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所得稅法第 24-2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768 號
  要  旨:
稅法上關於交際費或職工福利之列支,既以各事業經營目的之收益或營業
收入金額作為計算限額之基礎。又不論係交際費或職工福利之列支,依所
得稅法及職工福利金條例規定,既分別有其限額之規定;而應稅及免稅部
分之分攤則係依據行為時所得稅法第 24 條第 1  項關於收入與成本費用
配合原則之規定,則營利事業若其營業收入來源有應稅或非應稅之別,則
其交際費及提撥之職工福利,自應按其屬應稅或免稅營業收入各別核算規
定之限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834 號
  要  旨:
所謂綜合證券商,依證券交易法第 15 條及第 16 條規定,係指營業內容
同時包含有價證券之承銷、自營及經紀等部分,而此等營業又因綜合證券
商係分部門為之,且行為時證券商財務報表編制準則第 3  條第 1  項規
定,證券商依證券交易法第 45 條規定兼營同法第 15 條規定業務 2  種
以上者,其會計事務應依其業務種類分別辦理。故綜合證券商之營業收入
及營業費用自均應依其發生內容分部門歸屬。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268 號
  要  旨:
按證券商應依行為時證券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第 3  條第 1  項及第 17 
條規定,正確分類會計科目,按其業務種類分別辦理會計事務,即不論利
息收入及利息支出均可按業務別予以歸屬分類於各該業務部門營業收入及
營業成本項下,即屬可明確歸屬,應個別歸屬認列。且證券商對於所留存
之客戶融券賣出價款及融券保證金,依辦理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
融券管理辦法第 21 條第 1  項規定項目為限,不得移作他用,該等業務
係歸屬經紀部門,並非各部門整體資金混合使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4年判字第 739 號
  要  旨:
按證券交易法第 44 條第 1  項固明定證券商之營業須經主管機關許可及
發給許可證照,方得營業,然證券商並非特許事業,政府亦未就特定時空
管制證券商之數量,經主管機關許可而經營證券業務者復不能干涉他人因
具備一定要件而取得證券商營業許可,是證券商之營業許可,不具備「可
被企業控制」之要素,並不該當所得稅法第 60 條所規定之「營業權」。
次按綜合證券商財務報告之製作係以經紀、承銷、自營三大業務為分類,
是公司所設之權證部門,其經營業務主要乃發行認購權證,核其業務性質
應歸入上述自營業務範疇,自不因公司另設權證部門,而改變其屬自營商
之業務。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8年判字第 89 號
  要  旨:
按所得稅法第 42 條第 1  項規定不計入所得額課稅之投資收益及同法第
4 條之 1  規定停徵所得稅之證券交易所得,其所得態樣固有不同,惟均
屬所得稅明定停徵所得稅或不計入其所得額課稅之所得,故應依營利事業
免稅所得相關成本費用損失分攤辦法規定,計算免稅收入應分攤之營業費
用及利息支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626 號
  要  旨:
財政部 86 年 5  月 23 日(86)台財證(五)第 03037  號函將認購(
售)權證認定為證券交易法第 6  條第 1  項之其他有價證券,發行認購
權證係發行人與持有人間之契約行為,同時將該契約證券化,完成發行程
序實際上市後始能買賣,故發行認購權證發行人因發行所收取之價款,屬
係屬權利金收入,並非買賣認購權證之收入,其性質非屬免稅之證券交易
所得,無從適用所得稅法第 4  條之 1  。從而,證券商發行權證收取之
發行價款為權利金收入,屬應稅所得,需於發行後之買賣該認購(售)權
證,始依證券交易稅條例第 2  條第 2  款規定課徵證券交易稅,並依所
得稅法第 4  條之 1  規定,停止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