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893857人
號: 1051110326
旨: 因空氣污染防制法事件提起再審
發文日期: 民國 105 年 06 月 03 日
發文字號: 新北府訴決字第 1050626407 號
相關法條 訴願法 第 56、62、97 條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 第 31、32 條
文:  
新北市政府再審決定書                                   案號:1051110326 號
    再審申請人  三○金屬有限公司
上列再審申請人因空氣污染防制法事件,不服本府民國(下同)102 年 2  月 19 日
北府訴決字第 1021079452 號函檢送之訴願決定書,申請再審一案,本府依法決定如
下:
    主    文
再審不受理。
    理    由
一、按訴願法第 97 條規定:「於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他利
    害關係人得對於確定訴願決定,向原訴願決定機關申請再審。但訴願人、參加人
    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已依行政訴訟主張其事由或知其事由而不為主張者,不在此限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者。…(第 1  項)。前項申請再審,應於 30 日內提
    起(第 2  項)。前項期間,自訴願決定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事由發生在後或
    知悉在後者,自知悉時起算(第 3  項)。」。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
    委員會審議規則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申請再審不合法者,應為不受理之決
    定。」。準此,訴願法上之再審制度,係對已確定之訴願決定所提供之非常救濟
    途徑,申請再審應由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為之,並於訴願決定確定
    時起算 30 日內為之。
二、次按訴願法第 56 條第 1  項第 1  款及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
    審議規則第 31 條本文及第 1  款規定,申請再審應具再審申請書,由申請人或
    代理人簽名或蓋章,並載明申請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
    明文件字號。如係法人或其他設有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團體,其名稱、事務所或營
    業所及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又訴願法第 62 條
    規定,受理訴願機關認為訴願書不合法定程式,而其情形可補正者,應通知訴願
    人於 20 日內補正;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第 32 條第
    1 項則明定,申請再審不合法者,應為不受理之決定。
三、經查,原案訴願人三○金屬有限公司(下稱三○公司)所有之自用小貨車(車號
    :00-0000) 於 101  年 10 月 22 日行經本市樹林區大安路 84 號旁時,經本
    府環境保護局派員執行路邊排煙檢測,發現其排放空氣污染物之粒狀污染物超過
    排放標準。本府環境保護局遂以該公司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34 條第 1  項規
    定,依同法第 63 條第 1  項規定,以 101  年 11 月 30 日北環稽字第 21-10
    1-110164  號裁處書,裁處新臺幣(下同)3,000 元罰鍰。再審申請人不服,遂
    就前揭裁處書提起訴願,並經本府以首揭 102  年 2  月 19 日函檢送之訴願決
    定書(案號:1021110054)訴願駁回在案。倘再審申請人欲為救濟,依行政訴訟
    法第 4  條第 1  項及第 106  條第 1  項規定,應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 2  個
    月內,提起行政訴訟。該函前於 102  年 2  月 23 日送達再審申請人之公司登
    記地址,並寄存於板橋文化路郵局,依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規定,該函所檢送之
    訴願決定書於寄存之日即 102  年 2  月 23 日視為訴願人收受送達之日期,而
    發生送達效力。惟再審申請人未於期限內提起行政訴訟,前揭訴願決定業於 102
    年 4  月 24 日確定在案。
四、再審申請人曾於 103  年 11 月 7  日就前揭 102  年 2  月 19 日函檢送之訴
    願決定申請再審,惟本件申請再審之 30 日法定期間,應自 102  年 4  月 25 
    日起算,因再審申請人之地址非位於本市,依法應加計在途期間 3  日,其申請
    期間應至 102  年 5  月 27 日屆滿。惟再審申請人遲至 103  年 11 月 7  日
    始提起再審,經本府 103  年 12 月 1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32134005 號函檢送
    再審決定書(本府編訂案號:1031041439)再審不受理決定。再審申請人復於 1
    04  年 4  月 9  日、104 年 6  月 2  日、104 年 8  月 26 日及 104  年 1
    2 月 30 日分次提起再審及抗告,迭經本府分別以 104  年 5  月 12 日新北府
    訴決字第 1040623423 號函、104 年 7  月 3  日新北府訴決字第 10401018810
    號函、104 年 10 月 15 日新北府訴決字第 1041640740 號函及 105  年 3  月
    11  日新北府訴決字第 1042524522 號函檢送再審決定書(本府編訂案號:1041
    040376、1041040551、1041040847、1051110003)再審不受理決定在案。惟本案
    再審申請人復就本府 102  年 2  月 19 日函檢送之訴願決定書,申請再審,依
    前揭法規意旨,所提起之再審,於法顯有不合,自不應受理。
五、又本件再審申請人未載明其代表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且未於再審
    申請書簽名或蓋章,核與法定程式不符,經本府以 105  年 4  月 12 日新北府
    訴行字第 1050638273 號函通知再審申請人於文到之次日起 20 日內補正,該函
    於 105  年 4  月 15 日寄存送達於再審申請人之營業所地址(本市○○區○○
    街 48 巷 25 號之 4)之板橋 901  支郵局,此有上開號函及其送達證書附卷可
    稽。核計其補正之 20 日期間,應自 105  年 4  月 15 日起算,因再審申請人
    設址於本市,毋須扣除在途期間,其補正期間應至 105  年 5  月 4  日屆滿。
    惟再審申請人迄今未完成補正,揆諸首揭條文規定,本件再審申請,亦應不予受
    理。
六、綜上論結,本件再審申請人申請再審不合法,爰依訴願法第 97 條及行政院及各
    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決定如主文。

主任委員  黃怡騰(公出)

委員  陳慈陽(代理)
委員  陳明燦
委員  陳立夫
委員  張文郁
委員  蔡進良
委員  黃源銘
委員  劉宗德
委員  王藹芸
委員  劉定基
委員  林泳玲
委員  賴玫珪
委員  許宏仁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3  日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