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瀏覽路徑: > 相關實務見解
瀏覽人數:49204536人
法規名稱: 民事訴訟法 (民國 112 年 11 月 29 日 修正)
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
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當事人兩造無正當理由遲誤言詞辯論期日者,除別有規定外,視為合意停
止訴訟程序。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前項訴訟程序停止間,法院於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續行訴訟,如無正當
理由兩造仍遲誤不到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就他人間之訴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本訴訟繫屬中
,以其當事人兩造為共同被告,向本訴訟繫屬之法院起訴:
一、對其訴訟標的全部或一部,為自己有所請求者。
二、主張因其訴訟之結果,自己之權利將被侵害者。
依前項規定起訴者,準用第五十六條各款之規定。
共同訴訟中,一人之行為或他造對於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及關於其一
人所生之事項,除別有規定外,其利害不及於他共同訴訟人。
訴訟標的,對於參加人及其所輔助之當事人必須合一確定者,準用第五十
六條之規定。
法規名稱: 民法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修正)
公同共有人之權利義務,依其公同關係所由成立之法律、法律行為或習慣
定之。
第八百二十條、第八百二十一條及第八百二十六條之一規定,於公同共有
準用之。
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
人全體之同意。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