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政府採購法第 74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3年台上字第 87 號
  要  旨:
按政府採購法第五十九條第二項有關禁止廠商以支付他人佣金、比例金、
仲介費、後謝金或其他利益為條件,促成採購契約簽訂之規定,係以廠商
願支付他人不當利益,促成契約之簽訂,衡情必將其所支付之不當利益計
入成本估價,致契約價格溢出一般合理價格,或其因契約所獲得之利益超
過正常之利益,基於維護公共利益及公平合理之採購原則,並確保採購品
質(同法第一條、第六條第一項參見),同條第三項因而規定機關得將利
益自契約價款中扣除。而所謂不當利益,除同法施行細則第八十二條所稱
「因正當商業行為所為之給付」外,凡有違反公平採購之原則者,不問其
名目為何,均有上開規定之適用。

2 裁判字號: 94年台上字第 1792 號
  要  旨:
依政府採購法第七十四條、第八十二條及第八十三條規定,廠商就其與機
關間關於招標、審標、決標之爭議,得提出異議及申訴,其提出申訴後,
由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審議判斷;審議判斷,視同訴願決定。可見廠商與
機關間關於招標、審標、決標之爭議,係屬公法上之爭議。又於審議判斷
指明原採購行為違反法令者,招標機關應另為適法處置之情形,廠商得向
招標機關請求償付其準備投標、異議、申訴所支出必要費用,為政府採購
法第八十五條第三項所明定。則廠商是項給付請求權,既係基於上開公法
上之爭議所發生,自應循行政訴訟程序以資解決,不得依民事訴訟程序向
普通法院訴請裁判。


3 裁判字號: 102年台上字第 1448 號
  要  旨:
按政府機關依「政府採購法」規定進行採購之行為,究為政府機關執行公
權力之行為,抑為立於私法地位所為之私經濟行為,未可一概而論。依該
法第 74 條、第 75 條、第 76 條、第 83 條、第 85 條之 1  至 4  規
定,僅於政府機關採招標、審標、決標等訂約前之作為,得以異議、申訴
程序救濟,申訴審議判斷視同訴願決定。訂約後之履約、驗收等爭議,則
以調解或仲裁程序解決。則關於招標、審標、決標爭議之審議判斷應認為
執行公權力之行為,亦即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
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始屬行政處分,而許其依行政
訴訟法規定救濟。至刑法第 10 條第 2  項第 1  款後段所稱之「公共事
務」,乃指與國家公權力作用有關而具有國家公權力性質之事項為限,若
僅受公務機關私經濟行為的民事上委任或其他民事契約所發生私法上的權
益關係,所授權者並非法定職務權限範圍內之公務,受授權人並未因而享
有公權力,不能認為是「授權公務員」。次按科學技術基本法」既已排除
「政府採購法」之適用,自無再依「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採購監督管理辦法
」之規定,超越母法,回頭適用「政府採購法」之餘地。且該辦法所稱訂
立契約、違約責任、終止或解除契約,均屬民法上之用語,顯與政府採購
法之招標、審標、決標程序截然不同。其相對人只能依循民事訴訟解決爭
議。因此科研採購顯為私經濟行為,不涉及公權力之行使,而科研採購既
非單方行政行為之行政處分,相對人無法依行政爭訟程序救濟,故非屬「
公共事務」。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08年台上字第 4073 號
  要  旨:
公營事業依政府採購法辦理採購,就階段可分為招標、審標、決標、履約
及驗收等行為,均屬完成採購作業之行為,具連貫性且與公共利益攸關。
衡諸 91 年政府採購法就採購爭議救濟而為之修正僅係從簡化救濟程序上
之考量所為之規定。又參刑法修正說明,依政府採購法規定之公營事業之
承辦、監辦採購等人員,既均屬刑法第 10 條第 2  項第 1  款後段之授
權公務員,亦無僅因上開規定,即區分其承辦、監辦前階段之招標、審標
、決標等人員,始屬刑法上公務員,而後階段之履約、驗收等承辦、監辦
人員,則否定其為刑法上公務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1071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30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機關辦理招標,應於招標文件中
規定投標廠商須繳納押標金及同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定,機關
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廠商有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
法令行為情形,其所繳納之押標金,不予發還,其已發還者,並予追繳。
為辦理招標機關所為之管制,以避免不當或違法之行為介入,法律規定廠
商如有圍標或妨礙標售程序公正等情形,辦理招標之政府機關即得對其所
繳納之押標金不予發還,或予以追繳,核其性質乃以公權力強制實現廠商
參與投標時所為之擔保,屬於管制性不利處分,此與行政罰法所稱之裁罰
性不利處分係以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對於過去不法行為所為之制裁相殊。
故主管機關對廠商所為強制追繳押標金之處分,不屬於行政罰法所稱之行
政罰處分,自無該法第 27 條關於時效期間規定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6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186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10 款規定,機關辦理採購,發現因可
歸責於廠商之事由,致延誤履約期限,情節重大者,應將其事實及理由通
知廠商,並附記如未提出異議者,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至於延誤履約期
限情節重大之定義,依據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第 111  條第 1  項規定,
機關得於招標文件載明其情形,其未載明者,於巨額工程採購,指履約進
度落後百分之十以上;於其他採購,指履約進度落後百分之二十以上,且
日數達十日以上者。由於政府採購仍屬私法契約行為,基於私法自治原則
,交易當事人得依自由意思決定是否締約及契約內容,並受契約之拘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7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1985 號
  要  旨:
一、廠商對不利於其之機關所為關於招標、審標、決標之爭議決定提出異
    議,異議處理結果如維持原爭議決定,異議廠商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
    係受到原爭議決定之侵害,並非因異議處理結果受侵害,此異議程序
    僅是法律所定申訴之先行程序。且對廠商而言,如僅對異議處理結果
    爭訟,即使勝訴,原爭議決定仍存在,其受侵害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
    ,亦未能因而受到救濟。因而在此種情形,成為行政爭訟程序之所謂
    「原處分」,係指招標機關之爭議決定,並非維持原爭議決定之異議
    決定。
二、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定所稱之「其他經主管機關認
    定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係指特定之行為類型,事先經
    主管機關一般性認定屬於「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而非於
    具體個案發生後,始由主管機關認定該案廠商之行為是否為影響採購
    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否則不但有違法律安定性之法治國家原則,且
    無異由同為行政機關之主管機關於個案決定應否對廠商不予發還或追
    繳押標金,有失政府採購法建立公平採購制度之立法意旨(第 1  條
    參照)。

