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罰法第
1
條相關裁判
|
1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1004 號 |
|
要 旨: |
行政罰係行政機關為增進公共利益,維持行政上之秩序或保護特定法益以
達成國家行政目的,對於違反行政上作為義務者所為之制裁,依行政罰法
第 1 條、第 2 條其種類有罰鍰、沒入與裁罰性不利處分;而對於不履
行作為或不作為義務者,法律自亦得規定以按日連續處以罰鍰之方式促使
義務人確實遵守,以達受處分人履行法規義務之效果。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56 條第 1 項即在對違反空氣污染防制規定者加予處罰;同條第 2 項
則係對違反第 1 項者未能補正或限期改善完成者加予處罰時,其處罰之
方式為按日連續處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停工或停業,必要時,並得廢
止其操作許可證或令其歇業。是可知,按日連續處罰之目的乃在藉由不斷
之處罰,促使行為人履行其公法上義務,其規範目的並非在對過去公法上
義務違反之制裁,而係針對將來義務履行所採取之督促方法,是主管機關
尚無庸再逐日檢驗以確認行為人是否仍有原違章行為存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 |
裁判字號: |
100年判字第 1071 號 |
|
要 旨: |
政府採購法第 30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機關辦理招標,應於招標文件中
規定投標廠商須繳納押標金及同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定,機關
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廠商有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
法令行為情形,其所繳納之押標金,不予發還,其已發還者,並予追繳。
為辦理招標機關所為之管制,以避免不當或違法之行為介入,法律規定廠
商如有圍標或妨礙標售程序公正等情形,辦理招標之政府機關即得對其所
繳納之押標金不予發還,或予以追繳,核其性質乃以公權力強制實現廠商
參與投標時所為之擔保,屬於管制性不利處分,此與行政罰法所稱之裁罰
性不利處分係以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對於過去不法行為所為之制裁相殊。
故主管機關對廠商所為強制追繳押標金之處分,不屬於行政罰法所稱之行
政罰處分,自無該法第 27 條關於時效期間規定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104 號 |
|
要 旨: |
(一)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6 條規定,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
政法上義務規定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但其行為應處以其他種類
行政罰或得沒入之物而未經法院宣告沒收者,亦得裁處之。前項行
為如經不起訴處分或為無罪、免訴、不受理、不付審理之裁判確定
者,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之。按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之 1 規定所為緩起訴處分之性質,實屬附條件之便宜不起
訴處分;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對被告所為之措施及課予之負擔
,係一種特殊之處遇措施,並非刑罰。故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
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經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確定後,行政機
關自得依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6 條第 2 項規定,以違反政法上義
務規定裁處。
(二)稅捐稽徵法第 48 條之 3 規定所謂「裁處時」與行政罰法第 5
條之「最初裁處時」顯有不同,應優先適用稅捐稽徵法之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1065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要求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應隨時注意經由公開發行市場直接
或間接取得其股份之股東是否有政府、政黨等不得直接、間接投資之情形
,若顯係課予不相當且欠缺期待可能性之注意義務。
|
5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446 號 |
|
要 旨: |
按醫師利用業務機會之犯罪行為經判刑確定;或非屬醫療必要之過度用藥
、治療;或執行業務違背醫學倫理等情形者,係屬醫師懲戒事項,應由醫
師懲戒委員會、醫師懲戒覆審委員會處理。醫師涉有使用中央主管機關規
定禁止使用之藥物;或出具與事實不符之診斷書、出生證明書、死亡證明
書、死產證明書等情事,應處以罰鍰、停業、廢止執業執照者,應由直轄
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處罰;廢止醫師證書者,應由中央主管機關處罰之
。如將非屬醫療必要之過度用藥或治療行為、執行業務違背醫學倫理之事
項列為斟酌出具與事實不符之診斷書是否情節重大之事由,難認裁量並無
逾越醫師法第 25 條 、第 25 條之 1 、第 25 條之 2 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678 號 |
|
要 旨: |
性騷擾事件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對加害人所為「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
相關課程」與「接受心理輔導」之「懲處」,應屬「講習」或「輔導教育
」等裁罰性不利處分。又學校或主管機關決定加害人應「接受性別平等教
育相關課程」之懲處時,基於「處罰法定主義」原則,僅得於「八小時」
之範圍內裁量處置,尚難憑該條有「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推論該「
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僅屬訓示規定,或依據概括條款規定,
為超過「八小時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之懲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863 號 |
|
要 旨: |
所得稅法第 92 條第 1 項係規定,各類所得稅款之扣繳義務人,應於每
月十日前將上一月內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並於每年一月底前將上一年內
扣繳各納稅義務人之稅款數額,開具扣繳憑單,彙報該管稽徵機關查核;
故如納稅義務人有薪資、利息、租金等所得時,應可認其扣繳義務人應於
給付時,先予扣取稅款。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954 號 |
|
要 旨: |
行政罰法乃有關行政罰之一般總則性規定,故選舉罷免事件,除應優先適
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之責任要件、裁處程序及其他適用法則等規定外,
其他有關一般責任要件、裁處之審酌、單一行為及數行為之處罰、時效、
管轄機關等事項,仍應適用行政罰法之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9 |
裁判字號: |
101年判字第 982 號 |
|
要 旨: |
按醫師利用業務機會犯罪行為,與因該犯罪行行為,經判刑確定而依醫師
法受懲戒者,該刑事責任與懲戒處分之法律依據、規範目的、處分之構成
要件以及處分內容,均不相同,自可依法分別予以裁處,不生一事多罰之
問題。又醫師法第 25 條第 2 款之懲戒事由,以醫師利用業務機會之犯
罪行為,經判刑確定為要件。故依該款事由移付懲戒者,自須待判刑確定
始得為之。而於判刑確定前,縱醫師利用業務機會之犯罪行為業已終了,
由於懲戒事由尚不該當,自無從依該款移付懲戒。故有關該款懲戒裁處權
3 年時效,自應自裁判確定日起算。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0 |
裁判字號: |
102年判字第 155 號 |
|
要 旨: |
按裁處時藥價基準第 4 章第 1 點及第 5 點規定,倘藥品供應商於甲
調查或乙調查時有同章第 7 點第 1 款規定之未申報贈藥量或交易金額
未扣除折讓、或僅申報部分院所交易資料、或其他足以影響調查結果正確
性或完整性之情節等不實申報的情事,保險人即無法查得藥品市場實際交
易價格,而無從調整藥品支付價格,達成藥品支付價格調整目標,此際即
有管制該品項之必要,故而對於藥商部分,將該品項不列入健保給付範圍
,自發文日起次兩季第 1 月份 1 日生效。是原判決認定該品項不列入
健保給付範圍之處分主要在於對物管制,以確保健保體系之正常運作,而
非以之作為對藥商之行政裁罰,該處分對藥商而言,雖為不利處分,但非
裁罰處分,原則上,不以藥商客觀上有未申報或不實申報之情事及主觀上
有故意或過失之責任條件為要件,縱係出於藥品供應商之未申報或不實申
報,只要導致保險人無法查得藥品市場實際交易價格,而無從調整藥品支
付價格,即有必要對該物管制,並不以該藥品供應商與藥商間有意思聯絡
或法律基礎關係為要件,核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1 |
裁判字號: |
102年判字第 258 號 |
|
要 旨: |
按在會計基礎上,交易事項究應於何時入帳並計算損益,約分為「權責發
生制」與「現金收付制」。所謂權責發生制,係指收益於確定應收時,費
用於確定應付時,即行入帳;所稱現金收付制,係指收益於收入現金時,
或費用於付出現金時,始行入帳。而個人綜合所得稅原則上係採現金收付
制,亦即綜合所得稅僅對已實現之所得課稅;而所得之實現已否,係以是
否收到現金或足以替代現金之報償為準。次按綜合所得稅之納稅義務人,
如以捐贈未上市(櫃)公司股票與政府、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
