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47418172人
法規名稱: 強制執行法 (民國 108 年 05 月 29 日 修正)
房屋內或土地上之動產,除應與不動產同時強制執行外,應取去點交債務
人或其代理人、家屬或受僱人。
無前項之人接受點交時,應將動產暫付保管,向債務人為限期領取之通知
,債務人逾限不領取時,得拍賣之而提存其價金,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置。
前二項規定,於前條之第三人適用之。
法規名稱: 海商法 (民國 98 年 07 月 08 日 修正)
本法稱船長者,謂受船舶所有人僱用主管船舶一切事務之人員;稱海員者
,謂受船舶所有人僱用由船長指揮服務於船舶上所有人員。
前條責任限制之規定,於下列情形不適用之:
一、本於船舶所有人本人之故意或過失所生之債務。
二、本於船長、海員及其他服務船舶之人員之僱用契約所生之債務。
三、救助報酬及共同海損分擔額。
四、船舶運送毒性化學物質或油污所生損害之賠償。
五、船舶運送核子物質或廢料發生核子事故所生損害之賠償。
六、核能動力船舶所生核子損害之賠償。
法規名稱: 民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因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務人免給付義務。
債務人因前項給付不能之事由,對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者,債權人得
向債務人請求讓與其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交付其所受領之賠償物。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前項情形,給付一部不能者,若其他部分之履行,於債權人無利益時,債
權人得拒絕該部之給付,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第二百五十八條及第二百六十條之規定,於當事人依法律之規定終止契約
者準用之。
法規名稱: 保險法 (民國 111 年 11 月 30 日 修正)
保險人對於因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之受僱人,或其所有之物或動物所致之
損害,應負賠償責任。
法規名稱: 海商法 (民國 98 年 07 月 08 日 修正)
船舶共有人中一人或數人,就其應有部分所設定之抵押權,不因分割或出
賣而受影響。
法規名稱: 民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僱傭定有期限者,其僱傭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
僱傭未定期限,亦不能依勞務之性質或目的定其期限者,各當事人得隨時
終止契約。但有利於受僱人之習慣者,從其習慣。
當事人之一方,遇有重大事由,其僱傭契約,縱定有期限,仍得於期限屆
滿前終止之。
前項事由,如因當事人一方之過失而生者,他方得向其請求損害賠償。
法規名稱: 公證法 (民國 108 年 04 月 03 日 修正)
民間之公證人懲戒處分如下:
一、申誡。
二、罰鍰一萬五千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
三、停職二月以上二年以下。
四、撤職。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之處分得同時為之。
法規名稱: 海商法 (民國 98 年 07 月 08 日 修正)
託運人對於交運貨物之名稱、數量,或其包裝之種類、個數及標誌之通知
,應向運送人保證其正確無訛,其因通知不正確所發生或所致之一切毀損
、滅失及費用,由託運人負賠償責任。
運送人不得以前項託運人應負賠償責任之事由,對抗託運人以外之載貨證
券持有人。
法規名稱: 保險法 (民國 111 年 11 月 30 日 修正)
就集合之物而總括為保險者,被保險人家屬、受僱人或同居人之物,亦得
為保險標的,載明於保險契約,在危險發生時,就其損失享受賠償。
前項保險契約,視同並為第三人利益而訂立。
法規名稱: 民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
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過失
者為限。
當事人之資格或物之性質,若交易上認為重要者,其錯誤,視為意思表示
內容之錯誤。
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但詐欺係
由第三人所為者,以相對人明知其事實或可得而知者為限,始得撤銷之。
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