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捐稽徵法第
44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111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3 規定,納稅義務人違反本法或稅法之規定,適
用裁處時之法律。但裁處前之法律有利於納稅義務人者,適用最有利於納
稅義務人之法律。該條所稱「裁處」,依修正理由說明,包括訴願、再訴
願及行政訴訟之決定或判決。如違章行為後之修正規定有利於納稅義務人
,則依前揭規定,裁罰即應適用該修正規定,稅捐稽徵機關未及適用,法
院判決亦未及糾正,自有適用法規不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503 號 |
|
要 旨: |
行為時稅捐稽徵法第 15 條規定,營利事業因合併而消滅時,其在合併前
之應納稅捐,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之營利事業負繳納之義務。又公司法
第 75 條規定,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
立之公司承受。又法人合併於另一法人,而另一法人仍然存續者,謂之吸
收合併,被吸收之法人因合併而消滅,其合併前之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
存續之法人包括承受之。從而因合併而消滅公司之應納稅捐或營利事業合
併前之應納稅捐,即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之公司或營利事業負責繳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503 號 |
|
要 旨: |
行為時稅捐稽徵法第 15 條規定,營利事業因合併而消滅時,其在合併前
之應納稅捐,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之營利事業負繳納之義務。又公司法
第 75 條規定,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
立之公司承受。又法人合併於另一法人,而另一法人仍然存續者,謂之吸
收合併,被吸收之法人因合併而消滅,其合併前之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
存續之法人包括承受之。從而因合併而消滅公司之應納稅捐或營利事業合
併前之應納稅捐,即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之公司或營利事業負責繳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 |
裁判字號: |
100年裁字第 12 號 |
|
要 旨: |
依據憲法所訂之平等原則,就租稅法而言,應係指客觀上有相同之負擔能
力,即應負擔相同之租稅,若是以私法自治而規避租稅之課徵者,應就平
等原則給予未規避之應負擔責任,亦即,雖私法上按契約自由原則應受尊
重,但稅法上係以實質負擔能力為規範之依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633 號 |
|
要 旨: |
按行政程序法第 36 條規定,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
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稅捐稽徵法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賦稅署指定之調查人員,為調查課稅資料
,得向有關機關、團體或個人進行調查,要求提示有關文件,或通知納稅
義務人,到達其辦公處所備詢,被調查者不得拒絕。是以,稅捐稽徵機關
因檢舉人檢舉書而知悉納稅義務人有涉嫌逃漏稅情事,本應依職權調查,
且為調查課稅資料,尚得向有關機關、團體或個人進行調查,同時得依其
調查證據之結果而為違章事實之認定及裁處,故不論檢舉書所載證據是否
具備證據能力,對於納稅義務人違章事實之認定結果並無影響。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249 號 |
|
要 旨: |
按稅捐稽徵法第 28 條規定所稱之「適用法令錯誤」,包括因課稅事實錯
誤導致適用法令錯誤而溢繳稅款之情形。又無銷售貨物或勞務或進口貨物
之事實,並無營業稅之稅捐債務存在,卻仍繳納營業稅之納稅義務人,即
屬因適用法令錯誤而溢繳稅款,自得依前開條文規定,申請退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50 號 |
|
要 旨: |
行政處分之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經訴願決定後,如逾期提起行政訴訟而經
行政法院以起訴期間經過裁定予以駁回者,因尚未經法院為實體判決,故
解釋上,若有行政程序重開之事由者,仍得依法申請重開行政程序。
|
8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65 號 |
|
要 旨: |
營業稅係以營業人為納稅義務人,對銷售貨物或勞務及進口貨物之行為課
徵之稅捐,且營業稅法第 6 條關於營業人範圍之規定,均係針對「事業
、機關、團體、組織」等為規範,而所謂「事業」,本質上固未排除未為
商業登記之個人,然其須具備「獨立且繼續從事一定之銷售貨物或勞務」
等營業行為,始屬營業稅法上所稱之營業人。而不論房屋所有人係於購得
房屋或持有房屋期間曾有出租房屋情事,須就個別之客觀事實就房屋出租
人之相關整體行為,為是否繼續為一定營業行為之認定,始得據以認定是
否屬營業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9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17 號 |
|
要 旨: |
如有因可歸責於稅捐債務人之事由,而妨礙事實關係解明之情形時,原則
上可於自由心證之範圍內予以斟酌,而認為稅捐稽徵機關於該證據之主張
為正當,或減輕其證明程度。因此,稅捐債務人如未盡其記帳、提示文據
之協力義務,應可酌量減輕稅捐稽徵機關舉證證明之程度,始符合當事人