參考法條: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第 74 條、第 76 條
          、第 83 條。

8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2120 號
  要  旨:
依訴願法第 7  條前段,無隸屬關係之機關辦理受託事項所為之行政處分
,視為委託機關之行政處分。又政府採購法第 40 條第 1  項規定,政府
機關之採購得洽其他具有專業能力之機關代辦,是以,政府機關、公立學
校、公營事業辦理採購案,依該項規定,委託銀行辦理採購業務,因彼此
無隸屬關係,銀行乃受委託而為行政處分,應視為委託機關之行政處分,
如對該處理結果,有所不服,應以委託之機關為原處分機關。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9 裁判字號: 100年判字第 652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以證明違規事實之存在,始能據以作成負擔處
分。故行政機關就違規事實之存在,負有舉證責任,不能僅憑檢察官起訴
書及尚未確定之地方法院一審刑事判決內容作為行政處分事實認定之依據
。 

10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353 號
  要  旨:
採購申訴審議收費辦法第 4  條審議費,係每一申訴事件,而非每一採購
案件應繳納新臺幣 3  萬元,故雖包含多件採購案,惟政府機關僅作成一
個書面處分,廠商亦僅提出一個異議及申訴事件,自屬一件申訴而僅需繳
納一件申訴審議費,如主管機關命廠商繳納多件審議費,並以廠商未繳納
多件審議費而於程序上予以不受理,雖廠商未依限繳納申訴審議費,惟補
繳審議費之通知性質上為命補正提起申訴之程式要件,自應於對申訴不受
理決定提起之訴訟中受審查,補費通知既非合法,自不生補正之效力,不
得逕以廠商未繳納申訴審議費而不受理申訴。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1 裁判字號: 101年判字第 64 號
  要  旨:
按當事人如認政府機關之公告為違法,應依行政訴訟法第 4  條規定提起
撤銷訴訟請求撤銷該行政處分,惟卻提起確認訴訟,有違行政訴訟法第 6
條第 3  項規定。故當事人如得提起撤銷訴訟、課予義務訴訟或一般給付
訴訟作為行政救濟,卻逕行提起確認訴訟者,或因得提起撤銷訴訟、課予
義務訴訟或一般給付訴訟而怠於為之致已無法於法定期限內提起時,始提
起確認訴訟者,均不得再行提起確認訴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2 裁判字號: 104年判字第 102 號
  要  旨:
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將甄審決定爭議定性為公法爭議之規範架構下
,可推測出立法者併含有將甄審決定在實體法上定性為一獨立之公法行政
行為的動機。又有鑑於政府採購法第 83 條將申訴審議判斷視為訴願,故
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47 條準用政府採購法第 83 條規定之結果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意義下之甄審決定乃為一行政處分,核屬法解
釋論正確操作之結果。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3 裁判字號: 104年判字第 286 號
  要  旨:
按最高行政法院 104  年 4  月份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自行
政程序法 90 年 1  月 1  日施行後,工程會就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其他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所為之解釋性通函,
如未經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者,均非生效之法規命令。申言之,法規命
令生效必以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並發布者為要件;倘函釋僅揭示於全國
政府機關電子公佈欄,並未以書面之政府公報或新聞紙發布,因不符前揭
決議之法規命令生效要件,而不生法規命令效力,故廠商縱有函釋所示之
行為,尚難認構成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定要件,自不
得遽為沒收或追繳押標金之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4 裁判字號: 105年判字第 525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87 條規定之行為類型如有增修時,該增修之行為類型與既
有之行為類型之本質如無明顯之不同者,於增修之規定生效時,亦可認定
為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範圍,尚無違法律授權之明確性。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5 裁判字號: 110年上字第 775 號
  要  旨:
觀諸函文所載內容,足認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一區工程處係本於招標
機關地位,以書面載明公司參與採購案投標所檢附之有關投標文件,與同
為參與該採購案投標之另一公司所檢附之投標文件,內容有重大異常關聯
之情事,符合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定之情形,表明不
發還其所繳押標金之意旨,並敘明不服之救濟方法、期間及其受理機關,
且已送達於公司,明顯具足行政處分之成立要件,復已表明行政處分意旨
及對公司教示不服之救濟方法、期間及其受理機關,符合行政程序法第 
96  條第 1  項明定書面行政處分應記載之事項,自屬對公司作成不發還
押標金之行政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16 裁判字號: 93年判字第 134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九十九條其立法說明第二點稱:「以BOT(興建、營運、
移轉)或BOO(興建、營運、擁有)等民間參與方式辦理之建設,雖有
別於一般政府採購,但其投資興辦廠商之甄選程序,亦宜符合公開、透明
、公平之原則,故明定準用本法有關規定,俾使其甄選程序有法可循。」
足見民間參與投資興建、營運之案件,原則上適用辦理該案件所據之法律
,如該其他法律就甄選投資廠商程序未設規範,有關甄選投資廠商程序即
應適用政府採購法之規定。

