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918787人
號: 1125091475
旨: 因祭祀公業事件提起訴願
發文日期: 民國 113 年 03 月 01 日
發文字號: 新北府訴決字第 1122473998-1 號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 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10 條
訴願法 第 78、81 條
文:  
新北市政府訴願決定書                                  案號:1125091475  號
                                                            1125091476  號
    訴願人  陳○○宇
    訴願人  簡○卿
    訴願人  簡○華
共同送達代收人:林○婷
    原處分機關  新北市樹林區公所
上列訴願人等因祭祀公業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12  年 10 月 26 日新北樹民
字第 1122528320 、1122528321  號函所為之處分,提起訴願一案,本府依法決定如
下:
    主    文
原處分撤銷,由原處分機關另為適法之處理。
    事    實
緣祭祀公業簡○寧及祭祀公業簡○天(下合稱系爭公業)前於民國(下同)101 年 2
  月 24 日經原處分機關依祭祀公業條例(下稱本條例)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分
別以新北樹民字第 1012294664 、1012294665  號函核發派下全員證明書(申請人:
簡○木,核發時派下現員:簡○海、簡○山、簡○木、簡○和、簡○通(000 年 00
月 00 日歿),共計 5  名),並通知系爭公業應依同條例第 14 條第 1  項規定,
自證明書核發之日起 1  年內訂定規約。後系爭公業於 101  年 3  月 6  日召開派
下員大會並各別經出席派下現員全數同意訂定規約(下合稱系爭規約),並於 101
年 3  月 20 日依本條例第 14 條第 3  項規定報原處分機關備查,又經原處分機關
分以 101  年 3  月 30 日新北樹民字第 1012298719 、1012298720  號函准予備查
在案。訴願人陳簡○宇(註:原名簡○宇)、簡○卿及簡○華等 3  人為系爭公業設
立人簡○獅(註:訴願人等曾祖父)之女系子孫,其等委任昇○法律事務所於 112
年 9  月 23 日(機關收文日)檢附系爭公業派下現員過半數同意書,主張系爭公業
於成立之始即無規約,且系爭規約有關認定派下員規定違反憲法規定而無效等情,請
求原處分機關依憲法法庭 112  年度憲判字第 1  號判決意旨,補列訴願人等 3  人
為系爭公業派下員。案經原處分機關審查,認系爭公業為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
公業,依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其派下員應依規約定之,訴願人等尚無
依前開憲法判決請求之依據,遂依同條項規定,分以 112  年 10 月 26 日新北樹民
字第 1122528320 、1122528321  號函(下合稱系爭號函)否准訴願人等之申請。訴
願人等不服,提起本件訴願,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到府。茲摘敘訴辯意旨於次:
一、訴願意旨略謂:對照系爭規約第 4  條第 1  款及第 2  款規定與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後段及第 2  項規定,可知兩者相類同,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後
    段及第 2  項規定既經憲法法庭以 112  年度憲判字第 1  號判決宣告違憲,故
    系爭規約第 4  條第 1  款及第 2  款規定亦應屬違憲而無效;又系爭公業設立
    之始設立人並未與派下子孫間訂定規約,系爭規約乃系爭公業男性派下現員為期
    能依本條例第 6  條規定之申報而另訂之新規約,則系爭公業在無原始規約情形
    下,其男性派下現員等私自在 101  年 3  月 1  日私下所另訂之新規約,尤屬
    違憲而無效之規定,對訴願人等自無拘束力,故原處分機關認事用法顯有違誤等
    語。
二、答辯意旨略謂:查本件系爭規約前經原處分機關書面審查後同意備查在案。系爭
    規約就派下員資格取得已有規定,故本件應適用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前段規
    定,派下員依規約定之,非屬憲法法庭 112  年憲判字第 1  號判決所得請求範
    圍,訴願人等之申請不符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前段及系爭規約規定,爰以系
    爭號函駁回訴願人等之申請。至規約是否須由設立人及其子孫訂立,本條例並未
    要求,且多數情況規約訂定時設立人皆已死亡,規約係由其後代子孫共同訂定,
