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27644683人
法規名稱: 行政程序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行政機關為行政行為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依本法規定為之。
下列機關之行政行為,不適用本法之程序規定:
一、各級民意機關。
二、司法機關。
三、監察機關。
下列事項,不適用本法之程序規定:
一、有關外交行為、軍事行為或國家安全保障事項之行為。
二、外國人出、入境、難民認定及國籍變更之行為。
三、刑事案件犯罪偵查程序。
四、犯罪矯正機關或其他收容處所為達成收容目的所為之行為。
五、有關私權爭執之行政裁決程序。
六、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為達成教育目的之內部程序。
七、對公務員所為之人事行政行為。
八、考試院有關考選命題及評分之行為。
行政程序所生之費用,由行政機關負擔。但專為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利益
所支出之費用,不在此限。
因可歸責於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之事由,致程序有顯著之延滯者,其因延
滯所生之費用,由其負擔。
法規名稱: 行政罰法 (民國 111 年 06 月 15 日 修正)
扣留物於案件終結前無留存之必要,或案件為不予處罰或未為沒入之裁處
者,應發還之;其經依前條規定拍賣或變賣而保管其價金或毀棄者,發還
或償還其價金。但應沒入或為調查他案應留存者,不在此限。
扣留物之應受發還人所在不明,或因其他事故不能發還者,應公告之;自
公告之日起滿六個月,無人申請發還者,以其物歸屬公庫。
法規名稱: 關稅法 (民國 111 年 05 月 11 日 修正)
進口貨物不依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期限報關者,自報關期限屆滿之翌日起
,按日加徵滯報費新臺幣二百元。
前項滯報費徵滿二十日仍不報關者,由海關將其貨物變賣,所得價款,扣
除應納關稅及必要之費用外,如有餘款,由海關暫代保管;納稅義務人得
於五年內申請發還,逾期繳歸國庫。
不得進口之貨物,海關應責令納稅義務人限期辦理退運;如納稅義務人以
書面聲明放棄或未依限辦理退運,海關得將其貨物變賣,所得價款,於扣
除應納關稅及必要費用後,如有餘款,應繳歸國庫。
依前項及第七十三條第二項、第七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處理之貨物,無法變
賣而需銷毀時,應通知納稅義務人限期在海關監視下自行銷毀;屆期未銷
毀者,由海關逕予銷毀,其有關費用,由納稅義務人負擔,並限期繳付海
關。
已繳納保證金或徵稅放行之貨物,經海關查明屬第一項應責令限期辦理退
運,而納稅義務人未依限辦理者,海關得沒入其保證金或追繳其貨價。
第一項海關責令限期辦理退運及前項沒入保證金或追繳貨價之處分,應自
貨物放行之翌日起算一年內為之。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