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7900650人
號: 1122040751
旨: 因申請回復所有權登記事件提起訴願
發文日期: 民國 112 年 09 月 26 日
發文字號: 新北府訴決字第 1121342202 號
相關法條 民法 第 125、128、767 條
訴願法 第 79 條
土地法 第 10、12、14 條
土地登記規則 第 27、32、57 條
文:  
新北市政府訴願決定書                                  案號:1122040751  號
    訴願人  陳○隆
    訴願人  陳○雀
    訴願人  陳○蓉
    訴願人  陳○雯
    上 4  人之
    共同代理人  黃國益  律師
    上 4  人之
    共同代理人  賴翰立  律師
    原處分機關  新北市中和地政事務所
上列訴願人因申請回復所有權登記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12  年 5  月 22 日
中登駁字第 125  號駁回通知書所為之處分,提起訴願一案,本府依法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駁回。
    事    實
緣訴願人委託代理人於民國(下同)112 年 4  月 7  日就本市○○區○○段 261-6
(2) 、 261-7(1) 、 261-7(2) 、 261-7(3) 、 261-7(4) 暫編地號等 5
  筆(收件字號 52480  號)及同區段 261-3(1) 、 261-3(2) 暫編地號等 2
筆(收件字號 52490  號),合計 7  筆浮覆範圍之土地(原為日據時期已滅失之海
山郡中和庄○○○○○段○○○小段 295-5、295-3 地號土地範圍,下稱系爭土地)
,申請辦理所有權回復登記。案經原處分機關查詢地籍資料,系爭土地於日據時期之
登記為陳○、陳○賓等 10 人所共有,臺帳及日據時期土記登記簿記載因河川敷地抹
消於 23 年 5  月 14 日(昭和 9  年 5  月 14 日)抹消登記,並閉鎖登記簿之記
載;且本市○○區○○段 261-6(2) 、 261-7(1) 、 261-7(2) 、 261-7(3
) 、 261-7(4) 暫編地號等 5  筆土地則係於 81 年 5  月 12 日辦竣土地所有
權第一次登記,該 5  筆土地均登記為「中華民國」所有,管理機關為「財政部國有
財產署」(下稱國有財產署);本市○○區○○段 261-3(1) 、 261-3(2) 暫編
地號等 2  筆土地則係於 90 年 5  月 2  日分割自 81 年 5  月 12 日即辦竣土地
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本市○○區○○段 261  地號土地,該 2  筆土地均登記為「中
華民國」所有,管理機關為「新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下稱養工處)。原處分機關
分別以 112  年 4  月 18 日新北中地登字第 1125995815 號函詢國有財產署及 112
  年 4  月 18 日新北中地登字第 1125995816 號函詢養工處是否同意返還系爭土地
,嗣國有財產署以 112  年 5  月 18 日台財產署接字第 11230001420  號函復略以
:「陳君等物上請求權已罹於消滅時效,本署不同意回復所有權…。」、養工處以 1
12  年 4  月 19 日新北養勞字第 1124722662 號函復略以:「本案土地回復時點 8
2 年,已罹民法第 125  條…爰不宜返還土地予私人所有。」。原處分機關認雙方對
系爭土地之所有權歸屬有所爭執,遂依土地登記規則第 57 條第 1  項第 3  款規定
,以 112  年 5  月 22 日中登駁字第 125  號駁回通知書(下稱系爭通知書)駁回
申請。訴願人不服,提起本件訴願,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到府。茲摘敘訴辯意旨
於次:
一、訴願意旨略謂:系爭土地屬日據時期海山郡中和庄○○○○○段○○○小段 295
    -5、295-3 地號土地範圍,並登記為陳○及其他共有人所有,於昭和 9  年 5
    月 14 日因河川敷地而抹消登記,分別於 109  年 11 月 12 日(本市○○區○
    ○段 261-6(2) 、 261-7(1) 、 261-7(2) 、 261-7(3) 、 261-7( 4
    )暫編地號等 5  筆土地)及 82 年 4  月 26 日(本市○○區○○段 261-3(
     1)、 261-3(2) 暫編地號等 2  筆土地)公告劃出河川區域即浮覆,陳○之
    土地持分由其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系爭土地為已登記之不動產,應無消滅時效
    之適用。縱認有消滅時效之適用,其認定時點亦非以第一次登記之 81 年 5  月
     12 日認定,而應以 109  年 11 月 12 日公告劃出河川區域即浮覆時點認定之
    ,因此本市○○區○○段 261-6(2) 、 261-7(1) 、 261-7(2) 、 261-7