    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728  號解釋並基於保障契約自由意旨,原則皆予以尊重,是
    訴願人等主張均無理由,應予駁回訴願等語
    理    由
一、按訴願法第 78 條規定:「分別提起之數宗訴願係基於同一或同種類之事實或法
    律上之原因者,受理訴願機關得合併審議,並得合併決定。」,經查本件訴願人
    等前依本條例第 17 條第 1  項規定,向原處分機關申請補列為祭祀公業檢萬寧
    及祭祀公業簡○天之派下員,經原處分機關分別以 112  年 10 月 26 日新北樹
    民字第 1122528320 、1122528321  號函否准,又分別提起訴願。次查前開號函
    援用之法令依據及理由說明均相同,且本件訴願人訴願書所載訴願請求事項、事
    實及理由亦無二致,應認訴願人等係就同種類事實及法律上原因分別提起訴願,
    本府爰依前開訴願法第 78 條規定,合併審議及決定,先予敘明。
二、次按祭祀公業條例第 2  條第 1  項至第 4  項規定:「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
    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在鄉(
    鎮、市)為鄉(鎮、市)公所(第 1  項)。主管機關之權責劃分如下:…三、
    鄉(鎮、市)主管機關: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公業,其申報事項之處理、
    派下全員證明書之核發及變動事項之處理(第 2  項)。前項第 3  款之權責於
    直轄市或市,由直轄市或市主管機關主管(第 3  項)。本條例規定由鄉(鎮、
    市)公所辦理之業務,於直轄市或市,由直轄市或市之區公所辦理(第 4  項)
    。」,本府 104  年 7  月 28 日新北府民宗字第 1041329795 號公告:「本府
    關於附表所定主管機關權限,分別劃分予新北市政府民政局及本市各區公所執行
    ,…自 104  年 7  月 24 日生效。」,及其附表摘錄如下:
三、復按祭祀公業條例第 3  條規定:「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一、祭祀公業:由設
    立人捐助財產,以祭祀祖先或其他享祀人為目的之團體。二、設立人:捐助財產
    設立祭祀公業之自然人或團體。三、享祀人:受祭祀公業所奉祀之人。四、派下
    員:祭祀公業之設立人及繼承其派下權之人;其分類如下:(一)派下全員:祭
    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自設立起至目前止之全體派下員。(二)派下現員:祭祀
    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目前仍存在之派下員。五、派下權:祭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
    人所屬派下員之權利。六、派下員大會:由祭祀公業或祭祀公業法人派下現員組
    成,以議決規約、業務計畫、預算、決算、財產處分、設定負擔及選任管理人、
    監察人。」、第 4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規定:「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
    公業,其派下員依規約定之。無規約或規約未規定者,派下員為設立人及其男系
    子孫(含養子)(第 1  項)。派下員無男系子孫,其女子未出嫁者,得為派下
    員。該女子招贅夫或未招贅生有男子或收養男子冠母姓者,該男子亦得為派下員
    (第 2  項)。」、第 5  條規定:「本條例施行後,祭祀公業及祭祀公業法人
    之派下員發生繼承事實時,其繼承人應以共同承擔祭祀者列為派下員。」、第 6
    條第 1  項規定:「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而未依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或臺灣
    省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辦法之規定申報並核發派下全員證明書之祭祀公業,其管理
    人應向該祭祀公業不動產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以下簡稱公所)辦理申報
    。」、第 10 條第 1  項規定:「公所受理祭祀公業申報後,應就其所附文件予
    以書面審查;…。」、第 13 條規定:「異議期間屆滿後,無人異議或異議人收
    受申復書屆期未向公所提出法院受理訴訟之證明者,公所應核發派下全員證明書
    ;其經向法院起訴者,俟各法院均判決後,依確定判決辦理(第 1  項)。前項
    派下全員證明書,包括派下現員名冊、派下全員系統表及不動產清冊(第 2  項
    )。」、第 14 條第 1  項及第 3  項規定:「祭祀公業無原始規約者,應自派
    下全員證明書核發之日起 1  年內,訂定其規約(第 1  項)。規約之訂定及變
