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訴願決定書 案號:1128060285 號
訴願人 楊○賢
原處分機關 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
上列訴願人因使用牌照稅本稅加徵滯納金及罰鍰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12 年
1 月 16 日新北稅法字第 1113187862 號復查決定書及同日新北稅法字第 1123093
683 號復查決定書所為之處分,提起訴願一案,本府依法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不受理。
理 由
一、按稅捐稽徵法第 20 條第 1 項規定:「依稅法規定逾期繳納稅捐應加徵滯納金
者,每逾 3 日按滯納數額加徵百分之一滯納金;逾 30 日仍未繳納者,移送強
制執行。但因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於納稅義務人之事由,致不能依第 26 條、第
26 條之 1 規定期間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者,得於其原因消滅後 10 日內
,提出具體證明,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回復原狀並同時補行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
,經核准者,免予加徵滯納金。」、第 35 條第 1 項第 1 款及第 2 項規定
:「納稅義務人對於核定稅捐之處分如有不服,應依規定格式,敘明理由,連同
證明文件,依下列規定,申請復查:一、依核定稅額通知書所載有應納稅額或應
補徵稅額者,應於繳款書送達後,於繳納期間屆滿之翌日起 30 日內,申請復查
…(第 1 項)。前項復查之申請,以稅捐稽徵機關收受復查申請書之日期為準
。但交由郵務機構寄發復查申請書者,以郵寄地郵戳所載日期為準(第 2 項)
。」、第 49 條規定:「滯納金、利息、滯報金、怠報金、短估金及罰鍰等,除
本法另有規定者外,準用本法有關稅捐之規定。…。」。使用牌照稅法第 25 條
規定:「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未於繳款書所載繳納期間內繳清應納稅款者,
應加徵滯納金。」。財政部 94 年 5 月 19 日台財稅字第 09404524800 號令
略以:「納稅義務人逾期繳納稅款,經依稅捐稽徵法第 20 條及相關稅法規定加
徵滯納金者,該項加徵之行為,核屬行政處分,納稅義務人如對該項處分不服,
申請復查者,依稅捐稽徵法第 49 條準用同法第 35 條規定,應於計徵滯納金之
期間(30 日)屆滿之翌日起算 30 日內提出申請。」。
二、次按行政程序法第 48 條第 4 項規定:「期間之末日為星期日、國定假日或其
他休息日者,以該日之次日為期間之末日;期間之末日為星期六者,以其次星期
一上午為期間末日。」、第 72 條第 1 項規定:「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
所、事務所或營業所為之…。」、第 73 條第 1 項規定:「於應送達處所不獲
會晤應受送達人時,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受雇人或應送達處
所之接收郵件人員。」、第 74 條規定:「送達,不能依前 2 條規定為之者,
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地方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1 份黏貼於
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 1 份交由鄰居轉交
或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第 1 項)。前項情形,由
郵政機關為送達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郵政機關(第 2 項)。」。又法
務部民國(下同)93 年 4 月 13 日法律字第 0930014628 號函釋:「按行政
機關或郵政機關依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第 1 項規定為送達者,如於應受送達處
所確已完成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地方自治、警察機關或郵政機關(限郵務人員送
達適用),並製作送達通知書 2 份,1 份黏貼於送達處所之門首,另 1 份交
由鄰居轉交或置於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時,無論應受送達人實際上於何
時受領文書,均以寄存之日視為收受送達之日期,而發生送達效力…。」。最高
行政法院 109 年度判字第 78 號判決要旨略以:「稅捐稽徵文書送達於納稅義
務人之住居所,倘不獲會晤納稅義務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受僱人及應受
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時,應如何送達,稅捐稽徵法第 18 條既無規定,自應
適用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辦理寄存送達。」。
三、復按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規定:「提起訴願逾法定期間者,應為不受理之決
