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 6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2117 號
  要  旨:
按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 3  條、勞動基準法第 2  條第 1、2、3、6 款規
定,凡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即屬勞工退休金條例所稱之勞工
,而約定勞工與雇主關係之契約,即屬勞動契約。至於報酬給付方式究係
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給付,或有無底薪,顯非判斷其是否屬勞工工
資之考量因素,故採取純粹按業績多寡核發獎金之佣金制保險業務員,如
與領有底薪之業務員一般,均受公司之管理、監督,並從事一定種類之勞
務給付者,仍屬勞動契約關係之勞工。又按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及
勞工退休金條例等相關勞動法令,有其保護弱勢勞工權益之特殊政策目的
,以符憲法第 142  條及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第 8  項所揭櫫民生主
義國家之基本國策及社會福利國家之原則,與民法債編第 2  章各種之債
第 7  節僱傭之規定,其規範目的尚非相同,兩者用語亦非完全一致,縱
部分用語相同,其概念內涵亦非完全相同。是於正確解讀相關勞動法令所
規定勞動契約之內涵時,自無從僅由民法所規定僱傭契約之概念加以理解
,亦即民法之僱傭契約及勞動基準法等勞動法令之勞動契約,固均屬於勞
務契約,惟勞動契約不以民法所規定之僱傭契約為限,凡關於勞務給付之
契約,其具有從屬性勞動之性質者,縱兼有承攬、委任等性質,仍應認屬
勞動契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2226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2  條第 2  條第 3  款係規定,勞工者,謂受雇主僱用從
事工作獲致工資者,故如係純粹依照業績多寡而為獎金核發之佣金制保險
業務員,並和一般有底新之業務員一樣,有受公司管理、監督,並從事一
定種類之勞務給付者,自屬勞動契約關係中所稱之勞工。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3年判字第 204 號
  要  旨:
法律規定陳述意見程序之目的,係為使主管機關得知行為人之意見。原處
分作成前,主管機關雖未以書面通知陳述意見,然倘行為人已自行主動以
陳述意見書等書面向被上訴人陳述意見時,即難謂有違法。

4 裁判字號: 108年上字第 954 號
  要  旨:
工資的定義,並未排除按件計酬的情形,自不能逕以員工係按招攬業務的
績效核給報酬,即謂該報酬非屬工資;而雇主為激勵勞工士氣、留住或吸
引人才,若以年度盈餘中抽取部分所發給在職員工之獎金,由於需視雇主
年度盈餘狀況、個人表現及是否在職,以決定是否核發及其金額,顯見其
非單純因勞工提供勞務即可必然獲取之對價,亦非勞工於制度上得經常性
領得之給與,則屬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 10 條第 2  款所定具有恩惠、
勉勵性質之給與,而非勞動基準法第 2  條第 3  款所謂之工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9年上字第 261 號
  要  旨:
民法上以有償方式提供勞務之契約,未必皆屬勞動契約,是應就勞務給付
之性質,按個案事實客觀探求各該勞務契約之類型特徵。如提供勞務者基
於人格上從屬性,有他人提供受其指示之拘束、由他人決定之勞務的義
務,原則上無形成諸如涉及勞務內容、履行、時間與地點等職務內容之實
質自主決定權,可謂係受勞動法保護之勞工。釋字第 740  號解釋則揭示
可從可否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並自行負擔企業風險加以判斷,而不得逕以行
政監理之管理規則認定依據。是以關於保險業務員為其所屬保險公司從
事保險招攬業務而訂立之勞務契約,基於私法自治原則,有契約形式及內
容之選擇自由,其類型可能為僱傭、委任、承攬或居間,其選擇之契約類
型是否為勞動契約,應就個案事實及整體契約內容,按勞務契約之類型特
徵,依勞務債務人與勞務債權人間之從屬性程度之高低判斷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11年上字第 474 號
  要  旨:
勞工保險主管機關對於雇主符合提繳手續而未辦理,應作成行政處分,課
予雇主限期補辦提繳之作為義務,於其屆期仍未補申報,得裁處罰鍰,並
公布雇主名稱及負責人姓名等資訊。又有效行政處分(前行政處分)之存
在及內容,成為作成他行政處分(後行政處分)之前提要件時,前行政處
分作成後,後行政處分應以前行政處分為其構成要件作為決定之基礎。當
事人若以後行政處分為訴訟客體,提起行政訴訟,具有構成要件效力之前
行政處分非訴訟客體,其合法性即非受訴行政法院審理之範圍。若後行政
處分經判決確定為合法,而前行政處分嗣後為其他有權機關撤銷變更,致
後行政處分之合法性失所依據,其救濟方式則應依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
第 1  項第 11 款提起再審之訴。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105年簡上再字第 15 號
  要  旨:
本於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第 2  項之再審事由提起再審之訴,因所據之
司法院釋字第 740  號解釋為統一解釋,非屬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
5 條第 1  項第 2  款,就認為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發生有牴觸
憲法之疑義所作之解釋,原不具備法定再審之原因,且提起在再審時已逾
該解釋公布當日起算 30 日之不變期間,以上述事由提起再審之訴部分,
自非合法。再者,原確定判決固為同解釋理由中所稱之「民事法院判決」
引起歧見之案件,但原確定判決並非逕以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為認定依據
,且同解釋亦揭示保險業務員與其所屬保險公司所簽訂之保險招攬勞務契
約,是否為勞動契約,應視保險業務員得否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之方式,並
自行負擔業務風險以為斷,不得逕以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為認定依據,並
非認定原確定判決適用法令所表示之見解有違背法令之本旨,故無釋字第
188 號解釋之適用。是以,據上述事由提起再審之訴,皆於法不合,再審
之訴應予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326 號
  要  旨:
於正確解讀相關勞動法令所規定「勞動契約」之內涵時,無從僅由民法所
規定僱傭契約之概念加以理解,亦即民法之僱傭契約及勞動基準法等勞動
法令之勞動契約,固均屬於勞務契約,惟勞動契約不以民法所規定之僱傭
契約為限,凡關於勞務給付之契約,其具有從屬性勞動之性質者,縱兼有
承攬、委任等性質,仍應認屬勞動契約。保險業務員「必須親自履行招攬
業務工作」、「必須遵守保險公司所制定之各項規範」,均符合勞動契約
人格從屬性、親自履行之特性。又「新契約申報、保戶契約變更服務、理
賠文書遞件申請、首年度與續年度保費收取繳交等都有賴同僚配合完成」
,亦存在組織從屬性,符合勞動契約之特色。故保險業務員為適用勞動基
準法之勞工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926 號
  要  旨:
保險業務員具有自行決定工作時間與地點、報酬給付方式不包括底薪,而
且無業績要求(自行負擔業務風險)之特徵,就此部分具有獨立性,而具
有承攬之性質,然於所爭執之勞務供給關係中,如同時存在從屬性與獨立
性勞務提供之特徵時,經整體觀察後,如從屬性特徵對於整體契約關係勞
務供給關係具有重要性時,縱有非從屬性勞務供給之特徵存在,仍無礙其
整體歸屬勞動契約之屬性判斷。雇主對於工作時間、地點之管制或報酬計
算方式,固可為從屬性判斷之參考要素,然究非為唯一或具有關鍵性之標
準。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112年訴字第 916 號
  要  旨:
以有償方式提供勞務之契約是否為勞動契約,應就個案事實及整體契約內
容,探求勞務債務人與勞務債權人間之從屬性程度之高低以為斷。又因勞
動契約之定性為適用勞動法之基礎,基於勞動法以實踐憲法保護勞工之立
法目的,只要當事人的法律關係中已有相當程度之從屬性特徵,縱其部分
職務內容具若干獨立性,仍應寬認屬勞雇關係。因此,契約雖名之為「承
攬」,惟是否具有勞動契約之性質,仍應依契約實質內容予以判斷,不因
契約名稱冠以「承攬」,即得逕認非屬勞動契約。而保險公司藉由業績考
核、終止合約甚或片面決定報酬支給條件等方式,驅使業務員必須致力爭
取招攬業績,以獲取報酬及續任業務員之職,對於所屬業務員具有行使其
監督、考核、管理及懲處之權,兩者間具有從屬性關係,且業務員以勞務
維繫保險契約之效力而獲得之報酬,具有勞務對價性。故機關認定兩者間
成立勞動契約關係,而以原處分核定逕予更正及調整業務員之月提繳工資
,短計之勞退金將予以補收,於法並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1 裁判字號: 112年訴字第 927 號
  要  旨:
保險業務員與其所屬保險公司所簽訂之保險招攬勞務契約,是否為勞動基
準法第 2  條第 6  款所稱勞動契約,應視勞務債務人即保險業務員得否
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之方式,並自行負擔業務風險以為斷。又民法上以有償
方式提供勞務之契約,未必皆屬勞動契約,應就個案事實及整體契約內容
,探求勞務債務人與勞務債權人間之從屬性程度之高低以為斷。又因勞動
契約之定性為適用勞動法之基礎,只要當事人的法律關係中已有相當程度
之從屬性特徵,縱其部分職務內容具若干獨立性,仍應寬認屬勞基法規範
之勞雇關係。保險公司與保險業務員間所簽訂的契約,不因契約名稱冠以
「承攬」,即得逕認非屬勞動契約。此外,就業務員之報酬計算方式及業
績考核部分,保險公司藉由業績考核、終止合約甚或片面決定報酬支給條
件等方式,驅使業務員必須致力爭取招攬業績,以獲取報酬及續任業務員
之職。業務員從屬於保險公司經濟目的下提供勞務,而為保險公司整體營
業活動的一環,且保險公司對保險業務員有監督、考核、管理及懲處之權
利,兩者間具有從屬性關係,因業務員提供「必須隨時對保戶提供後續服
務」之勞務以維繫保險契約之效力而獲得之報酬,均具有勞務對價性。故
法院認為兩者間成立勞動契約關係,而以原處分核定逕予更正及調整業務
員之勞退金月提繳工資,短計之勞退金將予以補收,於法並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