    更應有派下現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出席人數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或經派下現
    員三分之二以上之書面同意,並報公所備查(第 3  項)。」、第 17 條規定:
    「祭祀公業派下全員證明書核發後,管理人、派下員或利害關係人發現有漏列、
    誤列派下員者,得檢具派下現員過半數之同意書,並敘明理由,報經公所公告 3
    0 日無人異議後,更正派下全員證明書;有異議者,應向法院提起確認派下權之
    訴,公所應依法院確定判決辦理。」。
四、再按內政部 112  年 6  月 20 日台內民字第 1120222968 號令頒「憲法法庭 1
    12  年憲判字第 1  號判決日以後女子派下權申報變動及補列之處理原則」第 2
    點規定:「已核發派下全員證明書之祭祀公業及祭祀公業法人,有關憲法法庭 1
    12  年憲判字第 1  號判決日以後,女子派下權之申報、變動及補列方式,除依
    祭祀公業條例相關規定辦理外,並依附表 1  之處理原則辦理。」,及其附表 1
    (摘錄)如下表:
五、另按司法院釋字第 728  號解釋文:「祭祀公業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
    :『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公業,其派下員依規約定之。』並未以性別為認
    定派下員之標準,雖相關規約依循傳統之宗族觀念,大都限定以男系子孫(含養
    子)為派下員,多數情形致女子不得為派下員,但該等規約係設立人及其子孫所
    為之私法上結社及財產處分行為,基於私法自治,原則上應予尊重,以維護法秩
    序之安定。是上開規定以規約認定祭祀公業派下員,尚難認與憲法第 7  條保障
    性別平等之意旨有違,致侵害女子之財產權。」,及憲法法庭以 112  年度憲判
    字第 1  號判決主文略謂:「一、祭祀公業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後段規定:『
    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公業,……無規約或規約未規定者,派下員為設立人
    及其男系子孫(含養子)。』暨同條第 2  項規定:『派下員無男系子孫,其女
    子未出嫁者,得為派下員。該女子招贅夫或未招贅生有男子或收養男子冠母姓者
    ,該男子亦得為派下員。』未涵蓋設立人其餘女系子孫部分,牴觸憲法第 7  條
    保障性別平等之意旨。二、上開祭祀公業設立人之女系子孫(以現存親等近者為
    先),尚未列為派下員者,均得檢具其為設立人直系血親卑親屬之證明,請求該
    祭祀公業列為派下員,並自請求之日起,享有為該祭祀公業派下員之權利及負擔
    其義務,…。」。
六、末按最高行政法院 48 年判字第 9  號判例意旨略以:「…關於是否屬於祭祀公
    業派下之爭執,自屬關於私權之爭執,應訴經民事法院判決,非行政機關所得處
    理。…。」。
七、卷查系爭公業前經原處分機關分別依本條例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核發派下全員
    證明書,並通知系爭公業應依同條例第 14 條第 1  項規定,自證明書核發之日
    起 1  年內訂定規約。後系爭公業於 101  年 3  月 6  日召開派下員大會並各
    別經出席派下現員全數同意訂定系爭規約,並於 101  年 3  月 20 日依本條例
    第 14 條第 3  項規定報原處分機關備查,又經原處分機關准予備查在案。訴願
    人等 3  人為系爭公業設立人簡○獅女系子孫,其等委任昇○法律事務所檢附系
    爭公業派下現員過半數同意書,主張系爭公業於成立之始即無規約,且系爭規約
    有關認定派下員規定違反憲法規定而無效等情,請求原處分機關依憲法法庭 112
    年度憲判字第 1  號判決意旨,補列訴願人等 3  人為系爭公業派下員,此有原
    處分機關 101  年 2  月 24 日新北樹民字第 1012294664 、1012294665  號函
    、系爭公業派下現員名冊(核發時)、派下全員系統表、沿革、切結書、訴願人
    等戶籍謄本、昇○法律事務所 112  年 9  月 22 日 112(德律)字第 119、11
    0 號函等影本附卷可稽,訴願事實洵堪認定。
八、惟按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本條例施行前已存在之祭祀公業,其派
    下員依規約定之。其立法理由略謂:「…二、基於尊重傳統習俗及法律不溯既往
    之原則,對於已存在之祭祀公業明定其派下員依規約定之,…。」。又所謂法律
    不溯及既往原則,係指政府機關適用法律應遵守法律之時間界限,亦即事後新訂
    生效之法規,對於法規生效前已發生並符合特定法規構成要件之全部法律事實,
    原則上不得適用;所謂「發生」係指該全部法律事實在現實生活中完全具體實現
    而言(最高行政法院 109  年度判字第 118  號判決意旨參照)。準此,本條例
    第 4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既係基於維護法律秩序安定及法律不溯既往原則之立