定。」是提起訴願逾法定期間者,原處分即歸確定,如對於已確定之行政處分提
起訴願,自為法所不許,故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規定所稱「逾法定期間」,
基於目的性解釋,應包括訴願之先行程序逾越法定行政救濟期間之情形,從而申
請復查逾法定期間者,因原核定稅捐之處分亦歸於確定,對於已確定之行政處分
提起訴願,仍應為不受理之決定。又最高行政法院 105 年度裁字第 342 號裁
定略以:「…對於稅捐稽徵機關之核定稅額不服,須先申請復查,始得提起訴願
。申請復查逾法定期間,即非合法,其復提起訴願,亦非合法…。」。
四、再按訴願係人民對行政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其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
益時,請求救濟之方法,此觀訴願法第 1 條至第 3 條之規定甚明。若原處分
已撤銷而不復存在,則訴願之標的即已消失。又行政處分已不存在者,訴願事件
應為不受理之決定,為訴願法第 77 條第 6 款所明文。
五、卷查訴願人所有 000-0000 號自用小客車(汽缸總排氣量 5,461 立方公分,下
稱系爭車輛),系爭車輛 109 年使用牌照稅新臺幣(下同)6 萬 9,690 元,
於 109 年 12 月經行政執行部分稅款 2 萬元,尚欠 4 萬 9,690 元(下稱
0901 期本稅)在案。系爭車輛因逾期未檢驗經監理機關於 110 年 3 月 5
日註銷牌照在案,嗣系爭車輛於同年 5 月 5 日使用公共道路經查獲,處分機
關依使用牌照稅法第 28 條第 2 項及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規定
,補徵系爭車輛 110 年使用牌照稅 1 萬 1,837 元(課稅期間:自 110 年
3 月 5 日註銷日起至 110 年 5 月 5 日查獲日止),並按前揭補徵稅額 1
萬 1,837 元裁處 0.6 倍罰鍰計 7,102 元(下稱 1055 期罰鍰)。系爭車輛
於同年 9 月 16 日使用公共道路經再次查獲,原處分機關依使用牌照稅法第 2
8 條第 1 項、第 2 項及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規定,補徵系爭
車輛 110 年使用牌照稅 2 萬 5,584 元(課稅期間:自 110 年 5 月 6
日起至同年 9 月 16 日查獲日止,下稱 109G 期本稅),並按前揭補徵稅額 2
萬 5,584 元及 109 年使用牌照稅應納稅額 4 萬 9,690 元,分別裁處 0.6
倍、0.3 倍罰鍰合計 3 萬 257 元(下稱 109G 期罰鍰)。又 109G 期本稅繳
款書委由郵政公司送達後,訴願人於繳納期限屆滿後逾 30 日仍未完納稅款,原
處分機關依使用牌照稅法第 25 條及稅捐稽徵法第 20 條規定,按滯納數額加徵
10 %滯納金 2,558 元(下稱 109G 期滯納金),前揭 109G 期本稅、滯納金
及罰鍰合計 5 萬 8,399 元。訴願人不服,申請復查,經原處分機關就 1055
期罰鍰部分以 112 年 1 月 16 日新北稅法字第 1113187862 號及就 109G 期
本稅、滯納金及罰鍰部分以同年月新北稅法字第 1123093683 號復查決定,未予
變更,訴願人對前揭復查決定均不服,提起訴願。
六、關於 112 年 1 月 16 日新北稅法字第 1113187862 號復查決定書部分:(即
1055 期罰鍰部分)
查 1055 期罰鍰部分經原處分機關以 110 年 10 月 26 日新北稅法字第 11031
64693 號裁處書併附繳款書(納期間為 110 年 12 月 1 日至 110 年 12 月
31 日),委由郵政公司於 110 年 11 月 8 日送達至訴願人住居地址:「新
北市○○區○○路 400 巷 15 號 1 樓」,因未獲會晤訴願人本人,亦無受領
文書之同居人、受雇人及應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遂製作送達通知書 2 份
,1 份黏貼於應送達處所之門首,另 1 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
,並將裁處書及繳款書寄存於送達地之中和宜安郵局,此有原處分機關前揭裁處
書、繳款書、送達證書影本附卷可稽,揆諸前揭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最高行政
法院 109 年度判字第 78 號判決要旨及法務部 93 年 4 月 13 日法律字第 0
930014628 號函釋規定,已生合法送達效力。本件依稅捐稽徵法第 49 條準用同
法第 35 條規定,訴願人就前揭罰鍰申請復查之末日為 111 年 1 月 30 日(
星期日),因逢春節假期,依行政程序法第 48 條第 4 項規定,順延至同年 2
月 7 日(星期一),惟訴願人遲至 111 年 10 月 21 日始提起復查,此有復
查申請書信封日期影本可考,顯已逾申請復查之法定期間,系爭 1055 期罰鍰部
分即屬確定。從而復查決定自程序上予以駁回,揆諸首揭規定,並無不合。訴願
人對於已確定之行政處分提起訴願,自為法所不許,依首開說明,應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規定為不受理之決定。
七、關於 112 年 1 月 16 日新北稅法字第 1113187862 號復查決定書部分:(即
109G 期本稅、滯納金及罰鍰部分)
(一)關於 109G 期本稅、滯納金部分:
查 109G 期本稅繳款書經原處分機關改訂繳納期間為 111 年 4 月 1 日至
