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923415人
判例裁判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93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02 年 02 月 27 日
資料來源:
最高行政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裁判書彙編(102年1月至12月)第 60-75 頁
司法周刊 第 1638 期 4 版
司法院公報 第 55 卷 5 期 104-114 頁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0 條
刑事訴訟法 第 253、253-1、253-2、256、260、420 條
行政訴訟法 第 125 條
行政罰法 第 1、18、26、26、27、32、45 條
稅捐稽徵法 第 21、42、43、48-3、49 條
所得稅法 第 114、114、88、89、92 條
旨:
(一)有關稅捐違章案件罰鍰之裁處期間,依行政罰法第 1  條但書規定
      ,應優先適用稅捐稽徵法第 49 條準用同法第 21 條第 1  項核課
      期間之規定,分別為 5  年或 7  年;又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
      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經依行政罰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移送
      司法機關處理後,刑事部分已為不起訴、緩起訴處分確定,無罪、
      免訴、不受理或不付審理之裁判確定者,是類案件之裁處期間,應
      如何起算,稅捐稽徵法,未為特別規定;因緩起訴處分確定,其性
      質應視同不起訴處分確定,是有關經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案件,其裁
      處期間之計算,應有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3  項規定之適用
      。

      參考法條:行政罰法第 1  條、100 年 11 月 23 日修正前行政罰
                法第 27 條及第 32 條
(二)稅捐違章行為發生於行政罰法 95 年 2  月 5  日施行前者,於行
      政罰法施行後,因其同時觸犯刑事法律,依該法第 32 條第 1  項
      規定,應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則原已進行之裁處期間,即
      因行政罰法之施行發生依法不得行使裁處之事由,是關於裁處期間
      之計算,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3  項所指「應自不起訴處分
      確定之日起算」,在緩起訴處分確定性質上應視同不起訴處分確定
      之情形下,應解為自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繼續合併計算其裁處期
      間,方符裁罰定有裁處期間之立法意旨,及保障人民權益之法治國
      精神。

      參考法條:100 年 11 月 23 日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32
                條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