    法目的,並參酌前開判決意旨,則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前段所定之「規約」
    ,自應僅限於本條例施行生效前已發生而在現實生活中完全具體實現之「原始規
    約」,不包括祭祀公業自派下全員證明書核發時起 1  年內方訂定之新規約,蓋
    倘祭祀公業於本條例施行前未訂定規約,即不存在有何應受保護之既存法秩序,
    自無審酌法律不溯既往原則之必要可言。故憲法法庭 112  年憲判字第 1  號判
    決就祭祀公業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後段無規約或規約未規定者,派下員為設立
    人及其男系子孫(含養子),與同條第 2  項規定未涵蓋設立人其餘女系子孫部
    分,說明牴觸憲法第 7  條保障性別平等之意旨,即是在處理祭祀公業依本條例
    第 6  條第 1  項規定,向主管機關辦理申報時,無原始規約或原始規約未規定
    之情形。查本件系爭公業派下現員之一簡○木前於 100  年 12 月 20 日(機關
    收文日)以其為申請人,並檢具推舉書、沿革、不動產清冊、派下全員系統表及
    派下現員名冊等相關文件,依本條例第 6  條第 1  項規定,就系爭公業向原處
    分機關辦理申報,經原處分機關書面審查並辦理徵求異議公告(公告期間自 101
    年 1  月 12 日至同年 2  月 10 日),嗣異議期間屆滿後無人異議,原處分機
    關遂分別以 101  年 2  月 24 日新北樹民字第 1012294664 、1012294665  號
    函檢送派下全員證明書,該函說明二略以:「請貴公業依…第 14 條第 1  項規
    定:『祭祀公業無原始規約者,…。』…。」,是系爭公業核屬申報時無原始規
    約之祭祀公業,揆諸前開說明,系爭公業派下員認定,自應依憲法法庭 112  年
    憲判字第 1  號判決意旨為之,故本件原處分機關逕認系爭公業已訂定規約而應
    依規約規定認定派下員資格,已與憲法判決意旨及本條例第 4  條第 1  項前段
    規定之立法目的未符。
九、再按本條例第 17 條規定,祭祀公業派下全員證明書核發後,管理人、派下員或
    利害關係人發現有漏列、誤列派下員者,得檢具派下現員過半數之同意書,並敘
    明理由,報經公所公告 30 日無人異議後,更正派下全員證明書;有異議者,應
    向法院提起確認派下權之訴,公所應依法院確定判決辦理。又民政機關(單位)
    於受理祭祀公業之申報後所為之審查,僅作形式上之審查,就申請公告應檢附文
    件,審查是否齊全,程式是否相符,而不就私權之實質關係予以審究(如派下員
    或利害關係人對於派下權有私權爭議,另有其異議之救濟管道(最高行政法院 1
    02  年度判字第 778  號判決意旨參照)。查本件訴願人等 3  人檢具派下現員
    同意書,依本條例第 17 條規定,向原處分機關申請補列其等為系爭公業派下員
    ,參照前開判決意旨,原處分機關就訴願人等檢具之同意書僅得為形式上審查,
    而不實質審究其私權關係。次查系爭公業派下全員證明書所列派下員為簡○海、
    簡○山、簡○木、簡○和、簡○通等 5  人,該證明書並未經撤銷、廢止或因其
    他事由而失效,依行政程序法第 110  條第 3  項規定,其公法上認定祭祀公業
    事實之規制效果仍繼續存在。再查訴願人等檢具之同意書,其上載有系爭公業派
    下員簡○和、簡○海、簡○山等 3  人之簽名及蓋章,已取得系爭公業派下現員
    過半數同意,且該同意書所載內容,與派下員全員證明書彼此間在論理上並未存
    有矛盾或不相容之疑義,或與其他檔存資料不一致,或其他不符之情形,況依內
    政部 112  年 6  月 20 日台內民字第 1120222968 號令頒「憲法法庭 112  年
    憲判字第 1  號判決日以後女子派下權申報變動及補列之處理原則」(下稱處理
    原則)第 2  點附表 1  實務狀況二、規定可知,訴願人等依憲法判決請求原處
    分機關補列為系爭公業派下員,僅須敘明理由,無須檢具派下現員過半數同意書
    。依前開處理原則及本條例第 17 條規定,原處分機關受理訴願人等申請後應即
    辦理後續公告程序,是原處分機關以系爭號函否准訴願人等所請,認事用法尚嫌
    率斷,爰將原處分撤銷,由原處分機關另為適法之處理,以資妥適。
十、至訴願人主張系爭規約有關派下員資格認定之規定對訴願人等不具拘束力一節。
    因事涉確認訴願人等派下權是否存在之爭執,屬私權糾紛,參照最高行政法院 4
    8 年判字第 9  號判例意旨,應由訴願人等循民事訴訟程序解決紛爭,尚非原處
    分機關所得審究,併予敘明。
十一、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有理由,爰依訴願法第 81 條第 1  項規定,決定如主
      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許宏仁(公出)
委員  劉定基(代理)
委員  陳明燦
委員  蔡進良
委員  張文郁
委員  黃源銘
委員  劉宗德
委員  景玉鳳
委員  王藹芸
委員  李永裕
委員  董鈺琪
委員  林泳玲
委員  唐美芝

中華民國 113  年 3  月 1  日
相關圖表: 附表.PDF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