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1年台上字第 1183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1  項係規定,每兩週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 84 小
時,而該規定又係於 89 年 7  月 19 日所修定,應可認該締約基礎之客
觀情事,有因該法修定而有變動者,屬不可歸責於雙方之事由,自應允許
雇主對於增加勞工薪資支出部分,為工期之延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3年判字第 314 號
  要  旨:
依政府採購法第 1  條規定及同法第 101  條之立法理由可知,政府採購
法之目的在於建立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維護公平、公正之競爭市場,
並排除不良廠商,以達有效率之政府採購。而採購契約成立後,得標廠商
即負有依債務本旨給付之義務,茍未依債務本旨為給付,並有可歸責之事
由,致延誤履約期限,即該當於同法條第 1  項第 10 款所稱「因可歸責
於廠商之事由,致延誤履約期限」,不以全部可歸責為必要。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5年判字第 165 號
  要  旨:
證據之證明力如何或如何調查事實,事實審法院有衡情斟酌之權,苟已斟
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而未違背論理法則、經驗法則或證據法
則,即不能指為違法。公司既於原處分作成前召開勞資會議,會議中已就
有關公司為因應服務業之特性,而有變形工時之適用及國定假日挪移實施
等事項,通過決議。行政機關未舉證證明公司勞資會議有何違反勞資會議
實施辦法之規定,即不能指為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269 號
  要  旨:
行政罰之主、客觀構成要件,兩者分別存在而個別判斷,尚不能以行為人
有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即推論出該行為係出於故意或過失。而公司
是否具有故意或過失之行政罰主觀構成要件,如未據以論斷,逕以公司未
給付延長工時工資,違反勞動基準法第 24 條第 1  款規定,混淆原應分
別判斷之行政罰主、客觀構成要件,有適用法令不當之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541 號
  要  旨:
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外,延長工作時間,基於雇主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
,為雇主提供勞務,以及雇主明知或可得而知勞工在其指揮監督下之工作
場所延長工作時間所提供之勞務,卻未制止或為反對之意思而予以受領,
則應認勞動契約之雙方當事人業就延長工時達成合致之意思表示,雇主即
負有本於勞動契約及勞動基準法規定給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之義務,且不
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617 號
  要  旨:
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外,延長工作時間,無論係基於雇主明示或可得推知
之意思而為雇主提供勞務,或雇主明知或可得而知勞工在其指揮監督下之
工作場所延長工作時間提供勞務,卻未制止或為反對之意思而予以受領,
均應認勞動契約之雙方當事人就延長工時達成合致之意思表示,該等提供
勞務時間即屬延長工作時間,雇主負有本於勞動契約及勞動基準法規定給
付延長工時工資之義務,此不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715 號
  要  旨:
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外,延長工作時間,無論係基於雇主明示或可得推知
之意思而為雇主提供勞務,或雇主明知或可得而知勞工在其指揮監督下之
工作場所延長工作時間提供勞務,卻未制止或為反對之意思而予以受領,
則應認勞動契約之雙方當事人業就延長工時達成合致之意思表示,該等提
供勞務時間即屬延長工作時間,雇主負有本於勞動契約及勞基準法規定給
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之義務,此不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107年判字第 211 號
  要  旨:
勞工上、下班之刷卡紀錄,如有與其實際出勤情形不符之處,雇主事後負
有於核發當月工資前會同勞工予以及時修正之義務。如不問勞工上、下班
刷卡時間及雇主事後修改或加註之原因,是否與其實際出勤情形相符,而
認為祇要雇主未變更勞工之實際刷卡時間,且隨時得調出以供查驗,即已
符合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5  項所課予之作為義務,有判決適用法規不
當之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107年判字第 457 號
  要  旨:
上級機關就具體個案所表示之見解,並非行政程序法第 159  條第 1  項
所稱行政規則,自難謂具有拘束訂定機關、其下級機關及屬官之效力。

10 裁判字號: 107年判字第 708 號
  要  旨:
雙方就選擇之契約類型應如何歸屬有爭議時,應按雙方契約約定之主要給
付義務內容及其實際履約之情形,依其所構成之類型特徵判斷,而不應拘
