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47235763人
法規名稱: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民國 112 年 02 月 15 日 修正)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令其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
一、有期徒刑、保安處分或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所定之強制治療執行
    完畢。但有期徒刑經易服社會勞動者,於准易服社會勞動時起執行之
    。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經法院依第三十八條第一項但書及第六項規定或刑法第九十一條之一
    第二項但書規定裁定停止強制治療。
前項規定,對於犯罪後經驅逐或限令出境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執行期間屆滿前,經評估認有繼續執行之
必要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延長之,最長不得逾一年;其無繼
續執行之必要者,得停止其處分之執行。
前項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於其登記、報到期間,經評估認有施
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必要,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令其再接
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其執行期間應予併計,且不得逾前項執行期間
之規定。
犯性騷擾防治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罪經判處拘役或罰金確定,依第七條
第一項準用本條第一項規定,於判決確定時執行之。
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對於有性侵害犯罪行為,經法院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裁
定保護處分確定且認有必要者,得準用之。
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評估小組
評估認有施以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之必要,應令其接受身心治療、輔導
或教育。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第二百
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
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
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加害人,有第三十一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
應定期向警察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之異動或其他相關資料之
登記、報到;其登記、報到期間為七年。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二
百二十八條之罪之加害人,有第三十一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亦適用
前項之規定;其登記、報到期間為五年。
前二項規定,對於犯罪後經驅逐或限令出境者或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
適用之。
第一項、第二項加害人於登記、報到期間,應定期或不定期接受警察機關
查訪;其登記內容有變更者,應於變更之七日內辦理資料異動。
犯性侵害犯罪經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法院有罪判決確定後,於未
經我國法院重新判決確定前,準用前項查訪規定。
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其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期間,應
定期向警察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之異動或其他相關資料之登
記、報到。
前項人員於登記、報到期間,應定期或不定期接受警察機關查訪;其登記
內容有變更者,應於變更後七日內辦理資料異動。
前二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犯性騷擾防治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罪及犯刑法第三百十九條之二第一項
之罪,經判決有罪確定者,準用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五條、
第四十二條及第四十三條規定。
刑法第三百十九條之一至第三百十九條之四案件,準用第八條、第九條、
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八條至第二十八條規定
。
以刑法第三百十九條之一至第三百十九條之三之性影像,犯刑法第三百零
四條、第三百零五條、第三百四十六條之罪者,準用第八條、第九條、第
十二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八條至第二十八條規定。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