法第 117  條規定:「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
    機關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其上級機關亦得為之」,另祭祀公業條例第
    20  條規定:「祭祀公業申報時所檢附之文件,有虛偽不實經法院判決確定者,
    公所應駁回其申報或撤銷已核發之派下全員證明書。」、行為時祭祀公業土地清
    理要點(以下簡稱清理要點)第 2  點規定:「祭祀公業土地之申報,由管理人
    檢具左列文件,向該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民政機關(單位)為之
    。其土地分屬不同民政機關(單位)管轄者,民政機關(單位)受理時應相互會
    知。(一)申請書。(二)沿革。(三)派下全員系統表及現員名冊。(四)土
    地清冊。(五)派下全員戶籍謄本。(六)土地所有權狀影印本或土地登記簿影
    印本。(七)原始規約,但無原始規約者,免附。祭祀公業如無管理人或管理人
    死亡、行方不明或拒不提出申報者,得由派下員過半數推舉派下員一人,加附推
    舉書為之」,合先敘明。
二、次按核發派下全員證明書係由利害關係人依據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檢具規約
    、申報公業名稱、派下員全員等資料,持向縣(市)政府(民政單位)申請公告
    ,經公告期滿後無人異議,始發予派下全員證明書。經查訴願人父親林聯灶曾於
    76  年間持祭祀公業舍人公沿革、規約書及戶籍謄本,向原處分機關申報祭祀公
    業舍人公登記,原處分機關為求慎重,乃函送法務部調查局及內政部警政署刑事
    警察局鑑定相關資料真偽,迭經上述鑑定機關函復無法判定,原處分機關遂於 7
    7 年 4  月 25 日以北縣重民字第 75320  號函駁回訴願人父親林○灶申請,準
    此可知,至 77 年 1  月 28 日訴願人父親林聯灶去世之日止,祭祀公業舍人公
    尚未完成登記。故「祭祀公業舍人公」係訴外人林東卿 77 年 6  月 10 日檢附
    偽造之推舉書及刪除土地同意書等相關文件,申請祭祀公業舍人公登記,並經原
    處分機關代為公告後,於 77 年 9  月 16 日核發派下員名冊在案,訴外人林東
    卿偽造文書犯罪事實並經最高法院 82 年台上字第 3253 號刑事判決略以:上訴
    人林東卿與張清濤共同基於概括之犯意,推由張清濤於 77 年 2  月 1  日偽造
    林○政、林○銓、林○棟、林○勇具名推舉書暨同意刪除該公業財產清冊中部份
    土地之同意書等並盜蓋 4  人之印章,持向三重市公所申請核發公業派下證明(
    77  北縣重民字第 35396-1  號),……上開事實並經證人林○政等四人證述無
    訛,可資佐證(詳判決理由),且為訴願人等所不否認,是以,訴願人取得系爭
    派下員全員證明書係訴外人林○卿檢附偽造推舉書,使原處分機關陷於錯誤所作
    成。
三、按行為時清理要點第 2  點規定:「祭祀公業土地之申報,由管理人檢具左列文
    件,向該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民政機關(單位)為之。其土地分
    屬不同民政機關(單位)管轄者,民政機關(單位)受理時應相互會知。……祭
    祀公業如無管理人或管理人死亡、行方不明或拒不提出申報者,得由派下員過半
    數推舉派下員一人,加附推舉書為之」。揆諸上開規定,申報推舉書係屬祭祀公
    業申報登記之必備文件,訴外人林○卿偽造推舉書及刪除土地同意書等相關文件
    之犯罪事實,並經最高法院 82 年台上字第 3253 號刑事判決略以:上訴人林○
    卿與張○○共同基於概括之犯意,推由張清濤於 77 年 2  月 1  日偽造林○政
    、林○銓、林○棟、林○勇具名推舉書暨同意刪除該公業財產清冊中部份土地之
    同意書等並盜蓋 4  人之印章,持向三重市公所申請核發公業派下證明(77  北
    縣重民字第 35396-1  號),……上開事實並經證人林○政等四人證述無訛,可
    資佐證(詳判決理由),且為訴願人等所不否認,據此,訴願人取得系爭派下員
    全員證明書,係訴外人林○卿提供不正確之資料,致原處分機關依該不正確之資
    料作成許可登記之行政處分,參照行政程序法第 119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
    ,訴願人信賴許可登記處分所作成派下員全員證明書即不值得保護,訴願人主張
    應受信賴保護乙節,委難採憑。
四、據此,原處分機關依該不正確之資料作成許可登記之行政處分,經由本府民政局
    97  年 6  月 17 日北府民宗字第 0970407371 號函轉請內政部釋示,內政部於 
    97  年 7  月 14 日釋示略以「說明三、本案經臺灣板橋地方法院 94 年 1  月 
    20  日以 93 年度訴字第 1418 號民事判決確認林東卿管理權不存在及臺灣高等
    法院 94  年 12 月 13 日以 94 年度上字第 337 號民事裁定上訴駁回在案,乃
    經三重市公所 95 年 6  月 1  日北縣重民字第 0950025396 號函撤銷核准之管
    理人備查函。四、依祭祀公業條例第 20 條規定:「祭祀公業申報時所檢附之文
    件,有虛偽不實經法院判決確定者,公所應駁回其申報或撤銷已核發之派下全員
    證明書。」本案經林○益等提出刑事訴訟,經最高法院 82 年台上字第 3253 號
    判決林東卿偽造文書確定,且本案推舉書乃為申報時所檢附之文件,受理機關自
    得依該條例第 20 條規定本權責予以撤銷已核發之派下全員證明書。故原處分機
    關依據首揭規定及內政部函示意旨撤銷系爭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並
    無違誤。
五、另訴願人主張權利受損乙節,按直轄市、縣(市)政府民政機關(單位)受理祭
    祀公業土地之申報,並無確定私權之效力,民政機關縱於公告期滿無人異議後所
    核發之派下全員證明書,仍不具有確定私權之效力(最高行政法院 88 年度判字
    第 3294 號判決足資參照),故訴願人主張因原處分機關撤銷其派下全員證明書
    ,致其權利受有損害之情形,容有誤解,亦不足憑採。從而原處分機關撤銷 77 
    年 9  月 16 日已核發之祭祀公業舍人公派下全員證明書,於法並無違誤,原處
    分應予以維持。
六、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爰依訴願法第 79 條第 1  項之規定,決定如主
    文。

主任委員  陳坤榮

委員  周國代
委員  陳慈陽
委員  陳立夫
委員  張文郁
委員  蔡進良
委員  王寶蒞
委員  蔡惠琇
委員  黃源銘
委員  王年水
委員  黃愛玲
委員  張本松

如不服本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
北市和平東路 3  段 1  巷 1  號)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民國 98 年 5  月 1  日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