間不利益負擔之公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0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51 號 |
|
要 旨: |
納稅義務人若取具非實際交易公司所開立之統一發票,作為進項憑證申報
扣抵銷項稅額,而有進項事實真偽不明之情事,因銷、進貨之證據由納稅
義務人掌握,且進項稅額亦為有利於納稅義務人之稅捐債務減項,應由納
稅義務人負客觀舉證責任,故若難認他公司有相當貨源可資供應,納稅義
務人亦無法提出貨物運送簽收證明等物流及金流證據,以證明其交易對象
及交易事實之帳證,而認定其取具虛偽憑證以充為營業稅進項憑證,於法
有據。又對漏稅額罰緩部分,因行政法院僅得審核行政處分之合法性而不
及於妥當性,除非該處分有裁量違法之情事而應糾正外,法院不得介入,
故法院應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後,交由稽徵機關重為裁量罰緩金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1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14 號 |
|
要 旨: |
行政處分具有構成要件效力,即有效之行政處分,處分機關以外之國家機
關,除非是有權撤銷機關,應尊重該行政處分,並以之為行為之基礎,因
而一有效行政處分之存在及內容,成為作成他行政處分之前提要件時,前
行政處分作成後,後行政處分應以前行政處分為其構成要件作為決定之基
礎。至前行政處分之合法性應由以前行政處分為程序對象或訴訟對象之訴
願機關或行政法院審查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2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24 號 |
|
要 旨: |
按營業人因銷售貨物或勞務者須開立統一發票,或於銷售後因故取消交易
時,有關統一發票之處理均應依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 20 條規定核實辦理
。次按稅捐機關就課徵租稅構成要件之事實,固有舉證之責,惟因課稅要
件事實多發生於納稅義務人所得支配之範圍,稅捐稽徵機關掌握困難,為
貫徹公平合法課稅之目的,納稅義務人具有申報之協力義務,就租稅事實
及證據應有為真實陳述及提示帳證之協力義務。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3 |
裁判字號: |
107年判字第 305 號 |
|
要 旨: |
上級機關或長官訂頒之裁量基準如有不符合母法授權目的之處,或未充分
區分違反義務情節之輕重程度,亦未設有適當的調整機制者,下級機關或
屬官在個案行使裁量權,自應優先遵照法律授權意旨而為裁量,如果仍一
味依照裁量基準為處分,即構成裁量怠惰之違法瑕疵。
|
14 |
裁判字號: |
107年判字第 597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28 條雖係對已發生形式確定力之行政處分所設之特別救
濟程序,惟罰鍰處分是否違法而得撤銷,既已於確定終局判決中經法院裁
判而產生既判力,相對人自不得對此已經法院實體確定判決維持之行政處
分,再依行政程序法規定申請重開行政程序
|
15 |
裁判字號: |
108年判字第 182 號 |
|
要 旨: |
財政部針對特定事實為法律涵攝之解釋性令函,並非具有「通案抽象規制
效力」之「行政規則」,不具有行政規則所具備之通案效力。相對人主觀
上對此主張之信賴,從客觀面觀察,實有「重大過失」存在。應類推適用
行政程序法第 119 條第 3 款規定,而認其信賴不值得保護。
|
16 |
裁判字號: |
108年判字第 40 號 |
|
要 旨: |
有關當事人是否為境內營業人或雖屬境外營業人,但在中華民國境內設有
固定營業場所,而以固定營業場所資本主之身分,成為境內營業人等待證
事實之真實性,顯然未經法院詳為調查,並核實認定。原判決自有理由不
備之違法情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7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993 號 |
|
要 旨: |
國稅局為執行其核課權,基於行政互助,向調查局北區工作站調取相關筆
錄、硬碟資料等性質上核屬行政程序法第 19 條第 2 項第 4 款為「執
行職務所必要之文書或其他資料」而進行之行政互助行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8 |
裁判字號: |
94年判字第 1409 號 |
|
要 旨: |
上訴人於此公開招標程序中既明知其所投標單有違投標須知,但仍繼續減
價至底價,成為所有參與投標廠商中報價最低者,則被上訴人以上訴人之
報價已進入底價且為最低,乃決標予上訴人,即因被上訴人已對上訴人之
要約為承諾,雙方之契約已經成立甚明。因此,上訴人就所成立之契約,
其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自應依誠實及信用方法為之。又被上訴人本有訂定
招標文件之權限,而本案之投標須知為被上訴人訂定之招標文件之一,是
其第 12 條所稱之「無效標單」,當祇是關於被上訴人就有該條規定情形
之投標廠商,得拒絕其投標之要約而不予開標或決標而已。倘被上訴人未
發現其為無效標單,復因開標過程中無其他廠商提出異議而進入比減價程
序並予決標,則被上訴人既已作出承諾之意思表示,雙方就本採購案意思
表示已然合致,是該項決標之效力並不因上訴人未使用規定標單之瑕疵而
受影響,充其量僅是被上訴人得依政府採購法第 50 條第 2 項規定於衡
酌公共利益後決定是否撤銷決標、終止契約或解除契約而已,非謂該決標
因之無效。
|
19 |
裁判字號: |
94年判字第 147 號 |
|
要 旨: |
行政機關對於違法事實之存在負有舉證責任,人民無須證明自己違法之事
實。
|
20 |
裁判字號: |
95年判字第 2193 號 |
|
要 旨: |
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之性質僅係裁量基準,並非稅捐稽徵
法第 1 條之 1 所稱「解釋函令」,故無適用從新從輕原則可言。
|
21 |
裁判字號: |
98年判字第 1015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28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謂「新證據」則係指處分當時