參考法條:政府採購法 第 74、99 條 (91.02.06) 
          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 第 2 條 (91.06.19)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 第 47 條 (90.10.31)

17 裁判字號: 93年裁字第 625 號
  要  旨:
政府機關依政府採購法進行採購之行為,究為政府機關執行公權力之行為
或係立於私法法律地位所為私經濟行為,未可一概而論。依該法第七十四
條、第七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七十六條、第八十三條 (九十一年二月
六日修正前第八十三條第一項) 、第八十五條之一至四,第八十五條之一
第一項規定,可見立法政策係採政府機關之招標、審標、決標等訂約前之
作為為執行公權力之行為,以異議、申訴程序救濟,申訴審議判斷視同訴
願決定。訂約後之履約、驗收等爭議,則以調解或仲裁程序解決。關於招
標、審標、決標爭議之審議判斷既視同訴願決定,自應認政府機關之招標
、審標、決標行為均係執行公權力之行為,亦即為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
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係行
政處分,而許其依行政訴訟法規定救濟,此觀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六日修正
前政府採購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應附記爭訟期限自明,否則如不視為
行政處分,許其依行政訴訟法提起行政訴訟,該視同訴願決定之規定即無
必要。

參考法條:政府採購法 第 74、75、76、83、85-1、85-2、85-3、85-4 條
          (91.02.06)

18 裁判字號: 95年判字第 17 號
  要  旨:
系爭採購案採購金額未達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告金額以上,依政府採購法第
76  條第 1  項規定,自不得對異議處理結果向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申訴
,是申訴審議判斷以上訴人所提出之申訴,未合法定程序,依同法第 79 
條之規定,予以申訴不受理,自無不合。

19 裁判字號: 95年判字第 1996 號
  要  旨:
「(關於政府採購法事件)沒收押標金部分,係因採購契約履約問題所生
之爭議,屬私權糾紛而非公法爭議,行政法院無審判權,應以裁定駁回。
」業經本院 93 年 2  月 17 日 93 年 2  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二)
闡釋在案。蓋行政機關為推行行政事務,常以私法行為之方式取得所需要
的物質或勞務上之支援,學理上稱之為「行政輔助行為」,屬於行政私法
(國庫行政、私經濟行政)範疇,司法院釋字第 540  號解釋雖就國宅之
購租、貸款事件曾於解釋理由中謂:「至於申請承購、承租或貸款者,經
主管機關認為依相關法規或行使裁量權之結果(參照國民住宅出售、出租
及商業服務設施暨其他建築物標售標租辦法第 4  條)不符合該當要件,
而未能進入訂約程序之情形,既未成立任何私法關係,此等申請人如有不
服,須依法提起行政爭訟。」似依其性質採行「雙階理論」,亦即對於因
行政私法行為所生之爭議,以雙方當事人是否已進入訂約程序,決定應循
行政爭訟或民事訴訟程序謀求救濟。惟「雙階理論」藉由解釋為公權力之
作用,使主管機關在進入訂約程序前,其認為依相關法規或行使裁量權結
果之決定,受到公法的約束,而使訂約相對人受到基本權利保護(特別是
平等權)和主管機關之決定受到司法控制,惟「雙階理論」之私法、公法
區別之「雙階」終究係為救濟途徑所虛構之法律概念,實際程序上如何區
辨「雙階」實過於複雜困難,且原本一個社會關係竟強分為兩個法律關係
,亦脫離現實,是以行政私法行為是否採「雙階理論」,應依實務之慣行
(如國有財產之標售,實務認為私法關係,不採「雙階理論」)及立法者
制度規劃以判斷之。本件係屬政府採購法沒收押標金事件,依上開本院決
議應屬私權糾紛而非公法爭議,行政法院無審判權。

20 裁判字號: 95年判字第 440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85 條係規範招標機關,就審議判斷指明原採購行為違反法
令,或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於審議判斷中建議招標機關處置方式,應如何
處置之規定,並未賦予申訴廠商得依該規定請求招標機關應為如何處置之
公法上請求權。行政訴訟法第 5  條所規定之課予義務訴訟乃以對於行政
機關享有請求作成行政處分的法律上請求權為前提。

