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27728298人
1
裁判字號:
旨:
內政部 73 年 7 月 2 日臺內地字第 239866 號函釋關於水利會管有之灌排渠道參加市地重劃如何辦理分配乙案所為規定:「……至於屬農地重劃後交由水利會管理,原為參與農地之土地所有權人共同提供之原水路用地,仍應依規定抵充為水路用地及共同負擔之公共設施用地。」等語。因辦理農地重劃之目的,係在使農地重劃區域內原屬零散畸零、未鄰灌排水路之農地,經過農地重劃交換分合而獲取地形完整,以利農地利用,則重劃區內土地所有權人依比例負擔之水路用地與其獲配土地價值,業經重劃分配結算完成,且此種由農民負擔所形成之水路,目的在供農地灌排,而非作為當地居民現代生活所需之公共設施用地;又按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第 1 條規定:「農田水利會以秉承政府推行農田水利事業為宗旨。農田水利會為公法人。」第 10 條規定:「農田水利會之任務如左:一、農田水利事業之興辦、改善、保養及管理事項。二、農田水利事業災害之預防及搶救事項。三、農田水利事業經費之籌措及基金設立事項。四、農田水利事業效益之研究及發展事項。五、農田水利事業配合政府推行土地、農業、工業政策及農村建設事項。六、主管機關依法交辦事項。」而同通則第 14 條規定在農田水利會事業區域內,合於該條規定之受益人,均為會員,又同通則第 15 條規定,會員在各該農田水利會內,有享受水利設施及其他依法令或該會章程規定之權利。足見農田水利會不僅承擔國家行政任務,為公共利益而行事,另方面亦需兼顧成員之利益。而公有土地既以土地法第 4 條所定者為限,因此,自不因農田水利會負有承擔國家行政任務,即認農田水利會登記取得上揭土地即為公有土地,而得以抵充平均地權條例第 60 條第 1 項所定之公共道路等 10 項用地。上開內政部 73 年 7 月 2 日函釋認農地重劃後交由水利會管理,原為參與農地重劃之土地所有權人共同提供之原水路用地,應依規定抵充為水路用地及共同負擔之公共設施用地,與前揭說明不合,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應不予適用。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2
裁判字號:
旨:
(一)核定發放補償費及自動拆遷獎勵金之行政處分,並未構成何種法律 不能或違背公序良俗之情事,縱當事人使行政機關陷於錯誤而作成 該授益行政處分,惟一般理智謹慎之人亦無從自該行政處分合理判 斷存有明顯之瑕疵。故於台中市政府依法撤銷該違法行政處分前, 仍應認該行政處分具有存續力,自不得以該行政處分無效,請求當 事人返還據以受領之利益。(二)對違法之授予利益行政處分,已允許原處分機關於不違背信賴利益 原則下,行使撤銷權,並無行使期限之限制。故於九十年一月一日 行政程序法施行後,對於違法之行政處分,行使撤銷權時,雖定有 二年之除斥期間限制,然依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適用,自應以九 十年一月一日行政程序法施行後,始開始計算其除斥期間。(三)公法上之契約須以完成行政作為為其目的,始為相當,參酌現行我 國實務及學說就行政契約之判斷所採取之「契約標的理論」,本件 切結書並非係台中市政府基於徵收之行政目的而與當事人所締結者 ,非屬行政契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