該證據已經存在,但未經斟酌者而言。本件系爭違章處分及相關之復查決
定,係上訴人依據臺北地檢署 85 年度偵字第 3635 號、13490 號起訴書
所載之事實,參酌被上訴人所提之廠商付款簽收簿與活期存摺提款紀錄等
所載之付款日期與金額均不相符等情,據以認定系爭公司非被上訴人之實
際交易對象,故被上訴人所取得系爭公司出具之統一發票依法不得扣抵稅
額為判斷依據,此有系爭違章處分及其復查決定在卷可稽,則上訴人主張
其係以系爭公司非被上訴人之交易對象而非認定公司借牌予被上訴人始否
准被上訴人以該公司出具之統一發票扣抵稅額乙節,核屬可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2 |
裁判字號: |
98年判字第 1061 號 |
|
要 旨: |
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 17 條第 2 項規定,營業人委託代銷貨物,應於送
貨時依合約規定銷售價格開立統一發票,並註明「委託代銷」字樣,交付
受託代銷之營業人,作為進項憑證。受託代銷之營業人,應於銷售該項貨
物時,依合約規定銷售價格開立統一發票,並註明「受託代銷」字樣,交
付買受人。同條第 3 項規定,受託代銷之營業人,應依合約規定結帳期
限,按銷售貨物應收手續費或佣金開立統一發票及結帳單,載明銷售貨物
品名、數量、單價、總價、日期及開立統一發票號碼,一併交付委託人,
其結帳期間不得超過二個月。是營業人負有依其交易事實,依規定給予實
際交易對象銷貨憑證之義務,否則即屬違反稅捐稽徵法第 44 條規定,營
利事業依法規定應給與他人憑證而未給與,應自他人取得憑證而未取得,
或應保存憑證而未保存者,應就其未給與憑證、未取得憑證或未保存憑證
,經查明認定之總額,處百分之五罰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3 |
裁判字號: |
98年判字第 1061 號 |
|
要 旨: |
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 17 條第 2 項規定,營業人委託代銷貨物,應於送
貨時依合約規定銷售價格開立統一發票,並註明「委託代銷」字樣,交付
受託代銷之營業人,作為進項憑證。受託代銷之營業人,應於銷售該項貨
物時,依合約規定銷售價格開立統一發票,並註明「受託代銷」字樣,交
付買受人。同條第 3 項規定,受託代銷之營業人,應依合約規定結帳期
限,按銷售貨物應收手續費或佣金開立統一發票及結帳單,載明銷售貨物
品名、數量、單價、總價、日期及開立統一發票號碼,一併交付委託人,
其結帳期間不得超過二個月。是營業人負有依其交易事實,依規定給予實
際交易對象銷貨憑證之義務,否則即屬違反稅捐稽徵法第 44 條規定,營
利事業依法規定應給與他人憑證而未給與,應自他人取得憑證而未取得,
或應保存憑證而未保存者,應就其未給與憑證、未取得憑證或未保存憑證
,經查明認定之總額,處百分之五罰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4 |
裁判字號: |
98年判字第 1153 號 |
|
要 旨: |
參照行為時營業稅法第 32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
,應依本法營業人開立銷售憑證時限表規定之時限,開立統一發票交付買
受人。本件上訴人既有前揭銷售行為,未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並申報銷售
額繳納營業稅,應稅銷售額卻申報為免稅銷售額,違反營業稅法第 32 條
第 1 項前段、第 35 條第 1 項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
憑證辦法第 21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已造成營業稅漏稅結果,違反稅捐
稽徵法第 44 條及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51 條第 3款義務,其又
無不可歸責之事由,自難卸免故意過失之責。原判決以被上訴人所為系爭
營業稅核課及裁罰處分,均係依法令為之,並無適用法令錯誤之情形,未
准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依稅捐稽徵法第 28 條退還已繳之稅款及罰鍰,自
無不合。上訴意旨猶以其自始認知為代收代付模式,並無故意過失,不得
為裁罰依據等語為指摘,並無可採。因此,原判決對上訴人在原審之主張
如何不足採之論據取捨等,均已詳為論斷,其所適用之法規與該案應適用
之現行法規並無違背,與解釋判例,亦無牴觸,並無上訴人所稱判決不適
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等違背法令情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5 |
裁判字號: |
98年裁字第 1119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36 條規定,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
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本案原處分機關於未發現新
事證下變更原處分,且僅憑調查局之筆錄等移送紀錄,不符合行政程序法
第 36 條規定。個人投資者,自無全數保留證券交易稅繳款書之法定義務
,原處分機關要求其負擔無義務負擔之保留憑證責任,顯係強人所難等語
,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
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未論斷,或就
原審所為論斷,泛言其論斷矛盾,而非具體說明其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
法規不當之情形,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及合於行政訴訟法第
243 條第 2 項所列各款之事實,難認對該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
