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醫療法第 11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1026 號
  要  旨:
按房屋稅條例第 15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私有房屋業經立案之私立
慈善救濟事業,不以營利為目的,完成財團法人登記者,其直接供辦理事
業所使用之自有房屋,免徵房屋稅。同條第 3  項規定,依規定減免房屋
稅者,應由納稅義務人於減免原因、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報當地
主管稽徵機關調查核定之;逾期申報者,自申報日當月份起減免。又納稅
義務人未依房屋稅條例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於事前申報減免房屋稅,
復未提出確切證據證明其合於免徵房屋稅之要件,則稽徵機關依房屋使用
執照所載之構造、用途、總層數及面積等,按營業用及非住非營稅率核定
納稅義務人所有房屋之房屋稅,其所適用之法規與應適用之法規並無違背
,與解釋判例,亦無牴觸,並無所謂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139 號
  要  旨:
土地稅減免規則第 8  條第 1  項第 5  款規定,私有土地減免地價稅或
田賦之標準,經事業主管機關核准設立之私立醫院、捐血機構、社會救濟
慈善及其他為促進公眾利益,不以營利為目的,且不以同業、同鄉、同學
、宗親成員或其他特定之人等為主要受益對象之事業,其本身事業用地,
全免。但為促進公眾利益之事業,經由當地主管稽徵機關報經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核准免徵者外,其餘應以辦妥財團法人登記,或係辦妥登
記之財團法人所興辦,且其用地為該財團法人所有者為限。又該條規定係
以提高財團法人醫療機構公益績效之目的而訂立,故既言「慈善救濟事業
」,自係以從事慈善救濟為主要目的事業,則規範提撥下限為收入「結餘
10%」以辦理醫療救濟、社區醫療服務及其他社會服務事項之醫療法第
46  條規定,自不得作為醫療財團法人即為慈善救濟事業之依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111 號
  要  旨:
按房屋稅條例第 15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業經立案之私立慈善救濟
事業,不以營利為目的,完成財團法人登記者,其直接供辦理事業所使用
之自有房屋,免徵房屋稅。惟因所謂慈善救濟僅是公益類型之一,已完成
財團法人登記之公益法人,並非即當然從事慈善救濟事業。又慈善救濟事
業免徵房屋稅,自係指從事慈善救濟為主要目的之事業,若以醫療法第
46  條規定提撥下限為收入結餘百分之 10 辦理醫療救濟、社區醫療服務
及其他社會服務事項,即難謂醫療法所稱之財團法人係以從事慈善救濟為
主要目的。是以,醫院如係依醫療法第 46 條規定而提撥法定比例之醫療
收入,辦理有關研究發展、人才培訓、健康教育、醫療救濟等事項,並未
對醫療急難或對老、弱、貧、病、傷殘者有予特別之救助,即不符合免徵
房屋稅之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1354 號
  要  旨:
房屋稅條例第 15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業經立案之私立慈善救濟事
業,不以營利為目的,完成財團法人登記者,其直接供辦理事業所使用之
自有房屋,免徵房屋稅。又財團法人本質上雖具公益性及非營利性,惟非
當然屬經立案慈善救濟事業,故醫療法若有醫療財團法人應免徵房屋稅之
意旨,立法政策上應係如該法第 38 條第 3  項為租稅應否課徵明文,而
非僅是於同條第 2  項規定醫療財團法人房屋稅減免,依有關稅法規定辦
理。是以醫療財團法人房屋稅應否免徵,仍應視個案是否合於房屋稅條例
規定而定,即非當然應課徵或免徵房屋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2019 號
  要  旨:
為避免社會大眾因欠缺醫療專業知識而誤信錯誤醫療消息,或者嘗試療效
不明之醫療方法,致使生命、健康遭受危害,醫療法第 84 條規定,非醫
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同法第 104  條復規定,違反第 84 條規定為
醫療廣告者,處新臺幣 5  萬元以上 25 萬元以下罰鍰,俾禁止一般人利
用傳播媒體或以其他方法,刊登招徠醫療服務之廣告資訊。是以,行為人
非醫療機構,而在其設立之網址,刊登醫療廣告宣傳醫美診所提供之醫療