泥於雙方所使用之契約名稱;而不論勞務契約之契約類型為何,勞務債務
人提供之勞務,均須按勞務債權人之指示,並盡一定之注意程度,故勞務
債務人是否必須依勞務債權人之指示為勞務之提供,並不足以作為勞動契
約之類型特徵。因此,是否為勞動契約之判斷,於人格從屬性上,著重於
自由決定工作時間在人格自由發展上之意義,於經濟從屬性上,則以企業
風險負擔為論據,而不應片面置重於勞務之指揮監督。如雙方不存在勞動
契約之從屬性,基於私法自治原則,應由人民自由決定其契約內容,不受
勞動基準法之規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1 裁判字號: 108年上字第 799 號
  要  旨:
參照司法院釋字第 726  號解釋理由意旨可知,勞工之工作時間、例假、
休假乃勞動關係之核心問題,影響勞工之健康及福祉甚鉅,惟社會不斷變
遷,經濟活動愈趨複雜多樣,各種工作之性質、內容與提供方式差異甚大
,此所以立法者特就相關最低條件為相應之不同規範。為因應特殊工作類
別之需要,勞動基準法第 84 條之 1  規定乃就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之特殊工作者,容許勞雇雙方就其工作時間等事項另行約定,經當地主管
機關核備,排除同法第 30 條等規定之限制。中央主管機關之公告與地方
主管機關之核備等要件,係為落實勞工權益之保障,避免特殊工作之範圍
及勞雇雙方之約定恣意浮濫。又勞雇雙方就其另行約定依同法第 84 條之
1 規定報請核備,雖屬行政上之程序,然因工時之延長影響勞工之健康及
福祉甚鉅,且因相同性質之工作,在不同地區,仍可能存在實質重大之差
異,而有由當地主管機關審慎逐案核實之必要。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108年判字第 173 號
  要  旨:
審酌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在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內為雇主提供勞
務,雇主則以工資為對待給付,勞動基準法第 24 條雖規定雇主對於延長
工作時間的勞工負有給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義務,惟依同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雇主如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必要,須經勞雇雙
方同意,雇主並應給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又因勞工常屬弱勢之一方,
或有時囿於組織文化、氛圍或潛規則,難以期待其得以立於平等地位與雇
主協商,且雇主對於勞工在其管領下的工作場所提供勞務,具有指揮監督
的權利及可能,故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外,延長工作時間,無論是基於雇
主明示的意思而為雇主提供勞務,或雇主明知或可得而知勞工在其指揮監
督下的工作場所延長工作時間提供勞務,卻未制止或為反對的意思而予以
受領,則應認勞動契約雙方當事人已就延長工時達成合致的意思表示,該
等提供勞務時間即屬延長工作時間,雇主負有本於勞動契約及勞動基準法
規定給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義務,此不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
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108年判字第 414 號
  要  旨:
依勞動基準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倘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
外工作之必要者,須經勞雇雙方同意,故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延長
工作時間,無論係基於雇主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而為雇主提供勞務,或
雇主明知或可得而知勞工在其指揮監督下之工作場所延長工作時間提供勞
務,卻未制止或為反對之意思而予以受領,應認勞動契約之雙方當事人業
就延長工時達成合致之意思表示,該等提供勞務時間即屬延長工作時間,
雇主負有本於勞動契約及勞基法規定給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之義務,此不
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108年判字第 414 號
  要  旨:
依勞動基準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倘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
外工作之必要者,須經勞雇雙方同意,故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延長
工作時間,無論係基於雇主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而為雇主提供勞務,或
雇主明知或可得而知勞工在其指揮監督下之工作場所延長工作時間提供勞
務,卻未制止或為反對之意思而予以受領,應認勞動契約之雙方當事人業
就延長工時達成合致之意思表示,該等提供勞務時間即屬延長工作時間,
雇主負有本於勞動契約及勞基法規定給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之義務,此不