之指摘。依首開規定及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6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1003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3 規定,納稅義務人違反本法或稅法規定,適用
裁處時法律。但裁處前法律有利於納稅義務人者,適用最有利於納稅義務
人法律。又法條所稱「裁處」,依修正理由說明,包括訴願、再訴願及行
政訴訟決定或判決。又所得稅法第 114 條第 1 款前段規定嗣於 98 年
5 月 27 日修正,其罰鍰倍數下限較修正前規定為低,有利於納稅義務人
,則依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3 規定,如案件應適用 98 年 5 月 27
日修正公布所得稅法第 114 條第 1 款前段規定,稅捐稽徵機關未及適
用,原判決亦未及糾正,自有適用法規不當之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7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1145 號 |
|
要 旨: |
所得稅法第 110 條第 1 項規定,納稅義務人已依本法規定辦理結算申
報,但對依本法規定應申報課稅之所得額有漏報或短報情事者,處以所漏
稅額兩倍以下之罰鍰。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納稅義
務人自動向稅捐稽徵機關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者,凡屬未經檢舉、未經稽
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之案件,本法第 41 條至第 45
條之處罰或稅法所定關於逃漏稅之處罰一律免除;其涉及刑事責任者,並
得免除其刑。又該條自動補報免罰之規定,以未經檢舉及未經稽徵機關或
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為要件。所稱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
查人員,當指省、市各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稽核人員。故若經人
向有權處理機關檢舉或經有權處理機關主動察覺或查獲者,均屬經檢舉之
案件,無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1 補稅免罰規定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8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759 號 |
|
要 旨: |
行為時營業稅法第 1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營業人購進之貨物或勞
務未依規定取得並保存第 33 條所列憑證之進項稅額,不得扣抵銷項稅額
。同法第 33 條第 1 款規定,購買貨物或勞務時,所取得載有營業稅額
之統一發票,營業人以進項稅額扣抵銷項稅額者,應具有載明其名稱、地
址及統一編號之憑證。又行為時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
辦法第 21 條第 1 項規定,對外營業事項之發生,營利事業應於發生時
自他人取得原始憑證,如進貨發票,或給與他人原始憑證,如銷貨發票。
給與他人之憑證,應依次編號並自留存根或副本。是故若未依規定取得合
法憑證,卻取得非實際交易對象所開立之統一發票,充作進項憑證並申報
扣抵銷項稅額,違反行為時營業稅法第 33 條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
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第 21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9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759 號 |
|
要 旨: |
行為時營業稅法第 1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營業人購進之貨物或勞
務未依規定取得並保存第 33 條所列憑證之進項稅額,不得扣抵銷項稅額
。同法第 33 條第 1 款規定,購買貨物或勞務時,所取得載有營業稅額
之統一發票,營業人以進項稅額扣抵銷項稅額者,應具有載明其名稱、地
址及統一編號之憑證。又行為時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
辦法第 21 條第 1 項規定,對外營業事項之發生,營利事業應於發生時
自他人取得原始憑證,如進貨發票,或給與他人原始憑證,如銷貨發票。
給與他人之憑證,應依次編號並自留存根或副本。是故若未依規定取得合
法憑證,卻取得非實際交易對象所開立之統一發票,充作進項憑證並申報
扣抵銷項稅額,違反行為時營業稅法第 33 條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
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第 21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0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314 號 |
|
要 旨: |
原則上稅務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理論與一般行政訴訟相同,即主張權利或
權限之人,於有疑義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就權利發生事實負舉證責任
,而否認權利或權限之人或主張相反權利之人,對權利之障礙或是消滅、
抑制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此觀諸行政訴訟法第 136 條準用民事訴訟法
第 277 條之規定自明。至行政訴訟法第 133 條規定法院於撤銷訴訟應
依職權調查證據,僅使法院於裁判時,作為裁判基礎之資料不受當事人主
張之拘束,並得就依職權調查所得之資料,經辯論後,採為判決基礎,惟