團體等之目的而購買後,進而為捐贈股票之行為,並經該政府機關等允受
,成立贈與契約,該「捐贈股票」列舉扣除金額之計算,應以「取得成本
」核實認列之,始符實質課稅與租稅之公平。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2 |
裁判字號: |
102年判字第 80 號 |
|
要 旨: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所訂定之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第 9 點第
1 項第 1 款之停權規定,僅係將其審核結果所發現之違反學術倫理行為
作為日後申請補助或獎勵之消極要件,亦即經審議委員會認定違反學術倫
理行為證據確切者,得按其情節輕重,於日後終身或若干年內停止受理該
行為人之申請補助,核屬主管機關執行其設置目的之細節性、技術性之事
項,與一般行政秩序罰非可同視。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3 |
裁判字號: |
102年判字第 93 號 |
|
要 旨: |
(一)有關稅捐違章案件罰鍰之裁處期間,依行政罰法第 1 條但書規定
,應優先適用稅捐稽徵法第 49 條準用同法第 21 條第 1 項核課
期間之規定,分別為 5 年或 7 年;又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
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經依行政罰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移送
司法機關處理後,刑事部分已為不起訴、緩起訴處分確定,無罪、
免訴、不受理或不付審理之裁判確定者,是類案件之裁處期間,應
如何起算,稅捐稽徵法,未為特別規定;因緩起訴處分確定,其性
質應視同不起訴處分確定,是有關經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案件,其裁
處期間之計算,應有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3 項規定之適用
。
參考法條:行政罰法第 1 條、100 年 11 月 23 日修正前行政罰
法第 27 條及第 32 條
(二)稅捐違章行為發生於行政罰法 95 年 2 月 5 日施行前者,於行
政罰法施行後,因其同時觸犯刑事法律,依該法第 32 條第 1 項
規定,應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則原已進行之裁處期間,即
因行政罰法之施行發生依法不得行使裁處之事由,是關於裁處期間
之計算,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3 項所指「應自不起訴處分
確定之日起算」,在緩起訴處分確定性質上應視同不起訴處分確定
之情形下,應解為自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繼續合併計算其裁處期
間,方符裁罰定有裁處期間之立法意旨,及保障人民權益之法治國
精神。
參考法條:100 年 11 月 23 日修正前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32
條
|
14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169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逕於僅有法律「概括授權」之法規命令內,就執行母法之細節性
及技術性事項之外,另行訂定裁罰性不利處分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者,
即與法律保留原則有違。
|
15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327 號 |
|
要 旨: |
機關辦理採購時,投標廠商不得偽造、變造投標、契約或履約相關文件,
否則招標機關自得通知投標廠商將其名稱及違章情形刊登政府採購公報,
並自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之次日起 3 年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
象或分包廠商,以預防再犯,屬行政罰。是行使行政罰裁處權,如無行政
罰法第 27 條第 3 項及第 4 項規定情形或同法第 28 條規定之時效停
止事由,應自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終了時起算 3 年內行使之,惟行
為之結果發生在後者,則自結果發生時起算。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6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517 號 |
|
要 旨: |
按行政訴訟法第 24 條第 2 款所稱「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或決定時,為最
後撤銷或變更之機關」,原則上係指同法第 4 條第 3 項所定訴願人以
外之利害關係人,因訴願機關撤銷或變更原處分致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利
益,而提起行政訴訟者,應以最後撤銷或變更之訴願機關為被告。如果訴
願決定係變更原處分,包括將原處分之一部分撤銷、一部分維持,及撤銷
原處分而另自為處分等情形,其中就撤銷部分,亦為有利訴願人之決定,
訴願人不得對此聲明不服;對駁回訴願之部分,依行政訴訟法第 24 條第
1 款規定,應以原處分機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非以訴願機關為被告;
至於訴願機關自為之處分如與原處分同種類,且比原處分較為有利於訴願
人者,其中有利的部分,實質上係撤銷原處分之一部,訴願人不得就此部
分聲明不服,至於仍為不利之處分部分,實質上即係駁回訴願,仍應以原
處分機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7 |
裁判字號: |
103年判字第 612 號 |
|
要 旨: |
按訴訟種類之選擇並非得依一般生活經驗所能判斷,為使法院有限訴訟資
源不致浪費,並保護人民權益,當人民提起行政訴訟所提出之事實上聲明
或法律關係,如有不足或不明時,依規定審判長、受命法官或陪席法官於
必要時均應予闡明,協助人民基於其事實上法律關係、聲明,選擇正確訴
訟種類,茍未為之,即屬違背法令,且不應以訴訟當事人是否具有法律專
業而為差別待遇。次按大專校院教師著作抄襲處理原則第 8 點所稱「檢
舉案若屬升等案」應係指教師升等程序正審議中,而教師據以升等之著作
中之主要著作遭檢舉抄襲時,始應將著作抄襲案與升等案合併審理,並踐
行「除送原審查人再審理外,應加送相關學者一至二人審查以為相互核對
。」之程序。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18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253 號 |
|
要 旨: |
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之規定,並不盡然可全盤援用民法之時效規定,仍
須視「性質」是否相近而定。公法上請求權之實現,並不以行政機關作成
行政處分為限,行政機關以其他方式實現公法上請求權且為人民所能接受
者(例如與當事人在締結契約方式而獲得實現),亦所在多有。
|
19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26 號 |
|
要 旨: |
行政規則,應由其首長簽署,並登載於政府公報發布之之規定,乃因此類
行政規則將間接拘束外部一般人民,為使一般人民得以知悉而為,其登載
於政府公報發布之程序,具有公示意義,尚非行政規則之成立或生效要件
,倘未踐行之,仍不影響其效力。而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所謂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以足以影響
採購公正之違法行為為已足,並不以產生影響採購公正之結果為必要。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0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284 號 |
|
要 旨: |
主管機關之所以將未申報或不實申報藥品作成不列入健保給付範圍之行政
處分,係因藥商未申報或未能正確申報藥品之交易價格,致主管機關無法
正確調整健保支付價格,而影響藥價給付公平性,且增加健保藥費支出,
,故該行政處分並未逾越全民健康保險法第 51 條授權範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1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342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7 條為比例原則之規定,所謂比例原則,係指行政機關之
行政行為手段與目的,必須合乎比例衡平,否則有違反比例原則;亦即行
政行為須考量其「妥當性」、「必要性-最小損害性」及「手段損害與目
的間之均衡-狹義比例性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2 |
裁判字號: |
104年判字第 728 號 |
|
要 旨: |
禁止雙方代理之規定,既非為保護公益所設,自非強行規定,如有違反,
其法律行為並非無效,經本人事後承認,仍生效力。而代表與代理固不相
同,惟關於法人機關之代表行為,解釋上應類推適用關於代理之規定。因
此,無代表權人代表法人所為之法律行為,若經法人承認,即對於法人發
生效力。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3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1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96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謂「事實、理由及其法令依據」
,乃行政機關為處分時,斟酌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果,依論理
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作成決定(亦即「主旨」)所由之依據。
|
