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27649295人
法規名稱: 水利法 (民國 112 年 11 月 29 日 修正)
本法所稱水權,謂依法對於地面水或地下水,取得使用或收益之權。
團體公司或人民,因每一標的,取得水權,其用水量應以其事業所必需者
為限。
水源之水量不敷公共給水,並無法另得水源時,主管機關得停止或撤銷第
十八條第一項第一款以外之水權,或加使用上之限制。
前項水權之停止、撤銷或限制,致使原用水人受有重大損害時,由主管機
關按損害情形核定補償,責由公共給水機構負擔之。
主管機關根據科學技術,認為該管區域內某水源之水量可以節約使用,得
令已取得水權之原水權人,改善其取水、用水方法或設備,因此所有剩餘
之水量,並得另行分配使用,但取得剩餘水量之水權人,應負擔原水權人
改善之費用。
水權取得後,繼續停用逾二年者,經主管機關查明公告後,即喪失其水權
,並撤銷其水權狀。但經主管機關核准保留者,不在此限。
主管機關因公共事業之需要,得變更或撤銷私人已登記之水權。但應由公
共事業機構酌予補償。
水權之取得、設定、移轉、變更或消滅,非依本法登記不生效力。
前項規定,於航行天然通航水道者,不適用之。
水權之登記,應由權利人及義務人或其代理人提出左列文件,向主管機關
申請之:
一、申請書。
二、證明登記原因文件或水權狀。
三、其他依法應提出之書據圖式。
由代理人申請登記者,應附具委任書。
政府興辦之水利事業,以其主辦機關為水權登記申請人。
地下水之開發,應先行檢具工程計劃及詳細說明,申請水權;俟工程完成
供水後,再行依法取得水權。
水權於核准年限屆滿時消滅。但有延長之必要者,水權人應於期限屆滿三
十日以前,申請展限登記。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