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專利法第 71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9年判字第 69 號
  要  旨:
於專利權存續期間內,原則上任何人均得附具證據向專利專責機關請求撤
銷專利權,惟例外於主張專利違反專利法第 12 條第 1  項規定或發明專
利權人為非發明專利申請權人之舉發事由時,僅限利害關係人始得提起舉
發。我國專利舉發制度之目的為公眾審查,故舉發程序係由專利權人及舉
發人進行攻擊防禦,具有訟爭對立性,是以專利權人不得就其所有之專利
權提起舉發,自為舉發申請者,專利專責機關應不予受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10年上字第 172 號
  要  旨:
發明為其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所能輕易完
成時,不得依專利法申請取得發明專利,為本件核准時專利法第 22 條第
4 項定有明文。而發明專利權違反上開專利法之規定者,任何人得檢附證
據,向專利專責機關提起舉發。從而,系爭專利有無違反上開專利法之情
事而應撤銷其發明專利權,依法應由舉發人附具證據證明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111年上字第 491 號
  要  旨:
依專利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1  款及第 2  項規定,發明於申請前已見
於刊物,或為其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所能
輕易完成時,不得取得發明專利。而判斷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
知識者是否有動機能結合複數引證之技術內容時,應考量複數引證之技術
內容的關連性或共通性,而非考量引證之技術內容與申請專利之發明的技
術內容之關連性或共通性,以避免後見之明。原則上得綜合考量「技術領
域之關連性」、「所欲解決問題之共通性」、「功能或作用之共通性」及
「教示或建議」等事項。一般而言,存在愈多前述事項,該發明所屬技術
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愈有動機能結合複數引證之技術內容,不得僅因欠
缺其一事項即認定欠缺結合之動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4 裁判字號: 112年再字第 19 號
  要  旨:
依專利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項規定,發明於申請前已見
於刊物,或為其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的先前技術所能
輕易完成時,不得取得發明專利。且法院就專利的進步性論證過程,某種
程度上就是將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的技術能力具體化,如其論證內
容不違反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或證據法則,就不可以說法院未就所屬技術
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的知識水平加以說明。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5 裁判字號: 97年判字第 1038 號
  要  旨:
行政機關依據法院判決意旨重為行政處分,其所根據之事實,自屬客觀上
明白足以確認,故縱未再通知相對人陳述意見,於法尚非無據。

6 裁判字號: 99年判字第 240 號
  要  旨:
行政程序法第 114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違反程序或方式規定之
行政處分,除依第 110  條規定而無效者外,因各款情形而補正。又第 2
款至第 5  款之補正行為,僅得於訴願程序終結前為之;得不經訴願程序
者,僅得於向行政法院起訴前為之。本件上訴意旨主張被上訴人於 97 年
4 月 1  日提出之行政訴訟補充答辯書,將原處分必須記明而未記明之理
由予以補充記明,應受行政程序法第 114  條第 2  項規定「僅得於訴願
程序終結前為之」之限制等語。惟查本件被上訴人在審定書已就系爭案之
技術內容如何為引證案所揭露,或如何屬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
申請前之引證技術所能輕易完成,並予以逐項審查,且各別敘明其理由者
,即難謂有行政處分未記載「必須記明之理由」,嗣被上訴人於系爭案之
行政訴訟中針對上訴人及參加人之主張理由予以答辯,進一步說明審定書
之記載理由之情形,尚非屬欠缺「必須記明之理由」予以補正之範圍,原
判決因而認無該項之適用,並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