24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118 號 |
|
要 旨: |
事業排放廢水於地面水體時,應取得主管機關許可,並依許可文件所載方
式排放,倘有變更,更應先取得主管機關許可變更登記後,始得為之。倘
未依許可文件之內容排放廢水,或未依許可之排放口排入污水下水道,即
屬繞流排放行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5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166 號 |
|
要 旨: |
法律雖未禁止菸品包裝之設計,但若於菸品包裝上印有非屬菸品包裝必要
之廣告文字,讓購買者帶離銷售菸品場所者,將隨其四處擴散,而達到宣
傳之效果,即違反菸品廣告不得以其他文字為宣傳之規範意旨;至於有關
菸品、品牌名稱及菸品容器加註之文字及標示,不得使用可能致人誤認吸
菸無害健康或危害輕微之文字及標示為規範,並非除此之外,其他為推銷
或促進菸品使用,而具有宣傳效果的包裝文字設計皆得為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6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212 號 |
|
要 旨: |
海關必須查明納稅義務人申報之進口貨物交易價格確屬虛偽不實,且提出
客觀上足以證明其真實交易價格之證據資料,始能以該證據資料所證明之
交易價格,作為計算完稅價格之根據。倘提出之證據資料客觀上並不足以
證明納稅義務人申報進口貨物之真實交易價格,僅能使其申報之交易價格
之真實性或正確性產生疑義者,不能逕以該證據資料所顯示之交易價格,
作為計算完稅價格之根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7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324 號 |
|
要 旨: |
廠商有何種情形(或行為),其所繳納之押標金,不予發還,其已發還者
,並予追繳,乃涉及人民財產權利之限制,應由法律加以明定,或以法律
具體明確授權主管機關發布命令為補充規定,不得發布規範行政體系內部
事項之行政規則替代,且須為人民所能預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8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436 號 |
|
要 旨: |
懲戒罰如採用行政罰法第 2 條所規定之其他種類行政罰,且兼有行政法
上義務違反之制裁與內部秩序之維護目的,但其應否適用行政罰法,仍要
考量其立法目的、淵源等因素,未可一概而論。關於不動產估價師之懲戒
罰,既於不動產估價師法已有特別規定,解釋上當無行政罰法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29 |
裁判字號: |
105年判字第 512 號 |
|
要 旨: |
按未經申請核准而經營汽車運輸業者,應依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 138
條規定予以舉發,並應依公路法第 77 條第 2 項規定處罰。此處罰之規
定,性質上屬行政上之秩序罰,故處罰時應以行為人有故意或過失為限。
至於吊扣、吊銷車輛牌照部分,係基於行政管制之目的,就實際供非法營
業之車輛,以法律賦與主管機關得為吊扣或吊銷車輛牌照之處分,使該車
輛無法再繼續供做違規使用,是公路主管機關自得依上開規定對車主作成
吊扣或吊銷車輛牌照之處分,並不以所吊扣或吊銷之車輛牌照為違規行為
人所有者為限。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0 |
裁判字號: |
106年判字第 121 號 |
|
要 旨: |
偽造、變造履約相關文件者應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係在防止廠商以偽造之
文件矇混通過招標機關之檢驗,致影響採購品質。故只要有偽造、變造履
約相關文件之行為,而有影響採購品質之可能或危險,即該當構成要件,
不以肇致危險之結果或發生實害為必要。因此,未為選點取樣,卻仍配合
在試驗報告上簽認合格,其不實之監造行為,使行政機關誤認其依約履行
,即有致生危害行安全之危險可能,而該當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4 款規定之構成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1 |
裁判字號: |
106年判字第 597 號 |
|
要 旨: |
按政府採購法第 87 條第 5 項之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罪,與營造業
法第 54 條第 1 項廢止營造業許可之構成要件並非一致。又營造業法第
54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規定並不以使用他人營造業登記證書或承攬工
程手冊者,係屬不符投標資格者為限。從而營造業者所為縱不涉政府採購
法第 87 條第 5 項之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罪,非謂其亦不符營造業
法第 54 條第 1 項之成立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2 |
裁判字號: |
107年判字第 453 號 |
|
要 旨: |
縣議會議事自治制度乃受憲法直接保障,縱無法律明文授權,縣議會亦得
就議事程序、內部組織及內部秩序之維持等事項,直接根據憲法自訂其議
事規則;又縣議會之會議主席對於妨礙議事進行或破壞秩序之新聞記者或
旁聽民眾,亦得本於憲法第 124 條第 2 項、憲法增修條文第 9 條第
1 項第 4 款默示授予之固有「秩序權」,採取適當措施使議事得以順暢
進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3 |
裁判字號: |
108年上字第 1116 號 |
|
要 旨: |
藥師公會決議通過訂定之「藥學倫理規範」應屬藥師法第 38 條第 1 項
之規定,即可成為藥師公會約束其會員,及其懲戒委員會懲戒會員違失行
為的規範依據。藥師之懲戒罰既已於藥師法為特別規定,則執行藥師業務
,明知為違反藥學倫理規範之事項,仍以贈送贈品之不當方式招徠民眾持
處方箋至執業藥局調劑,其行為違反藥師法第 21 條第 6 款規定,經移
付懲戒,而依同法第 21 條之 1 第 1 項第 3 款,對之為停業之懲戒
處分,此懲戒罰之規範,要以內部秩序之維護及管制為主要目的,無涉行
政法上義務違反之制裁。是依行政罰法第 1 條立法理由,此懲戒權之行
使當無行政罰法規定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4 |
裁判字號: |
108年判字第 522 號 |
|
要 旨: |
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機關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
之撤銷,乃鑑於行政權應依法行使,其撤銷處分之作成,既在維護依法行
政,而非就相對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加以處罰,自無行政罰法之適
用。
|
35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637 號 |
|
要 旨: |
衛星廣播電視法第 27 條第 3 項第 2 款禁止播放「妨害兒童或少年身
心健康」之意旨,在於維護收視兒童身心之建康發展,故違反本款之行政
法上義務,應以所播送之節目妨害收視兒童或少年之身心健康,為其構成
要件。至於播送新聞如認有侵害影像中兒童之違法行為,似屬兒童及少年
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所規範之範疇。況依原審認定新聞播放之內容為成年人
所拍攝,則尚涉及拍攝之成年人所為是否侵害兒童權益,及如何與電視臺
共同違反何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所規定之行政法上義務行為。
乃本件原處分係以電視臺所為違反該條項之禁止義務而予以裁罰,原判決
未本於處罰法定原則,按違反該條項之構成要件予以審認,顯有適用法規
不當之違背法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6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657 號 |
|
要 旨: |
懲戒處分與覆審決議,由不同委員所組成之技師懲戒委員會及技師懲戒覆
審委員會分別作成,並各冠以「技師懲戒委員會」與「技師懲戒覆審委員
會」名義,亦核無覆審受理權限欠缺或組織不合法之違法情形,當不能因
機關依據技師懲戒委員會及技師懲戒覆審委員會組織及審議規則第 22 條
之規定,以機關名義對外行文,即謂該覆審決議之覆審程序有違法瑕疵,
構成應予單獨撤銷之事由。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7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730 號 |
|
要 旨: |
公路法係為健全公路營運制度,發展公路運輸事業,以促進公共福利及交
通安全,就人民經營計程車客運業予以管制,採事前許可制,復依汽車運
輸業別規定基本要件,按核定營業區域規定受理申請及核准的主管機關,
需先申請公路主管機關審核符合公路法相關法令規定,核准發給計程車客
運業營業執照,方得開始營業,倘若未經申請核准而擅自經營計程車客運
業者,應依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 138 條之規定予以舉發,並依公路法
第 77 條第 2 項之規定處置。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8 |
裁判字號: |
109年上字第 961 號 |
|
要 旨: |
原處分機關行使裁量權有無違法瑕疵,尚不能徒以通案裁罰基準作為判斷
之唯一標準,且無從置個案特殊情節於不論,徒因原處分之裁罰與通案裁
罰基準規定之裁罰標準未盡一致,即謂其有違反行政自我拘束原則或平等
原則之裁量違法情事。違反行政法義務之行為如有嚴重侵犯人性尊嚴之情
形者,主管機關自應嚴肅對待,從重裁處其行政責任,方能維護國家法秩
序之基本價值。經審酌托嬰中心收取費用受託照護甫滿週歲之嬰幼兒,竟
放任僱用之主管人員帶領其他托育人員以違反專業倫理,侵犯人性尊嚴之
手法,對甫滿週歲之嬰幼兒為虐待,被虐待嬰幼兒人數多人等情節,足見
機關認定托嬰中心違規情節嚴重,於法尚無不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39 |
裁判字號: |
109年判字第 483 號 |