21 裁判字號: 95年裁字第 622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依政府採購法之規定,辦理招標、審標、決標後,與廠商簽訂之
採購契約,因行政機關並非本於執行公權力之主體,而係處於與私人相當
之法律地位與廠商簽訂契約,對此政府採購契約並非設定、變更或消滅公
法上之法律關係之行政契約,就履約有關爭議應循民事訴訟途徑解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2 裁判字號: 95年裁字第 643 號
  要  旨:
依行政程序法第 98 條第 3  項之規定,需因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
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遲誤者,始有其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3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38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程序中的公告,在締結採購契約的過程中,應僅屬於要約引誘性
質,而並非要約,然其與民法上之要約引誘並無任何法律上之拘束力者並
不完全相同。蓋在政府採購法第 74 條、第 75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已明文規定,招標公告後,若廠商對對招標文件規定或對招標文件
規定之釋疑、後續說明、變更或補充有所異議,依該法規定之異議、申訴
程序處理;而且,若廠商依照招標公告而提出投標,採購機關並無法隨意
拒絕投標,必須依照招標文件所示條件,決標給最低標或最有利標之投標
廠商。此與一般要約引誘之情形,原則上潛在的交易相對者對於要約引誘
之內容,在民法上並無表示異議之權,且要約引誘人無必然要與某一提議
訂約者締結契約之義務,有所不同,此亦為本院向來見解,即以招標公告
為要約引誘,廠商之投標為要約,而採購機關之決標,為承諾性質,且以
決標時點意思合致為雙方契約成立時點。準此,採購契約內容於決標時即
已確定,而嗣後契約之簽訂僅係將投標須知及公告相關事項,另以書面形
式為之,故簽約手續並非契約成立或生效要件,且雙方對締約內容並無任
何磋商空間,自不能將形式上之簽約日期視為契約實際成立時點,而應以
決標日為契約成立日。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4 裁判字號: 98年判字第 757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11  條各款規定,就行政處分之無效原因,採重大明顯瑕
疵說,1 至 6  款是重大明顯之例示,第 7  款則為重大明顯之概括規定
。所謂「重大明顯」,係指其瑕疵之程度重大。如瑕疵非重大明顯,尚須
實質審查始能知悉者,則該行政處分並非無效,僅為「得撤銷」。被上訴
人中壢市公所為系爭工程之招標處分時,及被上訴人桃園縣政府核發中壢
市公所系爭工程之雜項執照處分時,行政程序法雖尚未施行,但前揭行政
處分無效之法理,於行政程序法施行前亦有其適用。本件原審認處分並非
達於重大明顯瑕疵之無效程度,處分縱有違法情事,亦應對之提起撤銷訴
訟而不應提起確認行政處分無效訴訟,於法尚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5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1024 號
  要  旨: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42 條第 1  項、第 43 條等規定,主辦機關
得公告徵求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民間申請人亦得申請參與,又依據該法第
47  條第 1  項規定,參與公共建設之申請人與主辦機關於申請及審核程
序之爭議,其異議及申訴,準用政府採購法處理招標、審標或決標爭議之
規定;依據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申請及審核程序爭議處理規則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審議判斷視同訴願決定。準此,如參與民間公共建設等相關申請
人不服審核程序之甄選或評定者,須先對主辦機關提出異議,不服時復提
出申訴,對申訴不服者方得提起行政訴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6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1129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之得標廠商參照政府採購法第 98 條規定,於其國內員工總人數
逾一百人人者,應於履約期間僱用身心障礙者及原住民,人數不得低於總
人數百分之二,僱用不足者,除應繳納代金,並不得僱用外籍勞工取代僱
用不足額部分。而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第 12 條第 1  項、第 3  項亦
規定,依政府採購法得標之廠商,於國內員工總人數逾一百人者,應於履
約期間僱用原住民,其人數不得低於總人數百分之一;得標廠商進用原住
民人數未達該標準者,應向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之就業基金繳納代金。
此係為促進原住民就業,保障原住民工作權及經濟生活之考量所為之特別
規定,屬立法裁量範圍,行政機關依上述規定追繳就業代金自無違反比例
原則之可言。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7 裁判字號: 106年上國易字第 8 號
  要  旨:
機關審標人員執行審標公權力時,雖有疏失,然所侵害者為議價之期待利
益,並非侵其權利,與國家賠償法第 2  條第 2  項前段所稱之權利成立
要件不符。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8 裁判字號: 95年重上字第 258 號
  要  旨:
民法第 359  條規定,買賣因物有瑕疵,而出賣人應負擔保之責者,買受
人得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其價金;但依情形,解除契約顯失公平者,買
受人僅得請求減少價金。惟民法第 365  條第 1  項亦規定,買受人因物
有瑕疵,而得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者,其解除權或請求權,於買受人
依第 356  條規定為通知後 6  個月間不行使或自物之交付時起經過 5
年而消滅。又出賣人依民法第 360  條規定所為之保證,必須以受拘束之
目的而為之,即須構成契約之成分,而為給付之一部,始有「保證」之成
立;至於契約上預定之品質,尚不能認為保證。因此出賣人就其為保證之
意思表示,必須與買受人達成合意,始負有履行該擔保約款之義務。從而
出賣人依民法第 360  條規定所負之保證責任,與依民法第 354  條規定
所負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僅係指出賣人負有給付無瑕疵標的物之義務者,
並不相同。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9 裁判字號: 96年上易字第 5 號
  要  旨:
一、依國家賠償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
    時,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固應負起損害
    賠償責任。然所謂行使公權力,係指公務員居於國家機關之地位,行
    使統治權作用之行為而言。如國家機關立於私法主體之地位,從事一
    般行政之輔助行為,既屬國庫行政行為態樣之一,自與公權力之行使
    有間,不生國家賠償法適用之問題。政府採購法係以政府機關、公立
    學校、公營事業辦理工程之定作、財物之買受、定製、承租及勞務委
    任或僱傭等私經濟行政為適用範圍,是投標者於招標機關依政府採購
    法所為採購程序中受有損害,參以前述說明,自無適用國家賠償法及
    其施行細則之可能,上訴人援引國家賠償法之規定,與法不符。
二、按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
    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此一侵權行為類型,其遭侵害之客體僅
    限定為權利,而不及於其他法律上之利益,如被害人僅係利益而非權
    利受有損害,尚無法憑此規定向加害人請求賠償。本件上訴人雖主張
    其得標履約權利因被上訴人甲採購承辦人員之違法判定而遭到損害。
    然查,在系爭招標案正式締結契約之前,當事人至多僅立基於一期待
    契約將締結之地位,此項地位原則上並無法經法律擔保而成為一種得
    予貫徹主張之利益可能性,是以應無評價為法律上權利之可能,上訴
    人據此所為請求於法自有未合。
三、上訴人另主張得依民法第 184  條第 2  項請求被上訴人賠償其損害
    。第按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者,係指以保護他人為目的之法律,
    亦即一般防止妨害他人權益或禁止侵害他人權益之法律而言,參政府
    採購法制訂之宗旨,係為建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
    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其僅係揭示政府辦理採購
    應遵循之原則,及辦理採購人員應積極任事,為適當之採購決定,並
    非著重於廠商權益之保障,難謂係保護他人之法律。本件被上訴人甲
    之承辦人員於程序處理上,縱有瑕疵,致其採購行為違反法令,然仍
    不能逕自推論其所為已屬民法第 184  條第 2  項之違反保護他人法
    律,上訴人所為此項主張,尚非可採。承上,上訴人依侵權行為法律
    關係,請求被上訴人回復得標履約權,如不能回復則請求連帶賠償聲
    明所示金額及利息,均無可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0 裁判字號: 98年重上字第 39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依政府採購法第 50 條規定,認定廠商違法情節重大而撤銷決標
,契約關係即消滅,應視同自始未決標,亦不能為後續之簽約程序。且撤
銷決標亦屬行政處分,如行政處分有效存在,雖內容不當或違法,在行政
法院未依行政訴訟程序撤銷前亦具效力。因此,廠商請求履行對待給付,
因契約根本未成立而無理由,僅得依同法第 85 條第 3  項規定,循行政
訴訟程序請求因準備投標之支出費用。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1 裁判字號: 96年上更(一)字第 127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87 條第 4  項規定「意圖影響決標價格或獲取不當利益,
而以契約、協議或他方式之合意,使廠商不為投標或不為價格之競爭者,
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下罰金」
,此係任意圍標之型態,在政府採購法實施前係以公平交易法之聯合行為
加以處罰,此條項之處罰前提須有「影響決標價格或獲取不當利益」之意
圖,而行為人之手段則須為以「契約、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其結果
須為「使廠商不為投標」與「使廠商不為價格競爭」。又所謂「使廠商不
為價格競爭」之「廠商」,係本罪行為之客體。如投標之廠商本無投標之
意思,僅為陪標而容許他人借用其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者,因該廠商並非
政府採購法第 87 條第 4  項規定之被害客體,自不能以該罪相繩。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2 裁判字號: 109年簡上字第 272 號
  要  旨:
採購契約內容於決標時即已確定,而嗣後契約之簽訂僅係將投標須知及公
告相關事項,另以書面形式為之,故簽約手續並非契約成立或生效要件,
且雙方對締約內容並無任何磋商空間,自不能將形式上之簽約日期視為契
約實際成立時點,而應以決標日為契約成立日。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3 裁判字號: 95年訴字第 45 號
  要  旨:
所謂行使公權力,係指公務員居於國家機關之地位,行使統治權作用之行
為而言。如國家機關立於私法主體之地位,從事一般行政之輔助行為,如
購置行政業務所需物品、處理行政業務相關物品,或對私人加以招標等,
既屬國庫行政行為態樣之一,自與公權力之行使有間,不生國家賠償法適
用之問題。政府採購法係以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辦理工程之定
作、財物之買受、定製、承租及勞務委任或僱傭等私經濟行政為適用範圍
,是投標者於招標機關依政府採購法所為採購程序中受有損害,參以前述
說明,自無適用國家賠償法及其施行細則之可能,而應依一般民事法律之
相關規定以為求償之依據。辦理採購人員於不違反本法規定之範圍內,得
基於公共利益、採購效益或專業判斷之考量,為適當之採購決定;司法、
監察或其他機關對於採購機關或人員之調查、起訴、審判、彈劾或糾舉等
,得洽請主管機關協助、鑑定或提供專業意見。其旨僅係揭示政府辦理採
購應遵循之原則,及辦理採購人員應積極任事,為適當之採購決定,並非
著重於廠商權益之保障,難謂係保護他人之法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4 裁判字號: 100年訴字第 46 號
  要  旨:
依照政府採購法第 74 條規定,廠商與機關間關於招標、審標、決標之爭
議,得依本章規定提出異議及申訴,而同法第 83 條亦規定,審議之判斷
,視同訴願決定,故有關政府採購法中之廠商與機關間所涉及之招標、審
標、決標等爭議,於政府採購法中已明定屬公法上之爭議事件,相關訴訟
自應由行政法院審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5 裁判字號: 104年訴字第 305 號
  要  旨:
促參案件主管機關因政策變更而不續辦促參案件,容屬行政程序法第 123
條第 4  款事實變更之廢止事由,依第 126  條第 1  項規定,對於信賴
值得保護之相對人,自有補償規定之適用。