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5 裁判字號: 100年訴字第 1121 號
  要  旨:
有關勞工之失能給付問題,因是否屬職業病所致以及失能程度均屬醫理專
業領域,非可由民眾或相關承辦人員為自行之認定,除可由診斷書等書面
資料予以審核外,應可允許另外徵詢專科醫師意見或實地派員訪查瞭解,
故應屬法定職權,自不得指稱有所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6 裁判字號: 100年訴字第 148 號
  要  旨:
依照勞工保險條例第 19 條第 1  項規定,被保險人於保險效力開始後停
止前,發生保險事故者,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得依本條例規定,請領保險
給付,亦即所得請求之權利人應為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此係因該條例之
目的係為保障勞工生活,至於對於投保單位所應負擔的法律責任,則非係
其主要規範或保護目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7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1227 號
  要  旨:
按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5  項規定,乃鑑於工作時間為勞動條件之重要
因素之一,而勞雇雙方對於工時、工資、休息及休假等問題,於認定上時
有爭議,並經常損及勞雇關係和諧,為使勞工之正常工作時間及延長工作
時間記錄明確化,乃以法律強制課予雇主應詳細記錄勞工出勤情形,並將
此紀錄保存一定期間之作為義務,俾勞資雙方日後如對勞工實際工作時間
發生爭執時,得作為解決勞資爭議之佐證與依據。故對於勞工工時之安排
,除雇主已依該法第 84 條之 1  規定,以書面與勞工另行約定工時,並
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備外,雇主應依該法第 30 條第 5  項規定,置備記
載保存勞工簽到簿或出勤卡;如有延長工時,雇主應負有依該法第 24 條
規定給付延長工時工資之義務;並負有依該法第 32 條第 2  項規定,延
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1 日不得超過 12 小時之義務。如
有違反者,即應依該法第 79 條第 1  項第 1  款及第 3  項規定予以裁
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8 裁判字號: 105年訴字第 1201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5  項規定,乃鑑於工作時間為關係工時、工資、
休息、休假之重要勞動條件,故課予雇主保持出勤紀錄之義務,俾於勞資
爭議時得為佐證,故雇主應確實記載勞工之出勤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9 裁判字號: 105年訴字第 1201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5  項規定,乃鑑於工作時間為關係工時、工資、
休息、休假之重要勞動條件,故課予雇主保持出勤紀錄之義務,俾於勞資
爭議時得為佐證,故雇主應確實記載勞工之出勤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0 裁判字號: 105年訴字第 236 號
  要  旨:
對於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處以裁罰性之行政處分,涉及人民權利
之限制,其處罰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應由法律定之,以命令為之者,
應有法律明確授權,始符合憲法第 23 條法律保留原則之意旨(司法院釋
字第 394  號、第 402  號、第 619  號解釋參照)。行為時勞基法第
79  條第 1  項第 1  款對於違反同法第 30 條第 5  項所定之行政法上
義務之雇主,固可處以行政罰,惟勞基法第 30 條第 5  項課予雇主之行
政法上義務為「置備勞工簽到簿或出勤卡,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並保
存 1  年」,並未課予其記載勞工出勤情形應記至分鐘為止之義務。雖行
為時勞基法施行細則第 21 條規定:「雇主依本法第 30 條第 5  項規定
記載勞工出勤情形之時間,記至分鐘為止。」然此僅係主管機關為協助雇
主執行設置簽到簿或出勤卡之細節性規定,並非勞基法第 79 條第 1  項
第 1  款及第 30 條第 5  項裁罰性法律之構成要件,是雇主置備勞工簽
到簿或出勤卡若有未記至分鐘情事,僅為不符主管機關行政上之要求,若
以雇主違反此要求而對之處以行為時勞基法第 79 條第 1  項第 1  款及
第 80 條之 1  之處罰,顯以法規命令增加裁罰性法律所未規定之處罰,
且無法律明確之授權,即與法律保留原則之意旨不符。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21 裁判字號: 105年訴字第 261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5  項規定,雇主應置備勞工簽到出勤卡,逐日詳
實記載勞工實際上下班時間,係藉由簽到簿或出勤卡認定勞資間工時,以
為工資認定基礎。縱使資方同意員工不打下班卡,但還是要記載員工下班
時間。若無下班卡又未註記下班時間,即無從認定勞工工時及有無加班。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2 裁判字號: 105年簡上再字第 15 號