業務,招徠民眾付費接受該等醫美療程,自屬違反醫療法第 84 條規定,
主管機關依同法第 104  條規定,以原處分對行為人裁處罰鍰,即無違誤
。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2年訴字第 473 號
  要  旨:
行政處分無效事由中之所謂「缺乏事務權限」,係指行政機關重大明顯違
背權限劃分基本原則所為之行政處分而言。地方政府內部以何單位審查該
水土保持計畫或施工許可證,係屬其組織權限之職務分派問題,並不影響
行政處分之效力。

7 裁判字號: 104年再字第 17 號
  要  旨:
當事人以原確定判決有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第 1  項規定各款之再審事
由,提起再審之訴,既係對於確定之終局判決更為審判,則其再審之訴之
聲明,僅限於廢棄原確定判決及依其於原審訴訟聲明範圍請求行政法院更
為審判,如其聲明超出原審訴訟聲明範圍外之請求,並非原確定判決法院
所審酌之範疇,當事人自不得於提起再審之訴時,另行再為追加聲明。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111年簡上字第 101 號
  要  旨:
醫療法第 61 條規定,醫療機構,不得以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之不正當
方法,招攬病人。醫療機構及其人員,不得利用業務上機會獲取不正當利
益。衛生福利部 94 年 3  月 17 日衛署醫字第 0940203047 號公告乃醫
療法中央主管機關就醫療機構所定之不正當方法招攬病人之例示,未逾法
律規定範圍,惟衛生福利部作成醫療機構特定行為態樣構成以不正當方法
招攬病人之禁止行為公告,該公告既具有法規命令性質,自應具備法規命
令之生效要件,始可謂發生醫療法第 61 條第 1  項之公告效力。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94年簡字第 997 號
  要  旨:
全民健康保險法第 39 條規定,僅係在區分何種費用屬該法所給付之範圍
,並不涉及收費項目是否合法之問題,且亦應經申請核定程序後始得收取
。而經直轄市政府經公告後委任所屬衛生局執行醫療法有關直轄市政府權
限事項,於法並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97年訴字第 179 號
  要  旨:
房屋稅條例第 15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謂「經立案之私立慈善救濟事業
」,並未明文規定私立慈善救濟事業之立案主管機關,自應依立法目的及
精神,再以慈善救濟事業之型態、範圍及其設立法令依據與認定標準,予
以認定。內政部認為辦理慈善救濟事業之財團法人醫療機構,其並非立案
主管機關,而原告之立案機關衛生署,則依其職權明白認定原告係慈善救
濟事業,原告自無再向內政部重復立案之必要,依上開醫療法第 11 條及
同法第 38 條第 2  項之規定,原告自符合房屋稅條例第 15 條第 1  項
第 2  款所規定「業經立案之私立慈善救濟事業」之要件。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11 裁判字號: 97年訴字第 3011 號
  要  旨:
房屋稅條例第 1  項第 2  款規定,私有房屋業經立案之私立慈善救濟事
業,不以營利為目的,完成財團法人登記者,其直接供辦理事業所使用之
自有房屋免徵房屋稅。財政部 64 年 11 月 4  日台財稅字第 37824  號
及同年 12 月 19 日台財稅字第 38987  號函,已釋示宗教團體興辦之醫
院屬慈善救濟事業,得免徵房屋稅;又在現今醫療體系中,醫療財團法人
醫院依據上開醫療法規定,仍具『救濟』之性質,即其仍持續提供醫療救
濟服務,爰應可認屬廣義之『慈善』事業。綜上,財團法人○○綜合醫院
及其各分院應可認屬慈善救濟事業。」等語在卷。因此,內政部已明白表
示辦理慈善救濟事業之財團法人醫療機構,內政部並非立案主管機關,且
原告之立案機關衛生署,亦已依其職權認定原告係慈善救濟事業,則在上
開認定經有權機關予以撤銷之前,各機關均應予以尊重,故依上揭說明,
足認原告已符合房屋稅條例第 15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定「業經立案之
私立慈善救濟事業」之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160 號
  要  旨:
醫療法第 84 條、第 104  條規定,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違反
第 84 條規定為醫療廣告者,處新臺幣 5  萬元以上 25 萬元以下罰鍰。
