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902717人
行政函釋
發文單位: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發文字號: 環署空字第 0990070044 號
發文日期: 民國 99 年 08 月 24 日
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7 條
空氣污染防制法 第 31、75、82 條
旨:
有關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75 條第 2  項訂定「公私場所違反空氣污染防
制法應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之適用疑義

主    旨:函詢有關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75 條第 2  項所訂定公私場所違反空氣污染
          防制法應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適用疑義乙案,復請查照。
說    明:一、依據公私場所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應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第 3  條規
              定,違反本法各處罰條款,除本法另有規定者外,以附表所列之裁罰
              公式計算應處罰鍰。但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本法第 82 條各款規定情
              節重大情形之一者,得以該處罰條款之最高罰鍰裁罰。該附表所列之
              應處罰鍰計算公式,係以污染程度、危害程度、污染特性及罰鍰範圍
              下限計算而得,前揭附表之應處罰鍰計算公式中之污染特性(C )係
              指違反本法發生日(含)前 1  年內違反相同條款累積次數,而其中
              所謂之累積次數應以實際處罰次數為判定標準。
          二、查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31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在各級防制區
              及總量管制區內,不得有從事營建工程、粉粒狀物堆置、運送工程材
              料、廢棄物或其他工事而無適當防制措施,致引起塵土飛揚或污染空
              氣之行為」,該規定係針對污染行為予以管制,處分對象為實際污染
              行為人。本案營建工程內倘發現有前揭空氣污染行為,其實際從事污
              染行為人如為承包商者,則應以承包商為處分對象,合先述明。
          三、本案營建工地倘其工區面積廣大(跨不同鄉鎮市),而行為人非於同
              一地點而有相同空氣污染行為,因處分主體均為同一污染行為人,其
              可適用前揭污染特性規定,以違反相同條款實際處罰累積次數為判定
              標準;另營建工地之工區倘涵蓋不同縣市,因考量污染源管轄權非屬
              同一地方環保機關,則雖為同一行為人但其違反相同條款之次數不宜
              累積。
          四、另查行政程序法第 7  條規定,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
              )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
              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
              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前揭規定係說明行政行為應
              以民眾最小損害與符合目的性為原則。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