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廢棄物清理法第 50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4年裁字第 181 號
  要  旨:
處分係對「物」規定其法律地位,然此種對物之規制,係用以作為人之權
利義務之根據,因此亦間接及於人,而具有人之效力,故將之納為一般處
分概念。因此,因指定清除地區公告而權利受有影響之特定人,得以該公
告為行政處分,提起以此為對象之撤銷訴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170 號
  要  旨:
廢棄物清理法第 27 條授權主管機關就指定清除地區內另為補充其他污染
環境行為之公告,具有法規命令之性質。主管機關據此發布公告禁止之行
為類型,自須達到與同條所列各款所定行為類型污染環境相當之程度,始
符母法之授權範圍,否則即與法律保留原則有違。

3 裁判字號: 96年裁字第 3856 號
  要  旨:
同一樣式之廣告於數個不同之處所張貼,因污染地不同,具獨立性質,自
仍屬數次違規行為,依法應分別處罰,並無違反一行為不二罰之原則。又
依行政程序法第 7  條及第 10 條規定,行政處分須具合法性與目的性,
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限應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並不得違背比例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0年簡字第 270 號
  要  旨:
廢棄物清理法第 11 條第 1  款規定,一般廢棄物,除土地或建築物與公
共衛生有關者,由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外,其餘在指定清除地區
以內者,由執行機關清除之。是以,於與公共衛生有關之土地內,若有廢
棄物而土地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未加以清除,行政機關即應裁處土地
所有權人、管理人及使用人,而不論廢棄物是否由土地所有權人、管理人
或使用人之行為所造成。行為人既為國有土地管理人,即屬該法第 11 條
第 1  款、第 50 條第 1  款規定課予清理責任之對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254 號
  要  旨:
按空氣污染防制法之立法目的在於防制空氣污染,維護國民健康、生活環
境,以提高生活品質,而空氣污染防制之最終目的,即在於維護空氣品質
,空氣污染防制法乃於第 2  章訂定有關空氣品質之規範,並於第 3  章
訂定防制措施,其明定空氣污染之管制規定有 2  種方式,其一為第 20
條之排放標準。另一為第 31 條規定之行為管制。二者之管制方式相異,
所應適用之規範自屬有別。因後者之行為管制係直接由稽查人員利用目視
及嗅覺判定公私場所是否構成空氣污染行為,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31 條第
3 項乃授權環保署訂定執行準則俾為執行之準據。是以,稽查人員以嗅覺
方式進行惡臭氣味之判定,係符合同法施行細則第 33 條第 1  項之規定
,其直接就現場判定惡臭污染情形,當場繪製、記錄判定臭味發生源之相
關位置及描述聞到之氣味,所為執行稽查過程,亦均符合空氣污染行為管
制執行準則第 3  條、第 4  條及第 5  條等規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353 號
  要  旨:
依環保署 97 年 3  月 6  日環署廢字第 0970005374 號函、同署 97 年
4 月 28 日環署廢字第 0970027484 號函,及國有財產法第 2  條第 2 
項之規定,凡不屬私有或地方所有之財產,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均應視為
國有財產,其所有權固屬國有,惟如土地依法令另有管理之權責機關,即
屬有土地管理人之情形,該管理機關即對其所管理之土地負有清除、處理
廢棄物及改善環境衛生之責任,國有財產管理機關即非為土地之管理權人
,自難以課予其有管理土地及維護環境之權責。又對於土地未盡環境維護
之人,廢棄物清理法第 11 條第 1  款所規定一般廢棄物,由土地所有人
、管理人或使用人負清除之責任者,如有對於土地未盡清除廢棄物及維護
環境維護之情形,行政機關於裁罰時,應行使裁量權,以對土地具有管理
權能及實際負責之人,為其處罰對象,俾裁罰能達成行政目的,如未衡情
違章之相關情節,及查明土地之使用人或管理人,逕以土地所有人為裁罰
對象,即屬裁量濫用之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47 號
  要  旨:
按提起任何訴訟,請求法院裁判,應以有權利保護必要為前提,即所請求
者有依法院判決以實現之必要性及實效性而言,具備權利保護必要者,其
起訴始有值得權利保護之利益存在,苟欠缺權利保護必要之訴之利益,法
院應以判決駁回之。是以,直轄市或縣(市)政府為地方廢棄物清理之主
管機關;至該政府所屬環境保護局、鄉(鎮、市)公所負有依法執行各該
地區一般廢棄物清除工作之權責。而為執行一般廢棄物之清除、處理,主
管機關則有依法徵收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費之權限,故對於未繳納廢棄物
清除處理費者,主管機關自可以行政處分之方式命其繳納,或亦得於履行
期限屆滿後,移送行政執行處就義務人之財產強制執行,尚無提起給付訴
訟之必要,如行政機關放棄自身之行政作為手段,或自認其命人民為財產
上給付之表示,非行政處分,而訴諸法院判決之強制作用來完成其自身應
負之行政任務,即難謂在行政訴訟制度上具有權利保護之必要性,提起一
般給付訴訟,應予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104年訴字第 520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就所管理之土地遭人放置貨櫃屋之具體事件,限期命貨櫃屋所有
人自行遷移,否則逾期將依廢棄物予以處理之決定,性質上係屬下命行政
處分,惟倘未經主管機關委任或委託有關查報、認定及清理之事務管轄權
限時,該行政處分即非適法。

