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384451人
號: 1012090045
旨: 因申請土地複丈事件提起訴願
發文日期: 民國 101 年 05 月 16 日
發文字號: 北府訴決字第 1011071708 號
相關法條 訴願法 第 14、77、97 條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 第 32 條
文:  
新北市政府訴願及再審決定書                            案號:1012090045  號
    訴願人及再審申請人  王○成
    原處分機關  新北市樹林地政事務所
上列訴願人因申請土地複丈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 99 年 4  月 23 日樹測駁字第 0
00063 號、99  年 7  月 29 日樹登駁字 000151 號、100 年 2  月 11 日樹測駁字
第 000004 號駁回通知書及本府 100  年 6  月 2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0319635 號
函檢送之訴願決定書、101 年 1  月 4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1568089 號函檢送之訴
願再審決定書,提起訴願及申請再審一案,本府依法決定如下:
    主    文
關於原處分機關 99 年 4  月 23 日樹測駁字第 000063 號、99  年 7  月 29 日樹
登駁字 000151 號、100 年 2  月 11 日樹測駁字第 000004 號駁回通知書部分,訴
願不受理。
關於本府 100  年 6  月 2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0319635 號函檢送之訴願決定書、
101 年 1  月 4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1568089 號函檢送之訴願再審決定書部分,再
審不受理。
    理    由
一、查本件訴願人 101  年 1  月 10 日訴願書所記載之訴願標的為何並不明確,經
    本府以 101  年 1  月 13 日北府訴行字第 1011074735 號函函請訴願人補正,
    訴願人於 101  年 2  月 3  日函復其訴願請求事項為:「新北市政府樹林地政
    事務所 99 年 4  月 23 日(樹測駁字第 000063 號)、99  年 7  月 29 日(
    樹登駁字 000151 號)、100 年 2  月 11 日(樹測駁字第 000004 號)之駁回
    處分。新北市政府 100  年 6  月 22 日訴願決定書(案號 10021-20258  號)
    。新北市政府 101  年 l  月 4  日訴願再審決定書(案號:100203114 號)再
    審不受理處分均撇銷…。」云云,是核其真意應係對首揭原處分機關 99 年 4  
    月 23 日樹測駁字第 000063 號、99  年 7  月 29 日樹登駁字 000151 號、10
    0 年 2  月 11 日樹測駁字第 000004 號駁回通知書不服,提起訴願,並對本府
    100 年 6  月 2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0319635 號函檢送之訴願決定書、101 年
    1 月 4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1568089 號函檢送之訴願再審決定書不服,申請再
    審,合先敘明。
二、關於原處分機關 99 年 4  月 23 日樹測駁字第 000063 號、99  年 7  月 29
    日樹登駁字 000151 號駁回通知書部分:
(一)按訴願之提起,應自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期滿之次日起 30 日內為之,且以原
      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收受訴願書之日期為準。提起訴願逾法定期間者
      ,原處分即歸確定,如仍對之提起訴願,受理訴願機關應為不受理。此觀訴願
      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3  項、第 77 條第 2  款之規定甚明。
(二)查此部分訴願人不服原處分機關 99 年 4  月 23 日樹測駁字第 000063 號、
      99  年 7  月 29 日樹登駁字 000151 號駁回通知書所為之處分,依首揭規定
      ,自應於行政處分達到之次日起 30 日內提起訴願,逾期未提起者,該行政處
      分即告確定。又系爭 2  號駁回通知書雖未有送達證書附卷,惟自訴願人於本
      府編訂案號:1002120258  號訴願案件 100  年 4  月 25 日訴願補充理由書
      中,已提及系爭 2  號函,可見訴願人至遲已於 100  年 4  月 25 日知悉該
      行政處分,又系爭處分書內已教示訴願人對本處分如有不服者,得自該處分書
      送達翌日起 30 日內,繕具訴願書逕送原處分機關審查後,再由原處分機關轉
      送本府審議,此亦有系爭處分書附卷可稽。核計系爭處分書提起訴願之 30 日
      法定期間,應自 100  年 4  月 26 日起算,因訴願人設籍於臺北市,應扣除
      在途期間 2  日,系爭處分書之訴願期間應至 100  年 5  月 28 日屆滿,惟
      該日適為星期六(休息日),順延至 100  年 5  月 30 日(星期一)屆滿。
      然訴願人遲至 101  年 1  月 11 日始提起訴願,此有本府黏貼於再審申請書
      上之收件條碼所載日期可考,是其訴願之提起已逾 30 日之法定不變期間。揆
      諸首揭條文規定,原處分業已確定,訴願人逾法定期間提起訴願,自非法之所
      許。此部分訴願為程序不合,自不應受理。
三、關於原處分機關 100  年 2  月 11 日樹測駁字第 000004 號駁回通知書部分:
(一)按對已決定或已撤回之訴願事件重行提起訴願者,訴願事件應為不受理之決定
      ,為訴願法第 77 條第 7  款所明定。
(二)查此部分系爭號函已經訴願人於 100  年 3  月 10 日提起訴願,並經本府 1
      00  年 6  月 2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0319635 號函檢送訴願決定書(案號:
      1002120258)決定訴願駁回,訴願人再對前揭訴願決定申請再審,亦經本府 1
