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 29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107 號
  要  旨:
興櫃股票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每日如同上櫃股票般,依法公告揭示興櫃股
票行情表予投資人參考,其交易具有一定程度之公開及透明化,具有相當
程度之客觀性,屬於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之有價證券之一種。系爭公司
之股票於 95 年 12 月 22 日開始櫃檯買賣,雖非遺贈稅法施行細則第 
28  條第 1  項所稱「已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之有價證券,但其初次
申請上櫃已經獲准,即將成為「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之有價證券」,揆
諸同施行細則第 28 條第 2  項規定,應依贈與日該項證券之承銷價格或
推薦證券商認購之價格估定其時價,而當時推薦證券商認購該公司股票價
格為每股 220  元,再審原告於 95 年 12 月 18、19 日以每股 10 元之
代價讓與他人,乃與當時股價 220  元顯不相當,行政機關發單要求再審
原告補繳贈與稅額 61,542,800 元,於法並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258 號
  要  旨:
按在會計基礎上,交易事項究應於何時入帳並計算損益,約分為「權責發
生制」與「現金收付制」。所謂權責發生制,係指收益於確定應收時,費
用於確定應付時,即行入帳;所稱現金收付制,係指收益於收入現金時,
或費用於付出現金時,始行入帳。而個人綜合所得稅原則上係採現金收付
制,亦即綜合所得稅僅對已實現之所得課稅;而所得之實現已否,係以是
否收到現金或足以替代現金之報償為準。次按綜合所得稅之納稅義務人,
如以捐贈未上市(櫃)公司股票與政府、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
團體等之目的而購買後,進而為捐贈股票之行為,並經該政府機關等允受
,成立贈與契約,該「捐贈股票」列舉扣除金額之計算,應以「取得成本
」核實認列之,始符實質課稅與租稅之公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434 號
  要  旨:
公司法第 267  條原股東新股認購權,係法律所賦予原股東之財產權,只
要依公司決定之配股比例、股價及認購期限表示認股,公司無權拒絕;惟
於股東有限責任原則下,股東有行使權利與否之抉擇權。為使公司早日獲
知股東是否行使新股認購權,公司法第 267  條規定公司發行新股時,除
保留員工優先認購之部分外,其餘於向外公開發行或洽由特定人認購前,
應公告及通知原有股東,按照原有股份比例儘先分認,並聲明逾期不認購
者,喪失其權利,屆期股東未行使其具體的新股認購權,固發生當然喪失
此一權利,其未認購之新股即得公開發行或洽由特定人認購之私法效果。
然若有具體事證足認此新股優先認購權具實質上經濟利益,並經原始股東
利用該私法規定之形式,達到將該實質經濟利益無償讓與他人之情形,本
於實質課稅之公平原則,自應使該經濟實質回歸其所對應之稅法構成要件
課稅。是以,現金增資股認購權,既屬納稅義務人放棄股東優先認股權前
即已附隨於公司股票之利益,此利益本屬股東即納稅義務人所有,則其嗣
後藉由公司法第 267  條第 3  項規定放棄新股認購權並洽特定認購之外
形,將認購股權利益轉入子女名下,使其實際取得認購權益,顯見納稅義
務人確有贈與認購股權差額利益之意,且經子女允受,此等行為係合致遺
產及贈與稅法第 4  條第 2  項關於「財產所有人以自己之財產無償給予
他人,經他人允受而生效力」之贈與要件,稅捐機關人自得依實質課稅原
則,補徵應納贈與稅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2年判字第 46 號
  要  旨:
按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5  條之 1  所謂視為委託人將享有信託利益之權利
贈與該受益人,依本法規定,課徵贈與稅,且依同法第 24 條之 1  以訂
定信託契約之日為贈與行為發生日,顯然具有擬制贈與稅客體,及使該稅
捐客體提前於信託契約成立時即實現的法律效果。然而,在未來的信託利
益實現前即擬制課徵贈與稅,該利益於課稅時之價值如何估算,宜有一致
的標準,以節省逐案查估的稽徵勞費,且因他益信託之受益人享有之信託
利益,無論係於信託存續期間取得信託財產所生之孳息,或於信託關係消
滅時取得孳息以外之信託財產,該信託利益除其孳息係給付公債、公司債
、金融債券或其他約載之固定利息外,均屬不明確,故同法第 10 條之 2
第 2  款、第 3  款規定,依贈與時郵政儲金匯業局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
利率複利折算現值的方法,設算信託利益於信託契約成立時的價值,具有
實質類型化的擬制效果。是以,如果受益人得享有之信託利益於訂約時已
明確或可得確定者,即無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10 條之 2  第 2  款、第
3 款規定之設算方法擬制其贈與時價之必要,而應依實質課稅原則,回歸
同法第 3  條第 1  項、第 4  條第 2  項規定,認受益人於實際取得信
託利益時,實質上的贈與行為成立,依法課徵贈與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4年判字第 697 號
  要  旨:
按納稅義務人未據實申報遺產稅,徒憑主觀見解不予申報,致發生漏稅情
