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
114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4年上國字第 7 號 |
|
要 旨: |
警察執行勤務時,本於客觀合理判斷發現易生危害之車輛,並指示駕駛人
停車受檢時,應認為駕駛人負有自動停車配合受檢之協力義務,以預防酒
後駕車所造成之社會危害,並兼顧駕駛人交通自由權之保護。此外,警察
駕駛警車尾隨取締酒後駕車之行為,通常不會造成駕駛人高速逃逸致翻車
死亡結果,應認為員警尾追查緝,與當事人之死亡結果間,並無相當因果
關係。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05年上國字第 1 號 |
|
要 旨: |
公有公共設施設置或管理欠缺所生國家賠償之責任,重在公共設施不具通
常應有之安全狀態或功能時,其設置或管理機關是否積極並有效為足以防
止危險或損害發生之具體行為,故國家賠償法第 3 條公有公共設施之管
理有無欠缺,須視其設置或管理機關有無及時採取足以防止危險損害發生
之具體措施為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97年交抗字第 1065 號 |
|
要 旨: |
酒醉駕車行為係製造法所不容許之風險,以風險製造之立場觀之,並不因
駕駛車輛種類之不同,而有所差別,但從風險實現之觀點而言,酒醉駕駛
車類之不同,其對於交通安全衍生之實害結果也有所差異,如駕駛人駕駛
低一級之車類違反本條例之規定時,不論其所造成之實害結果,而一律吊
扣駕駛人所持有之各類駕照,亦有違相同事件相同處理,不同事件不同處
理之平等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 |
裁判字號: |
97年交抗字第 387 號 |
|
要 旨: |
汽車駕駛人飲用酒類或其他類似物後,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超過每公升
0.25 毫克,不得駕車;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經測試檢定,有「酒精濃度
超過規定標準」之情形者,處新台幣 1 萬 5 千元以上 6 萬元以下罰
鍰,並當場移置保管其車輛及吊扣其駕駛執照 1 年;此於道路交通安全
規則第 114 條第 2 款、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35 條第 1 項第
1 款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審裁定既認受處分人確有駕駛自小客車經測試
檢定,有「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之違規情形,揆諸前開說明,其依法
所受之處分應為限制其駕駛自用小客車之權利,即吊扣其小型車駕駛執照
,尚不能因受處分人僅持有職業聯結車駕駛執照,即認此部分免罰。至於
駕照如何「吊扣」其中一部分,係屬如何為適當之處分及執行方式之問題
,但不能因執行稍有困難,即置立法修正通過之條文不予遵守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 |
裁判字號: |
89年東交簡字第 215 號 |
|
要 旨: |
按服用毒品、麻醉藥品、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
具而駕駛者,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生效施行之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之三,將之列於公共危險罪處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10年訴更一字第 65 號 |
|
要 旨: |
國軍軍風紀維護實施規定第 24 點第(二)款 3. 所定「因酒後駕車而肇
事」之要件解釋與適用是否以行為人酒後不能安全駕駛車輛因而肇事為限
,及行為人酒後駕車致人受傷是否須負過失責任之事實認定,此為處分合
法性之審認問題,此等爭議係須經事實調查及法令解釋始能查明得知之瑕
疵事由,無從就原處分形式外觀直接判斷,顯非一般人一望即可得知之重
大明顯瑕疵。是諸此瑕疵是否存在,係判斷其是否已達動搖原處分之適性
法,得否提起撤銷訴訟請求撤銷違法處分之問題,非屬行政程序法第 111
條第 7 款所定之無效事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