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7937973人
號: 1095070880
旨: 因戶籍登記事件提起訴願
發文日期: 民國 109 年 11 月 02 日
發文字號: 新北府訴決字第 1091445255 號
相關法條 訴願法 第 79 條
戶籍法 第 2、22、5 條
戶籍法施行細則 第 16 條
文:  
新北市政府訴願決定書                                  案號:1095070880  號
    訴願人  俞○蘭
    原處分機關  新北市金山戶政事務所
上列訴願人因戶籍登記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09  年 6  月 23 日新北金戶字
第 1095973513 號函所為之處分,提起訴願一案,本府依法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駁回。
    事    實
緣訴願人於民國 109  年 6  月 16 日以利害關係人身分,檢據戶籍個人記事更正登
記申請書及相關資料,向原處分機關申請更正其父俞○之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第 123
  冊,俞○輝戶內新增浮籤註記「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臺北州
○○郡○○庄○○字西勢湖 155  番地俞氏○方復籍」一事。經原處分機關審查認
日據時期俞氏隨之連貫戶籍資料中,其戶內並無「俞○」復籍記載,且查無日據時期
俞○於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後之接續復籍資料,爰以首揭號函
復訴願人,如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記載錯誤或脫漏,因而涉及利害關係人權益時,應
循司法途徑確認後再憑辦理。訴願人不服,提起本件訴願,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
到府。茲摘敘訴辯意旨於次:
一、訴願及補充理由意旨略謂:當事人俞○本籍原設臺北州○○郡○○庄○○字西勢
    湖百 55 番地,並於昭和 15 年 4  月 25 因婚姻除籍而自本籍遷出,隨即於同
    年 4  月 25 日遷入招籍臺北州○○郡○○街○○堵 235  番地,並完成遷入招
    籍登記。又俞○於昭和 15 年 5  月 1  日因離婚復籍而自招籍遷出,俞○遷出
    時戶口調查簿記事欄,明確記載「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臺
    北州○○郡○○○○○字西勢湖 155  番地俞氏○方復籍」之記事,惟因復籍
    遷入登記作業疏漏,未將當事人俞○遷出時之除戶戶籍記事轉載於復籍遷入後之
    本籍戶口調查簿,造成當事人俞○之復籍記事,因遷徙而中斷,有違戶籍登記的
    連貫性,且依內政部 60 年 4  月 8  日台內戶字第 412863 號函釋:「查臺灣
    省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已非法定戶籍簿冊,縱有錯誤,亦不予更正。惟其所載
    錯誤事項,涉及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時,得應所請經該管戶政機關查實後
    ,在該調查簿事由欄,黏貼浮籤,註明事實,藉備查考。」,原處分機關否准訴
    願人所請,明顯違反戶籍法第 22 條及其施行細則第 16 條規定等語。
二、答辯及補充答辯意旨略謂:查訴願人所指「俞○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第 123  冊
    」係俞○之祖父俞○輝為戶主之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復查俞○輝於昭和 16 年
    (民國 30 年)10  月 2  日死亡,戶主俞○輝死亡時之除戶戶口調查簿,該戶
    均以紅斜線刪除註銷戶籍(參 102  年版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法律及用語編譯電子
    書),該戶亦無復籍之可能。且查俞○於戶主俞○輝死亡前,已於昭和 15 年(
    民國 29 年)4 月 25 日結婚遷出該戶,訴願人所請,顯無理由;又訴願人所指
    離婚其事由欄記載「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臺北州○○郡○
    ○○○○字西勢湖 155  番地俞氏○方復籍」係俞○於離婚時之離籍登記,至
    於俞○離婚後之戶籍歸屬,依戶口規則之規定仍須視實際入籍登記為準,訴願人
    以俞○未於臺北州基隆郡中角字西勢湖 155  番地復籍,即稱係登記作業疏漏,
    顯非事實等語。
    理    由
一、按戶籍法第 2  條規定:「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
    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同法第 5  條規定:「戶籍登記,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其轄區內分設戶政事務所辦理。」,準此,本案
    原處分機關為有權限處分機關。
二、次按戶籍法第 22 條規定:「戶籍登記事項有錯誤或脫漏時,應為更正之登記。
    」、戶籍法施行細則第 16 條規定:「戶籍登記事項錯誤,係因當事人申報錯誤
    所致者,應由當事人提出下列證明文件之一,向現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申請更正:
    一、在臺灣地區初次登記戶籍或登記戶籍前之戶籍資料。二、政府機關核發並蓋
    有發證機關印信之原始國民身分證。三、各級學校、軍、警學校或各種訓練班、
    團、隊畢(肄)業證明文件。……六、涉及事證確認之法院確定裁判、檢察官不
    起訴處分書、緩起訴處分書,或國內公證人之公、認證書等。七、其他機關(構
    )核發之足資證明文件。」。
三、又按法務部 85 年 1  月 19 日(85)法律決字第 01624  號函釋略以:「…查
