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27655796人
法規名稱: 行政程序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行政處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無效︰
一、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
二、應以證書方式作成而未給予證書者。
三、內容對任何人均屬不能實現者。
四、所要求或許可之行為構成犯罪者。
五、內容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
六、未經授權而違背法規有關專屬管轄之規定或缺乏事務權限者。
七、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者。
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機關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
之撤銷;其上級機關,亦得為之。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得撤銷︰
一、撤銷對公益有重大危害者。
二、受益人無第一百十九條所列信賴不值得保護之情形,而信賴授予利益
    之行政處分,其信賴利益顯然大於撤銷所欲維護之公益者。
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係提供一次或連續之金錢或可分物之給付者
,經撤銷、廢止或條件成就而有溯及既往失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
該處分所受領之給付。其行政處分經確認無效者,亦同。
前項返還範圍準用民法有關不當得利之規定。
行政機關依前二項規定請求返還時,應以書面行政處分確認返還範圍,並
限期命受益人返還之。
前項行政處分未確定前,不得移送行政執行。
法規名稱: 公務人員任用法 (民國 112 年 02 月 15 日 修正)
公務人員之任用,依本法行之。
教育人員、醫事人員、交通事業人員及公營事業人員之任用,均另以法律
定之。
法規名稱: 公務員服務法 (民國 111 年 06 月 22 日 修正)
公務員應恪守誓言,忠心努力,依法律、命令所定執行其職務。
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
前項經營商業,包括依公司法擔任公司發起人或公司負責人、依商業登記
法擔任商業負責人,或依其他法令擔任以營利為目的之事業負責人、董事
、監察人或相類似職務。但經公股股權管理機關(構)指派代表公股或遴
薦兼任政府直接或間接投資事業之董事、監察人或相類似職務,並經服務
機關(構)事先核准或機關(構)首長經上級機關(構)事先核准者,不
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公務員就(到)職前擔任前項職務或經營事業須辦理解任登記者,至遲應
於就(到)職時提出書面辭職,於三個月內完成解任登記,並向服務機關
(構)繳交有關證明文件。但有特殊情形未能依限完成解任登記,並經服
務機關(構)同意或機關(構)首長經上級機關(構)同意者,得延長之
;其延長期間,以三個月為限,惟於完成解任登記前,不得參與經營及支
領報酬。
公務員所任職務對營利事業有直接監督或管理權限者,不得取得該營利事
業之股份或出資額。
公務員就(到)職前已持有前項營利事業之股份或出資額,應於就(到)
職後三個月內全部轉讓或信託予信託業;就(到)職後因其他法律原因當
然取得者,亦同。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