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法條
瀏覽人數:27468981人
法規名稱: 專利法 (民國 111 年 05 月 04 日 修正)
雇用人或受雇人對第七條及第八條所定權利之歸屬有爭執而達成協議者,
得附具證明文件,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變更權利人名義。專利專責機關認
有必要時,得通知當事人附具依其他法令取得之調解、仲裁或判決文件。
申請專利之發明,實質上為二個以上之發明時,經專利專責機關通知,或
據申請人申請,得為分割之申請。
分割申請應於下列各款之期間內為之:
一、原申請案再審查審定前。
二、原申請案核准審定書、再審查核准審定書送達後三個月內。
分割後之申請案,仍以原申請案之申請日為申請日;如有優先權者,仍得
主張優先權。
分割後之申請案,不得超出原申請案申請時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
所揭露之範圍。
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分割後之申請案,應就原申請案已完成之程序續行審
查。
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所為分割,應自原申請案說明書或圖式所揭露之發明
且與核准審定之請求項非屬相同發明者,申請分割;分割後之申請案,續
行原申請案核准審定前之審查程序。
原申請案經核准審定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不得變動,以核准審
定時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公告之。
專利申請權,指得依本法申請專利之權利。
專利申請權人,除本法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約定外,指發明人、新型創作
人、設計人或其受讓人或繼承人。
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均得讓與或繼承。
專利申請權,不得為質權之標的。
以專利權為標的設定質權者,除契約另有約定外,質權人不得實施該專利
權。
發明專利權人申請更正專利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僅得就下列事
項為之:
一、請求項之刪除。
二、申請專利範圍之減縮。
三、誤記或誤譯之訂正。
四、不明瞭記載之釋明。
更正,除誤譯之訂正外,不得超出申請時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所
揭露之範圍。
依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以外文本提出者
,其誤譯之訂正,不得超出申請時外文本所揭露之範圍。
更正,不得實質擴大或變更公告時之申請專利範圍。
受雇人於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其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屬於
雇用人,雇用人應支付受雇人適當之報酬。但契約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
前項所稱職務上之發明、新型或設計,指受雇人於僱傭關係中之工作所完
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
一方出資聘請他人從事研究開發者,其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之歸屬依雙方
契約約定;契約未約定者,屬於發明人、新型創作人或設計人。但出資人
得實施其發明、新型或設計。
依第一項、前項之規定,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歸屬於雇用人或出資人者,
發明人、新型創作人或設計人享有姓名表示權。
舉發,應備具申請書,載明舉發聲明、理由,並檢附證據。
專利權有二以上之請求項者,得就部分請求項提起舉發。
舉發聲明,提起後不得變更或追加,但得減縮。
舉發人補提理由或證據,應於舉發後三個月內為之,逾期提出者,不予審
酌。
受雇人於非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其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屬
於受雇人。但其發明、新型或設計係利用雇用人資源或經驗者,雇用人得
於支付合理報酬後,於該事業實施其發明、新型或設計。
受雇人完成非職務上之發明、新型或設計,應即以書面通知雇用人,如有
必要並應告知創作之過程。
雇用人於前項書面通知到達後六個月內,未向受雇人為反對之表示者,不
得主張該發明、新型或設計為職務上發明、新型或設計。
發明專利權經舉發審查成立者,應撤銷其專利權;其撤銷得就各請求項分
別為之。
發明專利權經撤銷後,有下列情事之一,即為撤銷確定:
一、未依法提起行政救濟者。
二、提起行政救濟經駁回確定者。
發明專利權經撤銷確定者,專利權之效力,視為自始不存在。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