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896695人
判例裁判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104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01 年 02 月 02 日
資料來源:
司法院
行政罰法裁判要旨彙編(104年12月版) 第 691-695 頁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9 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 條
刑事訴訟法 第 253-1、253-2 條
行政罰法 第 1、18、26、26、27、45、5 條
平均地權條例 第 46、47-2 條
稅捐稽徵法 第 1、21、48-1、48-3、49 條
土地稅法 第 30-1 條
遺產及贈與稅法 第 10 條
所得稅法 第 110、110、13、17、71 條
旨:
(一)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6 條規定,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
      政法上義務規定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但其行為應處以其他種類
      行政罰或得沒入之物而未經法院宣告沒收者,亦得裁處之。前項行
      為如經不起訴處分或為無罪、免訴、不受理、不付審理之裁判確定
      者,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之。按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之 1  規定所為緩起訴處分之性質,實屬附條件之便宜不起
      訴處分;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對被告所為之措施及課予之負擔
      ,係一種特殊之處遇措施,並非刑罰。故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
      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經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確定後,行政機
      關自得依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6 條第 2  項規定,以違反政法上義
      務規定裁處。
(二)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3  規定所謂「裁處時」與行政罰法第 5
      條之「最初裁處時」顯有不同,應優先適用稅捐稽徵法之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