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49193790人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刑法 (民國 114 年 08 月 01 日 修正)
對於友邦元首或派至中華民國之外國代表,犯故意傷害罪、妨害自由罪或
妨害名譽罪者,得加重其刑至三分之一。
意圖侮辱外國,而公然損壞、除去或污辱外國之國旗、國章者,處一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法規名稱: 刑事訴訟法 (民國 113 年 07 月 31 日 修正)
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撤回告訴之人,不得再行告訴。
告訴乃論之罪,對於共犯之一人告訴或撤回告訴者,其效力及於其他共犯
。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刑法 (民國 114 年 08 月 01 日 修正)
科刑時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為科刑輕重之標準:
一、犯罪之動機、目的。
二、犯罪時所受之刺激。
三、犯罪之手段。
四、犯罪行為人之生活狀況。
五、犯罪行為人之品行。
六、犯罪行為人之智識程度。
七、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關係。
八、犯罪行為人違反義務之程度。
九、犯罪所生之危險或損害。
十、犯罪後之態度。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