事,縱無積極證據足認其出於故意為之,但衡其情節仍難辭過失之責任,
且不具免罰之事由,則稽徵機關審酌其違章情節,並參據稅務違章案件裁
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之規定,按所漏稅額予以適當之裁罰,此裁罰尚難認
有違法或裁量失當之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9年上字第 1126 號
  要  旨:
就個人財產交易所得之計算,若該被處分財產是無償取得者,則以無償取
得時點,該財產之客觀價格為準,此等客觀價格之評估,因為財產之無償
取得,原則上要對贈與人課徵贈與稅,因此會留下財產量化數據,現行所
得稅法即以該贈與稅之稅基量化金額,當成受贈人取得該被處分財產之原
始成本,所得稅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7  類第 2  款規定即是此等規範
意旨之實現。故因贈與而取得之財產,倘經稅捐稽徵機關依遺贈稅法規定
予以量化課稅,於日後出售時,自應以受贈時因課徵贈與稅而核定之贈與
總額為其原始取得成本,依所得稅法規定計算其財產交易所得,據以課徵
所得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109年上字第 1126 號
  要  旨:
就個人財產交易所得之計算,若該被處分財產是無償取得者,則以無償取
得時點,該財產之客觀價格為準,此等客觀價格之評估,因為財產之無償
取得,原則上要對贈與人課徵贈與稅,因此會留下財產量化數據,現行所
得稅法即以該贈與稅之稅基量化金額,當成受贈人取得該被處分財產之原
始成本,所得稅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7  類第 2  款規定即是此等規範
意旨之實現。故因贈與而取得之財產,倘經稅捐稽徵機關依遺贈稅法規定
予以量化課稅,於日後出售時,自應以受贈時因課徵贈與稅而核定之贈與
總額為其原始取得成本,依所得稅法規定計算其財產交易所得,據以課徵
所得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93年判字第 1117 號
  要  旨: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十條第一項規定:「遺產及贈與財產價值之計算,以被
繼承人死亡時或贈與人贈與時之時價為準。」為執行上開條文所定時價之
必要,同法施行細則第二十八條第一項乃明定:「凡已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或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之有價證券,依繼承開始日或贈與日該項證券之收
盤價估定之。」又同細則第二十九條第一項:「未上市或上櫃之股份有限
公司股票,除前條第二項規定情形外,應以繼承開始日或贈與日該公司之
資產淨值估定之」,係因未上市或未上櫃公司股票,於繼承或贈與日常無
交易紀錄,或縱有交易紀錄,因非屬公開市場之買賣,難以認定其客觀市
場價值而設之規定。是於計算未上市或上櫃公司之資產時,就其持有之上
市股票,因有公開市場之交易,自得按收盤價格調整上市股票價值,而再
計算其資產淨值。再者,稽徵機關於核算該法條所稱之資產淨值時,對於
公司轉投資持有之上市公司股票價值,應依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二
十八條規定計算」,乃在闡明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九條規定,
符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十條第一項之立法意旨,與憲法第十九條所定租稅
法律主義及第十五條所保障人民財產權,尚無牴觸。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95年判字第 490 號
  要  旨:
贈與係指財產所有人以自己之財產無償給予他人,經他人允受而生效力之
行為。而未公開上市之公司股票,以繼承開始日或贈與日該公司之資產淨
值估定之。此外,信託法第 9  條規定,受託人因信託行為取得之財產權
為信託財產。受託人因信託財產之管理、處分、滅失、毀損或其他事由取
得之財產權,仍屬信託財產。而行為人當時任公司副總經理,對股票上櫃
價格理應詳知,卻主張股票之移轉先為信託,後轉為買賣,同意以低價讓
與股票,甘受鉅額交易損失價差,已與常情有違,且不應對鉅額之配股略
而不論,如此漠視己身利益,顯然不近情理。是則,行為人所舉股票買賣
契約及證人之證詞,是否屬實,殊有疑義。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0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700 號
  要  旨:
稅捐稽徵機關若認為原核定之處分所適用之法令有誤,而依據相同之社會
基礎事實,於復查程序中將贈與稅事件之適用法條由遺贈稅法第 5  條第
6 款變更為同條第 2  款,與行政處分轉換之規定並無違背。

11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114 號
  要  旨:
行政訴訟法第 133  規定,行政訴訟於撤銷訴訟,應依職權調查證據;於
其他訴訟,為維護公益者,亦同。本件原審既認定被繼承人對系爭公司存
有債權 88,611,264 元,則相對地該等公司即負有同數額之債務,除非能
證明該等公司已清償該筆債務,雖該等公司帳均無該筆負債及支付利息之
記載,然基於實質課稅原則,既無法證明該等公司已清償該筆債務,自無
不認定該等公司負有該筆債務之理。是被上訴人僅認定被繼承人生前有此
筆債權而作為遺產一部分,卻於核估該等公司淨值時,未將該筆債務加以
核計,自有失衡平而屬可議,雖上訴意旨未指摘及此,然依前引行政法院
