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國家賠償法第 7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11年台上字第 1715 號
  要  旨:
國家機關是否應負國家賠償責任,在於公共設施有無設置或管理欠缺之不
法結果發生,不以設置或管理者主觀上有故意或過失為必要。至被害人之
行為倘為損害發生之共同原因,賠償義務機關得主張過失相抵以減輕或免
除賠償金額,但不影響國家賠償責任之成立。經常行駛某路段之駕駛人,
易對設置於該路段之交通標誌標線號誌產生既定認知,慣常為駕駛行為。
機關於同日拆舊換新,將禁制標誌之限高調降,同步調降架設之門型桁架
高度,而無任何預告措施,或於該路段前方設置醒目之警告或指示性質告
示牌,得否期待駕駛因能於路段前方看見該禁制標誌,即得以判斷限高標
誌較過往行之有年之高度已調降,而採取適當之反應措施,且限高標誌之
設置,是否已能提供用路人適當判讀距離及足夠反應時間,非無再研求餘
地。法院未予詳酌,即以駕駛應可看見限高標誌已調降而仍違規通行,否
准國賠之請求,亦有可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0年上國易字第 6 號
  要  旨:
依行政訴訟法第 1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民事或刑事訴訟之裁判
,以行政處分是否無效或違法為據者,應依行政爭訟程序確定之,倘行政
爭訟程序已經開始者,於其程序確定前,民事或刑事法院應停止其審判程
序。其立法目的係為防止對於同一基礎事實所衍生之民、刑事訴訟及行政
訴訟,由於不同法院對事實認定歧異,致生裁判歧異,非因此剝奪人民之
民事或刑事訴訟權。故民事之裁判,如以行政處分是否無效或違法為據者
,苟行政爭訟程序尚未開始,民事法院審判長即應依民事訴訟法第 199 
條第 2  項行使闡明權,曉諭當事人就行政處分是否無效或違法,先依行
政爭訟程序確定之,倘若當事人已表明不循行政爭訟程序請求救濟,或捨
棄該行政程序救濟之途,而選擇逕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者,民事
法院固不能否認該行政處分之效力,然得就公務員為該行政處分行使公權
力時,有無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權利之情事,自行審查認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3年上國易字第 7 號
  要  旨:
公用地役關係並非私法上之權利,乃私有土地而具有公共用物性質之法律
關係,並不以登記為成立要件,倘私有土地具有公用地役關係存在時,土
地所有權人行使權利,即應受限制,不得違反供公眾使用之目的,排除他
人之使用。在政府依法徵收或價購以前,因土地利用受有妨礙而受損失者
,土地所有權人固享有相當補償之權利;惟是否有請求依法徵收或予以補
償之權利,乃應以行政爭訟程序解決之問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5年重上國更(一)字第 1 號
  要  旨:
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者,
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請求損害賠償者,以該公共設施之設置或管理機
關為賠償義務機關。而所稱管理機關,係指法律所定之管理機關或依法律
代為管理之機關而言。惟如經由行政程序法第 15 條委任、委託之規定,
則應以受託之實際管理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99年勞抗字第 2 號
  要  旨:
公立大學聘任之教師係基於聘約關係,擔任教育工作,依其聘約之內容,
要在約定教師應履行公立大學應提供之教育服務,及所得行使之公權力行
政,性質上係屬公法上契約。而教師基於此項聘約,負有於大學內從事教
學及研究工作之義務,大學則以給付教師薪資為其義務。教師基於前開聘
約,因而具有特定之資格得以指導學生、從事研究,惟此乃其應履行義務
之內容,非可認係其因聘約而生之權利或利益;至因教師於履行其義務即
從事教學或研究可獲致之學術上成就,則僅為前開事實行為之結果。故以
大學教授請求國立大學核定其退休申請案,究其法律性質乃係請求行政機
關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即請求准予退休,以消滅其國立大學教授之公
務人員身分(即公法上契約),自屬公法事件,則兩造間就此退休准許與
否之爭執,當屬公法上法律關係之爭議,普通法院對之並無審判權限。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2年國字第 61 號
  要  旨:
按國家賠償法第 2  條第 2  項所謂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係指公務員對
於被害人有應執行之職務而怠於執行者而言;如對於公務員執行職務,雖