|
要 旨: |
按公路法第 37 條第 1 項第 3 款關於計程車客運業管轄權限之規劃,
以主事務所是否在直轄市即以土地而為區分,不僅係就此事務管轄權之授
與,復係以「主事務所」為連繫因素決定土地管轄,屬行政罰法第 29 條
及第 30 條之特別規定,依行政罰法第 1 條但書規定,而排除該等規定
之適用。從而,對於公司主事務所在直轄市,未經依 106 年 1 月 4
日修正前公路法第 37 條第 1 項第 3 款規定申請核准,而擅自經營計
程車客運業者,中央主管機關無依同法第 77 條第 2 項規定對該公司予
以裁處罰鍰並勒令停業之權限。次按行政機關若依據較劃定其管轄權之法
規位階更低之法規移轉其權限予其他機關者,則該管轄權之移轉固不具合
法性;惟若上位法規明文授權下位法規得自由形成權限之移轉與否,則以
授權法規作為管轄權移轉之法規依據,應可認授權法規之位階係屬相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0 |
裁判字號: |
109年判字第 528 號 |
|
要 旨: |
按公路法第 37 條第 1 項第 3 款關於計程車客運業管轄權限之規劃,
以主事務所是否在直轄市即以土地而為區分,不僅係就此事務管轄權之授
與,復係以「主事務所」為連繫因素決定土地管轄,屬行政罰法第 29 條
及第 30 條之特別規定,依行政罰法第 1 條但書規定,而排除該等規定
之適用。次按行政機關欲將部分權限委任所屬下級機關或委託不相隸屬之
行政機關執行,仍須有個別作用法之具體法規依據,並由各主管機關依據
行政程序法第 15 條規定辦理權限移轉之委任或委託行為,並踐行公告與
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之正當程序。又行政機關若依據較劃定其管轄權之
法規位階更低之法規移轉其權限予其他機關者,該管轄權之移轉固不具合
法性;惟若上位法規明文授權下位法規得自由形成權限之移轉與否,則以
授權法規作為管轄權移轉之法規依據,應可認授權法規之位階係屬相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1 |
裁判字號: |
110年上字第 723 號 |
|
要 旨: |
同一標的物同時為犯罪所得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所得,則發生刑事法沒收
與行政罰沒入積極競合之情形,依行政罰法第 26 條第 1 項但書之規定
,採「一行為不二罰」及「刑事優先原則」,行政機關在刑事法院未確定
是否宣告沒收前,不得先行裁處沒入。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2 |
裁判字號: |
111年上字第 515 號 |
|
要 旨: |
殯葬設施經營業係向消費者收取管理費或墓基使用費、骨灰存放單位費等
費用,而有償提供存放設施,供消費者安置存放亡者之遺體或骨灰,依民
法第 590 條規定,此等業者較諸未收取費用而自願接受信眾寄託存放遺
骸之教堂、寺廟等宗教設施管理者,負有更高之保管注意義務。殯葬管理
條例第 36 條對此等基於有償交易契約而營業之殯葬設施經營業者課予提
撥費用之義務,藉以成立經管基金,為業者未能依約永續經營時,國家須
代為支應營運必要費用,預為財務準備,並非無正當理由而與未收取對價
而無償提供存放設施之宗教團體為差別待遇,難謂違反平等原則。至宗教
團體因受信眾寄託存放遺體或骨灰而受捐贈者,其受捐贈金額是否已逾一
般信眾隨喜布施之程度,而可認其間已形成有償之對價關係,應適用同條
例第 36 條規定提撥費用,應由主管機關依據個案情形而為判斷,尚難因
此即認同條例第 36 條規定有何牴觸平等原則情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3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1169 號 |
|
要 旨: |
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規則第 2 條第 1 項規定,會計師受託查核簽
證財務報表,除其他業務事件主管機關另有規定者外,悉依本規則辦理,
本規則未規定者,依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所發布之一般
公認審計準則辦理。而此一審計準則係會計師專門職業工作之技術性標準
,亦同時為會計師執行查核簽證工作所應遵守之最低標準。而會計師查核
簽證財務報表規則之所以將該準則納入規範之中,係使此專業上之注意義
務同時成為行政法上之注意義務,用以判斷會計師執行查核簽證工作時,
有無證券交易法第 37 條第 3 項所稱之「錯誤或疏漏」情事,其並非將
法律授權其訂定法規命令再授權其所屬機關、其他行政機關或私法人訂定
法規命令,自無違反再授權禁止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4 |
裁判字號: |
99年判字第 1208 號 |
|
要 旨: |
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機關辦理採購,發現廠商
有借用或冒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或以偽造、變造之文件參加投標、訂約或
履約者,應將其事實及理由通知廠商,並附記如未提出異議者,將刊登政
府採購公報。凡參加投標、訂約或履約廠商,不論其參加投標方式(或單
獨或共同投標),如有以偽造文件參加投標者,辦理採購機關即應依該款
規定將其事實及理由通知廠商,並附記如未提出異議者,將刊登政府採購
公報,其結果不利於受通知廠商,自屬對於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
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決定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行政處分。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5 |
裁判字號: |
98年交抗字第 36 號 |
|
要 旨: |
行政程序法第 111 條第 7 款規定,行政處分有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
疵者,無效。本件原處分所依據之違規事件舉發單,其上記載違規時間為
94 年 6月 16 日 19 時 40 分,本件裁決日期為 97 年 12 月 3 日,
即該處罰係在異議人違反本條例行為後 3 年餘始作出裁決處分,而完成
交通案件裁處程序。原處分機關就受處分人經警舉發的違規事實,其裁處
權之行使,應適用 95 年 2 月 5 日施行的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1 項
規定,受 3 年裁處權期間的時效限制。原處分機關的行政罰裁處權因 3
年期間經過已經消滅,而仍於 97 年 12 月 3 日為本案裁決處分,該處
分當然無效。原處分機關既有如上重大明顯的瑕疵,即不合法。依行政程
序法第 111 條第 7 款規定,原處分應予撤銷,諭知受處分人不罰。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6 |
裁判字號: |
99年抗字第 33 號 |
|
要 旨: |
財團法人之設立許可及監督屬中央權限,非地方自治事項,而財團法人之
業務監督機關亦為主管財團法人業務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從而,依
民法第 33 條第 2 項規定,得聲請法院解除財團法人董事或監察人者,
即為主管財團法人業務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
金會設立許可之初,雖誤由地方自治團體即新竹縣政府所許可設立,惟嗣
後既經法院准予登記,其即已取得法人人格,應肯認其已因登記而成立,
其業務之監督仍應回歸法制,即應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之權限。故縣
政府訂定之新竹縣文化藝術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自治條例屬無效,況
縱認該自治條例有效,然縣政府非該基金會之主管機關,自無從請求法院
解除其職務。
裁判法院: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7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79 號 |
|
要 旨: |
貪污治罪條例之圖利罪,衹須公務員於執行職務時,違反執行職務所應遵
守之法令,主觀上有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之意思,客觀上並將該犯
意表現於行為時即屬相當;又公務員執行公務時,國家固賦予適度之裁量
權,惟該裁量權之行使,仍應受適合性、必需性與比例性原則之限制,非
得由公務員以主觀意思恣意為之,若其違反,故意失出或失入濫用裁量權
,而圖私人不法利益時,仍不能免於圖利罪責。縣政府環保局長綜理局務
,並指揮、監督所屬員工,有關全縣環境保護行政及稽查管制業務,為依
法令服務於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其就違
反廢棄物清理法行政裁罰之事務,為其主管之事務,若其明知依廢棄物清
理法第 49 條第 2 款規定,本應有加以科處罰鍰之義務,竟為圖受處分
人之不法利益,兩度違背法令而均予以撤銷原裁罰處分,使受處分人得據
以取得免除罰緩之不法利益,核其所為係犯現行貪污治罪條例第 6 條第
1 項第 4 款之對主管事務直接圖利罪。
裁判法院: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8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1748 號 |
|
要 旨: |
按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之 1 規定所為緩起訴處分之性質,乃
附條件之便宜不起訴處分;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依同法第 253 條之
2 第 1 項規定,對被告所為之措施及課予之負擔,係一種特殊之處遇措
施,並非刑罰。故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經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確定後,行政機關自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
。次按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係主管機關對所屬機關及公務