當事人之舉證責任並不能因法院採職權調查證據而免除。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31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395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與役期屆滿之飛行軍官約定,相對人如於繼續服役期限尚未屆至
前即提前辦理退役者,即應繳回獎助金。此一服役期限之約定與獎助金之
間,尚難謂有對待給付並不相當之情形。
|
32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更二字第 210 號 |
|
要 旨: |
違法行政處分,固可透過轉換方式治癒違法行政處分存在之瑕疵,惟違法
行政處分並不因具備轉換要件即當然轉換,仍須行政機關以行政處分之方
式作成決定,且一般行政處分所應遵守之原理原則於轉換亦有其適用,尚
非得由行政機關自由予以轉換。
|
33 |
裁判字號: |
100年簡字第 256 號 |
|
要 旨: |
依民法第 98 條規定,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
所用之辭句。管理顧問公司與管理委員會所簽訂之「委託契約書」係屬民
事契約,理應適用民法之規定,在中華民國境內銷售勞務,應依加值型及
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課徵營業稅,「實質經濟事實關係及其所生實質經濟利
益之歸屬與享有」是稅捐稽徵機關為認定構成要件事實時所為之依據,縱
為代管理委員會對其管理員進行甄選、督導、訓練、考核工作等之管理業
者,不可以其為支付予管理員薪資係屬代收代付性質為藉口而為免所收費
用全額開立發票,仍應認定為管理顧問公司收入之一部,亦應依法課徵營
業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4 |
裁判字號: |
101年訴字第 473 號 |
|
要 旨: |
「第 14 條所定之銷售額,為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所收取之全部代價,
包括營業人在貨物或勞務之價額外收取之一切費用。但本次銷售之營業稅
額不在其內。」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35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1269 號 |
|
要 旨: |
按稅捐稽徵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之要件,須納稅義務人有
自行適用法令錯誤、計算錯誤,或課稅處分具適用法令錯誤、計算錯誤或
其他可歸責於政府機關錯誤之情事。而本條項規定,本質上具有「不當得
利返還請求權」之規範內涵,又關於公法上不當得利之要件及返還範圍,
行政程序法未為規定,即應類推適用民法不當得利之相關規定。再依民法
第 180 條第 3 款規定,給付,有因清償債務而為給付,於給付時明知
無給付之義務者,不得請求返還,此一規定於公法上不當得利之返還,並
無不能類推適用之理由,是前開退稅之規範,自應予以類推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6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554 號 |
|
要 旨: |
原告主張系爭工程並未完成驗收程序,其自無開立銷售憑證之義務云云;
然查,系爭工程萬家一號農業大棚設施及萬家一號電廠工程業已驗收合格
,電廠豐盛二號工程,原告亦已完成 85.10% ,並經業主同意停工在案,
如前所述,且該 3 項系爭工程之業主均為全○綠能公司(矽○公司之子
公司),有工程預算書在卷可憑。其中「萬家一號農業大棚設施」部分,
業經全○綠能公司於 101 年 9 月 26 日向屏東縣政府申請建造執照,
於 102 年 5 月 27 日申請核發使用執照,全○綠能公司並於同年 12
月將該農業大棚設施登錄財產目錄,亦有屏東縣政府 105 年 4 月 11
日屏府城管字第 10511138100 號函復建造執照、使用執照申請書、全○
綠能公司 105 年 4 月 15 日全球農第 201600001 號函復使用執照影
本及中區國稅局臺中分局 105 年 4 月 6 日中區國稅臺中營所字第
1052154638 號函復全○綠能公司 102 年財產目錄附卷可稽,而「萬家
一號農業大棚設施」及「萬家一號電廠」工程地點為屏東縣○○鄉○○○
段 1077 地號,係屬同一建物之二項工程(鋼構、土木及水電工程)。是
全○綠能公司既將該資產入帳並提列折舊,財產目錄所載該項資產入帳金
額 4 千餘萬元,大於原告承攬工程總價應開立發票之銷售額
30,561,905 元(《28,290,000 元 +3,800,000 元》÷1.05),足見矽
○公司委由原告建造施作之「萬家一號農業大棚設施」「萬家一號電廠工
程」,係經驗收完成後始交由全○綠能公司受領使用。否則業主如何受領
使用,益證原告前揭催告函、存證信函及律師函所稱該部分業已完成驗收
,為可採信。至「電廠豐盛二號」部分,依前揭原告所提連繫單、工程各
細項查驗及試算金額明細表所載,可見原告係於矽○公司同意停工後,始
將該工程施作完成細項彙整,交由矽○公司專案經理黃○亮驗證確認實作
進度及完成價值,有原告及矽○公司專案經理黃○亮蓋章之明細表在卷可
稽(詳原處分卷一第 84 頁至第 113 頁),再參以前揭原告補充明書及
催告書函等,足見原告所稱主張因矽○公司未同意工程進度表及驗收文件
,致無法開立統一發票云云,並不可採。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37 |
裁判字號: |
107年訴字第 136 號 |
|
要 旨: |
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4 條規定可知,凡勞務之提供地或使用
地有一在中華民國境內者,即為「在中華民國境內銷售勞務」,均屬於該
法規範之對象,惟同法第 7 條第 2 款規定在國內提供而在國外使用之
勞務免課營業稅。但營業稅性質上屬消費稅,故同法第 4 條第 2 項第
1 款關於是否屬「在中華民國境內銷售勞務」所規定之「使用地」標準,
係針對消費者即勞務購買者而言,即指勞務購買者對該勞務之「使用地」
,而勞務提供者即銷售者為提供勞務而使用有形之各種設備及無形之第三
人勞務,是產生勞務過程之行為,應屬勞務之提供,並非勞務之使用。行
