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廢棄物清理法第 15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28 號
  要  旨:
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所應負擔包裝、容器之回收清除處理費
,雖屬特別公課,惟依廢棄物清理法第 20 條,主管機關得派員或委託專
業人員查核其營業量或進口量及相關帳簿憑證資料,因該帳簿憑證資料,
俱存於責任業者支配範圍,是參酌釋字第 537  號解釋意旨,基於公平合
理分擔舉證責任,責任業者自亦負有調查之協力義務,倘其違反者,即產
生由主管機關片面核定等不利益之後果,而減輕主管機關之舉證證明程度
。是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專業人員依該條進行查核時,責任業者提供之資
料不實或未提供完整帳冊、資料,自得擇定其營業量或進口量最高者為該
責任業者之營業量或進口量,即按一定標準或間接證明之方式予以推估,
以代直接證據之調查。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383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21  條第 1  項除有「依法行政原則」及「不值得保護之
信賴」之立法目的外,仍有兼顧法安定性之目的,容應採取較小程度之目
的性限縮解釋,將除斥期間之起算點採最嚴格之有權撤銷機關確實知曉撤
銷原因日(例如刑事判決確定日),始屬允當。

3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686 號
  要  旨:
行政輔助人係在行政機關指示下,協助該機關處理行政事務或公權力之行
使,性質上為機關之輔助人力,並非獨立之官署或具有自主之地位。至於
受託行使公權力者,則須以自己名義為之,對外獨立行使公權力,並非單
純於接受國家或行政機關指揮監督、協助完成行政任務之行政助手。

4 裁判字號: 103年判字第 675 號
  要  旨:
業者若輸入硬式磁碟機等相關資訊物品,其應繳納之回收清除處理費係屬
先申報繳納再申請扣抵,惟主管機關嗣後將查核方式從無須準備可扣抵相
關文件,調整為須備妥証明文件始准扣抵,此項改變涉及責任業者是否應
留存原始單據以供查驗,且業者亦已對先前無需備妥文件即可扣抵之查核
方式產生信賴,故主管機關若未公告週知或通知責任業者,而逕以其未申
報處理費予以裁罰,即有違背誠信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之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4年判字第 68 號
  要  旨:
經環保署公告應負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本應依廢棄物清理
法第 16 條第 1  項前段及應回收廢棄物責任業者管理辦法第 6  條第 1
項等相關規定,按期誠實申報並依環保署核定之費率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
,不因環保署有事後查核權而有異。是業者就商品材質等重要事項提供不
正確之申報資料,違反誠實申報並依環保署核定之費率繳納回收清除處理
費的義務,致使環保署依該不正確之申報資料而作成之行政處分,則業者
尚難執環保署有事後查核權及該處分為其有利之論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5年判字第 129 號
  要  旨:
環保署限期通知受補貼機構返還重複領取之補貼費及法定利息,並行使抵
銷權,以受補貼機構尚未領取之補貼費(被動債權)抵充之(主動債權)
,溯及自最初得為抵銷時按照抵銷數額同歸消滅。此一限期返還及行使抵
銷權之通知,性質上為非行政處分之公法上意思表示。

7 裁判字號: 95年判字第 480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時,縱未依照一般作業慣例程序而徵詢專業人員之
意見,亦不構成法規命令無效之事由。

8 裁判字號: 96年判字第 1953 號
  要  旨:
按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第 25 條第 2  項規定,污染土地關係人因重
大過失,致其土地公告為整治場址者,就各級主管機關依第 12 條第 1
項、第 13 條及第 16 條規定支出之費用,與污染行為人負連帶清償責任
。是以污染行為人與污染土地之關係人間就整治場址所支出之必要費用,
應負連帶清償責任,並未限制僅由單一之污染行為人與單一之污染土地關
係人負責任。次按土污法第 48 條針對法令施行前已發生土壤或地下水污
染之污染行為人有溯及既往適用之規定,則行為人若有違反者,自仍應負
相關整治義務,若行為人為公司,並被其他公司合併者,合併後之公司應
繼受原公司之污染行為責任。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53 號
  要  旨:
按撤銷訴訟固以原處分作成時的事實狀態為裁判基準,惟所謂事實狀態,
乃專指原處分作成時已經發生的事實;證據則為證明事實之方法,並非事
實本身,高等行政法院為審查原處分認定事實有無違誤,自得斟酌一切證
據方法,不受原處分作成時所呈現的證據之限制。且由於行政訴訟法第
133 條前段規定,行政法院於撤銷訴訟,應依職權調查證據,故當事人於
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得提出一切足以證明原處分作成時事實狀態的證據
供法院調查審酌,非謂高等行政法院應以原處分作成時呈現的證據狀態為
裁判基準。

