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47479761人
法規名稱: 所得稅法 (民國 113 年 08 月 07 日 修正)
有下列各款事項者,除由該管稽徵機關限期責令補報或補記外,處以一千
五百元以下罰鍰:
一、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負責人、合作社之負責人及其他法人之負責人,
    違反第七十六條規定,屆期不申報應分配或已分配與股東、社員或出
    資者之股利或盈餘。
二、合夥組織之營利事業負責人,違反第七十六條規定,不將合夥人之姓
    名、住址、投資數額及分配損益之比例,列單申報。
三、營利事業負責人,違反第九十條規定,不將規定事項詳細記帳。
四、倉庫負責人,違反第九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不將規定事項報告。
法規名稱: 強制執行法 (民國 108 年 05 月 29 日 修正)
債務人履行債務之義務,不因債務人或依本法得管收之人被管收而免除。
關於債務人拘提、管收、限制住居、報告及其他應負義務之規定,於下列
各款之人亦適用之:
一、債務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者,其法定代理人。
二、債務人失蹤者,其財產管理人。
三、債務人死亡者,其繼承人、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或特別代理人。
四、法人或非法人團體之負責人、獨資商號之經理人。
前項各款之人,於喪失資格或解任前,具有報告及其他應負義務或拘提、
管收、限制住居之原因者,在喪失資格或解任後,於執行必要範圍內,仍
得命其履行義務或予拘提、管收、限制住居。
法規名稱: 公司法 (民國 110 年 12 月 29 日 修正)
股東之數人或全體執行業務時,關於業務之執行,取決於過半數之同意。
執行業務之股東,關於通常事務,各得單獨執行。但其餘執行業務之股東
,有一人提出異議時,應即停止執行。
法規名稱: 民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稱合夥者,謂二人以上互約出資以經營共同事業之契約。
前項出資,得為金錢或其他財產權,或以勞務、信用或其他利益代之。
金錢以外之出資,應估定價額為其出資額。未經估定者,以他合夥人之平
均出資額視為其出資額。
合夥人執行合夥之事務,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其受有報酬者,
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為之。
合夥之決議,其有表決權之合夥人,無論其出資之多寡,推定每人僅有一
表決權。
合夥人中之一人或數人,依約定或決議執行合夥事務者,非有正當事由不
得辭任。
前項執行合夥事務之合夥人,非經其他合夥人全體之同意,不得將其解任
。
無執行合夥事務權利之合夥人,縱契約有反對之訂定,仍得隨時檢查合夥
之事務及其財產狀況,並得查閱賬簿。
合夥人因合夥事務所支出之費用,得請求償還。
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不得請求報酬。
合夥人依約定或決議執行合夥事務者,於執行合夥事務之範圍內,對於第
三人,為他合夥人之代表。
第五百三十七條至第五百四十六條關於委任之規定,於合夥人之執行合夥
事務準用之。
合夥解散後,其清算由合夥人全體或由其所選任之清算人為之。
前項清算人之選任,以合夥人全體之過半數決之。
數人為清算人時,關於清算之決議,應以過半數行之。
稱隱名合夥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對於他方所經營之事業出資,而分受
其營業所生之利益,及分擔其所生損失之契約。
隱名合夥,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合夥之規定。
隱名合夥之事務,專由出名營業人執行之。
隱名合夥人就出名營業人所為之行為,對於第三人不生權利義務之關係。
公同共有人之權利義務,依其公同關係所由成立之法律、法律行為或習慣
定之。
第八百二十條、第八百二十一條及第八百二十六條之一規定,於公同共有
準用之。
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
人全體之同意。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