  要  旨:
本於行政訴訟法第 273  條第 2  項之再審事由提起再審之訴,因所據之
司法院釋字第 740  號解釋為統一解釋,非屬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
5 條第 1  項第 2  款,就認為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發生有牴觸
憲法之疑義所作之解釋,原不具備法定再審之原因,且提起在再審時已逾
該解釋公布當日起算 30 日之不變期間,以上述事由提起再審之訴部分,
自非合法。再者,原確定判決固為同解釋理由中所稱之「民事法院判決」
引起歧見之案件,但原確定判決並非逕以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為認定依據
,且同解釋亦揭示保險業務員與其所屬保險公司所簽訂之保險招攬勞務契
約,是否為勞動契約,應視保險業務員得否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之方式,並
自行負擔業務風險以為斷,不得逕以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為認定依據,並
非認定原確定判決適用法令所表示之見解有違背法令之本旨,故無釋字第
188 號解釋之適用。是以,據上述事由提起再審之訴,皆於法不合,再審
之訴應予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3 裁判字號: 106年簡上字第 31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49 條第 1  項規定員工以「團體」方式與資方協商,「工
會」或「勞資會議」,均是員工形成團體的方式,二機制於監督企業之角
色,效力及功能有所不同,應由較具正式組織之工會來行同意,惟若無成
立工會,經由勞資會議亦為法定可行之同意方式。事業單位既已成立工會
,尚不得逕據分公司勞資會議之同意以代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4 裁判字號: 106年簡上字第 37 號
  要  旨:
91  年 12 月 25 日修正後勞動基準法第 49 條第 1  項已明定女工可否
於午後 10 時至翌晨 6  時之時間內工作,應以工會同意為優先,若無工
會,始得經勞資會議同意方式取代,有工會者尚無以勞資會議同意方式排
除同條項前段適用之餘地。又本條項之規定係鑒於婦女涉有妊娠或哺乳之
特別本能,且一般上體能較男性為弱,故有特別保障其權益之必要,而為
制度上保障,避免資方運用經濟影響力之優勢,輕易支配單一或少數女工
之意願,並無違反保障女性工作權、職業自由或平等權之虞,難謂有違憲
之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5 裁判字號: 106年簡上字第 84 號
  要  旨:
就勞動基準法第 49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修正之前後脈絡、修正後之文義
解釋,可知就女性勞工可否於深夜時間工作之法政策,修法方向係指向應
以工會同意為優先,須事業單位無工會,始得經勞資會議同意方式取代。
又該但書所稱「事業單位」包含其所屬各事業場所(即分公司、分支機構
)在內之整體組織機構,故依體系解釋,上開規定所稱「如事業單位無工
會者」,應係指雇主並無事業單位企業工會(總公司工會),且無所屬事
業場所企業工會(分公司工會)之情形,此時方得以勞資會議同意取代工
會同意。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6 裁判字號: 107年訴字第 827 號
  要  旨:
公司違反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6  項規定,縱非出於故意惟其應注意能
注意而未注意,致違反規定,核有過失,應予裁罰。從而主管機關依勞動
基準法第 79 條第 1  項第 1  款及第 80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處該
公司罰鍰最低額二萬元,並公布公司名稱及負責人姓名,核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7 裁判字號: 107年簡上字第 20 號
  要  旨:
學說上所稱之「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係指對於人民同一違法行為,禁止
國家為二次以上之處罰而言。行政罰法第 24 條即係上開原則之具體立法
,而同法第 25 條則揭示數行為分別處罰原則。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而
應處罰鍰者,究竟應係從一重裁處,或分別處罰,即應視其行為個數決定
之。違反勞動基準法第 32 條第 2  項雇主延長工作時間限制之規定,與
未給付勞工延長工時之工資,違反勞動基準法第 24 條之規定;前者為「
禁止勞工加班逾時」不作為義務之違反,後者則係「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加
給」作為義務之違反,顯係兩個行為而違反兩個行政法上之義務,應依行
政罰法第 25 條規定,以併罰之方式裁處。

28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1927 號
  要  旨:
依勞基法第 7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所為之裁罰,因屬裁量處分,又
無裁量收縮至零之情形,倘由有管轄權之主管機關裁處,則其仍須就個案
情節裁量,且其裁量權行使之結果,亦非必然與原處分之罰鍰金額相同,