員頒訂作為裁量之基準,而將各種違章情形依其情節類型化,分別適用不
同之裁罰金額或倍數。因此凡與參考表類型相同者,裁罰機關如認為該個
案並無特殊之處,而依參考表之金額或倍數予以裁罰,其裁量理由與參考
表相同者在處分書上可予省略。是以系爭裁罰參考表,乃上級機關為協助
下級機關或屬官,依職權為規範機關內部運作,所為非直接對外發生法規
範效力之裁量基準性行政規則。其具有拘束訂定機關,其下級機關及屬官
之效力。參照該裁罰參考表之使用說須知明可知,裁罰機關就一般違章類
型化之案件,依該參考表裁罰,尚難認有裁量怠惰之違法。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49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327 號 |
|
要 旨: |
行政罰法第 4 條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或自
治條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又依銀行法第 61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銀行
違反法令、章程或有礙健全經營之虞時,主管機關除得予以糾正、命其限
期改善外,並得視情節之輕重,為撤銷法定會議之決議、停止銀行部分業
務、命令銀行解除經理人或職員之職務、解除董事、監察人職務或停止其
於一定期間內執行職務或其他必要之處置等處分,主管機關得處分之對象
不僅限於銀行,亦得為銀行之董事、監察人。主管機關除得對銀行予以糾
正處分或命銀行限期改善外,並得視情節之輕重,對銀行為同項第 1 款
至第 3 款之處分;另於銀行之董事、監察人如有違背法令或章程之行為
,致無法有效健全經營銀行時,主管機關並得對董事、監察人為解除職務
或停止其於一定期間執行職務之處分,其處分對象自為銀行之董事、監察
人,而非銀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0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44 號 |
|
要 旨: |
按日連續處罰之目的,乃在藉由不斷的處罰,促使行為人履行其公法上義
務,其規範目的非在過去義務違反之制裁,而係針對將來義務履行所採取
之督促方法。是主管機關自無庸再逐日檢驗以確認行為人是否仍有原違章
行為存在。惟由於按日連續處罰係針對將來義務履行所採取之督促方法,
故主管機關對於行為人施予按日連續處罰,其處分書應依其認定未完成改
善之日後逐日作成,並即時送達相對人,用符按「日」連續處罰督促意旨
。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1 |
裁判字號: |
100年訴字第 75 號 |
|
要 旨: |
按證券交易法第 2 條規定,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買賣,其管理、監
督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公司法及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同
法第 6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有價證券,指政府債券、公司股票、公司
債券及經主管機關核定之其他有價證券。故外國公司之股票、公司債,如
在我國境內募集、發行、買賣或從事上開有價證券之投資服務,均應受我
國證券管理法令之規範。又公司業務之執行,除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
,均應由董事會決議行之,公司雖得設經理人管理公司事務,然經理人不
得變更董事決定、董事會決議或逾越權限,自不得以該公司設有經理人,
即認其董事長並無實際從事業務之執行,而無故意過失責任,且證券商負
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第 20 條規定,證券商之業務人員,於從事該管
理規則第 2 條第 2 項各款業務所為之行為,視為該證券商授權範圍內
之行為。故證券商之業務人員銷售未經核准有價證券之銷售,自屬該管理
規則第 2 條第 2 項第 2 款所規定之有價證券承銷、買賣之接洽或執
行,是應視為證券商授權範圍內之行為。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2 |
裁判字號: |
101年訴字第 1982 號 |
|
要 旨: |
按空氣污染防制法依危險防禦原則及預防原則,分別配置不同制度防制空
氣污染,關於危險防禦原則係指對於具體危害之抵抗或排除,於空氣污染
防制上,通常採取污染源排放標準加以管制,係以超過排放標準即認有具
體明確之危害;預防原則則是在具體危害產生之前,即預先加以防止,避
免危險之產生。是生煤使用許可證雖載明許可之年用煤量,然因生煤品質
不同,燃燒效率及排放物質比率即有不同,使用者亦可透過製程改善、強
化污染防制設備等方式,降低空氣污染物之排放量,可見控制生煤使用量
與控制空氣污染物質排放量間,未必有直接關連。亦即使用相同數量之生
煤,但採購燃燒效能較好之生煤,採用污染防制設備較好之電廠,仍可控
制其實際產生之空氣污染物在較低之排放量。是若自危險防禦原則之角度
觀察,生煤使用許可證為何許可業者之煙煤年使用量為 344 萬公噸,實
則,此項煙煤使用許可量,係採自火力發電廠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中有
關空氣污染物總量管制下之數量,亦即生煤使用許可證許可業者之煙煤年
使用量 344 萬公噸,係基於預防原則而為之程序性管制作為。又 344
萬公噸年用煤量之許可,係基於風險管控之目的,透過用煤量之管制,間
接控制該地區排放之空氣污染物總量,僅屬抽象危險之預防,而非對於具
體危害之防禦。是生煤、石油焦或其他易致空氣污染之物質販賣或使用許
可證管理辦法第 10 條前段所規定之生煤使用許可量,其規範目的既為抽
象危險之預防(風險管控),自難認與業者售電所獲利益間直接有因果關
係可言。從而,主管機關依行政罰法第 18 條第 2 項,採計業者發電售
電營業利得據以加重裁罰,於法自有未合。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3 |
裁判字號: |
101年訴字第 395 號 |
|
要 旨: |
按 100 年 6 月 22 日修正前技師法第 39 條之立法目的乃為明定技師
應付懲戒之情形,所列各款係求周延以免疏寬,俾完整規範技師執業秩序
,各款情形並非互相排斥,技師同一行為,可能同時合致不同款次之要件
,是以該條第 2 款因業務上有關之犯罪行為受刑之判決確定者,並非僅
限於同條第 1 款規定違反本法所定之行為者以外之業務上有關犯罪行為
,故技師違反同法第 19 條各款所列之行為,而同時合於同法第 39 條第
1 款及第 2 款之規定,應從一重處斷,即應適用同條第 2 款之規定,
懲戒時效依同法第 42 條之 1 第 1 項第 3 款及第 3 項規定,自判
決確定日起算,如未逾 5 年時效,主管機關即得依同法第 41 條規定,
視情節輕重議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4 |
裁判字號: |
102年訴更一字第 2 號 |
|
要 旨: |
「按日連續處罰」之目的,乃在藉由不斷的處罰,促使行為人履行其公法
上義務,其規範目的並非在過去義務違反之制裁,而係針對將來義務履行
所採取之督促方法。惟其所定期限,須視個案具體情形,合理審酌。亦即
就該案情形,其所定期限,衡諸一般經驗法則,屆期有實現改善之可能者
,方符本案立法意旨。倘其所定之期限,非屬可改善完成之相當期間者,
則以該裁量為基礎之行政處分即難謂非行政訴訟法第 201 條之違法。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55 |
裁判字號: |
103年交上字第 24 號 |
|
要 旨: |
系爭 92 年 6 月 26 日裁決書之各項處分內容,既未經撤銷、廢止或因
其他事由失效前,其效力繼續存在,因具有構成要件效力,上訴人以之為
基礎,認被上訴人經註銷駕駛執照仍駕駛機車,依上述道路交通管理處罰
條例第 21 條第 1 項第 4 款規定,據以作成裁處被上訴人 6,000 元
罰鍰之處分,即無不合。
裁判法院: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
56 |
裁判字號: |
103年訴字第 15 號 |
|
要 旨: |
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3 款所謂「擅自減省工料情節重大」
,係指廠商於履行契約時,其有未依採購契約之約定之減省工料之行為,
而該減省工料之質、量,就全部採購契約之內容觀之,已非屬輕微,佔有
重大之分量者而言。是廠商是否有該條項第 3 款之「擅自減省工料情節
重大」情事,雖不以廠商已全部完成履約行為始可為判斷,惟至遲於廠商
已全部完成履約行為時,即可認定。因觀諸該條項第 3 款係規定「擅自
減省工料情節重大」,係就廠商違反契約義務之行為而為規範,而非就廠
商因其違反契約義務之行為另造成一定之結果而為規範,此觀諸上揭規定
之文義自明。則本件依前述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2 項之規定及最高行政
法院 101 年度 6 月份第 1 次決議之意旨,被告之裁處時效應自違反
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終了時起算。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57 |
裁判字號: |
103年訴字第 295 號 |
|
要 旨: |
按政府採購案件之參與投標公司如無參與系爭標案之真意,乃係行為人藉
由其自身為無意參與投標公司負責人同一之機會,借用其他公司名義為投
標者;該行為自已構成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2 款「借用或
冒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或以偽造、變造之文件參加投標、訂約或履約者」
要件,行政機關自得以行政處分為刊登公報之通知,於法並無不符。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8 |
裁判字號: |
103年訴字第 491 號 |
|
要 旨: |
按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雖已發生,但其他處罰要件尚未成就時,行政
機關既無從行使裁處權,即無起算時效期間可言。又行政機關適用政府採
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作成停權處分,並非僅以廠商或其
代表人、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有犯政府採購法第 87 條至第
