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6384980人
行政函釋
發文單位: 法務部
發文字號: 法律字第 0940007255 號
發文日期: 民國 94 年 05 月 26 日
資料來源:
法務部法規諮詢意見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36、148 條
行政訴訟法 第 306 條
旨:
有關行政程序法第 136  條適用稅捐案件協談之疑義
主  旨:有關行政程序法第 136  條得否作為稅捐案件協談之法源依據疑義乙案,
     復如說明二至三。請 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 貴部 94 年 2  月 21 日台財稅字第 09404508450  號函。
     二、按行政程序法第 136  條規定:「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
       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
       並解決爭執,得與人民和解,締結行政契約,以代替行政處分。」代
       替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係因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
       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確定,始與人民締結行政契約,如因人民
       不依和解契約內履行義務,改弦更張以和解內容做為行政處分依據,
       恐自陷於原先所締結之行政契約必非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定之矛盾,
       且與上開規定意旨有違(林明鏘,「行政契約與行政處分-評最高行
       政法院八十八年度判字第三八三七號判決」,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第 33 卷第 1  期,民 93 年 1  月,第 103  頁至第 105  頁參照
              )。
          三、次按行政機關不得以行政處分確認並執行行政契約之請求權,除非法
            規特別授權。其與人民之地位相同,於當事人一方不履行行政契約義
            務時,應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林錫堯,「行政法要義」,88  年 8
              月第 2  次增修版,第 410  頁參照),故除前開行政契約約定納稅
              義務人不為給付時自願接受執行,而得依行政程序法第 148  條第 3
              項規定及行政訴訟法第 306  條規定辦理外,如行政契約未約定自願
              接受執行,而納稅人義務人未依和解契約內容,履行納稅之義務,稅
              捐稽徵機關應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取得執行名義,依前所述,不得
              逕依和解契約再作成課稅處分,納稅義務人自不得再循課稅行政處分
              之行政救濟方式爭訟。
正  本:財政部
副  本:本部法律事務司(三份)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