故無行政程序法第 115  條規定之適用。

29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1993 號
  要  旨:
依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2  項、第 36 條第 2  項第 1  款規定,採二
週變形工時者,僅係雇主得將勞工二週內二日之正常工作時數,分配於其
他工作日,但仍受有每日不得超過二小時、每週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四十
八小時,且勞工每七日至少仍應有一日之例假,每二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
至少應有四日之限制,斷無因採二週變形工時即有使勞工連續出勤十二日
之可能。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0 裁判字號: 108年訴更二字第 85 號
  要  旨:
按勞工於正常上班時間以外之時間仍留在工作場所,不僅可合理推認勞工
乃係在提供勞務,且雇主若對於勞工加班採取不鼓勵的立場甚或反對勞工
加班,亦得事先或隨時採取必要之防止措施,以避免勞工加班,而非消極
容任勞工滯留工作場所提供勞務,卻又拒絕給付加班費,而平白受領勞工
提供勞務之利益。次按勞工於延長工作時間在工作場所提供勞務,雇主未
制止或為反對的意思而予以受領,即有依行為時勞動基準法第 24 條第 1
項規定給付加班費之義務,並不因公司設有申請加班制度而得以免除,亦
不因員工事後未申請加班費,即得逕行推認係員工自行放棄權利而解免雇
主支付加班費之義務,反而雇主應主動查明勞工於延長時間是否確實提供
勞務,於核實後主動提出或給付加班費。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1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13 號
  要  旨:
按勞動基準法之立法目的在於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與
經濟發展,而為勞動條件最低標準之規定,關於勞工延長工作時間,雇主
應加給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即在保障勞工獲取應得之勞務對價,保護勞
工免於遭到雇主剝削。是故,同法第 24 條、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依
合目的性解釋,應係對雇主要求勞工延長工時之限制及程序要求,並課予
雇主加給工資之義務,以保障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之勞工,非謂僅限於雇主
始有發動要約延長工時之權利。故只要雇主與勞工間有延長工時之意思合
致,不論係明示或默示,事前同意或事後追認,均非法所不許。而雇主對
勞工自動延長工時工作,固有同意或拒絕受領之權,然倘雇主容認勞工延
長工時工作,而未為拒絕或反對之意思表示,並將延長工時登載於勞工出
勤紀錄簿者,尚非不得據以認定雇主同意延長工時之事實,而有依同法第
24  條加給工資之義務,且不因雇主採取加班申請制而有所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2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238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2  項、第 30 條之 1  第 1  項、第 32 條第 1
項、第 49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容許勞雇雙方基於特殊工作需要,就「彈
性工時」、「變形工時」、「延長工時」及「女工深夜工作」等事項,可
透過勞資協議機制同意而為不同約定,並以工會同意為優先,無工會時始
例外委由勞資會議行之。總公司既有成立企業工會,各分支機構關於上揭
勞動條件之變更,當須經企業工會同意,要無以各分支機構未成立廠場工
會為由,而謂分支機構就該等勞動條件之變更,只需經各分支機構之勞資
會議同意即可,藉以規避總公司企業工會監督。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3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574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2  項、第 30 條之 1  第 1  項、第 32 條第 1
項、第 49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容許勞雇雙方基於特殊工作需要,就「
彈性工時」、「變形工時」、「延長工時」及「女工深夜工作」等事項,
可透過勞資協議機制同意而為不同之約定,並以工會同意為優先,無工會
時,始例外委由勞資會議行之。總公司既有成立企業工會,各分支機構關
於上揭規定所示勞動條件之變更,當須經企業工會同意,尚不得以各分支
機構未成立廠場工會為由,而謂分支機構就該等勞動條件之變更,只需經
各分支機構之勞資會議同意即可,藉以規避總公司企業工會監督。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4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574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2  項、第 30 條之 1  第 1  項、第 32 條第 1
項、第 49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容許勞雇雙方基於特殊工作需要,就「