36 裁判字號: 104年訴更一字第 9 號
  要  旨:
當事人因行政機關廢止合法行政處分而受有損失,其補償之範圍,必須限
定於該損失係因信賴授益處分之存在而發生者,而非漫無邊際之「公法危
險責任」。其就受益人所失之利益,不予補償。至於所受損害,原則上雖
應全部補償,但亦不得超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37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1201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於決策程序中設置各種委員會,並延攬學者、專家或社會公正人
士參與。該等委員會委員非必然為公務員,然因其實際參與作成行政決定
,故仍常見於相關法令中設有迴避制度。惟是否曾經參與事件之決定,並
非當然屬於有不能公正執行職務之虞的具體事證。

38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1201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於決策程序中設置各種委員會,並延攬學者、專家或社會公正人
士參與。該等委員會委員非必然為公務員,然因其實際參與作成行政決定
,故仍常見於相關法令中設有迴避制度。惟是否曾經參與事件之決定,並
非當然屬於有不能公正執行職務之虞的具體事證。

39 裁判字號: 108年訴字第 1481 號
  要  旨:
機關辦理採購相關作業,如經相對人同意,即得以電子文件為表示方法,
並視同正式文件,亦視為行政機關自行送達。依電子公文交換系統完成收
取電子公文作業者,即認發文者已完成送達,並以電子文件之收文地為執
行業務之事務所或營業所等送達地。