為人於國外透過電腦至臺灣拍賣網路平台,主要販售虛擬遊戲貨幣及通訊
軟體貼圖,進貨來源為國外超商或電器行,行為人並未在國外成立公司或
商號,且該拍賣網路平台並無提供非中華民國國民註冊為會員,行為人領
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並於國內設有戶籍,且拍賣網站登記之會員地址
為臺中市,行為人以銷售其於國外購進之虛擬遊戲貨幣及通訊軟體貼圖,
復由網路傳送商品序號予中華民國境內買受人使用,並收取代價,自非屬
同法第 2 條第 3 款前段規定之「外國之事業、機關、團體、組織在中
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行為人依同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屬
中華民國境內銷售勞務之營業人,應依規定辦理營業登記及報繳營業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8 |
裁判字號: |
107年訴字第 308 號 |
|
要 旨: |
營業稅法第 8 條第 1 項第 5 款前段規定,學校、幼稚園與其他教育
文化機構提供的教育勞務,免徵營業稅,其立法意旨在於提高國民教育水
準,減輕受教育者購買教育勞務之負擔。故教育勞務適用之主體及客體均
有所限制,並非所有與教育相關之勞務均得認屬教育勞務。而國立大學校
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係為促進國立大學校院財務自主,以提高其營運績效
而設置,其校務基金之來源除政府循預算程序之撥款外,尚有例如學雜費
收入、推廣教育收入、產學合作收入、政府科研補助或委託辦理之收入、
場地設備管理收入、受贈收入、投資取得之收益、其他收入等自籌收入部
分,而所有自籌收入項目皆會影響校務基金收入,惟並非所有自籌收入均
得免徵營業稅,該自籌收入項目中之場地設備管理收入,如屬對校外人士
提供,或委外經營皆與受教者購買教育勞務無關,而仍應課徵營業稅,是
尚難謂產學合作收入屬校務基金自籌收入項目之一,即認對某項收入課徵
營業稅,會增加接受教育者之費用及負擔。且原告既稱學校進行產學合作
並將學校所屬研發成果技術移轉至產業,係為促進產業發展及經濟成長,
而大學做為國家科學技術發展之角色,技術移轉係其發揮社會責任提供產
業特殊服務等語,準此以觀,則原告上開銷售及授權專利權等行為係讓學
術研發成果能移轉至產業運用,核與減輕受教者負擔,顯屬有間。
|
39 |
裁判字號: |
91年訴字第 1680 號 |
|
要 旨: |
按「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為行政程序法第一百
十八條前段所明定,且原處分初查核定補徵之營業稅,既有錯誤,並遠高
於復查決定所核定之稅額,自不能要求納稅義務人按該處分核定之稅額繳
納,在復查決定重為核定前,渠亦不知原處分機關將核定其應補徵之營業
稅若干,亦無從欲為繳納,況本件經復查決定撤銷原核定,重為核定補徵
之營業稅後,納稅義務人在其新核定之期限內繳納,亦無逾期可言,從而
,本件原處分機關向原告補徵行政救濟期間之遲延利息,顯屬無據,應予
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0 |
裁判字號: |
92年訴字第 1250 號 |
|
要 旨: |
所謂裁量濫用,是指行政裁量權的行使,發生牴觸法律授權目的、漏未審
酌應加斟酌之觀點、摻雜與事件無關的因素或動機、或違反一般法律原則
等情事,因屬於權利行使之失誤或濫用,故構成違法。至於裁量性事項之
合法性範圍,包含違反一般法律原則及有無濫用權力之情形,非僅止於有
無違反現已明定的法令。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限需作成合乎事理的決定,
相同事情應為相同對待,而屬「合義務性之裁量」,而非任意的自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1 |
裁判字號: |
95年訴字第 779 號 |
|
要 旨: |
檢察官之起訴書或刑事法院之判決書,甚至於各國稅局所作成之刑事案件
移送書,祇要具有客觀擔保性及憑信性,皆非不可據為行政機關作成行政
處分時之參考,亦即僅有證明力高低之問題,並不生證據能力有無之問題
。
|
42 |
裁判字號: |
97年訴字第 1836 號 |
|
要 旨: |
營業稅係針對所得支出所課徵之消費稅,因直接對消費者本身課徵消費稅
技術上有困難,故設計對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行為時予以課徵,而以營
業人在其營業活動中為貨物或勞務所創造之加值金額據為課稅基礎;為如
實反映營業人就其產銷階段所創造之加值金額,在稽徵技術上以「銷項稅
額」減除「進項稅額」,以其餘額作為該營業人對國家應繳納之營業稅額
;亦即由營業人將該稅額轉嫁在價格方面,於銷貨時回收,是其名目納稅
義務人與實質稅捐負擔人並不一致,其名目納稅義務人為該營業人,而實
質稅捐負擔人則為向其購買該貨物或勞務之買受人。業者就其提供之商品
,始終保留所有權,且就有關商品銷售之價格及代銷之方式如何,均未於
契約有明確之授權,自與市場上受託代銷之合作經營模式有別;且未委託
合作店代為經營,核與一般加盟店係由提供服務之業者授權知加盟關係並
不相同自無法比照專櫃銷售以開立百貨公司統一發票之模式辦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3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117 號 |
|
要 旨: |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1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營業人購進
貨物或勞務未依規定取得並保存第 33 條所列憑證者,不得扣抵銷項稅額
。即營業人無進貨事實卻取具非交易對象所開立之不實進項憑證,該項憑
證即非原始憑證,依上述規定,不得據以申報扣抵銷項稅額。又我國現行
加值型營業稅係就各個銷售階段加值額分別予以課稅多階段銷售稅,各銷
售階段營業人皆為營業稅納稅義務人。故該非交易對象之人是否已按其開
立發票金額報繳營業稅額,尚不影響營業人補繳營業稅的義務。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4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2098 號 |
