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法第
10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441 號 |
|
要 旨: |
受益人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作成違
法行政處分者,因其信賴不值得保護,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為維護依
法行政之公益目的,該違法行政處分即使已經過法定救濟期間,仍得依職
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授益處分得申請變更原來之規制內容係以其仍有
效存續為基礎,如該授益處分業據主管機關以受益人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
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為由而予以撤銷者,既已失其得以變更之客體,原
受處分人無從憑以申請變更,其申請自應予駁回。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整理)
|
2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948 號 |
|
要 旨: |
申請核發(污水)專用下水道設置設計合格證係以建造執照仍有效為前提
要件,若建造執照已失效,主管機關仍核發專用下水道設置設計合格證即
欠缺合法性基礎,自具違法之情形。此外,受益人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
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作成違法行政處分者,因其信賴不值
得保護,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為維護依法行政之公益目的,該違法行
政處分即使已經過法定救濟期間,仍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110年上字第 493 號 |
|
要 旨: |
建築法並非同時施行於全國各地,於建築法適用地區內有擅自建造建築物
之行為者,固應依建築法第 86 條第 1 款規定予以處罰,並於必要時強
制拆除該建築物,惟於非建築法適用地區,就相同之行為,則非可依同法
予以處罰並強制拆除該建築物;其後,如該地區已因實施都市計畫等原因
開始適用建築法,亦不得溯及既往,對已存在之建築物處罰其建造行為人
並強制拆除該建築物。從而,主管建築機關於建築法適用後發現未經申請
領得建造執照而建造之建築物,得否對其建造行為人處罰或強制拆除該建
築物,自應就其建造行為係何時所為,其時建築法是否已適用於該地區,
及建造建築物應否申請建造執照等事實予以查明,方足以為正確之法律適
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 |
裁判字號: |
106年訴字第 379 號 |
|
要 旨: |
(一)多階段行政程序並非法制上用語,僅為學理概念,類型未有統一見
解,依廣義見解,多階段行政程序包括作成多階段行政處分之程序
。就申請事項之部分要件或先決條件為終局決定而生成部分許可或
先行裁決之程序。個別獨立之行政程序而具有內容上關聯性,亦可
結合為多階段行政程序(學者傅○靜著「多階段行政程序-環境影
響評估程序開發許可程序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 66 期)。本件
系爭處分存在內容上關聯性,縱認係屬關聯性之多階段行政程序,
然又各專業法規有無保護特定私益意旨,屬立法者權責,立法者在
此享有相當程度的形成自由,仍應尊重立法者之立法裁量決定,是
應斟酌各該專業法規之規範目的、整體結構、適用對象、規範效果
等因素各自判斷,尚難逕以多階段行政程序中其中一環單一專業法
規所欲保護規範對象及範圍,作為他階段行政程序其他專業法規所
欲保護規範對象及範圍之判斷基準。亦即,個別獨立具有內容上關
聯性之多階段行政程序屬分別審查事件,就保護規範對象範圍自應
各別界定,此參最高行政法院 105 年度判字第 674 號判決亦認
「屬分別審查事件,自容許保護規範之對象範圍為不同界定」同認
斯旨。從而,就前階段處分無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仍不能因
具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後階段處分作成,而擴及對前階段處分亦具
法律上利害關係,且審查後階段處分之適法性已足保障第三人私益
,亦無擴及前階段行政處分之必要性。再者,從寬承認有公權利之
第三人範圍,相對的將增加受處分相對人行使基本權之負擔,法院
亦不宜僅以「多階段行政程序之法律上利害關係不容割裂解釋」為
由,建構多階段行政程序認定是否為法律上利害關係人之準據。
(二)本件原告居住位置緊鄰於系爭土地,並非單純附近地區之一般民眾
,為系爭土地之相鄰人,被告工務局依建築法核發系爭建造執照及
系爭使用執照,准許參加人於系爭土地進行建物之建築及使用,對
原告財產、住居安全等權益即受有侵害之可能性,應受建築法規範
之保護,故原告就系爭建造執照處分及系爭使用執照處分具有法律
上利害關係,對之提起撤銷訴訟係屬建築法上鄰人訴訟,此部分應
具備當事人適格。惟使用執照之核發,審查客體為建築物之主要構
造、室內隔間及建築物主要設備。就「主要構造」部分,係查驗建
築物之基礎、主要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及屋頂之構造,而就「
主要設備」部分,須查驗消防設備、避雷設備、污水處理設備、昇
降設備、防空避難設備、附設之停車空間及通風設備(高雄市建築
管理自治條例第 52 條參照)。依此,地下儲油槽並非被告工務局
在核發使用執照應查驗項目,此參系爭使用執照記載,就儲油槽部
分,亦係核發主體構造物部分,而非儲油槽本體,是儲油槽本身及
其設置位置非系爭使用執照核發內容,則縱如原告主張系爭儲油槽
未依系爭第 3 次籌建變更處分與 00 地號土地地界線保持 262
公分距離,亦與系爭使用執照核發無涉。再者,人民權利或法律上
利益受有侵害可能性,須依法規界定之,本件就使用執照部分,已
進入實體審理,就系爭儲油槽設置位置是否侵害原告權利或法律上
利益之可能性,須依加油站設置管理規則定之。依加油站設置管理
規則第 13 條第 2 項第 1 款規定,地下儲油槽與加油站地界線
應有 30 公分以上之距離即符規範。承上所述,系爭儲油槽與地界
線距離設算後最少亦有 154.25 公分,仍與地界線應有 30 公分以
上之距離,符合上開加油站設置管理規則第 13 條第 2 項第 1
款最小距離規定,是縱系爭儲油槽與地界線距離低於所申請許可之
262 公分距離,於行政管制上仍須補正或改正,依上開規定,法益
亦無因之受侵害可能性,原告訴請撤銷系爭使用執照,尚無可採。
|
5 |
裁判字號: |
106年訴字第 432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核發使用執照除應審查建築法第 70 條第 1 項規定之要件外,
尚有審查其他有關法令規定應檢附之文件之職責。因此,不得主張新建工
程業經主管機關勘驗符合建造執照圖說准予備查,且已載出具公寓大廈管
理基金繳款證明及警民聯防系統安裝證明,即應核發系爭使用執照。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92年訴字第 4592 號 |
|
要 旨: |
機關對於原行政處分之相對人,應本於職權調查認定之並依法送達,而不
得以不知相對人何人為由,於原處分函中籠統記載處分相對人為「違建所
有人」,並率以公告方式為送達。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