本件縣政府衛生局,以被處分人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裁處罰鍰
。被處分人代表人不服,提起訴願,經行政院衛生署以其非行政處分相對
人,屬當事人不適格,乃決定不受理,被處分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撤銷
訴訟部分,本件訴願機關即行政院衛生署,並未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應以
原處分機關即縣政府為撤銷訴訟被告,即為已足,被處分人誤列其為被告
,於法不合;至於被處分人對縣政府提起撤銷訴訟部分,撤銷訴訟須以經
過訴願程序為前提,被處分人未於法定期間提起訴願,核屬未經合法之訴
願程序,故其所提撤銷訴訟,仍屬不備起訴要件,為不合法,且屬不能補
正,故應依行政訴訟法第 107  條第 1  項第 10 款規定駁回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98年簡字第 312 號
  要  旨:
醫療法第 9  條規定,所謂醫療廣告,係指利用傳播媒體或其他方法,宣
傳醫療業務,以達招徠患者醫療為目的之行為。其內容應以同法第 85 條
第 1  項規定,以下列事項為限:一、醫療機構之名稱、開業執照字號、
地址、電話及交通路線。二、醫師之姓名、性別、學歷、經歷及其醫師、
專科醫師證書字號。三、全民健康保險及其他非商業性保險之特約醫院、
診所字樣。四、診療科別及診療時間。五、開業、歇業、停業、復業、遷
移及其年、月、日。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容許登載或播放事項。
」其中關於醫師之經歷,應認「代訓」及「進修」證明,係公立醫院之醫
師至教學醫院接受專科醫師代訓,應屬醫院間醫師教育訓練之合作模式,
與受聘僱於教學醫院而領有在職證明或離職證明自屬有別,如未實際受聘
僱於上述代訓或進修之醫院醫院,則其前開受訓及進修之經歷,自不得據
以宣稱其曾為該醫院之耳鼻喉科醫師,並以此為醫療廣告,宣傳醫療業務
,以達到招徠患者醫療為目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98年簡字第 312 號
  要  旨:
醫療法第 9  條規定,所謂醫療廣告,係指利用傳播媒體或其他方法,宣
傳醫療業務,以達招徠患者醫療為目的之行為。其內容應以同法第 85 條
第 1  項規定,以下列事項為限:一、醫療機構之名稱、開業執照字號、
地址、電話及交通路線。二、醫師之姓名、性別、學歷、經歷及其醫師、
專科醫師證書字號。三、全民健康保險及其他非商業性保險之特約醫院、
診所字樣。四、診療科別及診療時間。五、開業、歇業、停業、復業、遷
移及其年、月、日。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容許登載或播放事項。
」其中關於醫師之經歷,應認「代訓」及「進修」證明,係公立醫院之醫
師至教學醫院接受專科醫師代訓,應屬醫院間醫師教育訓練之合作模式,
與受聘僱於教學醫院而領有在職證明或離職證明自屬有別,如未實際受聘
僱於上述代訓或進修之醫院醫院,則其前開受訓及進修之經歷,自不得據
以宣稱其曾為該醫院之耳鼻喉科醫師,並以此為醫療廣告,宣傳醫療業務
,以達到招徠患者醫療為目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5 裁判字號: 98年簡字第 553 號
  要  旨:
行為人非醫療機構,涉有違反醫療法第 84 條規定,為醫療廣告之行為,
縱行為人主張其非醫療廣告,縱為醫療廣告亦非其本人而係其員工所刊載
。惟就其廣告內容而言,顯有藉折扣、贈品等優惠方式,誘導民眾前往其
機構進行健康檢查,而達招徠醫療業務及獲得更多商業利益之意圖,確屬
「醫療廣告」無誤。又縱係員工刊載,則行為人自有違反行政法上義務,
其受僱或從業之工讀生之過失,依行政罰法第 7  條第 2  項規定,自應
推定為行為人之過失,亦應負其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責任。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6 裁判字號: 99年簡字第 2 號
  要  旨:
對於醫療廣告內容之限制,依據醫療法第 86 條第 7  款規定,醫療廣告
不得以其他不正當方式為宣傳。查本件受處分人刊登於網頁之廣告訊息,
強調特效療法、專治等聳動用語,顯為以不正當方式宣傳醫療業務之醫療
廣告。受處分人雖辯稱上開訊息均非刊登於對外公開網址而不構成廣告云
云,惟查該網址並未設有帳號密碼等加密措施,而屬不特定人得瀏覽之公
開狀態。受處分人復主張應受同法第 85 條第 3  項規範,然上開二條文
之規範目的不同,受處分人比附援引自無理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