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查閱內容
瀏覽人數:27897002人
行政函釋
發文單位: 法務部
發文字號: 法制字第 10902510470 號
發文日期: 民國 109 年 07 月 16 日
資料來源:
法務部法規諮詢意見
相關法條 行政罰法 第 2 條
地方制度法 第 26 條
旨:
法務部就有關「臺北市自助選物販賣事業管理自治條例」乙案之意見

主    旨:有關「臺北市自助選物販賣事業管理自治條例」乙案,本部意見如說明二
          ,請查照。
說    明:一、復貴部 109  年 7  月 9  日經商字第 10900646560  號函。
          二、本部意見如下:
          (一)按以法律限制人民權利,其構成要件應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使受
                規範者可能預見其行為之法律效果,以確保法律預先告知之功能,
                並使執法之準據明確,以保障規範目的之實現(司法院釋字第 636
                號解釋理由書參照)。本自治條例第 6  條、第 7  條有關罰則之
                規定,未具體明定違反各該條文之行為態樣,處罰之構成要件並不
                明確,建請於條文中定明,俾符處罰明確性原則。
          (二)本自治條例第 6  條有關「應限期命其停止營業」之規定部分:
                1.按地方制度法第 26 條第 2  項本文規定:「直轄市法規、縣(
                  市)規章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之行政業務者,得規定處以罰鍰或
                  其他種類之行政罰。」所謂「其他種類之行政罰」,依同法第
                  26  條第 3  項限於「勒令停工、停止營業、吊扣執照或其他『
                  一定期限內』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不利處分」,並以「違反
                  行政法上之義務」而應受「裁罰性」之「不利處分」為要件,如
                  其處分係命除去違法狀態或停止違法行為者,因與行政罰之裁罰
                  性不符,非屬裁罰性之不利處分(行政罰法第 2  條立法理由參
                  照)。
                2.本自治條例第 6  條規定「違反第 4  條第 1  項規定者,應『
                  限期命其停止營業』。屆期仍未停止營業者,處新臺幣 2  萬元
                  以上 10 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該條說明欄則敘明
                  「明定違反第 4  條第 1  項規定之罰則」,然該「限期命其停
                  止營業」處分之性質,究屬裁罰性不利處分?抑或為命停止違法
                  行為之處分?首應釐清。如為前者,因其未明定「停止營業之期
                  限」,與上開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得處之其他種類行政罰限於
                  「一定期限內」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不利處分,似不相符,
                  建請修正。又如為後者,則建請修正該條說明欄,俾免滋生疑義
                  。
正    本:經濟部
副    本:本部法制司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