      00  年 10 月 1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1030956 號函檢送訴願決定書(案號:
      1002010701)決定再審不受理在案。今訴願人再以同一事件提起訴願,係就已
      為決定之訴願事件重行提起訴願,自應為不受理決定。
四、關於本府 100  年 6  月 2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0319635 號函檢送之訴願決定
    書部分:
(一)按訴願法第 97 條規定:「於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得對於確定訴願決定,向原訴願決定機關申請再審。但訴願人、參
      加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已依行政訴訟主張其事由或知其事由而不為主張者,不
      在此限:…。(第 1  項)。前項申請再審,應於 30 日內提起。(第 2  項
      )。前項期間,自訴願決定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事由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
      ,自知悉時起算(第 3  項)。」;次按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
      會審議規則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申請再審不合法者,應為不受理之決定
      。」。準此,訴願法上之再審制度,係對已確定之訴願決定所提供之非常救濟
      途徑,申請再審應於訴願決定確定時起算 30 日內為之。
(二)查此部分本府 100  年 6  月 2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0319635 號函檢送之訴
      願決定書(案號:1002120258)於 100  年 6  月 24 日送達,因再審申請人
      未對於前開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該訴願決定於 100  年 8  月 23 日確定
      。核計其申請再審之 30 日法定期間,應自 100  年 8  月 24 日起算,因再
      審申請人設籍臺北市,經扣除在途期間 2  日,其申請期間原應至 100  年 9 
      月 24 日屆滿,惟該日適為星期六(休息日),順延至 100  年 9  月 26 日
      (星期一)屆滿。然再審申請人遲至 101  年 1  月 11 日始提起再審,此有
      本府黏貼於再審申請書上之收件條碼所載日期可考,是其再審之提起已逾越 3
      0 日之法定不變期間,此部分再審申請顯不合法,自不應受理。
五、關於本府 101  年 1  月 4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1568089 號函檢送之訴願再審
    決定書部分:
(一)按訴願法第 97 條第 1  項、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於有左列各款情形
      之一者,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對於確定訴願決定,向原訴願決
      定機關申請再審…(第 1  項)。前項申請再審,應於 30 日內提起(第 2  
      項)。前項期間,自訴願決定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事由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
      者,自知悉時起算(第 3  項)」。另按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
      會審議規則第 32 條第 1  項則明定:「申請再審不合法者,應為不受理之決
      定」。
(二)次按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1132 號判決要旨謂:「按行政救濟程序經
      訴願決定確定後,當事人即應遵守,不容輕易變動,故依訴願法第 97 條規定
      所為之再審決定,其救濟程序,應以法律所明定者為限。茲訴願法或行政訴訟
      法,對訴願法上之再審既未規定救濟程序,其不得對之提起行政訴訟,此乃法
      理之當然解釋。又訴願法上之再審制度,係對已確定且不得提起行政訴訟之訴
      願決定,所提供之非常救濟途徑,自不能因其提起再審,而使已確定之訴願決
      定,成為不確定狀況,因此,亦不得對訴願再審決定提起行政訴訟」。
(三)查此部分係再審申請人前曾不服本府 100  年 6  月 22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
      0319635 號函檢送之訴願決定書(案號:1002120258)而申請再審,並經以本
      府 101  年 1  月 4  日北府訴決字第 1001568089 號函檢送之訴願再審決定
      書(案號:1002031141 )為再審不受理在案;再審申請人猶對前揭本府 101
      年 1  月 4  日訴願再審決定書表示不服而申請再審,依前揭規定及最高行政
      法院判決之意旨,自非法之所許。此部分再審為程序不合法,自不應受理。
六、又訴願人於 101  年 2  月 3  日補充理由書中所申請陳述意見,因本件訴願及
    再審為程序不合,是就該申請事項已無陳述意見之必要,併予敘明。
七、綜上論結,本件訴願及再審均為不合法,爰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第 97 
    條第 1  項、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第 32 條第 1  項
    規定,決定如主文。

主任委員  邱惠美

委員  陳慈陽
委員  陳明燦
委員  陳立夫
委員  李承志
委員  劉宗德
委員  黃怡騰
委員  王藹芸
委員  王年水
委員  何瑞富

如不服本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
北市和平東路 3  段 1  巷 1  號)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民國 101  年 5  月 16 日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