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土地供作老人活動設施、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社會福利設施
、公立幼兒園及非營利幼兒園、公共托育設施及社會住宅使用者,其容積
得酌予提高至基準容積之一點五倍。但經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者,得於基準
容積之二倍範圍內酌予提高。
公有土地依其他法規申請容積獎勵或容積移轉,與前項提高容積不得重複
申請。
行政法人以非公有土地興辦第一項規定之設施者,準用前二項規定辦理。
|
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所定著之土地、保存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
用地或分區內土地,除以政府機關為管理機關者外,因古蹟、歷史建築、
紀念建築之指定或登錄、保存用地、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之編定
、劃定或變更,致其原依法可建築之基準容積受到限制部分,得等值移轉
至其他地方建築使用或享有其他獎勵措施。
前項所稱其他地方,指同一都市土地主要計畫地區或區域計畫地區之同一
直轄市、縣(市)內之地區。但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得
移轉至同一直轄市、縣(市)之其他主要計畫地區。
第一項之容積一經移轉,其古蹟、歷史建築及紀念建築之指定、登錄,或
保存用地、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之管制,不得任意廢止。
經土地所有人依第一項提出容積移轉申請時,主管機關應協調相關單位完
成其容積移轉之計算,並以書面通知所有權人或管理人。
第一項容積移轉之換算公式、移轉方式、作業方法、辦理程序及其他應遵
行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會商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其他獎勵措施之內容、
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考古遺址除以政府機關為管理機關者外,其所定著之土地、考古遺址保存
用地、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內土地,因考古遺址之指定、考古遺
址保存用地、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之編定、劃定或變更,致其原
依法可建築之基準容積受到限制部分,得等值移轉至其他地方建築使用或
享有其他獎勵措施;其辦法,由內政部會商文化部定之。
前項所稱其他地方,係指同一都市土地主要計畫地區或區域計畫地區之同
一直轄市、縣(市)內之地區。但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後,
得移轉至同一直轄市、縣(市)之其他主要計畫地區。
第一項之容積一經移轉,其考古遺址之指定或考古遺址保存用地、保存區
、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之管制,不得任意廢止。
|
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經報本府建築主管機關專案核准拆除重建者,
得就原規定容積率或原總樓地板面積重建,原無訂定容積率者,得依重建
時容積率重建,並以不超過其原規定容積率、重建時容積率或原總樓地板
面積之百分之三十為限。
|
水道治理計畫線或用地範圍線內之土地,經主管機關報請上級主管機關核
定公告後,得依法徵收之;未徵收者,為防止水患,並得限制其使用。
水道治理計畫線或用地範圍線內之土地經公告實施後,主管機關應定期辦
理通盤檢討。但因重大天然災害致水道遽烈變遷時,得適時修正變更。
主管機關依第一項公告之水道治理計畫線或用地範圍線內施設防洪設施所
需之用地,或依計畫所為截彎取直或擴大通洪斷面辦理河道治理,致無法
使用之私有土地及既有堤防用地,應視實際需要辦理徵收。
河川區域內依前項致無法使用之私有土地,其位於都市計畫範圍內者,經
主管機關核定實施計畫,而尚未辦理徵收前,得準用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三
條之一第二項所定辦法有關可移出容積訂定方式、可移入容積地區範圍、
接受基地可移入容積上限、移轉方式及作業方法等規定辦理容積移轉。
前項容積移轉之換算公式,由內政部會同經濟部訂定。
|
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取得、具有紀念性或藝術價值之建築與歷史建築之保存
維護及公共開放空間之提供,得以容積移轉方式辦理。
前項容積移轉之送出基地種類、可移出容積訂定方式、可移入容積地區範
圍、接受基地可移入容積上限、換算公式、移轉方式、折繳代金、作業方
法、辦理程序及應備書件等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