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公務員懲戒法第 19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82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既規定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而
非侵害或影響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自係指積極地對人民的自由或
既存的權利為限制或剝奪,並不包括消極地駁回人民的請求。蓋前者已改
變處分相對人現狀,新增不利於處分相對人之法律效果,後者係維持現狀
,僅未增加駁回處分相對人有利之法律效果。本件爭訟對象之原處分係檢
察官申請復職,法務部予以駁回之否准處分,是法務部作成原處分並無該
條給予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規定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3年判字第 620 號
  要  旨:
按公務員之停職,係停止公務員之職務,並非懲戒或懲處之處分,僅為調
查公務員之責任時,所為之暫時性措施,亦非藉此達到懲戒或懲處之目的
。市政府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先行停止公務員之職務,
係認其所涉情節重大,而為之裁量行為。又公務員公立國民中、小學校長
辦理營養午餐採購案涉嫌貪污等罪並遭檢察官起訴,已損害學校及教育人
員之聲譽,並將影響校務推展及運作,亦未符教育人員應有之品德操守及
工作紀律,故不宜再任校長職務,而予以停職處分,即認有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95年判字第 1917 號
  要  旨:
考績委員會作成公務員停職處分時,若先前均係作成有利於受處分人之決
定,嗣後卻竟又為不利之處分時,該次會議中尤應給予其陳述意見之機會
。

4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1160 號
  要  旨:
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主管長官對於所屬公務員,依同
法第 19 條之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懲會審議而認為情節重大者,即得
依職權裁量先行停止其職務。而所謂「情節重大」,乃不確定之法律概念
,應由被付懲戒公務員之主管長官就具體案件,斟酌被付懲戒人違失行為
之動機、目的、手段以及對公務秩序所生之損害或影響予以綜合判斷認定
。雖金管會之特性在於其獨立行使職權受到法律之保障,惟其係行使行政
權之機關組織上隸屬於行政院,故應認有行政院院長於獨立機關委員有違
法、失職情事,而情節重大,仍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之情形,不生影
響金管會職權行使之獨立性及逾越權限之問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1317 號
  要  旨:
公務員懲戒法第 2  條各款規定,公務員有違法、廢弛職務或其他失職行
為情事之一者,應受懲戒。又同法第 19 條規定將上訴人移請公務員懲戒
委員會審議,並依同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所為先行停職,二者性質
並不相同。系爭停職處分行為時所依據之事實,均係依客觀上檢察官所為
之調查、確認起訴及認定罪嫌重大而交保候傳等情事,依行政程序法第
103 條第 5  款規定,被上訴人得不予上訴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上訴人此
部分之主張自不可採。又被上訴人依已知之資料認定上訴人涉案事實已構
成公務員懲戒法第 2  條規定違法、失職等懲戒事實,且屬同法第 4  條
第 2  項規定「情節重大」,而為系爭停職處分,並非無據,故上訴人指
摘被上訴人所屬公務人員涉及貪污案件,尚有他案,並受媒體大肆報導之
程度亦超越本案,其涉案人員並非因而受有停職處分,縱然屬實,其無非
係主張不法平等,仍難採為有利於上訴人之論據。又依「刑懲並行」原則
,公務人員行政責任之有無,係以是否違反公務人員相關行政法規為斷,
非以刑事責任之有無為唯一準據,被上訴人依其核閱相關刑事偵審證物等
資料,認定上訴人違章行為,傷害機關形象至鉅,為保障相關業務不受影
響,暨維護公眾對於公務人員之信賴及機關整體觀瞻,不待刑事判決確定
,本於行政裁量職權認定予以先行停職,並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1350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本文規定,行政機關作成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
利之行政處分前,除已依第 39 條規定,通知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或決
定舉行聽證者外,應給予該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本件上訴人涉嫌
再生瀝青道路鋪設工程弊案,於 95 年 4  月 14 日遭羈押,經被上訴人
核定自羈押日起,雖上訴人 95 年 6  月 13 日交保,因同一事由經檢察
官提起公訴,違失情節重大,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2  條規定移付懲戒,並
依同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繼續停職。足見上訴人自 95 年 6  月 13
日交保之後,被上訴人係另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將上訴
人停職,此項停職處分係屬另一新處分,與之前因羈押受停職並不相同,
其作成仍應遵守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規定,而原處分係作成於 95 年 7
月 11 日,此時上訴人已交保在外,並非不能給予陳述意見機會。因而,
原判決認上訴人之違失行為經起訴書提起公訴在案,此為客觀上明白足以
確認之事實,被上訴人未通知上訴人陳述意見,難指為違法;被上訴人認
定上訴人違失「情節重大」,被上訴人有判斷餘地,無待上訴人陳述意見
;被上訴人所屬養工處及工務局召開考績會當時,遭羈押禁見,無從通知
其陳述意見等,均屬無據,原判決不適用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本文規定
不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769 號
  要  旨:
司法院對於實任司法官廢弛職務或其他失職行為,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19 
條規定送付懲戒,並就該具體案件,斟酌被付懲戒人違失行為之動機、目
的、手段以及對公務秩序所生之損害或影響重大,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
,於法自無不合。行為人廢弛職務之情事,既有真正之公文書足以認定,
則判決依據公文書即足以認定司法院所主張之事實為可採,而未再踐行其
他調查證據程序,自與行政訴訟法第 133  條所定行政法院應依職權調查
證據之規定無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8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218 號
  要  旨:
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主管長官對於所屬公務員,依第
19  條之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認為情節重大者
,亦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該項所稱之「情節重大」,屬於停職處分
之要件事實,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應予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機會之
範圍。此與該「情節重大」是否屬於主管長官之「判斷餘地」範圍無關。
蓋「判斷餘地」理論,係指對於行政機關有判斷餘地論之不確定法律概念
,法院原則上應尊重行政機關之判斷而不加以審查,而非關行政機關在判
斷前,應否給予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機會之問題。本件原判決認被上訴人
認定上訴人違失「情節重大」,乃被上訴人本於主管長官之職責所為之判
斷,應有判斷餘地,而無待上訴人陳述意見等語,亦有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95年訴字第 3761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廢止足以影響公務人員身分或影響其金錢上請求權等事項之行政
處分時,如為保障受處分人之權益,而例外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
以踐行正當法律程序,於法並無不可

10 裁判字號: 96年簡字第 430 號
  要  旨:
公務人員權利之保障,其前提在於公務人員應嚴守法令之規定,其權利始
受憲法之保障,若其本身之行為已有違反法令規定,而應負法律責任時,
其權利之保障自應受到限縮,而非毫無限制要求國家給予全面性保障,始
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主管長官對
於所屬公務員,依第 19 條之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
議而認為情節重大者,亦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情節重大與否,屬主
管長官之裁量權,由主管長官依據證據認定事實,當法律構成要件該當時
,主管長官得依職權決定是否採取法律規定之措施。本件原告因涉嫌貪污
案件,臺中縣政府依行為時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 6  條規定,認情節重大
,予以停職處分。其停職處分之法律依據為公務員懲戒法,主管長官裁量
停職之權源係來自於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而行政院所
頒獎懲案件處理辦法係在補充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主管長官裁
量權內容。準此,上開停職之處分,係由主管長官本於職權及法令規定所
為,符合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自無違法違憲之餘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