92 條規定之罪嫌為已足,尚須經第一審法院認定有罪始符處罰要件。是
以,廠商或其代表人、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縱以契約、協議
或其他方式之合意,使廠商不為投標或不為價格之競爭,倘若未經第一審
有罪判決,機關仍不得適用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
作成停權處分,從而該款裁處權時效期間自應以第一審有罪判決時起算。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59 |
裁判字號: |
103年訴字第 524 號 |
|
要 旨: |
綜合上揭憲法、採購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罰法有關工作權保障之規定,
與司法院對於工作權保障解釋意旨等整體觀察,可知,採購法係為「建立
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
購品質」而設,機關辦理採購業務具有高度之公共性及強烈之公益性,故
對於廠商參與政府採購工程有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所定 14 款之違
法或重大違約情形時,規定機關應將其情形通知廠商後,刊登於政府採購
公報,作為各機關辦理其他採購案時,於招標文件規定該等廠商不得參加
投標、選擇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之依據,以杜不良廠商之違法、違約行為
,避免其再危害其他機關,並利建立廠商間之良性競爭環境。雖其中就採
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4 款「偽造、變造投標、契約或履約相關文
件者」,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情形,雖未如同條項第 3 款「擅自減省工
料」、第 8 款「查驗或驗收不合格」、第 10 款「因可歸責於廠商之事
由致延誤履約期限」、第 14 款「歧視婦女、原住民或弱勢團體人士」,
均以「情節重大」為要件,惟辦理採購機關對於承攬廠商作成以「偽造、
變造投標、契約或履約相關文件」為由,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決定時,
被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廠商,依採購法第 103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
「自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次日起 3 年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
或分包廠商之停權效果,其憲法保障之工作權及財產權受到限制,而屬行
政罰法第 2 條第 2 款「剝奪或消滅資格、權利」之裁罰性不利處分。
故辦理採購機關對於承攬廠商作成前揭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決定時,仍應
按諸採購法第 101 條立法目的,需衡酌廠商「偽造、變造投標、契約或
履約相關文件」之情節是否重大(例如故意或過失;偽造、變造該等文件
對於採購之公平、公正或採購品質等公共利益有否發生重大不利的影響)
及行政程序法第 7 條規定之比例原則綜合判斷之。而採購契約成立後,
辦理採購之機關以廠商有「偽造或變造契約或履約相關文件」情事,而將
該事由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予以停權處分,依上述說明,仍應審查、判斷
(1) 廠商「偽造或變造契約或履約相關文件」之情節是否重大。(2)
此停權處分對廠商工作權與財產權之限制,是否有助於提升政府採購效率
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等公共利益目的之達成。(3) 為落實採購法立法
揭示之公共利益目的,有將違法廠商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使生上開停權效
果之必要。(4) 維護採購法所欲建立之「公平、公開採購程序,提升採
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等公共利益,與限制違法廠商工作權暨財
產權所造成之損害間,非顯失均衡。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60 |
裁判字號: |
104年訴字第 149 號 |
|
要 旨: |
依政府採購法第 40 條洽由他機關代為採購之洽辦機關,其得行使之職權
或應辦理之事項,參照最高行政法院 96 年判字第 1916 號判例意旨,屬
其固有權限,不因其將權限之一部委任或委託其他機關辦理,而發生喪失
管轄權之效果,於必要情形,仍得自行行使職權並辦理相關政府採購法所
規定之事項。
|
61 |
裁判字號: |
104年訴字第 511 號 |
|
要 旨: |
依政府採購法第 30 條第 1 項本文、第 31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機關
辦理招標,應於招標文件中規定投標廠商須繳納押標金,並於決標後將押
標金無息發還未得標廠商。而廠商繳納押標金係用以擔保機關順利辦理採
購,並有確保投標公正之目的,為求貫徹,政府採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
乃規定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廠商有所列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其所繳
納之押標金不予發還,已發還者,並予追繳,是招標機關所為追繳押標金
處分,核係管制性不利處分,非屬裁罰性之不利處分,亦非行政罰法之沒
入處分,並無行政罰法之適用。
裁判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
62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2 號 |
|
要 旨: |
我國遺產稅制係採申報核定制,納稅義務人對於被繼承人所遺財產,負有
申報之義務,惟如遺產稅之納稅義務人對於被繼承人所遺留之某筆財產無
法確定,而無從申報,稽徵機關亦無法得知該筆遺產,其行使核課權之期
間自無法開始計算。其後該筆遺產經法院判決確定屬被繼承人所有時,此
時遺產稅之納稅義務人方有申報該筆遺產之義務,稽徵機關於此狀況下始
得對此遺產行使核課權,其依稅捐稽徵法第 22 條規定起算其核課期間,
並不違反同法第 21 條之規定。
|
63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字第 615 號 |
|
要 旨: |
科技工業機構三年內以公告方式辦理採購,雖經履約驗收合格,但有減價
收貨之情形,不得頒發軍品研發合格證明書或軍品試修能力證明書。採購
案經驗收三次不合格,依政府採購法第 72 條第 2 項之規定,符合減價
收受之情況。因驗收不合格已與當初獲頒軍品研發(試製)合格證明書之
原定資格不符,主管機關以驗收三次不合格,符合減價收受之情形為由,
撤銷已核發之合格證書,於法並無違誤。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4 |
裁判字號: |
105年訴更一字第 13 號 |
|
要 旨: |
地方自治團體享有憲法所保障之地方自主組織權,為法律上具有自我負責
處理自己事務之獨立行政主體,得因地制宜自主規劃採取有效能之組織體
,遂行地方自治團體內部任務之分派及執行,以謀求地方自治團體住民之
最佳福祉。是以,原屬團體權限概念之地方自治事項及委辦事項,如何在
地方自治團體之內部組織間「初次」分配其機關權限,應屬行政程序法第
11 條指涉範圍。地方自治團體對於因中央法令而取得自治事項或委辦事
項之團體權限,該團體權限在地方自治團體內部組織中如何進一步分配機
關權限之問題,應屬該地方自治團體在符合同法第 11 條管轄法定及既定
等原則之要求下,基於地方自治自主組織權,得自行以自治條例、自治規
則及委辦規則等各種適當之地方法規處理。亦即,我國現行行政法規,雖
常分別就中央、直轄市、縣(市)規定其主管機關,然此種規定,就地方
而言,應屬團體管轄,而非層級管轄之規定。因此,基於地方之自治權,
地方政府得將有關業務委由所屬下級機關執行之,無須法律特別授權,而
與一般之委任不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5 |
裁判字號: |
106年訴字第 236 號 |
|
要 旨: |
按會計師法第 41 條規定會計師執行業務不得有不正當行為或違反或廢弛
其業務上應盡之義務,並非單純規範會計師職業團體內部之紀律事項,而
已具有公法上「外部管理規範」性質,係屬行政法上義務,且同法第 62
條之懲戒處分種類,如罰鍰,及停止執行業務 2 個月以上 2 年以下,
均具有非難性,屬裁罰性之不利行政處分,應有行政罰法有關裁罰性之不
利行政處分,應有行政罰法有有關裁處權時效規定之適用。至於同法第
62 條之申誡、警告處分亦為行政罰法之裁罰性不利行政處分,皆應適用
行政罰法有關裁處權時效規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6 |
裁判字號: |
107年訴字第 1156 號 |
|
要 旨: |
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及懲戒覆審委員會對會計師懲戒事項及覆審事項,均係
以自己之名義製作決議書,具有為行政處分之機關權限,亦均具有當事人
能力。
|
67 |
裁判字號: |
107年訴字第 1156 號 |
|
要 旨: |
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及懲戒覆審委員會對會計師懲戒事項及覆審事項,均係
以自己之名義製作決議書,具有為行政處分之機關權限,亦均具有當事人
能力。
|
68 |
裁判字號: |
109年訴字第 1054 號 |
|
要 旨: |
會計師評鑑辦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僅是在強調會計師事務所具辦理依
證券交易法規定辦理的公開發行公司或證券商財務報表之查核簽證的資格
時,應定期參加事務所整體查核品質評鑑,而不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僅辦理
其他依法令規定之報表的查核簽證,並非指已實際辦理公開發行公司或證
券商財務報表之查核簽證的會計師事務所,始應定期接受事務所整體查核
品質評鑑。此外,並非行政機關對人民作成任何產生不利益效果的行政處
分,均屬行政罰,必須檢視不利益行政處分是否具有裁罰性。就許可的撤