9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713 號
  要  旨:
行政人員以引誘或教唆違法等不正當手段,使原無違章故意之人產生犯意
而實行違章行為,進而蒐集其違章證據,施以行政處罰的情形,在執法手
段上違反憲法對於基本人權的保障,亦違反行政程序法第 8  條行政行為
應以誠實信用方法為之,以及同法第 9  條行政機關應就當事人有利不利
事項一併注意的原則,且逾越公益維護的必要程度,因此所得的證據資料
不具有證據能力,不得作為施以行政處罰的基礎。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94年訴字第 3897 號
  要  旨:
行政契約中有因性質特殊,須特別條件限制者,應予遵守,且不得違反法
律強制或禁止規定之適用。而行政契約之締約為要式行為,只要締約雙方
有書面之交換可認為有締結行政契約之意思即為已足。對此行政機關與人
民間尚不得以締結行政契約之方式,就罰鍰之免予執行而為約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1 裁判字號: 95年簡字第 63 號
  要  旨: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 27 條第 11 款規定,未經廣告物主管機關許可,將廣
告物夾附於門縫上之污染環境行為,依同法第 50 條規定處罰。又人民違
反法律上義務而應受行政罰之行為,法律無特別規定時,雖不以出於故意
為必要,仍須以過失為其責任條件。但應受行政罰之行為,僅須違反禁止
規定或作為義務,而不以發生損害或危險為其要件者,推定為有過失,於
行為人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無過失時,即應受處罰,此經司法院釋字第 275
號解釋在案。派報社並未舉證證明其將廣告物夾於門縫違規行為無過失,
亦無從認其主張為真正。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96年簡字第 303 號
  要  旨: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 11 條第 1  款規定,土地或建築物與公共衛生有關者
,一般廢棄物應由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是土地所有權人及管理
人,對於其所有及所管理土地內之環境維護,均應盡其管理、清除之義務
,以維護環境衛生及國民健康。又按各共有人,按其應有部分,對於共有
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為民法第 818  條所明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96年簡字第 371 號
  要  旨:
是原告主張:被告限期自原告具有實際管領能力起僅 3  天(扣除例假日
),要求原告解決數十年低窪地積水已存在之事實,顯有違公平正義原則
,另限期原占用人清理之日期卻達 3  個星期,實有違行政程序法第 6  
條不得為差別待遇之規定,本件原告自始即積極配合被告協調進行清理,
被告捨棄「可清除廢棄物」之極高可能,逕行裁罰,致政府間橫向連繫功
能喪失殆盡,顯背離行政程序法「保障人民權益,提高行政效能」之立法
目的,實有濫用裁罰權之情,且如一切僅以行政罰為目的,即與行政程序
法立法目的相違云云,自非可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97年簡字第 153 號
  要  旨:
行政協助僅是基於提昇行政機能所為之規定,並非解免行政機關違章責任
之依據。故國有財產局如以行政協助為由,要求縣政府環保局代為清除廢
棄物時,不得以此免除本身所負之「狀態責任」或據以為免罰事由。

15 裁判字號: 97年簡字第 315 號
  要  旨:
按行政罰法第 4  條之處罰法定主義,係指行為人在行為時之法律或自治
條例對其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有處罰明文時,始得加以處罰。其中
所謂之法律指中央法規標準法所稱之法律或法規命令,而法規命令是符合
法律授權明確原則所訂定者;至於自治條例,則指地方制度法第 25 條所
稱之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又參照釋
字第 402  號解釋意旨,勘認解釋性行政規則,不得作為裁罰之依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6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246 號
  要  旨:
主管機關委託民間業者協助對違規廣告採證拍照等取締工作,因拍照存證
為事實行為,而不涉及行使公權力,故尚不構成權限委託行使,該民間業
者僅屬行政助手。

17 裁判字號: 98年簡字第 226 號
  要  旨:
廢棄物清理法第 11 條第 1  款規定,一般廢棄物,除土地或建築物與公
共衛生有關者,由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外,其餘在指定清除地區
以內者,由執行機關清除之。該款係在非指定清除地區內之一般廢棄物,
課予土地或建築物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就與公共衛生有關之範圍,
負擔清除其管理土地上一般廢棄物之社會義務。此行政法上義務並非因所
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對危害發生間有因果關係而承擔責任,而係因為對
發生危害之物具有事實管領力而負責,除係因不可抗力或無期待之可能原
因外,苟有違反之狀態即應負責。是倘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有違反廢
棄物清理法第 11 條第 1  款所規定之行政法上義務,即應依廢棄物清理
法第 50 條第 1  款規定處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8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1037 號
  要  旨:
若有任何人單獨或者與他人共同取得任一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超
過百分之十股份時,參照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項取得股份申報
事項要點第 6  點第 1  項第 1  款規定,若所持有股份數額與比例增、
減數量達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百分之一,依證券交易法法第 43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其所應進行之申報義務及公告義務,應繼續至單
獨或共同取得股份低於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百分之十為止。故若有符合
上述持股數額、比例之股東,未於其持股變動數量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
總額百分之十,且持股數額、比例變動逾百分之一者,未於 2  日內公告
,並向金管會辦理共同申報時,自有證券交易法第 178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9 裁判字號: 99年簡字第 66 號
  要  旨:
廢棄物清理法第 11 條第 1  款規定,一般廢棄物,土地或建築物與公共
衛生有關者,由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其餘在指定清除地區以內
者,由執行機關清除之。又該款規定係課予土地或建築物所有人、管理人
或使用人,負擔清除其管理土地上一般廢棄物之社會義務。此行政法上義
務並非因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對危害發生間有因果關係而承擔責任,
而係因為對發生危害之物具有事實管領力而需負責,除係因不可抗力或無
期待之可能原因外,苟有違反之狀態即應負責。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