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罰法第
10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1065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要求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應隨時注意經由公開發行市場直接
或間接取得其股份之股東是否有政府、政黨等不得直接、間接投資之情形
,若顯係課予不相當且欠缺期待可能性之注意義務。
|
2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180 號 |
|
要 旨: |
狀態責任係指對於「物」有所有權或事實上管領力之人,依據法令規定,
就該「物」具有維持某種狀態之義務,只要該「物」出現不符所應維持的
狀態時,即構成「狀態責任」義務之違反,故「狀態責任」係屬於一種「
結果責任」;倘對於「物」具有所有權或事實上管領力之人不履行此種義
務,除可令其排除該未維持之狀態外,於具有可歸責性,即具有故意、過
失情形者,亦應處以行政罰。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981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如未能舉證證明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就其受政府機關間接投
資之事實發生,有能防止而不防止之情事者,即難逕認系統經營者主觀上
有故意或過失之情形。
|
4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1748 號 |
|
要 旨: |
按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之 1 規定所為緩起訴處分之性質,乃
附條件之便宜不起訴處分;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依同法第 253 條之
2 第 1 項規定,對被告所為之措施及課予之負擔,係一種特殊之處遇措
施,並非刑罰。故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經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確定後,行政機關自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
。次按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係主管機關對所屬機關及公務
員頒訂作為裁量之基準,而將各種違章情形依其情節類型化,分別適用不
同之裁罰金額或倍數。因此凡與參考表類型相同者,裁罰機關如認為該個
案並無特殊之處,而依參考表之金額或倍數予以裁罰,其裁量理由與參考
表相同者在處分書上可予省略。是以系爭裁罰參考表,乃上級機關為協助
下級機關或屬官,依職權為規範機關內部運作,所為非直接對外發生法規
範效力之裁量基準性行政規則。其具有拘束訂定機關,其下級機關及屬官
之效力。參照該裁罰參考表之使用說須知明可知,裁罰機關就一般違章類
型化之案件,依該參考表裁罰,尚難認有裁量怠惰之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1749 號 |
|
要 旨: |
按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依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之 2 第 1 項規定
對被告所為之措施及課予之負擔,係一種特殊的處遇措施,並非刑罰;故
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經檢察官為緩起訴處
分確定後,行政機關自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申言之,一行為
如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者,固應優先適用刑事法律
處罰,然若經檢察官緩起訴者,則得再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規定裁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344 號 |
|
要 旨: |
按行為人負有須依水污染防治法及相關規定,以經主管機關核准之放流口
排放之義務,且亦有能力採取相關防範措施,如無於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
測申報管理辦法第 52 條但書所謂之緊急狀況下,即任廢水由逕流廢水放
流口排放至場外地面水體,依行政罰法第 10 條規定,自屬繞流排放之行
為,無該辦法第 52 條但書之適用。又該違規行為係行為人 1 年內經 2
次限期改善後,第 3 次違反相同規定,有繞流排放廢水之行為,自屬水
污染防治法第 73 條第 4 款所稱之情節重大。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642 號 |
|
要 旨: |
按廢水係風災所殘留之廢水,既係工廠作業環境所產生含有污染物之廢水
,事業自負有須依水污染防治法及相關規定,以經主管機關核准之放流口
排放之義務,且亦有能力採取相關防範措施,卻在無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
測申報管理辦法第 52 條但書所謂之緊急狀況下,任該廢水由逕流廢水放
流口排放至場外地面水體,依行政罰法第 10 條規定,自屬繞流排放之行
為;又既因風災影響,致廠房油漬外漏而產生廢水,事業即有注意該廢水
不繞流排放至廠外地面水體之義務,並有注意之能力,惟仍任由該廢水經
由放流口逕流廢水放流口旁繞流排放至廠外地面水體,縱無故意,亦難謂
無過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 |
裁判字號: |
101年訴字第 433 號 |
|
要 旨: |
有線廣播電視法第 19 條第 4、5 項係規定,政府、政黨、其捐助成立之