銷或廢止而言,是否具有裁罰性,應視其撤銷或廢止的原因及適用的法規
而定。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69 |
裁判字號: |
109年訴字第 1222 號 |
|
要 旨: |
縱認「不動產經紀業從事國外不動產仲介或代銷業務規範」之性質為職權
命令,然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7 條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 60 條規定可知
,行政命令除授權命令外,尚包括職權命令,為行政機關執行法律在其職
權範圍內,不必經立法授權,而依其職權可逕行訂定之補充性的行政命令
,上開規定,並未因行政程序法第 174 條之 1 規定,而作修正。況業
務規範之規範目的係為經紀業從事國外不動產仲介或代銷業務之秩序,屬
於內政部為不動產經紀業行政中央主管機關之職權命令,且有存在之必要
,難認有違反法律保留及授權明確性原則。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0 |
裁判字號: |
111年訴字第 113 號 |
|
要 旨: |
衛生福利部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29 條第 1 項所定之預防接種政策,若具
有法規命令之性質,就應依行政程序法第 154 條第 1 項規定,於政府
公報或新聞紙上公告;若未踐行此等法定生效要件的正當行政程序,其訂
定或修正,均不發生效力,並無課予醫療機構配合執行之拘束力,也不得
以醫療機構未配合執行為由,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65 條第 3 款規定予以
裁罰。有關傳染病防治法上訂定預防接種政策權責機關的界定,以及發布
的法定公告程序等,均攸關法治國基本原則,除非法律有相關因應修正,
否則,防疫工作在追求專業效能之際,也須予固守遵行,方能周全保障人
民基本權利。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1 |
裁判字號: |
111年訴字第 345 號 |
|
要 旨: |
對於具有危害公共安全之標的物,因該物之存在具有危險性,立法目的在
經由禁止持有之手段,以達成預防性目的,並非以制裁為目的,是其沒入
並不具有行政處罰性質,尚無行政罰法第 21 條規定之適用。因此,依農
藥管理法第 55 條第 1 項規定裁處沒入偽農藥時,不問行為人或持有人
有無故意或過失,亦不問屬何人所有,均應沒入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2 |
裁判字號: |
111年訴字第 367 號 |
|
要 旨: |
本件醫師因犯刑法強制性交罪而受刑事有罪判決,然刑法強制性交罪係就
個人對於病患性自主權之侵害行為而給予非難,其構成要件評價之重點並
不在於行為人是否具有醫師身分或身兼醫療機構之負責醫師;對照醫療法
第 1 條所揭示該法律之立法目的係為促進醫療事業之健全發展,合理分
布醫療資源,提高醫療品質,保障病人權益,增進國民健康;參以同法第
2 條、第 4 條、第 18 條及第 108 條規定均係規範「醫療機構」之定
義及其在從事醫療業務時所負行政法上義務,其與刑法強制性交罪之規範
目的及規範對象顯不相同,蓋醫療機構執行醫療業務之良窳不但牽涉醫療
事業之健全發展、醫療資源之合理分布,更涉及醫療品質及病人權益之維
護,對於國民健康影響層面甚廣,自難認刑法強制性交罪與醫療法第 108
條第 6 款所規範之行為屬於法律上之相同行為,自無違反行政罰法第
26 條所定一行為不二罰原則情事。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3 |
裁判字號: |
96年簡字第 143 號 |
|
要 旨: |
食品衛生管理法第 19 條第 1 項規定,係基於食品衛生管理法為管理食
品衛生安全及品質,以維護國民健康之立法目的,就食品之宣傳或廣告有
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情事,所為之規範,故於食品之廣告或宣傳之整體
表現,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時,即構成該條規定之違章。又食
品衛生管理法第 19 條第 1 項乃對於刊登食品廣告者所課予之公法上義
務,原告既要刊登廣告銷售系爭食品以營利,自有注意其廣告詞句之用語
,不得違反食品衛生管理第 19 條第 1 項之規定,而依其情形並無不能
注意之情事,乃原告仍以上開詞句刊登於系爭廣告,縱非故意,亦有過失
。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4 |
裁判字號: |
97年訴字第 2759 號 |
|
要 旨: |
行政罰法第 8 條規定,按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但按其
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又參照政府採購法第 1 條規定,政府採購
法之制定,乃為建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提昇採購
效率與功能,並確保採購品質。無投標意願者,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或
證件參加投標,製造競爭之假象,有違政府採購法期使所有廠商公平競爭
,並藉由廠商競爭而優化得標條件之目的,至為顯然,故此項政府採購法
上之不作為義務,對一般人而言,並無何不具合理性或期待可能性之情形
。且以最有利標之方式決標者,縱依招標文件所規定之評審標準,未將價
格列入評選項目,然仍應就其他評選項目如技術、品質、功能、商業條款
等為綜合評選。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5 |
裁判字號: |
97年訴字第 3193 號 |
|
要 旨: |
參照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及第 104 條等規定,行政機關作成限制或剝
奪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前,除已依第 39 條規定,通知處分相對人
陳述意見,或決定舉行聽證者外,應給予該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
但法規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又行政機關依第 102 條規定給予相對人
陳述意見之機會時,應以書面記載相關事項通知相對人,必要時並公告之
。經查,被告於作成原處分前,曾分別以電話通知原告陳述意見,及以函
通知陳述意見。又原告已知悉被告電話通知陳述意見之事項係有關系爭大
貨車於 96 年 4 月 7 日在南投縣埔里鎮違反水利法案件,遭查扣乙事
,此觀原告回覆函主旨欄之記載內容自明。況原告引用之陳述意見書,該
陳述意見書亦清楚載明相關情事,因此,原告已明瞭將為限制或剝奪自由
或權利行政處分之原因事實及法規依據。另原告已提出陳述意見回覆函,
被告參酌原告之陳述意見回覆函後,始作成原處分,縱使被告未說明提出
陳述書之期限及不提出之效果,已無重大影響。故原告主張被告未依法與
原告陳述意見之機會,原處分顯有違法之處,應予撤銷,委無可採。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6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1562 號 |
|
要 旨: |
政府採購法第 87 條第 5 項規定,意圖影響採購結果或獲取不當利益,
而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
萬元以下罰金。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者,亦同。且依同
法第 103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規定,廠商被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後,
3 年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即被刊登廠商於此期間
內參加招標、審標及決標階段之資格遭到限制與剝奪,倘若該規定並非在
於制裁、非難廠商,則被告僅需撤銷原告之得標為已足,殊無限制廠商於
未來 3 年均不得參與投標之必要,應認確具有其「裁罰」性質,且系爭
刊登公報之行政處分係屬其他種類之行政罰,並無刑事優先原則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7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1748 號 |
|
要 旨: |
針對政府採購工程,工程投標者繳付押標金,其目的乃投標廠商擔保其願
遵守投標須知,除以督促投標人於得標後必履行該採購契約外,亦同時防
範投標人圍標或妨礙標售程序公正,亦即政府採購法於第 31 條第 2 項
規定之目的;故投標廠商或者未進行投標之廠商意圖影響採購投標結果,
或為獲取不當利益,而容許他人借用本人之名義參加投標者,自屬政府採
購法第 31 條第 2 項第 8 款規定之「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影響採購
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之情形。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8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221 號 |
|
要 旨: |
針對雇主聘僱外籍勞工之展延聘僱,系爭「延展聘僱許可」是否為外勞仲
介公司公司或其職員利用保有代刻雇主印章與戶口名簿等資料之便,未經
雇主委託,即虛偽填載展延聘僱許可,應由行政機關就此部分詳查,而定
是否應當處罰,行政機關未加詳查即對雇主施以處分,應認該處分撤銷,
由行政機關查明事實後,另為處分始符法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79 |
裁判字號: |
98年訴字第 2717 號 |
|
要 旨: |
本件受處分人因構成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規定之酒後駕車肇事行為而遭
法院判處刑罰一事,並未據實陳報行政機關,行政機關依據陸海空軍軍官
士官服役條例第 15 條第 5 款、同條例施行細則第 12 條第 1 項第 4
款等規定,召開人評會及再審議人評會後,表決通過受處分人不適服現役
,符合法定程序,又行政機關裁量之行使如涉及高度屬人性,除原處分係