40 裁判字號: 108年訴更一字第 13 號
  要  旨:
當事人因合法行政處分廢止受有損失而應予補償之範圍,一則損失與信賴
間必須有相當因果關係存在。其二,廢止授益處分之補償,如無特別規定
,關於所失利益,不予補償;至於所受損害,原則上全部補償,但不得超
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41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1226 號
  要  旨:
書面行政處分關於事實及其法令依據等記載是否合法,應自其記載是否已
足使人民瞭解其受處分之原因事實及其依據之法令判定之;所謂「內容明
確性」,則係指行政行為各項重要之點均應明確而言,且應就個案實質觀
察,而不以其形式上有理由或說明欄為斷。

42 裁判字號: 109年訴字第 315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75 條規定之異議期間性質為不變期間,招標機關不得任意
伸縮,一旦逾期異議即生失權效果。相對人如欲主張回復原狀,亦應於提
出異議時併予申請,然其並未為之,亦與行政程序法第 50 條規定有違。

43 裁判字號: 90年簡字第 3968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行為之性質,依通說及實務見解,向來認為政府機關辦理採購,
係立於私法主體地位從事私經濟行政中之行政輔助行為。應受私法之支配
,故政府採購行為應為私法行為政府採購法中異議及申訴之性質,似為行
政機關自我審查之性質,即行政機關內部之監督規範,為行政機關辦理採
購時之取締規定而非效力規定。故縱使採購機關未依該等規定辦理採購,
亦不影響其與廠商締結之採購契約之效力,只生採購人員之行政責任而已
。即招標過程所生之爭議事項,其有民事法上之請求權基礎者,仍得依民
事法律規定,循和解、調解、仲裁或提民事訴訟等方式,行使其救濟程序
,不受異議及申訴制度之影響。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4 裁判字號: 93年訴字第 4236 號
  要  旨:
按採購機關在限制性招標之範圍內所為廢標決定,依政府採購法第 75 條
規定,廠商固得提起異議、申訴及撤銷訴訟,惟廠商若認採購合約所約定
之條款內容係屬其直接與採購機關之議約權,則與政府採購法所定之採購
無涉,屬契約之履行問題,即採購機關究有無依契約應與廠商議約之義務
,亦即如廠商認其議定續約權無需經限制性招標,而應直接議約,此係屬
私法權利關係。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5 裁判字號: 93年訴更字第 34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規定,其就採購爭議之性質,係採所謂「雙階理論」,即將政
府採購契約締結前採購決定程序之相關爭議定位為公法性質,至於政府採
購契約之履約或驗收爭議,則定位為私法上之爭議,應循民事爭訟途徑解
決。然關於政府採購法第一百零一條通知之性質,依同法第一百零二條第
一、二項規定,廠商對於採購機關依政府採購法第一百零一條所為之通知
,認為違反政府採購法或不實者,得提出異議及申訴;而同法第一百零二
條第四項復規定,本項之異議及不服此異議所為之申訴處理,準用第六章
之規定,而第六章即為關於採購爭議得提出異議及申訴,及將政府採購申
訴審議委員會對申訴所為之審議判斷,視同訴願決定等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七十四條至第八十三條參照) ;是自此等規定,可知立法者有意將政府
採購法第一百零一條通知之救濟程序循公法之救濟途徑為之;且修正後政
府採購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更規定:「依前條第三項規定刊登於政府採
購公報之廠商,於下列期間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
。一、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款至第五款情形或第六款判處有期徒刑者,自
刊登之次日起三年。但經判決『撤銷原處分』或無罪確定者,應註銷之。
二、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七款至第十四款情形或第六款判處拘役、罰金或緩
刑者,自刊登之次日起一年。但經判決『撤銷原處分』或無罪確定者,應
註銷之。」即自其中第一款及第二款但書關於「經判決撤銷原處分」之用
語,更足見政府採購法於九十一年二月六日修正後,立法者有意就採購機
關依政府採購法第一百零一條所為之通知,並不區分政府採購法第一百零
一條各款情形,究屬招標、審標、決標階段之公法爭議,或履約、驗收階
段之私法爭議,概認此通知為一行政處分;而此處分並發生政府採購法第
一百零二條第三項刊登政府採購公報及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不得參加投標
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之效果。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46 裁判字號: 94年訴字第 1165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85 條第 1  項及第 3  項規定,於採購爭議中,如審議判
斷指明原採購行為違反法令者,廠商得向被告請求償付其準備投標、異議
及申訴所支出之必要費用。此項規定雖僅規定審議判斷指明原採購行為違
反法令之情形,未及於行政法院判決指明原採購行為違反法令之情形。然
行政法院審查行政處分及審議判斷之合法性,且依行政訴訟法第 216  條
規定,法院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或決定之判決就其事件有拘束各關係機關之
效力,且原處分或決定經判決撤銷後,機關需重為處分或決定者,應依判
決意旨為之。行政法院以撤銷判決或確認判決,確認採購機關之採購行為
違法,原處分機關及審議機關皆受判決結果拘束,不得再另為不同之判斷
,其效力甚於審議判斷指明原採購行為違法之效力。舉輕以明重,在行政
法院以撤銷判決或確認判決,確認採購機關之採購行為違法時,廠商得類
推適用政府採購法第 85 條第 3  項規定,請求採購機關償付所支出之必
要費用。原告主張類推適用政府採購法第 85 條第 3  項規定,請求被告
償付所支出之必要費用,即屬有據。然政府採購法第 85 條第 3  項既規
定請求償付其準備投標、異議及申訴「所支出之必要費用」,自以已支出
者為限。而且此項請求償付費必要費用之規定,為一般損害賠償以賠償義
務人有故意或過失為要件之例外,依「例外規定解釋從嚴」原則,亦應解
為該規定之「所支出」之必要費用,係指實際已支出之必要費用。