    (3) 、 261-7(4) 暫編地號等 5  筆土地無罹於時效等語。
二、答辯意旨略謂:如系爭土地尚未為第一次登記,地政機關自必須本於權限作為准
    駁之決定。然而,該土地如業經登記為他人所有或國有時,而該登記之權利人不
    同意塗銷依法所為之登記者,涉及私權糾紛,其權利歸屬認定應由司法機關以裁
    判為之,而非由地政機關以行政處分定之,此乃權力分立的本質,此際即屬有土
    地登記規則第 57 條第 1  項第 3  款「登記之權利人、義務人或其與申請登記
    之法律關係有關之權利關係人間有爭執」之情事,登記機關應以書面敘明理由及
    法令依據,駁回登記之申請,申請人則得訴請民事法院裁判或以訴訟外紛爭解決
    機制處理(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上字第 688  號判決參照)。查系爭土地已
    於民國 81 年 5  月 12 日辦理國有土地所有權第一次為「中華民國」所有,經
    本所函詢土地管理機關(國有財產署及養工處),均函復因所有權回復請求權已
    罹於消滅時效,不同意返還,此際已非訴願人所指之登記請求權是否有消滅時效
    規定適用及如何計算時效起算點之問題,而係訴願人就系爭土地是否因回復所有
    權而得登記為所有權人,與目前登記為系爭土地管理機關間存有爭執,應由有權
    為終局認定之民事法院審認或以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處理,故依據土地登記規則
    第 57 條規定所為之駁回處分,於法並無違誤,本案仍應由訴願人訴請司法機關
    辦理,非得由原處分機關逕為權利歸屬之判斷等語。
    理    由
一、按土地法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私有土地之所有權消滅者,為國有土地。」
    、第 12 條規定:「私有土地,因天然變遷成為湖澤或可通運之水道時,其所有
    權視為消滅(第 1  項)。前項土地,回復原狀時,經原所有權人證明為其原有
    者,仍回復其所有權(第 2  項)。」、第 14 條規定:「左列土地不得為私有
    :…二、天然形成之湖澤而為公共需用者,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三、可
    通運之水道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第 1  項)。前項土地已成為私有者
    ,得依法徵收之(第 2  項)…。」。
二、次按土地登記規則第 27 條第 10 款:「下列登記由權利人或登記名義人單獨申
    請之:十、依土地法第 12 條第 2  項規定回復所有權之登記。」、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公同共有之土地,公同共有人中之一人或數人,為全體公同共有人
    之利益,得就公同共有土地之全部,申請為公同共有之登記。」、第 57 條第 1
    項第 3  款及第 3  項規定:「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登記機關應以書面敘明
    理由及法令依據,駁回登記之申請:三、登記之權利人、義務人或其與申請登記
    之法律關係有關之權利關係人間有爭執…(第 1  項)。…依第 1  項第 3  款
    駁回者,申請人並得訴請司法機關裁判或以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處理(第 3  項
    )。」。
三、河川管理辦法第 6  條規定:「本辦法用詞定義如下:…八、浮覆地:指河川區
    域土地因河川變遷或因施設河防建造物,經公告劃出河川區域以外之土地。…。
    」、第 10 條規定:「政府投資施工,直接或間接產生之浮覆地,原土地所有權
    人或其繼承人,得於公告劃出河川區域後,向地政機關申請回復所有權。」、關
    於水道浮覆地及道路溝渠廢置地所有權歸屬處理原則第 3  點規定:「水道浮覆
    地原為私有部分:水道浮覆地原屬私有者,除已由政府徵收補償或給價收購(包
    括日據時期給價)者外,於土地回復原狀時,不論係天然或人為之原因,均應准
    由原所有權人依土地法第 12 條第 2  項規定申請回復其所有權。回復請求權時
    間以水道區域線公告後起算。」、內政部 95 年 12 月 19 日台內地字第 09501
    84280 號函略以:「…二、…(一)… 5、水道河川浮覆地之所有權回復登記請
    求權時效,依行政院 74 年 1  月 10 日台 74 內字第 542  號函及河川管理辦
    法第 10 條規定,以河川區域(水道)治理計畫用地範圍線公告日起算 15 年請
    求權時效為之…。」、內政部 98 年 11 月 2  日內授中辦地字第 0980725792
    號函略以:「…二、登記機關就原已滅失再回復原狀之土地辦理國有土地所有權
    第一次登記時,不須主動通知回復請求權時效未消滅之原所有權人申請復權登記
    ,…三、原已滅失之土地於回復原狀且經辦竣國有土地所有權第一次登記者,原
    所有權人或其繼承人於請求權時效內申請復權登記,經登記機關審查確認無誤後
    ,依土地法第 12 條第 2  項規定意旨,該國有土地管理機關自負有同意返還之
