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917785人
判例裁判
裁判字號: 112年上字第 356 號
裁判日期: 民國 113 年 01 月 04 日
資料來源:
司法院
司法院公報 第 66 卷 3 期 128-137 頁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10、8 條
殯葬管理條例 第 1、2、6、63、73、96、97 條
旨:
一、殯葬管理條例第 63 條第 1  項規定,是禁止殯葬服務業提供或媒介
    非法殯葬設施供消費者使用的營業行為,而課予其不為一定行為的義
    務,殯葬服務業如違反該不作為義務,而有提供或媒介非法殯葬設施
    供消費者使用的營業行為,地方主管機關應依同條例第 96 條第 1
    項規定裁處。此一情形,與違反同條例第 6  條第 1  項規定,而應
    依同條例第 73 條規定裁處之間,無論其違章行為態樣(前者為提供
    或媒介非法殯葬設施供消費者使用,後者則為未經核准設置殯葬設施
    )、規範及裁處依據(前者為殯葬管理條例第 63 條第 1  項及第
    96  條第 1  項,後者則為同條例第 6  條第 1  項及第 73 條),
    均顯不相同,自不容混淆。
二、地方主管機關依殯葬管理條例第 73 條第 1  項規定,對於未經核准
    設置殯葬設施之人裁處罰鍰,並限期改善或補辦手續後,如屆期仍未
    改善,得按次處罰。因此,受限期改善處分的相對人,於改善「期限
    屆滿」後,處分機關經查驗其確實未完成改善,始得再次處罰。處分
    相對人受同條例第 73 條第 1  項或第 3  項限期改善處分,發生依
    期限完成改善的單一行政法上義務,在其完成改善前,此違反行政法
    上義務狀態持續中,於處分機關處罰後(處分書送達後)始切斷其單
    一性,之後如仍未完成改善,方構成另一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再
    者,上開法律規定屆期仍未完成改善,得按次連續處罰的目的,是督
    促處分相對人能「依期限」改善。因為限期改善的最主要目的,是要
    求違規的行為人能排除違法狀態,恢復或維持行政法所規範的合法狀
    態,或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其規範目的既不在對行為人過去義務違
    反的制裁,而在於對將來義務履行所採取的督促方式。因此,如果行
    為人已限期改善,即得免於受到按次連續處罰,至於違規行為人是否
    確實有依期限改善,自然應以期限屆至時的事實及法律狀態為判斷基
    準。從而,處分機關如果違反其所為限期改善處分的存續力及構成要
    件效力,不待其自己所定的期限屆滿,使處分相對人能依限儘速改善
    ,反而便宜行事,於改善期限屆滿前即以處分相對人未完成改善而予
    以處罰,即不符合上述殯葬管理條例第 73 條第 1  項所定須「屆期
    仍未改善」始得按次處罰的構成要件,也違反行政程序法第 8  條所
    定的誠信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更無法達到督促處分相對人完成改善
    的目的,而與按次連續處罰的立法目的有違。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