裁判法院: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7 裁判字號: 96年訴字第 643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係為建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提升採購效
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而制定;是機關辦理採購,應以維護公共利益及
公平合理為原則,對廠商不得為無正當理由之差別待遇,而辦理採購人員
於不違反本法規定之範圍內,亦得基於公共利益、採購效益或專業判斷之
考量,為適當之採購決定。次按「機關辦理採購之決標,應依下列原則之
一辦理,並應載明於招標文件中︰一、訂有底價之採購,以合於招標文件
規定,且在底價以內之最低標為得標廠商。」亦為同法第 52 條第 1  項
第 1  款所明定。另按採購法第 58 條所規定,無非在於防止低價搶標,
影響工作進度及品質,明定機關對廠商之總標價或部分標價偏低,顯不合
理,有降低品質、不能誠信履約之虞等情形時之處理方式。易言之,政府
採購法第 58 條係賦予招標機關之裁量權限,而非最低標廠商得據此主張
放棄得標權之法律依據。再按,最低標廠商之總標價有同法施行細則第  
 79 條第 1  款規定廠商之總標價低於底價 80% 之情形者,固為政府採
購法第 58 條所稱總標價偏低,惟並非當然即有政府採購法第58條之適用
,蓋機關於此情形,仍應斟酌該個案之採購,是否具備政府採購法第 58 
條所定之其他要件,以決定是否踐行該條所定之限期通知廠商提出說明或
擔保之程序。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8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107 號
  要  旨:
廠商對於機關依政府採購法辦理採購之過程、結果如有不服,應依法規定
之不變期限內提起異議,對異議處理結果不服,得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申訴
,對申訴審議判斷結果仍有不服者,始得依訴願法所定法定期間內提出行
政訴訟,此為政府採購法就廠商對公法爭議提起行政訴訟之特別要件。當
事人間因政府採購法事件,原告不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申訴審議判
斷,故而提起行政訴訟。經判原告之訴既因程序上不合法,因此將原告之
訴予以駁回,則其實體之主張即毋庸再予審論。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9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1562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87 條第 5  項規定,意圖影響採購結果或獲取不當利益,
而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
萬元以下罰金。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者,亦同。且依同
法第 103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規定,廠商被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後,
3 年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即被刊登廠商於此期間
內參加招標、審標及決標階段之資格遭到限制與剝奪,倘若該規定並非在
於制裁、非難廠商,則被告僅需撤銷原告之得標為已足,殊無限制廠商於
未來 3  年均不得參與投標之必要,應認確具有其「裁罰」性質,且系爭
刊登公報之行政處分係屬其他種類之行政罰,並無刑事優先原則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0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160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49 條規定,基於法規之申請,以掛號郵寄方式向行政機關
提出者,以交郵當日之郵戳為準。本件政府採購法規定廠商向機關之異議
,機關收受廠商之異議日期,涉及期間之計算及有無異議逾期之問題,事
關廠商異議權之保障,影響其權益重大,自應於政府採購法明文規定或授
權主管機關於同法施行細則訂定之,行政程序法第49條規定雖僅就當事人
以掛號郵寄方式寄送文書予行政機關,該機關受理日之規定,然係採發信
主義,如向行政機關提出者,如非以掛號郵寄方式而以平信向行政機關提
出,如由郵件上之郵戳可觀出郵寄日期,亦應解釋為以發信日為行政機關
受理日。又政府採購法有關廠商因招標、審標及決標之爭議,向招標機關
之異議,並無規定法定不變期間需扣除在途期間,是招標機關收受廠商之
異議,並非一定採書狀到達主義,該法如無特別規定,自應適用行政程序
法第49條之規定,乃政府採購法並無此相關規定,亦未有授權主管機關於
同法施行細則訂定之規定,而於同法施行細則第 104  之 1 條規定「以
受理異議機關之招標機關收受書狀之日期為準」,因施行細則為行政命令
,其位階在於法律之下,而其母法政府採購法並未授權主管機關工程會得
訂定該規定之條文,是本件原告向被告提出之異議狀日期,應適用行政程
序法第 49 條之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1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511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
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
為。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
者,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
、廢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本件原告之申訴既僅針對被告單一之行政
處分而提出,自屬 1  件申訴而僅需繳納 1  件申訴審議費(3 萬元),
公共工程會命繳納 3  件申訴審議費(9  萬元),並以原告未繳納 3
件申訴審議費而於程序上予以不受理,自有未合,原告執此主張申訴審議
判斷違法,為有理由,自應由本院將該申訴審議判斷予以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2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624 號
  要  旨:
行政罰法第 26 條第 1  項規定,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
上義務規定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但其行為應處以其他種類行政罰或得
沒入之物而未經法院宣告沒收者,亦得裁處之。其立法目的,無非以一行
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時,由於刑罰與行政罰同屬
對不法行為之制裁,而刑罰之懲罰作用較強,故依刑事法律處罰,即足資
警惕時,實無一事二罰再處行政罰之必要,但罰鍰以外之沒入或其他種類
行政罰,因兼具維護公共秩序之作用,為達行政目的,行政機關仍得併予
裁處。本件雖經雲林地院判處原告罰金,惟政府採購法授權採購機關仍得
對於違規之廠商,為追繳押標金、刊登政府公報及停權之處分,係基於建
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
採購品質等維護公共秩序之目的,而裁處處分亦非刑罰所能涵蓋或替代。
準此,被告對原告為追繳系爭工程押標金、刊登政府公報及停權之處分,
自無違反一事不二罰之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3 裁判字號: 98年訴字第 705 號
  要  旨:
廠商參與行政機關之工程招標,後受行政機關依政府採購法第 102  條,
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並依同法第 31 條第 2  款及第 8  款追繳押標金,廠
商不服該處分而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申訴,惟公共工程會以其未
繳納申訴審議費為由,不受理其申訴;但以傳真查詢國內各類掛號郵件查
單及傳真收文戳及部門收件信件明細表可知,廠商確有寄繳申訴審議費用
,公共工程以其逾期未補繳審議費為由,以程序理由,為申訴不受理之決
定自有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4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1000 號
  要  旨:
政府採購法第 75 條第 1  項各款就異議期間之規定,旨在確保招標結果
之穩定,並提高招標作業之效率,以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定所揭
櫫「快速有效程序」原則之要求,揆其性質為不變期間,招標機關不得任
意伸縮,一旦逾期異議即生失權效果。故若以辦理採購之機關已將採購案
決標,並公告決標結果,而參與採購之業者未於時效內提出異議時,併為
聲請回復原狀,亦不能僅因其未察覺其逾期異議,即認其已補正此程序。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5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142 號
  要  旨: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1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主辦機關與
民間機構之權利義務,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投資契約之約定;契約無約
定,適用民事法相關之規定。投資契約之訂定,應以維護公共利益及公平
合理為原則;其履行,應依誠實及信用之方法。本件兩造契契約依促進民
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12 條第 1  項規定及其立法理由,透過文義解釋已
足認立法者將之定性為私法契約,自無再依體系解釋為公法行政契約之餘
地。又關於政府採購法中廠商與機關間有關招標、審標、決標之爭議,認
屬公法上爭議,應由行政法院審判,惟關於履約問題所生之爭議,仍認屬
私權爭執,非公法上爭議,行政法院自無審判權。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6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196 號
  要  旨:
「機關辦理採購,發現廠商有下列情形之一,應將其事實及理由通知廠商
,並附記如未提出異議者,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
義或證件參加投標者。」為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1  款所明
定。
上開規定「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投標者」,應不僅指無參與投標資格之
人,向有參與投標資格之人名義或證件借用而參加投標,尚包含數個有參
與投標資格之廠商,事先共同謀議,決定由其中一家廠商為最低投標價格
,其他家廠商之投標價格較高,造成形式上有多數廠商參加投標,而實質
係屬假性競爭,由出具最低投標價格之廠商得標,其他家廠商僅為陪標而
已,並不在於得標,而達其圍標目的,亦屬該條項規範之對象。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57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1975 號
  要  旨:
台北市政府依據該市促進民間參與街道家具設置管理自治條例之規定,與
民間簽訂之投資契約,性質上為私經濟行政下之民事契約,尚非行政契約
。雙方如就權利義務有所爭執,應以系爭契約所約定之地方法院為管轄法
院。