    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所記載之事實,在無反證前似不宜任意推翻之。若有爭議,似
    宜由利害關係人以訴訟方式予以確認,而不宜由行政機關逕行認定。……」。
四、卷查訴願人於 109  年 6  月 16 日以利害關係人檢據戶籍個人記事更正登記申
    請書及相關資料,向原處分機關申請更正其父俞○之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第 123
    冊,俞○輝戶內新增浮籤註記「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臺北
    州○○郡○○庄○○字西勢湖 155  番地俞氏○方復籍」一事。經原處分機關
    審查認日據時期俞氏隨之連貫戶籍資料中,其戶內並無「俞○」復籍記載,且查
    無日據時期俞○於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後之接續復籍資料
    ,此有俞○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明細表及資料、俞氏隨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明細表及
    資料以及俞○光復後 35 年初設戶籍資料附卷可稽。原處分機關據上述可信文書
    ,以首揭號函復訴願人,如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記載錯誤或脫漏,因而涉及利害
    關係人權益時,應循司法途徑確認後再憑辦理,揆諸首揭規定,洵屬有據。
五、至訴願人主張「俞○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第 123  冊」係俞○之祖父俞○輝為戶
    主之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等語。惟查俞○輝於昭和 16 年(民國 30 年)10  月
    2 日死亡,戶主俞○輝死亡時之除戶戶口調查簿,該戶均以紅斜線刪除註銷戶籍
    ,該戶亦無復籍之可能。且俞○於戶主俞○輝死亡前,已於昭和 15 年(民國 2
    9 年)4 月 25 日結婚遷出該戶,訴願人之主張,難認有理。至訴願人主張俞○
    於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因離婚,其事由欄應浮籤註記「昭和 1
    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臺北州○○郡○○○○○字西勢湖 155  番
    地俞氏○方復籍」,且據本市瑞芳戶政事務所俞○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其事
    由欄亦有記載「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臺北州○○郡○○○
    ○○字西勢湖 155  番地俞氏○方復籍」一節。查日據時期戶口規則(昭和 1
    0 年(民國 24 年)府令第 32 號公布)第 18 條規定:「臺灣人有該當左列之
    一項之事實時,將其事實發生日起 10 日以內向所管轄警察官署長提出申請。…
    …九、離婚。……十八、入籍及離籍。……二十三、轉籍及就籍。……。」、同
    規則第 23 條亦規定:「入籍之申請要入籍者及其生家之戶長連署,由入籍戶之
    戶長辦理,……。」,可知訴願人所指離婚事由欄記載「昭和 19 年(民國 33
    年)5 月 1  日離婚臺北州○○郡○○○○○字西勢湖 155  番地俞氏○方復
    籍」係俞○於離婚時之離籍登記,至於俞○離婚後之戶籍歸屬,依上開戶口規則
    之規定仍須視實際入籍登記為準,訴願人以俞○未於臺北州基隆郡中角字西勢湖
    155 番地復籍,即稱係登記作業疏漏,尚嫌率斷,且訴願人提出離婚時之戶籍登
    記資料,據以要求補註入籍之戶籍登記,有違上開日據時期戶口規則之規定。
六、又訴願人主張臺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第 132  頁有記載:「招夫離婚之效果:(
    一)招夫脫離招家家屬身分,返回本生家。……」等語。查上開調查報告所指,
    招夫脫離招家家屬身分,返回本生家,係指其身分關係而言,至於招夫脫離招家
    後之戶籍歸屬,仍應依前述戶口規則第 18 條、第 23 條規定,以入籍登記為準
    。且退步言之,縱訴願人之父俞○離婚後,有返回俞○之母俞氏隨家,其本生家
    應指俞○之母俞氏隨家,惟查俞○之母俞氏隨於俞○離婚時設籍金山庄下中股字
    磺港 75 番地,亦非訴願人所指「臺北州○○郡○○庄○○字西勢湖 155  番地
    」(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第 123  冊),又查俞○離婚後,其母俞氏隨日據時期
    連貫戶籍資料,戶內亦無「俞○」之復籍記載,實無補註俞○復籍之依據;總據
    上述,訴願人主張,皆難認可採。從而原處分機關依俞○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明細
    表及相關資料、俞氏隨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明細表及相關資料,以及俞○光復後 3
    5 年初設戶籍等資料,以首揭號函否准所請,於法並無違誤,原處分應予維持。
七、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依訴願法第 79 條第 1  項規定,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宗憲(公出)
委員  劉宗德(代理)
委員  陳明燦
委員  陳立夫
委員  張文郁
委員  蔡進良
委員  黃源銘
委員  景玉鳳
委員  王藹芸
委員  劉定基
委員  陳佳瑤
委員  林泳玲
委員  賴玫珪
委員  許宏仁

如不服本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
北市士林區福國路 101  號)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民國 109  年 11 月 2  日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