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46912149人
1
裁判字號: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19 條第 2 款作為授益處分受益人之信賴不值得保護事由,縱處分機關對申請事項有實質審查權限及義務,惟授益處分受益人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如影響處分機關調查證據認定事實之結果,致處分機關據以作成違法授益處分,仍有其適用
2
裁判字號:
旨:
按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第 20 條第 2 項及第 4 項規定,乃就莫拉克颱風災區被劃定之特定區域,在符合一定條件下,賦予土地及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承租公有土地者、在公有土地上有實質居住或耕作者,請求徵收、補償、救助金之公法上權利。上開規定為該公法上請求權之實體事項。又行政法規之適用,應依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所謂實體從舊原則,是指在過去已經發生並完結之法律事實,應適用行為時法規或法律事實發生時之法規。原判決並未釐清承租人主張其請求徵收、補償、救助金之事實發生於重建條例廢止前等情是否有據,亦未究明承租人是否有已發生且得行使之公法上請求權存在,遽以承租人為請求時,重建條例已期滿廢止而失效,其公法上之權利已因法規廢止歸於消滅而失所附麗云云,即有不適用承租人所主張其公法上權利成立當時有效之重建條例第 20 條第 4 項規定之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旨:
由關稅法第 29 條、第 31 條至第 35 條等規定可知,海關為查明進口貨物的正確價格,確保國家課稅並保護國內產業,其由進口人提出的進口單據雖為估價的參考文件,然而法律同時授權海關如對進口人所提相關文件資料存疑時,經要求進口人說明而未說明或說明後仍對之持合理懷疑者,得視為該貨品無法按其交易價格核估完稅價格,而由海關依同法第 31 條以下規定予以調整。海關依規定參考其所持有第三人的報單及價格檔文件等資料的主要目的,在於調查貨物出口時或出口前、後銷售至中華民國的同樣或類似貨物的交易價格,惟因其內容載有第三人進口貨物的對象、價格等資訊,涉及該第三人的營業上秘密及經營事業有關的資訊,亦為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的範疇。故當事人在訴訟程序中聲請閱覽卷內文書,若其內容涉及第三人的營業秘密,行政法院應妥適衡量具體個案中行為人起訴尋求保護的權利或法律上利益之性質、如未准其接觸閱覽,對其訴訟權益的妨害程度、是否將致第三人權益受影響等因素,決定是否應不予准許或限制閱覽。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旨:
「BOSS」乙字為日常習見文字,非係被上訴人即原審原告等所自創,「BO SS」商標指定使用於各類商品,而與被上訴人即原審原告等之商品併存於國內消費市場多年,有「BOSS」商標註冊一覽表及商標公報影本可證,因被上訴人即原審原告等將該商標使用於香水,而上訴人將該商標使用於香菸,為截然不同之商品,尚無混淆誤認之虞。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