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27451324人
法規名稱: 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 (民國 92 年 01 月 15 日 修正)
依本條例領取公保、勞保補償金之從業人員,如再參加各該保險並請領養
老或老年給付時,承保機構應代扣原請領之補償金,不受勞工保險條例第
二十九條不得讓與、抵銷、扣押或供擔保之限制。但請領之養老或老年給
付較原請領之補償金額低時,僅代扣請領金額。
承保機構依前項規定代扣之款項,應繳還原事業主管機關。
公營事業轉為民營型態前,應辦理從業人員轉業訓練、第二專長訓練或就
業轉導。必要時,由其事業主管機關或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協助辦理。
公營事業轉為民營型態後五年內被資遣之從業人員,由勞工行政主管機關
辦理轉業訓練或就業輔導。
公營事業移轉民營出售股份時,保留一定額度之股份,供該事業之從業人
員優惠優先認購;其辦法,由事業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依第六條規定移轉民營時,因配合經濟政策需要及市場狀況,必要時,事
業主管機關得報經行政院核准,不受預算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十六
條、第五十二條、第八十六條第一項及國有財產法第七條、第六十六條之
限制。其收支淨額得併當年度決算辦理或補辦預算。
公營事業全部或一部移轉民營,依本條例之規定辦理;本條例未規定者,
適用其他法令。
公營事業經事業主管機關審視情勢,認已無公營之必要者,得報由行政院
核定後,移轉民營。
公營事業轉為民營型態之日,從業人員願隨同移轉者,應隨同移轉。但其
事業改組或轉讓時,新舊雇主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公營事業轉為民營型態之日,從業人員不願隨同移轉者或因前項但書約定
未隨同移轉者,應辦理離職。其離職給與,應依勞動基準法退休金給與標
準給付,不受年齡與工作年資限制,並加發移轉時薪給標準六個月薪給及
一個月預告工資;其不適用勞動基準法者,得比照適用之。
移轉為民營後繼續留用人員,得於移轉當日由原事業主就其原有年資辦理
結算,其結算標準依前項規定辦理。但不發給六個月薪給及一個月預告工
資。其於移轉之日起五年內資遣者,按從業人員移轉民營當時或資遣時之
薪給標準,擇優核給資遣給與,並按移轉民營當時薪給標準加發六個月薪
給及一個月預告工資。
前項被資遣人員,如符合退休條件者,另按退休規定辦理;依第二項辦理
離職及依前項資遣者,有損失公保養老給付或勞保老年給付者,補償其權
益損失;移轉民營時留用人員,如因改投勞保致損失公保原投保年資時,
應比照補償之;其他原有權益如受減損時,亦應予以補償。
前項補償辦法,由事業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依本條所加發之六個月薪給及補償各項損失之費用,應由政府負擔。
依第二項辦理離職人員及第三項被資遣人員,再至其他公營事業任職時,
不再適用六個月加發薪給、一個月預告工資及權益損失補償之規定;計算
年資結算及離職給與時,前後公營事業每滿一年給予兩個基數之工作年資
,合計不得高於十五年。
原公營事業移轉民營後繼續留用人員,義務役年資併計補發,於八十七年
六月五日仍在職者,其年資結算比照公務人員併計義務役年資,並以民營
化當時據以結算離職給與之薪給標準為計算義務役年資補發之基數標準。
但民營化當時結算之年資已逾三十年者,其義務役年資不得併計。
公營事業轉為民營型態之日,原依公務人員退休法令規定撥繳之退休撫卹
基金費用及孳息,由基金管理機關進行收支結算;其有剩餘者,撥交該事
業,其有不足者,由該事業發還基金。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