基於錯誤事實或違反一般法律原則者,法院原則上應尊重行政機關之判斷
,受處分人主張原處分係恣意裁量、構成權力濫用云云,並無理由。受處
分人復主張原處分違反比例原則,並提出其他酒後駕車肇事之評議案件為
證,然受處分人之職務足使其熟知違反酒後駕車規定的後果,且其他個案
基礎事實不同,尚難一概而論。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0 |
裁判字號: |
98年訴更(一)字第 118 號 |
|
要 旨: |
銀行法第 61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銀行違反法令、章程或有礙健全經
營之虞時,主管機關除得予以糾正、命其限期改善外,並得視情節之輕重
,為相關處分。本件被告認為銀行法係憲法委由政府制訂銀行法等相關法
律,以約束管理金融機構,立法機關於銀行法相關條文中已賦予被告就銀
行營業自由加以審核裁量權限等語,於法無違,自屬可採。因此,被告就
銀行法行政管制審核裁量方面,苟無明顯錯誤,即值得尊重。被告陳稱上
述規定,立法機關於該條文中並授權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有停止銀行部分業
務之裁量空間,於法有據,同值得尊重。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1 |
裁判字號: |
98年簡字第 79 號 |
|
要 旨: |
當舖原負責人死亡後,繼承人能否以實際經營人身分辦理該當舖之負責人
名義變更登記,依當舖業法第 9 條規定,應辦理負責人名義變更登記之
義務人,應屬繼承人全體,非部分繼承人所能單獨辦理。故若行政機關以
未辦理負責人名義變更登記違反當舖業法第 9 條規定,依同法第 31 條
第 1 款之規定,處分罰鍰 2 萬元,核與當舖業法第 9 條、第 31 條
第 1 款等規定不合,訴願決定應撤銷為宜。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2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1172 號 |
|
要 旨: |
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對於觸犯該法第 87 條第
5 項前段規定之非法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罪,經第一審為有罪判決者
,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並適用同法第 103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
自刊登之次日起 3 年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行
政機關對於違法廠商予以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並停權之作為,性質上係裁罰
性之不利處分,而屬於行政罰法第 2 條第 2 款規定之剝奪或消滅資格
、權利之處分,依據同法第 26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得與刑事罰合併處
罰之,不生違反一事不二罰之問題。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3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1529 號 |
|
要 旨: |
信用合作社法第 21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信用合作社應建立內部控制及
稽核制度;信用合作社違反法令、章程或無法健全經營而有損及社員及存
款人權益之虞時,依據該法第 27 條第 1 項第 4 款規定,主管機關得
停止或解除理、監事職務。又遠期支票並非銀行法第 15 條第 1 項規定
之商業票據,參照該法施行細則第 2 條第 1 項規定,遠期支票即非同
法第 12 條第 3 款規定所稱之應收票據,故放款徵提遠期支票為擔保者
應屬無擔保放款,而應受授信規範限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4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2301 號 |
|
要 旨: |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第 26 條第 1 項規定,旅行業
違反第 5 條、第 13 條第 1 項、第 2 項、第 15 條、第 18 條第 1
項、第 22 條、第 23 條或第 24 條第 2 項規定者,每違規一次,由交
通部觀光局記點一點,按季計算。又該條項規範目的,在於藉課旅行業覈
實申報所接待大陸人民團體來臺資訊義務,以管制大陸人民來臺風險,故
而,點數累積在於量化風險控制,為該旅行業是否仍適當為大陸人民團體
來臺觀光業務辦理之評估;並非藉此量化旅行業未盡申報義務「惡性」,
而為應報處分。是以所申報錯誤團體數多寡,評估該旅行業是否應受管制
,切實防止該等無能負擔覈實申報義務旅行業辦理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
所可能產生風險發生或擴大,合於立法目的。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5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620 號 |
|
要 旨: |
由於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得聲請再議者,且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時依刑事
訴訟法第 253 條之 2 第 1 項規定對刑事被告所為之指示及課予之負
擔,乃為一種特殊的處遇措施,並非刑罰。因此,刑事案件經檢察官為緩
起訴處分確定後,宜視同不起訴處分確定,依行政罰法第 26 條第 2 項
規定,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之。惟若緩起訴處分經檢察官依職
權或告訴人之聲請予以撤銷,且如檢察官繼續偵查並起訴該刑事案件,復
經法院判決有罪確定者,則於該有罪判決所涵蓋之範圍內,原行政機關就
同一行為依法律或自治條例規定裁處罰鍰及沒入,已屬違法,應予依職權
撤銷。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6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640 號 |
|
要 旨: |
按石油管理法第 17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之規定,並非僅限於管制我國
陸地上之經營行為,如係在我國領海內以船舶為工具在其上經營柴油之零
售,亦應有其適用。又行政罰法第 6 條第 1 項規定,在中華民國領域
內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應受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之處罰者,即有該
法之適用,不論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人國籍為何,只要違反行政法上
義務之行為或結果,有一在中華民國領域內者,依同條第 3 項規定,為
在中華民國領域內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是以,外國籍油輪在我國領海內以
船舶為工具為外國籍船舶補給油料,仍依石油管理法第 17 條第 1 項、
第 2 項規定,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核准設站;設站完成並經地方主管機
關審查合格,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發加油站、加氣站或漁船加油站經營許
可執照後,始得營業。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7 |
裁判字號: |
99年訴字第 770 號 |
|
要 旨: |
政府採購法第 1 條規定,為建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
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爰制定本法。又政府採購法內
容規範機關辦理招標、決標、履約管理、驗收、異議申訴等事項,屬繼續
性之法律關係,自該法施行後,發生履約管理、驗收、異議申訴等事項,
難謂無該法適用。如訂約日期固在政府採購法施行之前,惟以預訂 1050
日曆日完工期限以觀,工程履約期間,顯已跨越 88 年 5 月 27 日政府
採購法施行日,自應視廠商發生政府採購法第 101 條各款事由時,該法
是否業已施行為判斷應否適用之基準,並非有關應通知廠商並刊登公報之
廠商違法情形全無該法之適用。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8 |
裁判字號: |
99年訴更一字第 122 號 |
|
要 旨: |
行政罰法第 22 條第 1 項係規定,不屬於受處罰者所有之物,因所有人
之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該物成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之工具者,仍得
裁處沒入,亦即如其併受沒入處罰之原因係因他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者,
應以重大過失或故意為其要件。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
89 |
裁判字號: |
99年簡字第 147 號 |
|
要 旨: |
稅捐稽徵法第 50 條之 2 規定,依本法或稅法規定應處罰鍰者,由主管
稽徵機關處分之,不適用稅法處罰程序之有關規定,受處分人如有不服,
應依行政救濟程序辦理。但在行政救濟程序終結前,免依本法第 39 條規
定予以強制執行。又稅捐稽徵法施行細則第 16 條無非是行政罰回歸行政
機關處分後過渡期間內,為避免發生本稅與罰鍰認定結果歧異之問題,從
技術上控管罰鍰的發單時間以求二者一致,其並無核課期間自應繳稅捐處
分確定後始能起算之規定,且稅捐稽徵法第 50 條之 2 既僅為裁罰權由
法院裁定轉由稅捐稽徵機關為處分之改變,並無阻卻稅捐稽徵法第 49 條
準用第 21 條核課期間或變更核課期間起算之效力。
(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撰寫)
|