參考法條:行政訴訟法第 133 條

10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216 號
  要  旨:
廢棄物清理法第 20 條規定,主管機關得派員或委託專業人員攜帶證明文
件進入依第 16 條第 1  項、前條指定公告責任業者、販賣業者之場所及
依第 18 條第 3  項指定公告回收、處理業之回收、貯存、清除、處理場
所,查核其營業量或進口量、物品或其包裝、容器之銷售對象、原料供應
來源、回收相關標誌、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量,並索取進貨、生產、銷
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出入之相關資料;必
要時,並得請稅捐稽徵主管機關協助查核。本件上訴人既為責任業者,於
接受查核時,因提供之帳冊資料並不完整,除受託生產公司之包裝飲用水
外,其餘並無相對之銷售情形,與上訴人實際經營結果間有重大差異;且
提供帳冊及憑證,就 PET、PP  容器之進貨數量,與上下游業者無法勾稽
;復疏漏未記載紙箱之期初存貨及期末存貨,致被上訴人無法精確完整計
算回收清除處理費,自得依應回收廢棄物責任業者管理辦法第 13 條規定
,以原料或其他足供佐證之資料計算上訴人之容器購入量,並據之推算應
補繳之回收清除處理費,此與法律授權原則尚屬無違,亦未逾越法定裁量
範圍,上訴人上開主張自嫌無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1 裁判字號: 103年訴字第 920 號
  要  旨:
按回收清除處理費之繳納乃是針對環境保護之特別公課,只要物品或其包
裝、容器之使用後產生「嚴重污染環境之虞」之廢棄物,性質上具有不易
清除、處理、含長期不易腐化之成分、含有害物質之成分、具回收再利用
之價值,即應回收、清除、處理,並由責任業者負擔回收清除處理費。又
先進國家針對 PVC  物品或包材,均有禁限用或自願性管制措施,將之加
嚴管制,已是國際環保趨勢。從而主管機關就有關容器附件使用 PVC  材
質者應加重費率之規定,係以環境影響層面為主要考量重點,增加處理費
率之手段亦有助於責任業者減少使用及開發替代材質,其手段與目的間確
具有合理關聯,以助於環境品質之提昇,尚無違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104年簡上字第 159 號
  要  旨:
機關依據行政契約之約定,針對廠商違約行為所為之記點行為,乃以廠商
未盡契約之給付義務所為之意思表示,並非行政處分。

13 裁判字號: 91年訴字第 344 號
  要  旨:
法規之所以賦予行政機關裁量權限,因法規的功能在抽象、概括地規範社
會生活事實,立法技術與效能皆不容許法規對特定類型的生活事實從事過
度詳盡的規制,加以生活事實之演變常非立法當時所能預見,故必須保留
相當彈性俾以適用。職是之故,授與行政機關裁量權之意義即在於,行政
機關於適用法規對具體個案作成決定時,得按照個案情節,在法規劃定之
範圍內擁有相當的自由決定權限。裁量權並非全無限制之自由或任意為之
,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時,必須受法規授權目的之拘束,而且必須與個案情
節有正當合理之連結,否則即屬裁量瑕疵,行政行為亦因此違法。裁量瑕
疵主要有三種類型:「不為裁量」、「裁量逾越」、「裁量濫用」。行政
訴訟法第四條第二項:「逾越權限或濫用權力之行政處分,以違法論」,
第二百零一條:「行政機關依裁量權所為之行政處分,以其作為或不作為
逾越權限或濫用權力者為限,行政法院得予撤銷」,雖然僅就「裁量逾越
」與「裁量濫用」做規定,惟基於舉重以明輕之法理,解釋上尚應包括「
不為裁量」之瑕疵類型。本件被告不予給付原告回收點補助款之理由,無
非係以原告於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檢送八十九年七月至九月份資源回收
點相關資料,及九十年二月十二日檢送八十九年十月份資源回收點相關資
料,向被告申請該等月份回收點補助款之時間,已逾「補助資源回收機構
設置管理廢容器及乾電池回收點作業要點」第七點「每月五日前」之規
定時間,而「每月五日前」乃一法定不變期間,故依該作業要點第九點之
規定,被告有權不予給付該等月份回收點補助款云云。第查由金○誠股份
有限公司遲至九十年二月八日寄達收回點資料,被告仍予受理其九十年一
月補助款之申請案,足見被告所述「每月五日前」之申請期限係法定不變
期間,委無足採。被告對於同屬違反申請期限之資源回收機構,分別為「
從寬受理」、「不予受理」之不同處理方式,亦難謂無差別待遇之違法。
再者,被告僅以原告逾期送件為由,而未論及原告行為違反該署頒布之相
關法規之程度,即逕決定不予給付回收點補助款,乃消極不行使其裁量權
,已屬前述「不為裁量」之裁量瑕疵。縱論原告申請回收點補助款之時間
,較諸上開金○誠股份有限公司案例之送件時間,逾限甚久,惟被告僅以
該逾限事由即全盤否准原告回收補助款之申請,其裁量權之行使,亦屬違
反比例原則,而有濫用權力之違法。另按申請回收點補助款,固屬資源回
收機構依「補助資源回收機構設置管理廢容器及乾電池回收點作業要點」
所得申請被告補助之權利,惟其權利之行使應以誠實信用之方法為之。是
以,原告遲至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始檢送八十九年七月至九月份資源回
收點相關資料,及遲至九十年二月十二日方檢送八十九年十月份資源回收
點相關資料,向被告申請該等月份回收點補助款,其逾限送件申請之行為
,將使被告陷於無法正確稽核回收點之困難,原告此等權利之行使,難謂
符合誠信原則。基此,被告無法正確稽核回收點之不利益,因屬可歸責於
原告之事由,參諸「補助資源回收機構設置管理廢容器及乾電池回收點作
業要點」第七點之「回收點之稽核」及第七點之「回收點補助款及扣
款之計算方法」規定,被告自得提高稽查比率,或原告如有未主動提報回
收點資料變更,則視同原告虛報或偽報之情形加以處理。

裁判法院: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94年訴字第 3897 號
  要  旨:
行政契約中有因性質特殊,須特別條件限制者,應予遵守,且不得違反法
律強制或禁止規定之適用。而行政契約之締約為要式行為,只要締約雙方
有書面之交換可認為有締結行政契約之意思即為已足。對此行政機關與人
民間尚不得以締結行政契約之方式,就罰鍰之免予執行而為約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5 裁判字號: 98年簡字第 478 號
  要  旨:
違法行政處分之轉換,係治癒違法行政處分所存在之瑕疵,使其轉換成合
法行政處分,該轉換而來之行政處分因無瑕疵,而得以維持;其法律性質
,基於法律安定及法律明確之要求,應認轉換為一種形成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