對於撤銷訴訟應依職權調查之規定,原判決未能依職權對此加以調查並審
酌,自屬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1226 號
  要  旨: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10 條第 1  項、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 29 條第
1 項規定,遺產及贈與財產價值計算,以被繼承人死亡時或贈與人贈與時
時價為準;被繼承人如係受死亡宣告者,以法院宣告死亡判決內所確定死
亡日時價為準。未上市、未上櫃且非興櫃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除前條第
2 項規定情形外,應以繼承開始日或贈與日該公司之資產淨值估定,並按
情形調整估價。上述關於贈與財產價值之估價,係以贈與事實發生時贈與
財產客觀經濟價值為基準,核與該財產原始取得成本無涉,如以公司帳載
會計資料為據,基於會計處理方法皆採成本法,所計算資產淨值依其帳載
結果皆係按原始取得成本計算而得,自無法呈現「時價」之真意;又各公
司會計制度是否翔實、完備及入帳基礎是否一致,會對同一資產產生不同
估價結果,如以公司帳載會計資料為據,亦有違課稅公平原則,故「資產
淨值」自不得以會計處理定義解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101年訴字第 132 號
  要  旨:
按納稅義務人之行為倘係租稅規避,在租稅法之適用上得無視於當事人所
採取之行為形式,而應以通常行為所對應之稅法構成要件計算其所應負擔
之租稅;另未具真實性之偽裝行為,其表象之私法行為相當通謀之意思表
示,因不具法律效果而不得以之為課稅依據,惟透過通謀虛偽行為而隱藏
真意者,課稅即應以被隱藏之法律行為為基準。是以,納稅義務人將以股
份信託方式予他人,名義上由他人行使該信託股票之股東權,惟實質上納
稅義務人本人仍自行管理及處理該信託之股票,他人並未真正從事信託股
票管理、處分行為,其行為模式並不具信託法設立之兩大目的,故納稅義
務人成立之信託契約僅徒具形式並無實質及必要,為不具正當性之消極信
託,依信託契約所隱藏之一般股票股利贈與行為即為課稅事實,則稅捐機
關自得依遺贈稅法第 4  條規定,核定贈與並補徵應納贈與稅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103年訴字第 773 號
  要  旨:
按課稅要件事實應由稽徵機關負舉證責任,其所提本證若已使法院之心證
達確信程度,即可謂已盡舉證責任。次按稅捐稽徵機關就當事人課稅要件
事實為舉證,如已從客觀上為各種調查,如資金交付、財產移轉、當事人
稅捐申報資料等,足推知贈與之成立者,即難指為未盡舉證責任。就贈與
稅而言,當財產所有人將其財產片面移轉予他人,究係無償或非無償,此
項事實因屬於所有人管領範圍內之事實,其知之最稔;是以當事人不履行
申報協力義務,或對主張之事實不提出證據,或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主
張非無償贈與之證明,而稽徵機關斟酌當事人之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
結果,以該財產之移轉行為事實已具有客觀性,依論理法則及經驗法則判
斷,認定贈與行為之客觀要件均已成立而生效,即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5 裁判字號: 96年訴字第 410 號
  要  旨:
對於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之捐贈總額最高不超過綜合所得
總額百分之二十為限,得作為列舉扣除額,自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
且有關國防、勞軍之捐贈及對政府之捐獻,不受金額之限制,所得稅法第
17  條第 1  項第 2  款第 2  目之 1  固定有明文。惟所得稅法中捐贈
扣除額之規定,其立法理由係在納稅義務人之捐贈,有助政府財力之增加
,進而助益於社會及國家,從而,自以具有增進公共利益之客觀情形時,
始給予免除租稅之優惠措施,以保障稅收、防止浮濫及增進公益。換言之
,稅捐稽徵機關作成捐贈准予扣除之處分,必須建立於一合法有效成立之
贈與或有助於公益或國家、國防者,始能准予作為列舉扣除額,並非一有
贈與行為,稽徵機關即應作成准予扣除之處分,仍須就客觀具體事實,判
斷該贈與契約是否符合稅法中捐贈扣除之公益目的,而核定是否准予列舉
扣除。

裁判法院:台中高等行政法院

16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2272 號
  要  旨:
所得稅法第 17 條第 1  項第 2  款第 2  目第 1  小目規定舉扣除額,
捐贈部分,即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對於教育、文化、公益、慈
善機構或團體之捐贈總額最高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百分之二十為限。但有
關國防、勞軍之捐贈及對政府之捐獻,不受金額之限制。又該規定以稅法
中捐贈扣除具有其公益目的並在其捐贈有助政府財力增加進而助益於社會
及政府機關行為時,始就該捐贈額給予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
,不計入綜合所得淨額內課徵稅捐稅捐優惠,俾保障稅收及防止浮濫。是
納稅義務人之捐贈得否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尚應經稅捐機
關本於公益目的而為核定,非得任意扣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