    義務,故登記機關應主動徵詢土地管理機關意見,取得土地管理機關同意返還之
    證明文件,以「回復」為登記原因,辦理復權所有權移轉登記。至復權範圍僅為
    已登記土地之部分時,應由復權請求權人配合土地管理機關申辦土地分割測量登
    記並繳納複丈費後,再辦理復權登記。…。」。
四、民法第 767  條第 1  項規定:「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
    求返還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者,得請
    求防止之。」、第 125  條規定:「請求權,因 15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但法律
    所定期間較短者,依其規定。」、第 128  條規定:「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
    使時起算。以不行為為目的之請求權,自為行為時起算。」、最高法院 105  年
    度台上字第 1925 號判決略以:「…民法第 128  條規定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
    行使時起算。所謂『可行使時』,係指請求權人行使其請求權,客觀上無法律上
    之障礙而言,要與請求權人主觀上何時知悉其可行使無關。倘請求權人因疾病、
    權利人不在、權利存在之不知或其他事實上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者,則時效之
    進行不因此而受影響。又未登記不動產所有人對於登記名義人之第三人之塗銷登
    記請求權,於該第三人登記時成立,並不以該第三人占有為要件。故未登記不動
    產所有人上項請求權之消滅時效期間,應自該第三人登記時起算,而非自第三人
    占有之時起算。」。
五、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上字第 688  號判決意旨略以:「…土地法第 12 條第
    1 項所謂私有土地因成為公共需用之湖澤或可通運之水道,其所有權視為消滅,
    並非土地物理上之滅失,所有權亦僅擬制消滅,當該土地回復原狀時,依同條第
    2 項之規定,原土地所有人之所有權當然回復,尚無待於申請地政機關核准…土
    地登記規則第 57 條第 1  項第 3  款所稱『登記之權利人、義務人或其與申請
    登記之法律關係有關之權利關係人間有爭執者』,應係指登記權利人與登記義務
    人或關係人間,就申請登記之法律關係之爭執,在未經有權認定機關確認前,登
    記權利人所申請登記事項之權利是否確屬存在,尚不明確者而言。…土地如業經
    登記為他人所有或國有時,而該登記之權利人不同意塗銷依法所為之登記者,此
    際即屬有前揭土地登記規則第 57 條第 1  項第 3  款『登記之權利人、義務人
    或其與申請登記之法律關係有關之權利關係人間有爭執』之情事,登記機關應以
    書面敘明理由及法令依據,駁回登記之申請,申請人則得訴請民事法院裁判或以
    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處理…。」。
六、卷查訴願人委託代理人於 112  年 4  月 7  日就系爭土地,申請辦理所有權回
    復登記。案經原處分機關查詢地籍資料,系爭土地於日據時期之登記為陳○、陳
    ○賓等 10 人所共有,臺帳及日據時期土記登記簿記載因河川敷地抹消於 23 年
    5 月 14 日(昭和 9  年 5  月 14 日)抹消登記,並閉鎖登記簿之記載;且本
    市○○區○○段 261-6(2) 、 261-7(1) 、 261-7(2) 、 261-7(3) 、
     261-7(4) 暫編地號等 5  筆土地則係於 81 年 5  月 12 日辦竣土地所有權
    第一次登記,該 5  筆土地均登記為「中華民國」所有,管理機關為國有財產署
    ;本市○○區○○段 261-3(1) 、 261-3(2) 暫編地號等 2  筆土地則係於
     90 年 5  月 2  日分割自 81 年 5  月 12 日即辦竣土地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
    261 地號土地,該 2  筆土地均登記為「中華民國」所有,管理機關為養工處。
    原處分機關分別函詢國有財產署及養工處是否同意返還系爭土地,嗣國有財產署
    函復略以:「陳君等物上請求權已罹於消滅時效,本署不同意回復所有權…。」
    、養工處函復略以:「本案土地回復時點 82 年,已罹民法第 125  條…爰不宜
    返還土地予私人所有。」,此有訴願人申請書、日據時期地籍資料、系爭土地登
    記資料、土地建物異動清冊、原處分機關 108  年 7  月 5  日複丈成果圖、國
    有財產署 112  年 5  月 18 日台財產署接字第 11230001420  號函及養工處以
    112 年 4  月 19 日新北養勞字第 1124722662 號函等影本附卷可稽。原處分機
    關認雙方對系爭土地之所有權歸屬有所爭執,依土地登記規則第 57 條第 1  項
