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電子法規查詢系統

相關實務見解
行政罰法第 6 條相關裁判
1 裁判字號: 109年上字第 1168 號
  要  旨:
倘兩個以上之水平競爭事業,在明知且有意識之情況下,透過召開會議方
式交換與競爭有關之成本、生產、行銷、服務等敏感之市場資訊,而得充
足掌握競爭者經營上重要資訊,而有限制競爭之相互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
,即屬聯合行為,尚非僅限於廠商對產品價格有合意一定價格、數量、比
例始構成聯合行為。至於事業之聯合行為是否足以影響市場功能,係以事
業合意之共同行為,客觀上會發生影響市場功能之限制競爭效果之危險者
,即屬之,不以實際上發生限制競爭效果為必要,亦與事業是否因此獲得
實際利益無涉。而事業所為聯合行為之結果,是否會對發生影響我國市場
供需功能之危險性,應就全體參與事業之整體行為所可能產生之市場供需
功能影響為判斷。此外,通說認為違反公平交易法第十條及第十四條情節
重大案件之裁處罰鍰計算辦法第 5  條規定「基本數額」之銷售金額,應
指違法事業在臺灣境內銷售商品或服務所得之金額。至於公平交易法第
41  條第 2  項所稱「事業上一會計年度『銷售金額』百分之十」之罰鍰
上限,則係以違法事業「全球」營業收入總額為計算基礎。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2 裁判字號: 102年訴字第 1062 號
  要  旨:
公平交易法所稱「事業」之涵括對象,只需具備公平交易法第 2  條第 1
至 3  款例示部分之共同特徵,亦即為繼續、獨立從事經濟活動之人或團
體,即為已足,故未經認許之外國公司,雖未具獨立法人人格,應屬非法
人團體,如其有提供商品或服務之交易行為,即符合「繼續」、「獨立」
、「從事經濟活動」之要件,而為我國公平交易法所規範之事業。此外,
寬恕政策申請人係為求減免處罰而主動向被告陳述自身及他人不法情事,
其陳述涉及其他事業之違法行為部分,性質相當於檢舉,被告就其內容是
否為真實,仍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予以確認,不得僅憑申請人之陳述為認定
事實之唯一依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3 裁判字號: 99年訴字第 640 號
  要  旨:
按石油管理法第 17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之規定,並非僅限於管制我國
陸地上之經營行為,如係在我國領海內以船舶為工具在其上經營柴油之零
售,亦應有其適用。又行政罰法第 6  條第 1  項規定,在中華民國領域
內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應受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之處罰者,即有該
法之適用,不論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人國籍為何,只要違反行政法上
義務之行為或結果,有一在中華民國領域內者,依同條第 3  項規定,為
在中華民國領域內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是以,外國籍油輪在我國領海內以
船舶為工具為外國籍船舶補給油料,仍依石油管理法第 17 條第 1  項、
第 2  項規定,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核准設站;設站完成並經地方主管機
關審查合格,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發加油站、加氣站或漁船加油站經營許
可執照後,始得營業。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