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不得直接、間接投資系統經營,並若於修正施行前,
政府、政黨、其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有違反者,應於 2 年內
改正;此係為維護新聞自由與民主健全發展而設,對於政府、政黨或捐助
成立之財團法人等單位為直接、間接投資之不作為之限制義務,但如屬系
統經營業者,應難認屬此所規範之對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9 |
裁判字號: |
101年簡字第 178 號 |
|
要 旨: |
按有線廣播電視法第 19 條第 4 項規定,政府、政黨、其捐助成立之財
團法人及其受託人不得直接、間接投資系統經營者,係應指政府、政黨、
其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不得直接、間接投資系統經營者,是政
府等之不作為義務,而非系統經營者有拒絕被投資之義務,故除非主管機
關有相當證據足以證明被直接或間接投資之系統經營者,與投資之政府、
政黨、其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間有故意共同實施投資之行為,
或行政罰法第 15 條至第 17 條應予併同處罰等情形外,系統經營者應無
違反有線廣播電視法第 19 條第 4 項、第 5 項之不作為義務之可能。
又有線廣播電視法第 68 條第 2 項規定應以系統經營者確有違反同法第
19 條各項所定情形為限,且不包括系統經營者單純因政府、政黨、其捐
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及其受託人違反同法第 19 條第 4 項、第 5 項規定
而被直接或間接投資之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0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字第 294 號 |
|
要 旨: |
故意、過失為違反行政法而應受處罰行為之責難基礎,且故意為明知而觸
法,過失為疏失而違法,故意、過失本身對法規範之違誤有著不同的受責
難程度,因此對比較苛責之故意行為,為裁處之機關當然要就「故意行為
」負舉證責任。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11 |
裁判字號: |
104年訴字第 248 號 |
|
要 旨: |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47 條第 10 款所規定之「規避、妨礙或拒絕」等
行為態樣,就其文義固屬「積極」之作為態樣,但並未排除行為人亦得以
「消極」之不作為方式而達到相同之目的。原告提供油品銷售完整流向之
法定義務,應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41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稱:「
……二、為前款查核或抽樣檢驗時,得要求前款場所之食品業者提供原料
或產品之來源及數量、作業、品保、販賣對象、金額、其他佐證資料、證
明或紀錄,並得查閱、扣留或複製之。……」及「食品查核檢驗管制措施
辦法」第 8 條第 1 項之規定:「主管機關得要求業者出示相關文書、
表單、單據等書面資料或電磁紀錄,以供查閱。」原告既負有上述義務,
然其陸續提供油品銷售之「局部資料」而非「完整流向」,則其不作為之
評價即與積極之「規避、妨礙或拒絕」無異。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12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917 號 |
|
要 旨: |
依水污染防治法第 52 條規定,違反同法第 30 條第 1 項各款情形且情
節重大者,係作為停止作為或停工、停業之要件,而非罰鍰額度之裁量標
準。行政機關應依行政罰法第 18 條第 1 項規定,審酌違反行政法上義
務行為應受責難程度、所生影響、因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所得之利益、原告
之資力等因素,據以裁處罰鍰,否則仍屬裁量濫用之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3 |
裁判字號: |
110年訴字第 1566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93 條規定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有裁量權時,得為附款。
換照許可處分之性質屬於裁量處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於不違反行政處
分之目的、具有正當合理關聯及一般法律原則下,得依其裁量權限而於換
照許可處分時附加附款。又衛星廣播電視第 5 條第 1 項規定,政府或
政黨不得直接、間接投資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即為一般所謂的黨政軍條款
。黨政軍條款為准許換照之審查要件之一,故裁量處分之附款與換照許可
間具有密切不可分之關係,附款不具有獨立性,不得僅以附款作為撤銷之
訴的對象而單獨對之提起撤銷之訴。惟基於公司法股票自由轉讓原則,無
從阻止他人買受股票,行為人對上層有違反黨政軍條款情形之股東的持股
狀況無預見可能性,無法排除或拒絕黨政軍於集中交易市場購買上層股東
公司股份。亦無正當權源或得本於一己之力獨立改正排除被投資之狀態,
故裁量處分之附款,違反期待可能性原則,於法有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4 |
裁判字號: |
112年簡上字第 8 號 |
|
要 旨: |
行政處分若存有錯誤,而該錯誤乃顯然之錯誤,行政機關予以改正,並不
影響行政處分之規制內容,亦無損於相對人之信賴及法律安定,不論其結
果有利或不利於相對人,對此種行政處分之瑕疵,始容許行政機關隨時更
正;若非屬顯然錯誤,自不得更正。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