彈性工時」、「變形工時」、「延長工時」及「女工深夜工作」等事項,
可透過勞資協議機制同意而為不同之約定,並以工會同意為優先,無工會
時,始例外委由勞資會議行之。總公司既有成立企業工會,各分支機構關
於上揭規定所示勞動條件之變更,當須經企業工會同意,尚不得以各分支
機構未成立廠場工會為由,而謂分支機構就該等勞動條件之變更,只需經
各分支機構之勞資會議同意即可,藉以規避總公司企業工會監督。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5 裁判字號: 109年訴更三字第 9 號
  要  旨:
倘人民依行政指導而為一定行為時,嗣後行政機關反而認定人民依該行政
指導所為之行為係屬違法,自有違誠實信用原則,且侵害人民正當合理之
信賴。又行政機關熟悉各項行政法規,對其所掌管之事務具有專業性,且
有職權調查事證之權限,若要求人民能辨別行政機關所為行政指導係屬違
法、不當,因而拒絕遵從,即欠缺期待可能性。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6 裁判字號: 109年簡上字第 37 號
  要  旨:
違反土地管轄規定之行政處分,權益受有損害之人民本得訴請撤銷。惟基
於行政經濟之考量,在一定條件下,並無專以違反土地管轄為由予以撤銷
之必要。惟因裁量處分之作成,不同之行政機關可能為不相同之處分,故
關於裁量處分,應無行政程序法第 115  條規定之適用。 

37 裁判字號: 111年訴字第 1288 號
  要  旨:
按勞動基準法第 32 條明定雇主延長工時之法定要件及程序,排除私法自
治原則之適用,賦予公權力介入管制之規範目的,乃衡酌企業內勞工工時
制度形成與變更,攸關企業之競爭力與生產秩序,且經濟活動愈趨複雜多
樣,倘勞動條件及勞資關係模式過度僵化,將有礙於經濟整體發展,惟為
保障勞工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之基本權益,避免經濟弱勢之勞工獨自面對
及屈從於雇主所提出之不利勞動條件,故不許雇主得經個別勞工之同意延
長工時,而明定雇主應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
意後,始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其將「經勞資會議同意」列為事業單位無
工會時之備用方式之緣由,在於考量勞工團結權受工會法保障,工會相較
於勞資會議,當更具與資方折衝之實力,且可避免雇主利用經濟優勢,在
勞資會議召開之前,藉由不當手段左右個別勞工之自主意願,以弱化工會
功能,瓦解勞工團結權,遂取不利於勞工之勞動條件。是以,總公司有成
立企業工會,而各分支機構未成立廠場工會者,雇主就其各分支機構員工
之工時為延長時,當須經企業工會之同意,不得逕由各分支機構之勞資會
議同意為之,以規避工會監督。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8 裁判字號: 111年訴字第 512 號
  要  旨:
現代國家基於「有責任始有處罰」之原則,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
,應以行為人主觀上有可非難性及可歸責性為前提。又裁處罰鍰,依行政
罰法第 8  條、第 18 條第 1  項規定,除依行政罰法規定之減輕或免除
及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外,仍不得低於法定罰鍰之最低額,否則即有
裁量逾越之違法。復依新北市政府處理違反勞動基準法事件統一裁罰基準
附表第 19 項次規定,僱用人數一百人以上之事業,第一次違反勞動基準
法第 23 條第 2  項規定處 4  萬至 8  萬元罰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9 裁判字號: 99年簡字第 134 號
  要  旨:
勞動基準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
作之必要者,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者
,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而雇主延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
依同條第 2  項規定,一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一個月工作總時數不得超
過四十六小時。惟此規定之所以對正常工作時間、延長工作時間加以限制
,係為照顧勞工身心健康防止弊害而設,且同法第 24 條規定延長工作時
間之工資加成發給,若勞工有加班之事實,依理自會請領加班費,若以勞
工上下班明細表所載,非其實際工作時間,應可採信;而公司亦無延長工
作時間,行政機關以公司違規延長勞工工作時間,且有應發給加班費而未
發給之情事而處以罰鍰,其認定事實即有違行政程序法第 43 條之採證法
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0 裁判字號: 99年簡字第 36 號
  要  旨:
若以雇主與勞工間約定之工作時間為每日正常工作時間 8  小時,每二週
工作總時數亦不超過 84 小時,即如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
但以地方政府主管機關前往檢查時,發現勞工出勤紀錄縱扣除上、下午休
息時間與中午休息時間後,仍逾同法第 32 條第 2  項前段所限制的 12
小時,主管機關自得依同法第 7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裁處罰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