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27658196人
法規名稱: 行政訴訟法 (民國 111 年 06 月 22 日 修正)
行政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事實關係,不受當事人事實主張及證據聲明之拘束
。
前項調查,當事人應協力為之。
審判長應注意使當事人得為事實上及法律上適當完全之辯論。
審判長應向當事人發問或告知,令其陳述事實、聲明證據,或為其他必要
之聲明及陳述;其所聲明、陳述或訴訟類型有不明瞭或不完足者,應令其
敘明或補充之。
陪席法官告明審判長後,得向當事人發問或告知。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至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一條
、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十條、第二百十
一條、第二百十三條第二項、第二百十四條、第二百十五條、第二百十七
條至第二百十九條、第二百六十五條至第二百六十八條之一、第二百六十
八條之二、第二百七十條第一項、第二百七十條之一至第二百七十一條之
一、第二百七十三條至第二百七十六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法院應依職權調查證據。
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習慣及外國之現行法為行政法院所不知者,當事人有舉證之責任。但行政
法院得依職權調查之。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一、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
二、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
三、行政法院於審判權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但其他法
    律別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四、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代理或代表。
五、違背言詞辯論公開之規定。
六、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