|
要 旨: |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1 條規定,在中華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勞
務及進口貨物,均應依本法規定課徵加值型或非加值型之營業稅。又租稅
法所重視者,為足以表徵納稅能力之實質經濟事實,而非其外觀法律行為
或形式上登記事項,對實質上相同經濟活動所產生相同經濟利益,應課以
相同租稅,始符合租稅法律主義所要求公平及實質課稅原則,故有關課徵
租稅構成要件事實判斷及認定,自應以其實質上經濟事實關係及所產生實
質經濟利益為準,而非以形式外觀為準,否則將造成鼓勵投機及規避稅法
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5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324 號 |
|
要 旨: |
開立所得稅扣繳憑單可以增加公司之人事費用,投保勞保則關乎員工權益
,而代償或代墊所任職公司之費用又達數百萬元之鉅,自應有會算或會帳
之證明,而原告卻提不出有陳○○署名之證明,凡此皆屬例外之情形,按
主張例外情形之人自應負舉證之責,此無關乎協力義務,或是否由該義務
擴張導出舉證責任之倒置之問題。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46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331 號 |
|
要 旨: |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1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營業人購進
之貨物或勞務未依規定取得並保存第 33 條所列之憑證者,不得扣抵銷項
稅額。又稅務案件因具有課稅資料多為納稅義務人所掌握及大量性行政之
事物本質,稽徵機關欲完全調查及取得相關資料,容有困難;是為貫徹課
稅公平原則,應認屬納稅義務人所得支配或掌握之課稅要件事實,納稅義
務人應負有提供資料之協力義務。是營業人有進貨事實,未依規定取得合
法憑證,卻取具非交易對象所開立之不實進項憑證,該項憑證即非原始憑
證,依該款規定,不得據以申報扣抵銷項稅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7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384 號 |
|
要 旨: |
授予利益之合法行政處分,既為受益人信賴表現之所歸,亦即授予利益之
合法行政處分成立時點,即為信賴保護合理補償之起算時點;且此所謂合
理之補償,僅補償消極利益且不得超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自不包括所失利益在內。
|
48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394 號 |
|
要 旨: |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
務,應依本法營業人開立銷售憑證時限表規定之時限,開立統一發票交付
買受人。但營業性質特殊之營業人及小規模營業人,得掣發普通收據,免
用統一發票。又有關營業稅漏稅罰裁處,應以實際銷售營業人有無實際向
國家繳納營業稅為論據。故若既未依規定報繳營業稅,即有漏稅事實,至
非實際銷售人是否已按其開立發票金額報繳營業稅,並不影響應補繳營業
稅義務及逃漏營業稅應受處罰之責任。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9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441 號 |
|
要 旨: |
土地稅法第 18 條第 1 款、第 41 條規定,供工業用地、礦業用地直接
使用之土地,按千分之十計徵地價稅。依第 17 條及第 18 條規定,得適
用特別稅率用地,土地所有權人應於每年(期)地價稅開徵 40 日前提出
申請,逾期申請者,自申請次年期開始適用。前已核定而用途未變更者,
以後免再申請。適用特別稅率原因、事實消滅時,應即向主管稽徵機關申
報。故若土地除據以申請按工業用地稅率工廠登記證因遷廠已核准註銷外
,且工廠已呈停工狀態,無營運跡象,廠房亦申請核准按非住家非營業用
稅率課徵房屋稅,即已不符合適用工業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之法定要件,
而土地所有人於工廠停工後迄今,未重新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適用前揭規
定特別稅率計徵地價稅,則該土地應認依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0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591 號 |
|
要 旨: |
所得稅法第 83 條第 1 項規定,稽徵機關進行調查或復查時,納稅義務
人應提示有關各種證明所得額之帳簿、文據;其未提示者,稽徵機關得依
查得之資料或同業利潤標準,核定其所得額。又所謂「未能提示」者,包
括全部未提示,以及提示而不完全、不健全、不相符致無法勾稽者。另依
最高行政法院 57 年判字第 60 號判例意旨,如納稅義務人所提示者,並
非依法令規定應齊備之主要帳簿全部,或依其提示之資料,因其記載不詳
實,致無從勾稽者,稽徵機關自得依查得之資料或同業利潤標準核定其所
得額。本件國稅局依據基隆市調查站查扣之對帳單、損益表及出版公司各
年度營業稅申報書審核出版公司漏報銷售額,自屬於法有據,相關審認自
無違行政法上禁止恣意原則,而出版公司始終以關係企業帳冊交錯,企圖
混淆相關數據之查證,又無法提出相關資料進一步供核,所指稱因扣案證
據未區分為哪一家營業人,認為國稅局自應依扣押物以營業收入比例分攤
認列為營業費用以扣減營業收入者,自無足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1 |
裁判字號: |
99年簡字第 110 號 |
|
要 旨: |
所得稅法第 110 條第 1 項規定,納稅義務人已依本法規定辦理結算、
決算或清算申報,而對依本法規定應申報課稅之所得額有漏報或短報情事
者,處以所漏稅額二倍以下之罰鍰。本件爭點之一為原處分有無違反「一
行為不二罰原則」。納稅義務人主張依行政罰法第 24 條規定「一行為不