111 年 4 月 30 日,委由郵政公司於 111 年 3 月 9 日送達至訴願人住
居地址:「新北市○○區○○路 400 巷 15 號 1 樓」,因未獲會晤訴願人
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受雇人及應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郵務人
員遂製作送達通知書 2 份,1 份黏貼於應送達處所之門首,另 1 份置於該
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並將裁處書及繳款書寄存於送達地之中和宜安
郵局,此有原處分機關前揭繳款書及送達證書影本附卷可稽,揆諸前揭行政程
序法第 74 條、最高行政法院 109 年度判字第 78 號判決要旨及法務部 93
年 4 月 13 日法律字第 0930014628 號函釋規定,已生合法送達效力。本件
依稅捐稽徵法第 35 條規定,計算訴願人 109G 期本稅申請復查之末日應為 1
11 年 5 月 30 日(星期一)。嗣訴願人於上開改訂繳納期間屆滿後逾 30
日仍未完納稅款,原處分機關依使用牌照稅法第 25 條及稅捐稽徵法第 20 條
規定,按滯納數額加徵 10 %滯納金 2,558 元(計徵期間自 111 年 5 月
3 日起至 111 年 6 月 1 日止),訴願人就上開 109G 期滯納金得申請復
查之末日為 111 年 7 月 1 日(星期五)。惟訴願人遲至 111 年 10 月
21 日始提起復查,此有復查申請書信封日期影本可考,顯已逾申請復查之法
定期間,系爭 109G 期本稅及滯納金部分即屬確定。從而復查決定自程序上予
以駁回,揆諸首揭規定,並無不合。訴願人對於已確定之行政處分提起訴願,
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規定為不受理之決定。
(二)關於 109G 期罰鍰部分:
1.查 109G 期罰鍰依補徵 109G 期本稅 2 萬 5,584 元(課稅期間:自 110
年 5 月 6 日起至同年 9 月 16 日查獲日止),裁處 0.6 倍為 1 萬
5,350 元罰鍰,及依 109 年使用牌照稅應納稅額 4 萬 9,690 元,裁處
0.3 倍為 1 萬 4,907 元罰鍰,合計 3 萬 257 元。
2.關於裁處 0.6 倍為 1 萬 5,350 元罰鍰部分:
查 109G 期罰鍰部分經原處分機關以 111 年 2 月 23 日新北稅法字第 1
123120880 號裁處書併附繳款書(納期間為 111 年 4 月 1 日至 111
年 4 月 30 日),委由郵政公司於 11 年 3 月 9 日送達至訴願人住居
地址:「新北市○○區○○路 400 巷 15 號 1 樓」,因未獲會晤訴願人
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受雇人及應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遂製
作送達通知書 2 份,1 份黏貼於應送達處所之門首,另 1 份置於該送達
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並將裁處書及繳款書寄存於送達地之中和宜安郵
局,此有原處分機關前揭裁處書、繳款書、送達證書影本附卷可稽,揆諸前
揭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最高行政法院 109 年度判字第 78 號判決要旨及
法務部 93 年 4 月 13 日法律字第 0930014628 號函釋規定,已生合法送
達效力。本件依稅捐稽徵法第 49 條準用同法第 35 條規定,訴願人就前揭
罰鍰申請復查之末日為 111 年 5 月 30 日(星期一),惟訴願人遲至 1
11 年 10 月 21 日始提起復查,此有復查申請書信封日期影本可考,顯已
逾申請復查之法定期間,系爭裁處 0.6 倍為 1 萬 5,350 元部分即屬確
定。從而復查決定自程序上予以駁回,揆諸首揭規定,並無不合。訴願人對
於已確定之行政處分提起訴願,自為法所不許,依首開說明,應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規定為不受理之決定。
3.裁處 0.3 倍為 1 萬 4,907 元罰鍰部分:
查原處分機關業以 111 年 12 月 15 日新北稅法字第 1113185893 號函撤
銷此部分裁處罰鍰,並更正 111 年 2 月 23 日新北稅法字第 112312088
0 號裁處書金額為 1 萬 5,350 元,則本件 1 萬 4,907 元罰鍰處分既
經原處分機關撤銷而不復存在,訴願標的已消失,揆諸首揭訴願法第 77 條
第 6 款第規定,訴願人對之提起訴願,於法即有未合。本件訴願為程序不
合,自不應受理。
八、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程序不合,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2 款、第 6 款規定,
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宗憲(公出)
委員 劉定基(代理)
委員 陳明燦
委員 陳立夫
委員 張文郁
委員 蔡進良
委員 黃源銘
委員 劉宗德
委員 景玉鳳
委員 王藹芸
委員 李永裕
委員 董鈺琪
如不服本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 2 段 249 號)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民國 112 年 4 月 28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