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8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1年簡字第 84 號 |
|
要 旨: |
是否構成食品衛生管理法第 19 條第 1 項所謂之廣告不實、誇張或易生
誤解,應就個案所欲傳達給消費者之訊息整體,包括文字敘述、產品品名
、圖案、符號等綜合研判後,據以認定。包裝產品之標示能否標示基因改
造或非基因改造應視是否屬同法第 17 條第 1 項第 6 款其他經中央主
管機關公告指定之標示事項。如該食品目前在臺灣尚未有商品化之基因改
造食品原料,且不是或不含經量產之基因改造原料,於包裝產品上不得標
示非基因改造或不是基因改造字樣,否則即易使消費者誤解該食品原料為
我國公告核可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違反該法第 19 條第 1 項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04年訴字第 248 號 |
|
要 旨: |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47 條第 10 款所規定之「規避、妨礙或拒絕」等
行為態樣,就其文義固屬「積極」之作為態樣,但並未排除行為人亦得以
「消極」之不作為方式而達到相同之目的。原告提供油品銷售完整流向之
法定義務,應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41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稱:「
……二、為前款查核或抽樣檢驗時,得要求前款場所之食品業者提供原料
或產品之來源及數量、作業、品保、販賣對象、金額、其他佐證資料、證
明或紀錄,並得查閱、扣留或複製之。……」及「食品查核檢驗管制措施
辦法」第 8 條第 1 項之規定:「主管機關得要求業者出示相關文書、
表單、單據等書面資料或電磁紀錄,以供查閱。」原告既負有上述義務,
然其陸續提供油品銷售之「局部資料」而非「完整流向」,則其不作為之
評價即與積極之「規避、妨礙或拒絕」無異。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3 |
裁判字號: |
104年訴字第 481 號 |
|
要 旨: |
所謂登記與管理分離原則,係指商業經審查符合商業登記法之規定,即准
予登記,至於其他諸如都市計畫、建築管理、消防及衛生等事項,則非商
業登記之審核內容。故商業實際經營業務之營業所在位置,仍應符合土地
使用管制、建管、消防、衛生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等法令規定,非謂獲准
商業登記者,即全面肯認其經營之業務符合其他規定。此外,為健全旅館
業之管理,乃規定經營旅館業者除應事先依法辦妥公司或商業登記外,並
應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登記證後,始得營業。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 |
裁判字號: |
111年訴更二字第 21 號 |
|
要 旨: |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7 條之規定,食品業者應實施自主管理,將產
品自行或送交檢驗機關檢驗,又食品業者本於其社會責任,產品有危害衛
生安全之虞時,即應主動辦理回收,並通報主管機關。行為人自中國進口
番茄乾輸入我國,經衛生局稽查抽驗,驗出二氧化硫超出食品添加物使用
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第 2 條附表 1 所規定的標準值,且未依食品安
全衛生管理法第 7 條之規定自行送檢,係違反同法第 18 條之規定,依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處理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事件統一裁罰基準第 3
點規定處以罰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 |
裁判字號: |
94年訴字第 1212 號 |
|
要 旨: |
法律如僅授權主管機關為行政指導而無處罰之授權者,即不得以之作為處
罰之構成要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