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33504890人
法規名稱: 行政程序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行政機關為處分或其他行政行為,應斟酌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
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並將其決定及理由告知當事人。
法規名稱: 民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
二、父母。
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
配偶有相互繼承遺產之權,其應繼分,依左列各款定之:
一、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
    與他繼承人平均。
二、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二順序或第三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
    ,其應繼分為遺產二分之一。
三、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
    為遺產三分之二。
四、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至第四順序之繼承人時,其應繼
    分為遺產全部。
法規名稱: 行政訴訟法 (民國 111 年 06 月 22 日 修正)
行政法院對於人民依第五條規定請求應為行政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
處分之訴訟,應為下列方式之裁判:
一、原告之訴不合法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原告之訴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三、原告之訴有理由,且案件事證明確者,應判命行政機關作成原告所申
    請內容之行政處分。
四、原告之訴雖有理由,惟案件事證尚未臻明確或涉及行政機關之行政裁
    量決定者,應判命行政機關遵照其判決之法律見解對於原告作成決定
    。
法規名稱: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民國 111 年 06 月 08 日 修正)
軍公教及公營事業機關 (構) 人員,在任職 (服役) 期間死亡,或支領月
退休 (職、伍) 給與人員,在支領期間死亡,而在臺灣地區無遺族或法定
受益人者,其居住大陸地區之遺族或法定受益人,得於各該支領給付人死
亡之日起五年內,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以書面向主管機關申請領受公務
人員或軍人保險死亡給付、一次撫卹金、餘額退伍金或一次撫慰金,不得
請領年撫卹金或月撫慰金。逾期未申請領受者,喪失其權利。
前項保險死亡給付、一次撫卹金、餘額退伍金或一次撫慰金總額,不得逾
新臺幣二百萬元。
本條例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一日修正生效前,依法核定保留保險死亡給
付、一次撫卹金、餘額退伍金或一次撫慰金者,其居住大陸地區之遺族或
法定受益人,應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一日起五年內,依第一項規定辦
理申領,逾期喪失其權利。
申請領受第一項或前項規定之給付者,有因受傷或疾病致行動困難或領受
之給付與來臺旅費顯不相當等特殊情事,經主管機關核定者,得免進入臺
灣地區。
民國三十八年以前在大陸地區依法令核定應發給之各項公法給付,其權利
人尚未領受或領受中斷者,於國家統一前,不予處理。
在大陸地區製作之文書,經行政院設立或指定之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驗
證者,推定為真正。
法規名稱: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 (民國 107 年 05 月 30 日 修正)
大陸地區遺族依本條例第二十六條之一第一項規定申請餘額退伍金或一次
撫慰金者,應檢具下列文件:
一、餘額退伍金或一次撫慰金申請書。
二、死亡人員支 (兼) 領月退休金證書。
三、死亡人員之死亡證明書或其他合法之死亡證明文件。
四、死亡人員在臺灣地區無遺族或合法遺囑指定人證明。
五、經行政院設立或指定之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驗證之大陸地區遺族或
    合法遺囑指定人身分證明文件 (大陸地區居民證或常住人口登記表)
    及親屬關係證明文件。
六、遺囑指定人應繳交死亡人員之遺囑。
依本條例第二十六條之一規定得申請領受各項給付之申請人有數人時,應
協議委託其中一人代表申請,受託人申請時應繳交委託書。
申請人無法取得死亡人員之死亡證明書或其他合法之死亡證明文件時,得
函請死亡人員最後服務機關 (構) 、學校協助向主管機關查證或依主管權
責出具。但軍職人員由國防部出具。
依本條例第二十六條之一第三項規定請領依法核定保留之各項給付,應依
前四條規定辦理。但非請領公教及公營事業機關 (構) 人員之一次撫卹金
者,得免檢附死亡證明書或其他合法之死亡證明文件。
有關請領本條例第二十六條之一所定各項給付之申請書表格及作業規定,
由銓敘部、教育部、國防部及其他主管機關另定之。
依本條例第七條規定推定為真正之文書,其實質上證據力,由法院或有關
主管機關認定。
文書內容與待證事實有關,且屬可信者,有實質上證據力。
推定為真正之文書,有反證事實證明其為不實者,不適用推定。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