可享有反射利益,但不得請求該公務員為該職務之執行者,縱因公務員怠
於執行該職務,仍不得依上開規定請求國家賠償。次按民事或刑事法院在
行政爭訟程序確定前,既應停止其審判程序,亦即行政處分是否無效或違
法,應先由行政爭訟程序確定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97年雄國簡字第 3 號
  要  旨:
本件被害人因行政機關未於坑洞前設置警示標誌,導致被害人因腳踏車輪
陷入坑洞而跌落受傷,且證人供述與被害人供述相符,應可認定被害人受
傷與系爭坑洞間成立因果關係。依據國家賠償法第 3  條第 1  項規定,
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者,
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而國家賠償責任係採無過失主義,以該公共設施
之設置或管理有欠缺,並因此欠缺致人民受有損害為其構成要件。本件路
段既存有不平整之坑洞,行政機關即應負養護、維修義務,對於被害人因
坑洞受傷,顯見行政機關確有怠為修護之管理欠缺情事,而應負國家賠償
責任。

裁判法院: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99年國字第 10 號
  要  旨:
公務員執行職務不法侵害其權利,依據國家賠償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
請求國家機關賠償者,應以書面向該公務員所屬機關請求,如該公務員所
屬機關因國家機關裁併、改組,而為獨立機關時,則應以請求時該公務員
隸屬之承受業務或新成立機關為義務人,踐行國家賠償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之程序後,如經拒絕賠償或不能達成協議,方得提起國家賠償訴訟
。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102年訴字第 8 號
  要  旨:
按行政程序法所稱行政機關者,係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
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而言。而受託行
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行政機關。又參照大學法第
24  條第 2  項規定以及施行細則第 19 條第 3  項規定可知,受委託行
使大學招生相關考試業務特定事項之學術團體或財團法人,因同具有與機
關相當之地位,就該公法上特定事項所作成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
方行為,不問其用語、形式,皆屬行政處分,受處分之相對人認為該行政
處分違法或不當,自得對之提起行政爭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94年訴更一字第 168 號
  要  旨:
公法上不當得利亦包含「侵益型不當得利」,其適用範圍不以行政程序法
第 127  條規定及司法院釋字第 515  號解釋規範所及之範圍為限。

11 裁判字號: 95年訴字第 1859 號
  要  旨:
於拆除違建的案件中,在德國僅能依結果除去請求權,主張將被拆除之房
屋重建,但在我國,依國家賠償法第 7  條後段規定請求回復原狀即為已
足,違法公權力行為侵害之救濟,非無救濟之途。雖然國家賠償限於國家
「自始」有違法行為,且須公務員有故意過失,結果除去請求權則無此二
種限制,確有填補我國現行國家責任體系空隙之機能,但在發展此一機制
時,應先釐清我國制度空缺之所在及其範圍之大小,以這些認知為基礎,
再為結果除去請求權設定體系地位,並建構其成立要件及權利內涵。
然我國關於結果除去請求權之公法學說,主要係繼受外國學理,學者間尚
未建立一套符合國情之理論,由於我國與外國國情不同,法治觀念以及法
制建設均較落後,如果冒然援用上開制度,以基本權法理作為請求權基礎
,恐將造成行政訴訟範圍過度擴增之結果,且結果除去請求權之行使須依
行政訴訟方式為之,而依我國行政訴訟新制,行政訴訟有許多訴訟種類,
因均屬首創,各種行政訴訟間之關係如何尚在發展中,如果援用上開請求
權,則將徒增應提起何種行政訴訟之爭議,實不宜冒然採用結果除去請求
權作為一般給付訴訟之請求權基礎。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384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依都市計畫法第 26 條進行都市計劃,依大法官釋字第 156  號
解釋,具行政處分性質,若對於該區域內人民權利及利益產生影響者,自
應負其損害賠償責任,而有國家賠償法之適用,惟該區域內人民之認定,
非僅以購有房屋、不動產位於該計畫區域內即可稱其為「該區域內人民」
,應認於進行都市計劃,並公告時居住於該區域內,其權利及利益受影響
之利害關係人方有上述規定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