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27439604人
法規名稱: 殯葬管理條例 (民國 112 年 12 月 27 日 修正)
骨灰(骸)存放設施應有下列設施:
一、納骨灰(骸)設施。
二、祭祀設施。
三、服務中心及家屬休息室。
四、公共衛生設施。
五、停車場。
六、聯外道路。
七、其他依法應設置之設施。
殯葬設施合併設置者,第十二條至前條規定之應有設施得共用之。殯葬設
施設置完竣後,其有擴充、增建或改建者,亦同。
第十二條至前條設施設置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但聯外道路寬度不得規定小於六公尺。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殯葬設施:指公墓、殯儀館、禮廳及靈堂、火化場及骨灰(骸)存放
    設施。
二、公墓:指供公眾營葬屍體、埋藏骨灰或供樹葬之設施。
三、殯儀館:指醫院以外,供屍體處理及舉行殮、殯、奠、祭儀式之設施
    。
四、禮廳及靈堂:指殯儀館外單獨設置或附屬於殯儀館,供舉行奠、祭儀
    式之設施。
五、火化場:指供火化屍體或骨骸之場所。
六、骨灰(骸)存放設施:指供存放骨灰(骸)之納骨堂(塔)、納骨牆
    或其他形式之存放設施。
七、骨灰再處理設備:指加工處理火化後之骨灰,使成更細小之顆粒或縮
    小體積之設備。
八、擴充:指增加殯葬設施土地面積。
九、增建:指增加殯葬設施原建築物之面積或高度。
十、改建:指拆除殯葬設施原建築物之一部分,於原建築基地範圍內改造
    ,而不增加高度或擴大面積。
十一、樹葬: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
      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
十二、移動式火化設施:指組裝於車、船等交通工具,用於火化屍體、骨
      骸之設施。
十三、殯葬服務業:指殯葬設施經營業及殯葬禮儀服務業。
十四、殯葬設施經營業:指以經營公墓、殯儀館、禮廳及靈堂、火化場、
      骨灰(骸)存放設施為業者。
十五、殯葬禮儀服務業:指以承攬處理殯葬事宜為業者。
十六、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指當事人約定於一方或其約定之人死亡後,由
      他方提供殯葬服務之契約。
殯葬設施之設置、擴充、增建、改建,應備具下列文件報請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核准;其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者,報請中央主
管機關備查:
一、地點位置圖。
二、地點範圍之土地登記(簿)謄本及地籍圖謄本。
三、配置圖說。
四、興建營運計畫。
五、管理方式及收費標準。
六、申請人之相關證明文件。
七、土地權利證明或土地使用同意書。
前項殯葬設施土地跨越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域者,應向該殯葬設施土
地面積最大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受理機關並應通知其
他相關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會同審查。
殯葬設施於核准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後,其核准事項有變更者,應備
具相關文件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其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辦理者,應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第一項受理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殯
葬設施之申請,應於六個月內為准駁之決定。但依法應為環境影響評估者
,其所需期間,應予扣除。
前項期限得延長一次,最長以三個月為限。
殯葬設施經核准設置、擴充、增建或改建者,除有特殊情形報經主管機關
延長者外,應於核准之日起一年內施工,並應於開工後五年內完工。逾期
未施工者,應廢止其核准。
前項延長期限最長以六個月為限。
設置、擴充公墓,應選擇不影響水土保持、不破壞環境保護、不妨礙軍事
設施及公共衛生之適當地點為之;其與下列第一款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一千
公尺,與第二款、第三款及第六款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五百公尺,與其他各
款地點應因地制宜,保持適當距離。但其他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者,
從其規定:
一、公共飲水井或飲用水之水源地。
二、學校、醫院、幼兒園。
三、戶口繁盛地區。
四、河川。
五、工廠、礦場。
六、貯藏或製造爆炸物或其他易燃之氣體、油料等之場所。
前項公墓專供樹葬者,得縮短其與第一款至第五款地點之距離。
設置、擴充殯儀館、火化場或骨灰(骸)存放設施,應與前條第一項第二
款規定之地點距離不得少於三百公尺,與第六款規定之地點距離不得少於
五百公尺,與第三款戶口繁盛地區應保持適當距離。但其他法律或自治條
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單獨設置、擴充禮廳及靈堂,應與前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地點距離不得
少於二百公尺。但其他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