    第 3  款規定,系爭通知書駁回申請,揆諸首揭條文及判決意旨,自屬有據。
七、至訴願人主張系爭土地於日據時期登記為陳○及其他共有人所有,為已登記之不
    動產,應無消滅時效之適用。縱認有消滅時效之適用,其認定時點亦非以第一次
    登記之 81 年 5  月 12 日認定,而應以 109  年 11 月 12 日公告劃出河川區
    域即浮覆時點認定之,因此本市○○區○○段 261-6(2) 、 261-7(1) 、 2
    61-7(2) 、 261-7(3) 、 261-7(4) 暫編地號等 5  筆土地無罹於時效等
    語。惟查:
(一)本市○○區○○段 261-1  及 261-3(1) 、 261-3(2) 等 2  筆暫編地號
      係於 90 年間分割自同段 261  地號;同段 261-6(2) 、 261-7(1) 、 2
      61-7(2) 、 261-7(3) 、 261-7(4) 等 5  筆暫編地號則係於 104  年
      間分割自同段 261-1  地號。系爭 7  筆土地均係於 81 年 5  月 12 日辦竣
      土地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並登記為「中華民國」所有,管理機關分別為國有財
      產署及養工處,是原處分機關依內政部 95 年 12 月 19 日內授中辦地字第 0
      950184280 號令及 98 年 11 月 2  日內授中辦地字第 0980725792 號令規定
      ,分別函詢國有財產署及養工處回復均以訴願人之請求權罹於時效而不同意回
      復所有權,是訴願人與國有財產署及養工處之間對於訴願人之所有權回復請求
      權是否罹於時效,顯有爭執。
(二)且民法第 128  條規定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所謂「可行使時」
      ,係指請求權人行使其請求權,客觀上無法律上之障礙而言。查本市○○區○
      ○段 261-6(2) 、 261-7(3) 、 261-7(4) 及 261-7(2) 、 261-7(
       1)等 5  筆暫編地號土地依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110  年 4  月 8  日
      水十產字第 11050030970  號函及原處分機關 111  年 6  月 22 日數值複丈
      字第 078600 號複丈成果圖表所示係於 109  年 11 月 12 日公告劃出河川區
      域,依河川管理辦法第 10 條、關於水道浮覆地及道路溝渠廢置地所有權歸屬
      處理原則第 3  點規定及內政部 95 年 12 月 19 日台內地字第 0950184280
      號函意旨,於土地回復原狀時,雖應准由原所有權人依土地法第 12 條第 2
      項規定申請回復所有權,然於該土地公告劃出河川區域前,原土地所有權人仍
      無法向地政機關申請辦理所有權回復登記,則於本市○○區○○段 261-6( 2
      )、 261-7(3) 、 261-7(4) 及 261-7(2) 、 261-7(1) 等 5  筆暫
      編地號土地公告劃出河川區域(水道)治理計畫用地範圍線公告日(即 109
      年 11 月 12 日)前,依規定訴願人無法申請辦理所有權回復登記,難謂非法
      律上之障礙。因此本市○○區○○段 261-6(2) 、 261-7(3) 、 261-7(
       4)及 261-7(2) 、 261-7(1) 等 5  筆暫編地號土地之所有權回復登記
      請求權是否已罹於時效而消滅即非無疑。然基於權力分立原則,仍應由訴願人
      訴請民事法院裁判或以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處理。
(三)是原處分機關認現登記名義人與訴願人間就系爭 7  筆土地之所有權有所爭執
      ,顯屬土地登記規則第 57 條第 1  項第 3  款之登記權利人與申請登記之法
      律關係有關之權利關係人間有爭執之情事,依土地登記規則第 57 條第 1  項
      第 3  款規定,以原處分敘明理由及法令依據,駁回訴願人系爭 7  筆土地之
      申請,於法並無違誤。另訴願人其餘主張均與訴願結果不生影響,故不逐一論
      述。
八、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依訴願法第 79 條第 1  項規定,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宗憲
委員  陳明燦
委員  陳立夫
委員  蔡進良
委員  劉宗德
委員  景玉鳳
委員  王藹芸
委員  劉定基
委員  李永裕
委員  羅承宗
委員  董鈺琪
委員  林泳玲

如不服本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
北市士林區福國路 101  號)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民國 112  年 9  月 26 日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