二罰」原則,系爭車輛租金,扣繳義務人業經國稅局依法科處罰鍰,自不
應再對其予以處罰等情。惟該條所定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係指同一行為主
體不能以同一行為受二次以上之處罰而言。本件扣繳義務人公司未依規定
扣繳稅款與納稅義務人所得人漏報所得係屬二事,二者違章主體及違章行
為並不相同,自無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2 |
裁判字號: |
99年簡字第 119 號 |
|
要 旨: |
行政罰法第 24 條規定,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處罰鍰者
,依法定罰鍰額最高之規定裁處。但裁處之額度,不得低於各該規定之罰
鍰最低額。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除應處罰鍰外,另有沒入或其他種類
行政罰之處罰者,得依該規定併為裁處。但其處罰種類相同,如從一重處
罰已足以達成行政目的者,不得重複裁處。一行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及
其他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受處罰,如已裁處拘留者,不再受罰鍰之處罰
。又該條所定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係指同一行為主體不能以同一行為受二
次以上之處罰而言。如綜合所得稅扣繳義務人公司未依規定扣繳稅款與所
得人漏報所得係屬二事,二者違章主體及違章行為並不相同,自無一行為
不二罰原則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3 |
裁判字號: |
99年簡字第 163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2 條規定,依本法或稅法規定應處罰鍰之行為,
其情節輕微,或漏稅在一定金額以下者,得減輕或免予處罰。前項情節輕
微﹑金額及減免標準,由財政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又稅務
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第 3 條第 2 項第 1 款第 1 目規定係以扣繳
義務人「依法應彙報稽徵機關之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為要件,而
認納稅義務人於此情況漏報所得,應屬「情節輕微」,而得予免罰;惟若
屬依法應彙報稽徵機關之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扣繳義務人卻未依
規定辦理者,如扣繳義務人負責人未依規定將薪資所得辦理扣繳稅款,則
所得人漏報所得,自非屬得免予處罰之範圍,否則無異鼓勵所得人與扣繳
義務人共謀漏報所得,自非上述規定所謂「情節輕微」之授權目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4 |
裁判字號: |
99年簡字第 400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法第 12 條之 1 第 1 項、第 2 項規定,涉及租稅事項法律
,其解釋應本於租稅法律主義精神,依各該法律立法目的,衡酌經濟上意
義及實質課稅公平原則為之。稅捐稽徵機關認定課徵租稅構成要件事實時
,應以實質經濟事實關係及其所生實質經濟利益歸屬與享有為依據。又租
稅規避與合法節稅不同,節稅乃是依據稅捐法規所預定之方式減少稅捐負
擔之行為;反之,租稅規避則是利用稅捐法規所未預定之異常的或不相當
的法形式,意圖減少稅捐負擔之行為。納稅義務人在經濟上若已具備課稅
構成要件,為規避租稅,違反租稅法立法意旨,不當利用各種法律或非法
律方式,製造外觀或形式上存在法律關係或狀態,使其不具備課稅構成要
件,以減輕或免除應納之租稅,造成課稅認定發生形式上存在事實與事實
上存在事實不同時,租稅課徵基礎與其依據,則應著重在實際上存在之事
實,俾防止納稅義務人濫用私法上之法律形成自由,以規避租稅,形成租
稅不公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5 |
裁判字號: |
99年簡字第 451 號 |
|
要 旨: |
所得稅法第 110 條第 1 項規定,納稅義務人已依本法規定辦理結算、
決算或清算申報,而對依本法規定應申報課稅之所得額有漏報或短報情事
者,處以所漏稅額二倍以下之罰鍰。本件被處分人於系爭車輛之租賃關係
中,實際承擔承租人之權利義務,卻由不使用車輛、不支付租金、保證金
之系爭公司為承租人,自屬不合常規之經濟安排。被處分人全程參與相關
之契約訂定,並出具公務車輛申請書暨扣薪同意書,則其對於該租金原屬
其薪資之一環自屬明白,而系爭公司於本件帳載情形使被處分人當年度短
報等同於租金金額之薪資所得,被處分人對此結果自具有明知並有意使其
發生之故意,從而國稅局加計被處分人他漏報之所得,按所漏稅額處以
0.2 倍之罰鍰,係已考量被處分人違章程度所為之適切裁罰,經核並無不
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6 |
裁判字號: |
99年簡字第 57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法第 44 條規定,營利事業依法規定應給與他人憑證而未給與,
應自他人取得憑證而未取得,或應保存憑證而未保存者,應就其未給與憑
證、未取得憑證或未保存憑證,經查明認定之總額,處百分之五罰鍰。但
營利事業取得非實際交易對象所開立之憑證,如經查明確有進貨事實及該
項憑證確由實際銷貨之營利事業所交付,且實際銷貨之營利事業已依法處
罰者,免予處罰。處罰金額最高不得超過新臺幣一百萬元。又行政程序法
第 6 條規定,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有差別待遇。本件財政部臺
灣省中區國稅局作為稽徵機關對如此大量,且品名不符之發票,歷經數年
未能發現,反認為此種查證義務係屬營業人,財政部臺灣省中區國稅局之
行政行為實難認為有遵循公正與民主之程序,且對以往並未處罰之行為,
並無正當理由,而有差別待遇,原處分難認為合法,訴願決定予以維持亦
有未洽。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