58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384 號
  要  旨:
授予利益之合法行政處分,既為受益人信賴表現之所歸,亦即授予利益之
合法行政處分成立時點,即為信賴保護合理補償之起算時點;且此所謂合
理之補償,僅補償消極利益且不得超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自不包括所失利益在內。

59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46 號
  要  旨:
本件原告之異議及申訴雖係起因於原告所參與被告辦理之「0812  豪雨災
害復建工程」「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 3  次增辦疏浚清淤東勢大排
排水清理工程」「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 3  次增辦疏浚清淤馬公厝
大排清理工程」「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 3  次增辦疏浚清淤火燒牛
稠大排清理工程」「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 3  次增辦疏浚清淤有才
寮大排清理工程」「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 3  次增辦疏浚清淤海豐
大排清理工程」等 6  件採購案(下稱系爭工程),然被告係以原告容許
他人借用其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依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定追繳押標金,及依同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103  條
第 1  項第 1  款規定擬刊登政府公報及停權 3  年,對原告所涉及之該
6 件採購案,僅以 98 年 4  月 6  日東鄉建字第 0980003210 號函作出
1 個追繳押標金及欲刊登政府採購公報暨停權 3  年之行政處分而已,原
告不服提出異議,被告復以 98 年 9  月 28 日東鄉建字第 0980010002
號函駁回其異議,此有上開被告函影本附卷可稽。則被告並未對上開採購
案作出 6  個追繳押標金及欲將原告名稱刊登政府公報及停權之行政處分
,而原告亦僅對被告經異議後所新作成之 98 年 9  月 28 日東鄉建字第
0980010002  號函之 1  個行政處分,於 98 年 10 月 8  日向公共工程
委員會提出單一申訴。是原告之申訴既僅針對被告單一之行政處分而提出
,自屬 1  件申訴而僅需繳納 1  件申訴審議費(3 萬元),詎公共工程
委員會竟命其繳納 6  件申訴審議費(18  萬元),並以原告僅繳納 1
件申訴審議費,且就該已繳之 1  件申訴審議費未指明就被告之何項採購
案之異議處理結果為申訴,而於程序上予以不受理,自有未合。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60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620 號
  要  旨:
由於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得聲請再議者,且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依刑事
訴訟法第 253  條之 2  第 1  項規定對刑事被告所為之指示及課予之負
擔,乃為一種特殊的處遇措施,並非刑罰。因此,刑事案件經檢察官為緩
起訴處分確定後,宜視同不起訴處分確定,依行政罰法第 26 條第 2  項
規定,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之。惟若緩起訴處分經檢察官依職
權或告訴人之聲請予以撤銷,且如檢察官繼續偵查並起訴該刑事案件,復
經法院判決有罪確定者,則於該有罪判決所涵蓋之範圍內,原行政機關就
同一行為依法律或自治條例規定裁處罰鍰及沒入,已屬違法,應予依職權
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