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33047238人
1
裁判字號:
旨:
(一)按共有物分管之約定,不以訂立書面為要件,倘共有人間實際上劃 定使用範圍,對各自占有管領之部分,互相容忍,對於他共有人使 用、收益,各自占有之土地,未予干涉,已歷有年所,即非不得認 有默示分管契約之存在。又公寓大廈之買賣,建商與各承購戶分別 約定,該公寓大廈之共用部分或其基地之空地由特定共有人使用者 ,除別有規定外,應認共有人間已合意成立分管契約。又倘共有人 已按分管契約占有共有物之特定部分,他共有人嗣後將其應有部分 讓與第三人,除有特別情事外,其受讓人對於分管契約之存在,通 常即有可得而知之情形,而應受分管契約之拘束。另受讓應有部分 之共有人只要可得而知前共有人間有此分管契約存在,即應受管契 約之拘束。(二)公用地役關係乃私有土地而具有公共用物性質之法律關係,與民法 上地役權之概念有間。既成道路成立公用地役關係之要件為:須為 不特定之公眾通行所必要,而非僅為通行之便利或省時;於公眾通 行之初,土地所有權人並無阻止之情事;須經歷之年代久遠而未曾 中斷,所謂年代久遠雖不必限定其期間,但仍應以時日長久,一般 人無復記憶其確實之起始,僅能知其梗概。既成道路符合上開要件 因而成立公用地役關係,並不以登記為成立要件。私有土地存在公 用地役關係時,其所有權人對土地已無法自由使用收益,形成因公 益而特別犧牲其財產上利益之現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旨:
按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之「偽造、變造」,依文義解釋不應包含刑法第 213 條至第 215 條之「無形偽造」,且用「無形偽造」文件申請之公司登記,有時並無加以撤銷之絕對必要,立法者既未明示「無形偽造」亦屬應撤銷登記之範圍,即應將文義解釋視為立法者之選擇,加以尊重,並容認不實文書所申請之登記事項繼續存在。又政府採購法中之「偽造」縱包含無形偽造,惟政府採購法規範之對象、目的,與公司法不同,尚難憑此逕認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規定亦應為同一解釋。次按主管機關對於「行為人有無偽造、變造文書」之點,固無實質之認定權限,然就「公司法第 9 條第 4 項之偽造、變造,是否包括刑法第 210 條、第 215 條之罪」撤銷登記之構成要件,仍應依職權審酌,並作成撤銷登記與否之裁量。再者,股東一人可否構成有效決議,乃民事法上「決議是否有效」之問題,各界見解不一,公司董事並非法律專家,其主觀上認定可以「指派書、委託書」方式,合法地委由一人開會,尚難謂其具有業務登記不實之「不法犯意」,自難謂其有故意犯刑法第 210 條、第 215 條之犯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