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 34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11年台上字第 1309 號
  要  旨:
歷史建築登錄及公告,除歷史建築本體外,亦包含其定著之土地,該土地
所有人使用、管理、處分之權能即受有限制,在歷史建築所定著土地與建
物異其所有人時,土地所有人行使民法第 767  條之權利亦受限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6年判字第 641 號
  要  旨:
主管機關作成歷史建築登錄處分時,僅重文獻而輕忽現場會勘及紀錄,該「
系爭建物屬文化資產」專業判斷之資訊完足性即顯有不足;且系爭建物既已
失去原有之內部構件,其是否能重新置於建物內,涉及建物原有外觀及功能
之回復可能性,登錄理由亦應就此部分之專業判斷加以說明。
 

3 裁判字號: 109年上字第 38 號
  要  旨:
歷史建築之登錄,性質上屬於負擔處分,對於建物及其定著土地所有權人
形成一定之限制。文化資產保存法雖尚未如土地徵收處分採取特別犧牲理
論,但若是文化資產之指定、登錄,已造成人民財產權之減損,主管機關
應充分證明其公益之所在,並考量比例原則,以節制公權力行使對於基本
權之侵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9年判字第 243 號
  要  旨:
接獲欲提報為歷史建物之建築恐遭拆除之緊急情況通報時,未依民國 96 
年 12 月 4  日修正之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第 4  條規定,召集暫定
古蹟處理小組審議通過,即作成行政處分逕列該建築為暫定古蹟,未符法
規所定必經之內部程序,有違正當行政程序,自屬違法。又此暫定古蹟處
理小組與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組織構造及審議功能並非相同;逕列
暫定古蹟之處分與登錄歷史建築之處分,其作成程序及規制效力,亦均不
同,尚難因該建築嗣經被上訴人之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會議決議登錄
為歷史建築,即得類推行政程序法第 114  條第 1  項第 4  款規定而已
補正前述行政處分之瑕疵。另文化資產保存法第 34 條第 1  項規定,禁
止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破壞其完整、遮蓋外貌或阻塞觀覽通道之對象
,係以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為限。至於暫定古蹟於審
議期間內,因同法第 20 條第 3  項明定即視同古蹟,固亦屬上開第 34 
條第 1  項規定之古蹟範圍;惟僅列冊追蹤而未進入審議程序者,則非屬
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2年訴字第 435 號
  要  旨:
建造物得否登錄為歷史建築,行政機關依法所應考量者為該建造物是否具
歷史文化價值、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具有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
值或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等其他相類似因素,若行政機關摻雜與事件無關
之因素,違反行政法上之不當聯結禁止原則,其所作成之行政處分即有判
斷瑕疵,行政法院得予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93年訴字第 815 號
  要  旨:
古蹟指定審查程序之開始可由職權主動或因申請而發動,申請僅係促使行
政機關發動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