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888228人
號: 1117060843
旨: 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事件提起訴願
發文日期: 民國 111 年 10 月 14 日
發文字號: 新北府訴決字第 1111604220 號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7、72、73、74 條
訴願法 第 1、14、2、3、77 條
行政執行法 第 14、7 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 11-1 條
文:  
新北市政府訴願決定書                                  案號:1117060843  號
    訴願人  陳○暐
    原處分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上列訴願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10  年 7  月 28
日新北警刑字第 1104506695 號裁處書所為之處分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 111
  年 6  月 15 日 111  年執罰字第 000145903  號通知,提起訴願一案,本府依法
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不受理。
    理    由
一、查訴願人於民國(下同)111 年 7  月 1  日(原處分機關收文日)提起訴願,
    其訴願書未具體指明所不服之行政處分,僅檢附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 111
    年 6  月 15 日 111  年執罰字第 000145903  號通知,為確認訴願人不服之標
    的,本府前以 111  年 8  月 23 日新北府訴行字第 1111611616 號函請訴願人
    補正,究係不服原處分機關 110  年 7  月 28 日新北警刑字第 1104506695 號
    裁處書,亦或不服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 111  年 6  月 15 日 111  年執
    罰字第 000145903  號通知,嗣訴願人提出書面主張對前揭裁處書及通知均不服
    ,是本案即以前揭裁處書及通知為訴願標的而為審議,合先敘明。
二、卷查原處分機關海山分局新海派出所員警於 110  年 4  月 8  日在本市○○區
    ○○路 151  號內,查獲訴願人無正當理由施用第三級毒品愷他命,經採集尿液
    檢體送請專業單位鑑定,結果呈第三級毒品愷他命陽性反應,原處分機關認訴願
    人有施用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事實,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1 條之 1  第 2  項
    、毒品危害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講習辦法第 2  條及第 5  條規定,以 110  年
    7 月 28 日新北警刑字第 1104506695 號裁處書裁處訴願人新臺幣(下同)3 萬
    元罰鍰及毒品危害講習 6  小時。嗣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以 111  年 6
    月 15 日 111  年執罰字第 000145903  號通知請訴願人自動繳納罰鍰及執行費
    。訴願人不服,提起本件訴願。
三、關於 110  年 7  月 28 日新北警刑字第 1104506695 號裁處書:
(一)按訴願之提起,應自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期滿之次日起 30 日內為之,且以原
      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收受訴願書之日期為準。提起訴願逾法定期間者
      ,原處分即歸確定,如仍對之提起訴願,受理訴願機關應為不受理,此觀訴願
      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3  項、第 77 條第 2  款之規定甚明。
(二)次按行政程序法第 72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
      、事務所或營業所為之。」、第 73 條第 1  項規定:「於應送達處所不獲會
      晤應受送達人時,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受雇人或應送達處
      所之接收郵件人員。」、第 74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送達,不能依
      前 2  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地方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
      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
      首,另一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
      第 1  項)。前項情形,由郵政機關為送達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郵政
      機關(第 2  項)。」。又法務部 93 年 4  月 13 日法律字第 0930014628
      號函釋:「郵政機關依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第 1  項規定為送達者,如於應受
      送達處所確已完成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郵政機關,並製作送達通知書 2  份,
      1 份黏貼於應送達處所之門首,另 1  份交由鄰居轉交或至於該送達處所信箱
      或其他適當位置時,無論應受送達人實際上於何時受領文書,均以寄存之日視
      為收受送達之日期,而發生送達效力。」。
(三)訴願人不服 110  年 7  月 28 日新北警刑字第 1104506695 號裁處書(下稱
      系爭處分),依首揭規定,自應於行政處分達到之次日起 30 日內提起訴願,
      逾期未提起者,該行政處分即告確定。查系爭處分於 110  年 8  月 4  日送
      達至訴願人住居所在地:「新北市○○區○○路○段 135  號 4  樓」,因未
      獲會晤訴願人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受雇人或應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
      員,乃製作送達通知書 2  份,1 份黏貼於送達處所之門首,另 1  份置於送
      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並將系爭處分寄存於本府警察局林口分局泰山派
      出所,揆諸前揭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及法務部函釋意
      旨,即生合法送達效力。又系爭處分內亦已教示訴願人不服行政處分之救濟方
      法、期間及其受理機關,此有系爭處分及送達證書等影本附卷可稽。核計訴願
      人提起訴願之 30 日法定期間應自 110  年 8  月 5  日起算,因訴願人之地
      址位於本市,無須扣除在途期間,其訴願期間至 110  年 9  月 3  日(星期
      五)屆滿。惟訴願人遲至 111  年 7  月 1  日始提起訴願,此有訴願書上原
      處分機關收文條碼所載日期可考,是其訴願之提起已逾 30 日之法定不變期間
      。揆諸首揭條文規定,原處分業已確定,訴願人逾法定期間提起訴願,自非法
      之所許。本件訴願為程序不合,自不應受理。
四、關於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 111  年 6  月 15 日 111  年執罰字第 00014
    5903  號通知:
(一)按訴願法第 1  條第 1  項規定:「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認
      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訴願。…」第 3  條第
      1 項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
      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第 77
      條第 8  款規定:「訴願事件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為不受理之決定:…
      八、對於非行政處分或其他依法不屬訴願救濟範圍內之事項提起訴願者。」。
(二)次按行政執行法第 7  條第 3  項規定:「第 1  項所稱已開始執行,如已移
      送執行機關者,係指下列情形之一:一、通知義務人到場或自動清繳應納金額
      、報告其財產狀況或為其他必要之陳述。二、已開始調查程序。」、第 9  條
      第 1  項規定:「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執行命令、執行方法、應遵守之程序
      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第
       14 條規定:「行政執行處為辦理執行事件,得通知義務人到場或自動清繳應
      納金額、報告其財產狀況或為其他必要之陳述。」。
(三)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前揭通知係依行政執行程序法第 7  條第 3  項及
      第 14 條規定,通知訴願人自動繳納罰鍰及執行費,訴願人如對該通知不服,
      應依行政執行法第 9  條規定,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是本
      件訴願人對於不屬訴願救濟範圍之事項提起訴願,依首揭規定,程序顯有未合
      ,自不應受理。
五、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程序不合,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第 8  款規定,
    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宗憲(公出)
委員  蔡進良(代理)
委員  陳立夫
委員  陳明燦
委員  張文郁
委員  黃源銘
委員  劉宗德
委員  景玉鳳
委員  王藹芸
委員  劉定基
委員  林泳玲
委員  黃愛玲

如不服本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 2  段 249  號)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民國 111  年 10 月 14 日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